学术投稿

壮医药线点灸联合针挑疗法对大鼠抗氧化损伤与衰老的影响

唐汉庆;郑建宇;窦锡彬;李克明;赵玉峰;李晓华;舒方义;廉春容;杨园园

关键词:壮医药线点灸, 壮医针挑, 抗氧化, 抗衰老
摘要:目的:探讨壮医药线点灸联合针挑疗法抗氧化损伤与衰老的效果。方法 SPF级 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简称对照组)、模型组、药线组、针挑组及药线+针挑组(简称联合组),每组20只。药线组、针挑组、联合组分别给予药线点灸、针挑和药线点灸、针挑联合应用治疗。对照组、模型组不予特殊处理。连续3个疗程。检测活性氧( ROS)、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脑脂褐素( LF)活性或水平变化及形态学观察端粒酶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ROS、MDA和LF水平升高或显著升高( P<0.05或 P<0.01),SOD、GSH-Px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组SOD、GSH-Px活性升高显著(P<0.01);ROS水平、MDA水平和LF水平均下降或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端粒酶表达密度减少,表达活性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药线组和针挑组端粒酶表达密度增强,表达活性上升;而联合组端粒酶表达密度显著增强,表达活性显著上升。结论壮医药线点灸联合针挑疗法可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和端粒酶表达,提高抗氧化能力,可能是其抗衰老的机制之一。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奥施康定治疗老年晚期胰腺癌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老年晚期胰腺癌应用奥施康定对患者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8例老年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予以奥施康定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疼痛控制措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疼痛情况、止痛效果、止痛相关指标、体力状况稳定情况,并进行安全性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治疗后4 w、8 w、12 w的NRS评分、起效时间、日均用药量、高日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降低明显,疼痛缓解率、镇痛持续时间、体力稳定率则升高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老年晚期胰腺癌患者中应用奥施康定可有效缓解疼痛,稳定患者的体力,且安全性较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万红;王晓娟;黄雪兰;车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褪黑素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ERK-MAPK信号传导机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褪黑素( MT)对创伤性脑损伤( TBI)急性期ERK-丝裂原活化蛋白酶( ERK-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打击损伤前30 min自尾静脉注射MT。细胞凋亡原位检测( TUNEL)荧光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法检测损伤脑皮质pERK表达水平。结果 TUNEL荧光法检测显示TBI+MT组损伤灶周围皮层TUNEL阳性细胞少于TBI组,凋亡指数降低( P<0.05)。 Western印迹法检测脑损伤后各个时间点pERK表达,在损伤后1 h起迅速升高,3 d为表达高峰,其后逐渐下降,但直到损伤后5 d仍未恢复至基础水平。 TBI+MT组pERK水平较TBI组明显降低(P<0.01),而且MT 20 mg/kg 组的 pERK1/2水平低于10 mg/kg 组(P<0.05)。结论创伤性脑损伤诱导了强烈的 ERK-MAPK信号通路激活,MT能够剂量依赖性抑制ERK1/2-MAPK信号通路激活,并抑制急性期神经细胞凋亡。

    作者:刘宝华;李海峰;胡克邦;刘海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太极拳运动在老年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太极拳具有改善机体代谢,调理肠道菌群,改善血脂,增强肌力,改善平衡能力,改善骨质疏松,调节血糖,调整气体代谢与能量消耗,促进脑卒中康复等功效,并具有安全、有效、便利、易学、经济的特点,对于老年患者尤为适用,现就近年来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作者:邢彬;杜舒婷;郝淑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保护和脑保护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保护和脑保护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老年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微量泵静脉注入,并维持至手术结束,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输注,比较两组不同时点心肌保护指标和脑保护指标。结果 T5、T6、T7、T8时点,观察组肌钙蛋白Ⅰ( cTnI)、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H-FABP)明显低于对照组,T6、T7、T8时点,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明显高于对照组;T3、T4、T6时点时,观察组动脉血浆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S-100β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T3、T4时点时,观察组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 SjvO2)明显高于对照组,Ca-jvO2明显低于对照组;T3、T4时点时,观察组血氧饱和度( 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脑氧摄取率( ERO2)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右美托咪定有助于下调 cTnI、H-FABP、NSE、S-100β蛋白、ERO2表达,上调 CK-MB、Sj-vO2、PaO2表达,从而起到心肌保护和脑保护作用。

    作者:张玉辉;高亚坤;肖连波;杨明;周继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社区老年人日常活动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调查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ADL)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美国老年人资源与服务评估量表(ORAS)中文版对329名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为精神健康、ADL、经济状况和社会健康,损害比例分别为28.8%、15.6%、21.3%、19.5%。 ADL与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密切相关(P<0.05)。 ADL下降率为24.9%,其中生理性ADL(PADL)下降率明显低于工具性ADL(IADL)(P<0.05)。多元回归模型显示, ADL的影响因素有高血压、年龄、生理失能、是否参加社会服务或娱乐活动、糖尿病、体重指数( BMI)。不同ADL老年人各项卫生服务需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老年人ADL及IADL有明显下降趋势,且随年龄的增加下降趋势越明显。高龄,高BMI,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存在生理失能是社区老年人ADL下降的危险因素,而参加社区服务与娱乐活动是老年人ADL的保护因素。

    作者:陈芳;刘堃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一氧化氮在休克血管低反应性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失血性休克、脓毒血症引起的血管功能受损是重症休克导致患者多器官衰竭乃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休克后血管功能受损主要表现血管平滑肌功能受损和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血管平滑肌损伤导致休克患者的血压逐步恶化,表现为血管低反应性,是重症休克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血管内皮损伤会导致微血管血流受阻、黏附增强、白细胞与血小板激活、凝血异常和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与能量代谢异常,加重器官损伤。研究发现,一氧化氮( NO),在调节血管舒缩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和血管内皮细胞( VECs )的功能参与失血性休克〔1〕、感染性休克〔2〕晚期血管低反应性的发生、发展。本文综述NO在休克后血管低反应性中的作用,为防治休克后血管低反应性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李树铁;张立民;赵自刚;牛春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海南“候鸟”老年高血压患者降血压治疗疗效及相关炎症因子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

    目的:了解中国南(时段Ⅰ)北(时段Ⅱ)方人群的高血压降压疗效及其相关性。方法黑龙江省在儋州过秋冬季节、年龄≥60岁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规律治疗,比较南北方生活时段高血压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时段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葡萄糖均明显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上升( P<0.05),时段Ⅰ变化更明显;两时段经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颅内压(ICP)、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下降,时段Ⅰ下降幅度>时段Ⅱ(P<0.05);收缩压、舒张压值与血清炎症因子、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ICP等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老年“候鸟”高血压人群南北方生活期间,规律降压均有效,但南方更有利于血压控制。

    作者:蒲宏伟;陈漠水;刘文举;许云;李文霞;陈世雄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利伐沙班在术后老年患者肢体中度淋巴水肿治疗中的作用

    肿瘤外科相关淋巴水肿是外科治疗不期望的副作用之一,尤以乳腺癌治疗后多见〔1~3〕。重度淋巴水肿源于组织纤维化。纤维化成分纤维蛋白原不仅仅存在于血浆中,淋巴液也存在。在正常人体血液中纤维蛋白浓度在2.0~4.0 g/L,在淋巴液中浓度约为血浆的20%~40%〔4〕,在凝血酶的作用下形成纤维蛋白。在治疗间歇期应用抗凝药物利伐沙班拮抗游离和结合的Ⅹa因子,使之不能形成凝血酶,阻止其形成纤维蛋白的过程。本文观察利伐沙班对中度淋巴水肿的疗效。

    作者:刘大海;杜建时;马鹰;韩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miR-21在食管癌中预后作用的meta分析

    目的: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综合评价miR-21与食管癌(EC)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图书馆(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miR-21与EC预后的文献,按照已拟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研究。提取miR-21与EC预后相关的相应数据,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采用风险比( HR)、95%可信区间( CI)及P值定量评价miR-21与EC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初步检索数据库得到273篇文献,其中其中7项可用于 meta分析,中位样本量为98例,四分位数间距( IQR)=70~164。中位 HR 值1.4,IQR=0.89~2.23。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IQR=29.4~39个月。高表达miR-21的EC患者的预后生存率HR=1.367,95%CI=1.15~1.62,P=0.000;食管鳞癌(ESCC)亚组生存率 HR=1.44,95%CI=1.2~1.72,P=0.000。高表达 miR-21的食管腺癌(AD)患者亚组预后生存率 HR=0.82,95%CI=0.47~1.44,P=0.489,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iR-21作为EC患者的预后标记具有地域性和组织特异性。 miR-21对于 ESCC高发的中国和日本具有预测不良预后的潜力,有望成为新型的EC生物学标志物,但对AD高发的加拿大和美国则不具有相应的预测能力。

    作者:付文博;宋亚芹;杨兰;朱建波;魏育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郑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现状

    目的:分析郑州市养老机构中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的基本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对郑州市11所养老机构(含公办和民办),275位老年人的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一些老年人对于体育活动缺乏正确的认识,且活动频度相对偏低,加上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导致郑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体育活动受到限制。结论应该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养老机构老年人自主锻炼的意识,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的老年人定期组织体育活动,以达到老年人自主参与、全民健身的目的。

    作者:王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长春市城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知信行调查

    目的:探讨长春市城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知信行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49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2.1%的调查对象不知道正常成人血压,33.0%不知道高血压诊断标准,87.9%不知道老年高血压血压控制目标,35.6%不知道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的措施,86.9%愿意学习高血压知识;确诊高血压后,81.8%调查对象采取控制血压的行为,59.1%定期监测血压。老年高血压患者获得高血压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广播,参加社区活动,病友、家人和朋友之间的交流(28.1%),报纸、杂志、宣传册子。老年高血压患者定期血压监测与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状况和参加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有关;其中,是否参加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定期血压监测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健康教育基本知识掌握欠佳;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态度、行为需要不断改善;加强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活动有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监测。

    作者:袁华;李文涛;彭歆;张萍;徐秀丰;尹惠茹;安力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

    临床上通常将60岁以后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 RA )称为老年RA( ERA)。 Barlow等〔1〕提出它是在应对慢性病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症状、治疗、生理和心理社会变化及做出生活方式改变的能力,它可以对RA患者的治疗起到促进作用。而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身实现某一具体行为的信念,它可以预测RA患者的身体状况〔2〕。本研究探讨ERA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

    作者:王庆;徐桂华;钱先;张梅涧;郭峰;陈剑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抗血小板药和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Meta分析

    目的:比较抗血小板西药和银杏叶提取物联合与单用抗血小板药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用计算机在 PubMed、Spring Ling、Biosis Previews、Cochrane和CNKI、VIP、CBM数据库中检索截止2013年3月收录的抗血小板西药和银杏叶提取物联合与抗血小板西药单独应用对血小板聚集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篇文献,7项随机对照实验( RCT),抗血小板西药和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应用作为实验组,抗血小板西药单独应用作为对照组)。 Meta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对二磷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影响有显著差异〔MD=-6.41,95%CI(-0.95,-3.78),P<0.00001〕;对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影响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MD=-0.56,95%CI(-3.91,2.80),P=0.74〕。对出血时间的延长无统计学意义〔MD=0.39,95%CI(-0.09,0.86),P=0.11〕。结论抗血小板药与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应用对血小板聚集率的抑制作用是否有协同作用尚不确定,对出血时间的作用不显著。

    作者:苟学蕊;李忠东;孙健;史尔兰;王建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剂对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剂对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及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的影响。方法74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慢性肾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剂,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 CTGF、TGF-β1、尿素氮、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变化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TGF、TGF-β1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且低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素氮、血肌酐及肌酐清除率治疗后,较对照组显著好转,且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剂应用于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能有效降低血清CTGF及TGF-β1水平,缓解肾脏尿素氮、血肌酐及肌酐清除率能力,改善肾功能,有利于提高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马旭;朱清;邵凤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福建籍汉族冠心病患者CYP2 C19基因多态性

    目的:分析福建籍汉族冠心病患者的CYP2C19基因多态性。方法吸附柱法提取DNA,PCR扩增后,芯片杂交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以直接测序法验证。比较不同人群的基因频率及单倍型分布差异。结果福建汉族冠心病患者CYP2C19*1基因频率为62.58%、*2基因频率为32.38%、*3频率为5.04%;单倍型*1*1频率为38.84%、*1*2为40.83%、*1*3为6.67%、*2*2为10.58%、*2*3为2.75%、*3*3为0.33%,与同地区健康人群分布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存在种族与地域差异(P<0.05)。结论福建籍汉族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2的突变率32.38%,*3突变率5.04%,该多态性与冠心病的易感性相关不显著,该基因多态性分布存在种族及地域差异。

    作者:黄文莺;刘亦伟;王长连;黄品芳;张陈枝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老年支气管内型错构瘤5例

    肺错构瘤约占肺部良性肿瘤的3/4,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肺内型及支气管内型,后者较少见。肺错构瘤常见发病年龄为40~60岁〔1〕,老年人相对少见,国内未见针对支气管介入治疗老年支气管内型错构瘤的相关报道。本文回顾分析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老年支气管内型错构瘤临床资料。

    作者:陈晔;张泽明;杨卫;陈露;冯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高表达微小RNA22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表达微小RNA(mir)-22对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增殖的影响及mir-22水平与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合成mir-22基因序列,构建SD13-hsa-mir-22质粒,质粒提取后完成对大肠癌细胞系HCT-116细胞的转染,确认转染效率后进行 Realtime PCR 检测,确定高表达模型建立成功。将HCT-116细胞分为高表达 mir-22组、空载体转染( NC)组及未经处理的 HCT-116组。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 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将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TT实验转染高表达mir-22的HCT116细胞和转染空载体的细胞及未转染的阴性对照组细胞相比,生长速度明显减慢。而转染空载体组及阴性对照组细胞生长速度无明显差距。结论 Mir22抑制结肠癌细胞系HCT-116的增殖。

    作者:李博;宋燕;李春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A型性格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干预

    目前冠心病( CHD)被公认为心身疾病,与个体的性格有明显的关系,尤其与A型性格密切相关〔1,2〕。本研究对A型性格CHD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进行研究。1材料与方法1.1材料2011年6月到2012年3月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81例CHD患者,男128例,女153例。应用全国性协作组修订的A型行为类型量表进行性格类型测查,A型性格162例和B型性格119例。

    作者:薄海美;田春雨;王志军;周建芝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有氧运动对人体心血管自主神经平衡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与人体心血管自主神经平衡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既往无有氧运动健身经历且符合研究要求的受试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愿意参加健身锻炼的50例设为观察组,按照研究要求定期进行广场舞有氧运动锻炼;将无主观意愿参加健身锻炼的50例受试者设为对照组,保持原有生活习惯不变。8 w后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受试者心率变异性、心血管反射、平衡相关指标。结果(1)心率变异性指标:观察组正常心动周期标准差( SDNN)、正常心动周期标准差均方根( SDNNindex)、相邻正常心动周期差值的均方根( rMMSD)、总频谱、低频成分、高频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心血管反射;观察组心血管反射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界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平衡指标:观察组睁眼、闭眼时摆动频率、摆动轨迹长、大摆动角度、大摆动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定期进行有氧运动锻炼有助于提高心血管反射,改善心率变异性,提高人体心血管自主神经平衡功能,是一项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运动方式。

    作者:吴阳;王萍;闫巧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七氟烷麻醉复合Narcotrend监测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中的应用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下置入各种经物理或生物修饰的可脱性(经电解或水解)弹簧圈,提高动脉瘤的栓塞程度,促进动脉瘤内的纤维化,内膜覆盖瘤颈部位以达到解剖愈合,同时减少动脉瘤再出血的风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血管重建”。为了患者的安全及手术的顺利进行,要求术中镇静、镇痛充分,防止循环系统剧烈波动,患者需绝对制动,以避免麻醉诱导及手术过程中动脉瘤破裂,防止脑血管痉挛和颅内压增高。术后停药后无躁动,无呼吸抑制和残余药物作用,即时清醒以便对手术效果进行早期判断。七氟烷具有代谢快、无蓄积、降低颅内压力,防止颅内血管痉挛等优点。Narcotrend监测仪对丙泊酚、吸入麻醉药、阿片类药物等的研究表明,不同个体对药物的需求量差异非常大,其范围远远大于药物的推荐剂量,而且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之间也有明显差异〔1,2〕。本研究旨在分析七氟烷复合Nacotrend监测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力峰;陈丽;许厚仁;邓云菱;占丽芳;郭锐;彭道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