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老年支气管内型错构瘤5例

陈晔;张泽明;杨卫;陈露;冯欣

关键词:支气管内型错构瘤, 支气管镜, 介入治疗
摘要:肺错构瘤约占肺部良性肿瘤的3/4,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肺内型及支气管内型,后者较少见。肺错构瘤常见发病年龄为40~60岁〔1〕,老年人相对少见,国内未见针对支气管介入治疗老年支气管内型错构瘤的相关报道。本文回顾分析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老年支气管内型错构瘤临床资料。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与空腹胰岛素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骨密度(BMD)变化情况与空腹胰岛素(FPI)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进行体检的8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详细记录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计算体重指数( BMI)及病程。并对两组腰椎、股骨颈、全身BMD及FPI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FPI分别为(1.13±0.29)μU/ml和(0.87±0.19)μU/ml,差异显著(t =-3.117,P=0.028)。观察组腰椎、股骨颈及全身BMD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骨质疏松(OP)患病率为23.00%(23/100)和8.53%(7/82),具有差异显著(χ2=6.281, P<0.05)。与骨量正常组比较,骨量低下组患者的年龄、FPI水平、胰岛素使用1年以上的患者所占比例均具有显著差异( P<0.05)。按皮下注射胰岛素时间将观察组再次分为Ⅰ、Ⅱ、Ⅲ组,Ⅰ组:未使用过胰岛素者,FPI水平为(0.90±0.29)μU/ml;Ⅱ组:胰岛素使用1年以下,FPI水平为(1.11±0.30)μU/ml;Ⅲ组:胰岛素使用超过1年,FPI水平为(1.42±0.38)μU/ml,三组相比差异显著(F=14.879,P<0.01)。结论 T2DM患者易出现 OP,应在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同时及早使用有效方法治疗,以减少患者OP的出现,胰岛素增加可保护BMD。

    作者:张华芬;李成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利伐沙班在术后老年患者肢体中度淋巴水肿治疗中的作用

    肿瘤外科相关淋巴水肿是外科治疗不期望的副作用之一,尤以乳腺癌治疗后多见〔1~3〕。重度淋巴水肿源于组织纤维化。纤维化成分纤维蛋白原不仅仅存在于血浆中,淋巴液也存在。在正常人体血液中纤维蛋白浓度在2.0~4.0 g/L,在淋巴液中浓度约为血浆的20%~40%〔4〕,在凝血酶的作用下形成纤维蛋白。在治疗间歇期应用抗凝药物利伐沙班拮抗游离和结合的Ⅹa因子,使之不能形成凝血酶,阻止其形成纤维蛋白的过程。本文观察利伐沙班对中度淋巴水肿的疗效。

    作者:刘大海;杜建时;马鹰;韩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

    目的:调查老年胃食管反流病( GERD)患者目前的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 SF-36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对锦州市养老机构372例老年GERD患者进行测评,并与中国常模比较。结果养老机构中患有GERD的老年人生活质量平均分〔(64.75±7.59)分〕低于中国常模〔(73.08±8.31)分〕(P<0.05)。结论养老机构中患有GERD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其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因此,养老机构的医护人员应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提高老年GERD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任恒杰;张会君;王秀丽;杨玲;姜兆权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GAD65基因特异siRNA的构建和功能检测

    目的:构建GAD65基因特异的siRNA并检测体外功能。方法应用RT-PCR方法克隆大鼠GAD65基因、测序、重组病毒包装检测体外功能。针对GAD65基因的编码区,设计3条 siRNA片段及一条对照片段,将其分别亚克隆于siRNA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小量包装获得病毒颗粒( LV-GFP-siRNA-rGAD65);用siRNA病毒颗粒感染GAD65过表达的293细胞,检测GAD65表达情况,从中筛选出高效特异的siRNA。大量包装特异的siRNA病毒颗粒,在体外感染培养的大脑皮质细胞,在体内注射到SD大鼠的苍白球内侧部,检测rGAD65的表达水平,观察 siRNA的功能。结果应用RT-PCR方法克隆rGAD65基因,其序列与 GenBank 中的基因序列几乎一致(99.72%),包装病毒后在293细胞中过表达。筛选出针对rGAD65的高效特异的siRNA,在GAD65基因的沉默效率可达到66%。在体外、体内分别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感染了LV-GFP-siRNA3-rGAD65的大脑皮质细胞和定点注射了LV-GFP-siRNA3-rGAD65的大鼠GPi。结论成功克隆rGAD65基因,设计、筛选出高效特异的 siRNA,并证明这种 siRNA在体内和体外均能有效地沉默rGAD65的表达。

    作者:孔令菊;周静;赵刚;姚素艳;郑德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太极拳运动在老年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太极拳具有改善机体代谢,调理肠道菌群,改善血脂,增强肌力,改善平衡能力,改善骨质疏松,调节血糖,调整气体代谢与能量消耗,促进脑卒中康复等功效,并具有安全、有效、便利、易学、经济的特点,对于老年患者尤为适用,现就近年来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作者:邢彬;杜舒婷;郝淑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老年霍奇金淋巴瘤初诊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状况

    目的:探讨霍奇金淋巴瘤初诊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状况。方法选取2002年5月至2009年4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初诊为霍奇金淋巴瘤的老年患者10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生存状况。结果多数霍奇金淋巴瘤初诊老年患者为男性且居住在城镇;患者病理分型以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为主,病理分期Ⅲ、Ⅳ期人数多于Ⅰ、Ⅲ期,首发症状以淋巴结肿大为主;患者2、3、5年的总生存( OS)率以及无事件生存(EFS)率分别为88%、84%、73%以及82%、71%、58%;经单因素分析可得,病理分期、有B症状、骨髓受累、肝肿大以及血清白蛋白(ALB)降低对老年患者生存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经多因素分析可得,有B症状(RR=3.452)、骨髓受累(RR=4.125)以及肝肿大(RR=4.361)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对于老年患者,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可治愈的恶性肿瘤,初诊多处于疾病的中晚期,5年 OS 率为73.0%;有B症状、骨髓受累以及肝肿大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胡妍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毫针针刺对腧穴筋膜结缔组织细胞整合素β1、β3亚基和PC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毫针针刺对SD大鼠腧穴穴区筋膜结缔组织细胞2种整合素β亚基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细针刺激组、中针刺激组(中等粗细毫针刺激组)和粗针刺激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针刺各组在大鼠中脘穴沿任脉循行方向平刺施以捻转平补平泻刺激,治疗1次/d,治疗3 d后,切取穴区筋膜结缔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镜下观察腧穴穴区筋膜结缔组织整合素β1亚基(integrinβ1)、integrinβ3及PCNA蛋白表达。结果毫针针刺作用后,腧穴筋膜结缔组织 integrinβ亚基的表达变化情况不同:细针刺激组和中针刺激组筋膜结缔组织中integrinβ1的表达比空白对照组均有增强,其中细针刺激组integrinβ1的表达统计无显著差异( P=0.314),中针刺激组integrinβ1的表达有极显著差异( P=0.000),然而,粗针刺激组 integrinβ1的表达较空白组明显下降,呈翻转趋势,差异显著( P=0.001);integrinβ3除部分大小血管可见少量表达外,在腧穴筋膜结缔组织中始终为阴性表达;筋膜结缔组织中 PCNA 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强( P=0.002,0.005,0.039),其中细针刺激组强。结论毫针针刺能够激发受治腧穴穴区细胞活性变化,其中β1类integrin是腧穴筋膜结缔组织中主要的力学信号蛋白,β3类integrin不是腧穴筋膜结缔组织中主要的力学信号蛋白,这可能进一步揭示了腧穴感受针刺治疗信号的非神经生物学细胞力学基本原理之一。

    作者:李程;陈波;胡铁汉;陈磊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该院收治的89例行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和50例体检健康者(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放疗前后以及不同TNM分期患者的 VEGF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分析放疗疗效和复发情况与血清VEGF水平的关系。结果患者放疗前、放疗中以及放疗后的血清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放疗中和放疗后血清VEGF水平均明显低于放疗前(P<0.05);T3~T4期、N1期、N2期、M0期和M1期患者 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放疗后血清VEGF水平升高组患者的放疗有效率明显低于降低组(P<0.05);复发患者和未复发患者放疗后血清VEGF水平均低于同组放疗前,未复发患者放疗后血清VEGF水平低于复发患者(P<0.05)。结论血清VEGF水平与食管癌病情以及预后密切相关,监测放疗前后的血清VEGF水平有利于预测食管癌放疗效果及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伟;刘建波;李会荣;刘明博;李白羽;王跃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关节镜下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与半月板成形术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切除术组患者32例,给予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治疗;成形术组患者30例,给予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优良率优于半月板切除术,膝关节功能改善优于半月板切除术( P<0.05)。结论老年半月板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在近期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半月板切除术,患者生活质量得到良好提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姚晓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PCI术后再次住院男性冠心病患者血脂达标的情况

    目的:观察冠脉支架植入( PCI)术后再次住院的男性冠心病患者血脂达标情况。方法选择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12月至2012年12月行PCI术后再次住院治疗的男性冠心病患者,共133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 n=83)和中青年组( n=50)。所有患者第一次入院后即开始每日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收集两组患者2次入院时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血脂和冠脉造影情况。对比患者2次入院血脂水平,观察血脂变化和达标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第2次入院时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低于第1次入院(P<0.05),而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②两组患者血脂达标率基本一致,但 TC和 LDL-C达标率较低。结论介入治疗术后再次住院的男性冠心病患者单用他汀类药物常规剂量治疗,能降低患者TC和LDL-C水平,但达标率较低,对控制TG和HDL-C水平效果较差。

    作者:梁穗;李自成;张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社区老年人日常活动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调查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ADL)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美国老年人资源与服务评估量表(ORAS)中文版对329名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为精神健康、ADL、经济状况和社会健康,损害比例分别为28.8%、15.6%、21.3%、19.5%。 ADL与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密切相关(P<0.05)。 ADL下降率为24.9%,其中生理性ADL(PADL)下降率明显低于工具性ADL(IADL)(P<0.05)。多元回归模型显示, ADL的影响因素有高血压、年龄、生理失能、是否参加社会服务或娱乐活动、糖尿病、体重指数( BMI)。不同ADL老年人各项卫生服务需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老年人ADL及IADL有明显下降趋势,且随年龄的增加下降趋势越明显。高龄,高BMI,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存在生理失能是社区老年人ADL下降的危险因素,而参加社区服务与娱乐活动是老年人ADL的保护因素。

    作者:陈芳;刘堃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钙化与microRNA

    目前研究表明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AS)斑块的破裂、出血、血栓形成,而和冠状AS的严重程度不成正比。冠状AS斑块的钙化是其病理发生到一定程度的表现。钙化使斑块变硬、变脆,容易碎裂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孙启玉;贾兴旺;田亚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地佐辛三种全麻方式对老年患者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三种全麻方式对老年患者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原则将114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地佐辛静脉组(P组)、七氟烷与异丙酚、静吸复合组(SP组)和七氟烷吸入麻醉组(S组),比较3组不同时间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不同时间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及手术前后白细胞介素( IL)-1β、IL-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3组出麻醉恢复室和术后1 d 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1 d ( P<0.05);3组不同时间MMSE评分差异显著( P>0.05);3组均为出麻醉恢复室时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之后逐渐下降,至术后3、7 d明显降低( P<0.05);3组不同时间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不显著( P>0.05);3组术后1 d IL-1β、IL-6水平与术前1 d比较均显著升高( P<0.05);3组术前1 d、术后1 d IL-1β、IL-6水平差异不显著( 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麻术后出麻醉恢复室时和术后1 d认知功能均受到明显影响,至术后3~7 d基本恢复,三种全麻方式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基本相同,术后IL-1β和IL-6水平升高可能与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紧密联系。

    作者:徐艳;田江艳;田桃苇;杨昌勇;王东海;罗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血管外肺水指数在老年脓毒症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索血管外肺水指数( EVLWI)在老年脓毒症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参照脓毒症诊断标准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住院治疗的老年脓毒症患者40例,按液体复苏时患者的EVLWI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低EVLWI组和高EVLWI组,分别比较两组液体复苏前及治疗达标后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以及预后指标。结果两组液体复苏前的平均动脉压( MAP)和EVLWI差异显著( P<0.05),治疗达标后的EVLWI差异显著(P<0.05);两组血液乳酸水平、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急性肾衰竭发生率和28 d生存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VLWI在老年脓毒症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舒艾娅;付宜龙;罗艳;曹家军;简万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保护和脑保护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保护和脑保护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老年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微量泵静脉注入,并维持至手术结束,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输注,比较两组不同时点心肌保护指标和脑保护指标。结果 T5、T6、T7、T8时点,观察组肌钙蛋白Ⅰ( cTnI)、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H-FABP)明显低于对照组,T6、T7、T8时点,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明显高于对照组;T3、T4、T6时点时,观察组动脉血浆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S-100β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T3、T4时点时,观察组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 SjvO2)明显高于对照组,Ca-jvO2明显低于对照组;T3、T4时点时,观察组血氧饱和度( 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脑氧摄取率( ERO2)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右美托咪定有助于下调 cTnI、H-FABP、NSE、S-100β蛋白、ERO2表达,上调 CK-MB、Sj-vO2、PaO2表达,从而起到心肌保护和脑保护作用。

    作者:张玉辉;高亚坤;肖连波;杨明;周继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脑胶质瘤细胞MGMT甲基化状态与细胞对烷化剂耐药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细胞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细胞对烷化剂药物( TMZ)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87-MG、T98G和U251,利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 TMZ对上述三种胶质瘤细胞系的作用。提取细胞基因组DNA,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CR)检测胶质瘤细胞中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与对照组(0.1%DMSO)相比,TMZ仅能抑制U87-MG细胞的活性(P<0.05),而不能抑制 T98G 和 U251细胞的活性(P>0.05);运用 MS-PCR 检测到 U87-MG 存在 MGMT 启动子甲基化,而T98G和U251均不存在MGMT启动子甲基化。结论 U87-MG、T98G和U251人脑胶质瘤细胞系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细胞对烷化剂的敏感性存在相关性。

    作者:李培栋;王新军;单峤;吴跃辉;王振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 DN的作用机制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造模组40只。造模组大鼠接受单侧肾切除手术2 w后,给予高糖高脂饮食4 w,再加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0 mg/kg)腹腔注射,造模组在DN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药组给予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煎剂,西药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8 w 后处死大鼠。测定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及肌酐的变化,同时检测肾组织 TGF-β1、p-Smad2/3、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血糖、24 h尿蛋白量、血尿素氮及肌酐均显著降低(P<0.01),TGF-β1、p-Smad2/3蛋白表达下调, Smad7蛋白表达增强(P<0.05,P<0.01)。结论在DN大鼠模型中,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能够改善肾功能,保护肾组织,调节 TGF-β1/Smad 信号通路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卞华;吕芹;胡久略;毛秉豫;叶松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郑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现状

    目的:分析郑州市养老机构中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的基本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对郑州市11所养老机构(含公办和民办),275位老年人的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一些老年人对于体育活动缺乏正确的认识,且活动频度相对偏低,加上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导致郑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体育活动受到限制。结论应该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养老机构老年人自主锻炼的意识,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的老年人定期组织体育活动,以达到老年人自主参与、全民健身的目的。

    作者:王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发生严重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严重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T2DM住院患者310例,根据严重低血糖的发生情况将其分为严重低血糖组(n=80例)与对照组(未发生低血糖,n=230例)。收集整理两组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心脑血管用药情况、糖尿病治疗情况以及生化、血液检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严重低血糖组发病时血糖水平、经静脉葡萄糖治疗后血糖水平、葡萄糖应用的平均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二甲双胍的应用情况低于对照组( P<0.05);胰岛素、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物(OAD)联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严重低血糖组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高于对照组( P<0.05);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 P<0.05);肾功能相关指标高于对照组( P<0.05);血脂总胆固醇低于对照组(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严重低血糖的发生与病程(>10年)、果糖胺水平(≤25 mmol/L)、胰岛素与OAD联用、肾功能受损、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是老年T2DM住院患者严重低血糖的危险因素(OR=0.987,1.932,10.381,5.228,2.226;P均<0.05)。结论严重低血糖的发生与病程(>10年)、果糖胺水平(≤25 mmol/L)、胰岛素与OAD联用、肾功能受损、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有关,医务人员应给予高度的重视,早期采取预防及干预措施,以此降低严重低血糖的发生率。

    作者:张阳敏;汪寅;陆丽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基于同源模建技术的抗肝癌单链抗体人源化抗体库设计

    目的:完成抗肝癌噬菌体单链抗体scFv DM的人源化设计,为进一步构建人源化抗肝癌噬菌体单链抗体库奠定基础。方法通过IgBlast搜索基因数据库获取鼠源抗体序列模板,从蛋白质晶体结构数据库获得结构模板;在 SGI图形工作站上,通过 InsightlⅡ软件包进行抗肝癌噬菌体单链抗体scFv DM的三维结构模建,分析抗体氨基酸序列和分子结构,确定影响抗原结合部位的框架区关键残基。结果成功模建抗肝癌噬菌体单链抗体scFv DM的三维结构,确定AAW67378、BAB18257分别为单链抗体scFv DM的重链和轻链框架区佳人源化模板,确定了人源化残基、回复突变的残基,将可能影响抗原结合位点结构的残基的鼠源和人源副本编入到人源化抗体库序列中。结论计算机辅助下的同源模建技术可为抗体人源化设计提供方案,为抗肝癌噬菌体单链抗体scFv DM同步实现人源化和优化提供可能性。

    作者:叶刚;刘丽;杨冬华;汤绍辉;周旻;丁世华;韦宏成;钟健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