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老年人日常活动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陈芳;刘堃

关键词:社区, 日常活动功能
摘要:目的:调查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ADL)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美国老年人资源与服务评估量表(ORAS)中文版对329名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为精神健康、ADL、经济状况和社会健康,损害比例分别为28.8%、15.6%、21.3%、19.5%。 ADL与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密切相关(P<0.05)。 ADL下降率为24.9%,其中生理性ADL(PADL)下降率明显低于工具性ADL(IADL)(P<0.05)。多元回归模型显示, ADL的影响因素有高血压、年龄、生理失能、是否参加社会服务或娱乐活动、糖尿病、体重指数( BMI)。不同ADL老年人各项卫生服务需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老年人ADL及IADL有明显下降趋势,且随年龄的增加下降趋势越明显。高龄,高BMI,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存在生理失能是社区老年人ADL下降的危险因素,而参加社区服务与娱乐活动是老年人ADL的保护因素。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卵巢浆液性腺癌术后组织中纤毛内转运蛋白20、上皮型和P型钙黏素表达及相关性

    目的:检测卵巢浆液性腺癌中纤毛内转运蛋白(IFT)20、上皮型钙黏素(E-cadherin)和P型钙黏素(P-cadherin)的表达,分析其关系。方法58例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标本作为观察组,40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术后标本作为对照组,40例卵巢良性浆性液囊腺瘤术后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3组中IFT20、E-cadherin和P-cadherin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果3组中IFT20、E-cadherin和P-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IFT20、E-cadherin和P-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大径、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癌细胞、累及对侧卵巢和Ki67的表达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中IFT20和E-cadherin、IFT20和P-cadherin表达均具有负相关性。结论卵巢浆液性腺癌术后组织中IFT20、E-cadherin和P-cadherin高表达,其不仅对肿瘤形成具有作用,还可以促进肿瘤的进展。

    作者:艾小庆;李永川;刘玉嵚;青措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

    目的:调查老年胃食管反流病( GERD)患者目前的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 SF-36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对锦州市养老机构372例老年GERD患者进行测评,并与中国常模比较。结果养老机构中患有GERD的老年人生活质量平均分〔(64.75±7.59)分〕低于中国常模〔(73.08±8.31)分〕(P<0.05)。结论养老机构中患有GERD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其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因此,养老机构的医护人员应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提高老年GERD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任恒杰;张会君;王秀丽;杨玲;姜兆权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围术期血糖变化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从医学-生物-心理等方面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R)患者围术期血糖变化进行多因素分析,找出血糖变化规律并加以预调控,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方法选择DR患者647例,对827次手术进行分析。记录年龄(X1),性别(X2),文化程度(X3),居住地(X4);糖尿病知晓及控制(X5),并发症(X6),DR分级(X7),疼痛状态(X8),治疗次数(X9),焦虑抑郁程度(X10),经济状况(X11)为因素,监测入院时血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降糖药物,使其在正常范围(手术前1d),并以手术前1d 控制方案来控制围术期血糖,记录入院、手术前1d、手术当天晨(FPG),术后首次FPG及术后次日晨空腹血糖(FPG)。取不同入选、剔除变量的概率临界值(0.05)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并比较不同结果,找出影响应变量的主要因素,建立优线回归方程。结果在选、剔除变量的概率临界值(0.05)时,入手术室前变化血糖 Y1=-0.02103+0.12882X10+0.26863X9+0.10948X11+0.19448X5+0.0550X7+0.04342X6;术毕后首次 FPG Y2=-0.00251+0.11447X10+0.29833X9+0.29948X8+0.22863X5+0.03536X7+0.02477X11+0.03355X6;次日晨FPG Y3=-0.02729+0.07642X10+0.09915X9+0.13104X6+0.04354X11+0.06863X8+0.05653X5+0.01793X7。结论 DR患者围术期血糖变化焦虑抑郁程度,治疗次数,疼痛状态,糖尿病知晓及控制,DR分级,经济状况,并发症为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于金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长春市中老年人群正常高值血压及高血压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调查长春市中老年人群正常高值血压、高血压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取长春市4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1637人,进行问卷调查、血压测量和血液生化检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该人群正常高值血压及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2013年长春市中老年人群的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为35.25%,高血压检出率为56.02%。经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超重、高脂血症是正常高值血压的危险因素,男性、饮酒、高脂血症、腹型肥胖、超重/肥胖、年龄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长春市中老年人群的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和高血压检出率较高,应提高对正常高值血压的预防意识,加强对高血压的防范,改善生活方式。

    作者:刘婷;王云;刘莹圆;孙平辉;张秀敏;刘红箭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褪黑素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ERK-MAPK信号传导机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褪黑素( MT)对创伤性脑损伤( TBI)急性期ERK-丝裂原活化蛋白酶( ERK-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打击损伤前30 min自尾静脉注射MT。细胞凋亡原位检测( TUNEL)荧光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法检测损伤脑皮质pERK表达水平。结果 TUNEL荧光法检测显示TBI+MT组损伤灶周围皮层TUNEL阳性细胞少于TBI组,凋亡指数降低( P<0.05)。 Western印迹法检测脑损伤后各个时间点pERK表达,在损伤后1 h起迅速升高,3 d为表达高峰,其后逐渐下降,但直到损伤后5 d仍未恢复至基础水平。 TBI+MT组pERK水平较TBI组明显降低(P<0.01),而且MT 20 mg/kg 组的 pERK1/2水平低于10 mg/kg 组(P<0.05)。结论创伤性脑损伤诱导了强烈的 ERK-MAPK信号通路激活,MT能够剂量依赖性抑制ERK1/2-MAPK信号通路激活,并抑制急性期神经细胞凋亡。

    作者:刘宝华;李海峰;胡克邦;刘海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A型性格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干预

    目前冠心病( CHD)被公认为心身疾病,与个体的性格有明显的关系,尤其与A型性格密切相关〔1,2〕。本研究对A型性格CHD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进行研究。1材料与方法1.1材料2011年6月到2012年3月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81例CHD患者,男128例,女153例。应用全国性协作组修订的A型行为类型量表进行性格类型测查,A型性格162例和B型性格119例。

    作者:薄海美;田春雨;王志军;周建芝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老年门诊患者肾功能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老年门诊患者肾功能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老年门诊患者457例,其中高血压186例、糖尿病169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102例,均行肾功能检测,比较三组患者肾功能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根据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分为两组,未发生心血管事件273例和发生心血管事件184例,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根据肾功能分为两组,肾功能正常351例和肾功能不全106例,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分析老年门诊患者肾功能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组患者血清肌酐、尿蛋白定量、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患者血清肌酐、尿蛋白定量、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心血管事件组患者血清肌酐、尿蛋白定量均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肾功能不全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肾功能。血清肌酐、尿蛋白定量与心血管事件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结论老年门诊患者血清肌酐、尿蛋白定量与心血管事件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金培印;蒋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神经保护剂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及对血清SOD、MDA、NSE的影响

    目的:探讨比较不同神经保护剂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各项指标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纳入TIA患者用CT或MRI确诊138例病例,分为依达拉奉组(n=47)例、尼莫地平组(n=46)和对照组(n=45)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复方丹参注射液、控制血压、调整血糖和胆固醇指标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和尼莫地平组在此基础上分别应用不同神经保护剂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治疗后7 d和14 d SOD、MDA及NSE,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两组14 d的SOD水平显著高于7 d的SOD水平,但依达拉奉组7 d和14 d的SOD水平与尼莫地平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依达拉奉组7 d和14 d的MDA水平均低于尼莫地平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依达拉奉组7 d和14 d的NSE水平均低于尼莫地平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个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可见两种神经保护剂均可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神经功能,但依达拉奉效果要好于尼莫地平(P<0.05)。结论①依达拉奉和尼莫地平均可使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各项指标有所改善,可降低血清 MDA,提高 SOD活力,减少脂质过氧化物产生,减轻自由基介导的毒性,增加抗氧化能力。②依达拉奉和尼莫地平可以明显改善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 NSE含量,促进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③依达拉奉临床疗效好于尼莫地平组,早期应用神经保护剂治疗TIA能有效控制发作频率,减少缺血造成的脑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霄;裴琦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血管内超声( IVUS)是无创性的超声技术和有创性的导管技术相结合的,应用于临床以诊断血管病变的一种新的诊断手段,在冠心病的诊疗中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由于IVUS 能够显示血管的横断面图像,从而准确提供血管的诸多信息〔1〕,可以多方面弥补血管造影的不足,准确观察血管腔的形态、管壁之间的关系,测量血管狭窄程度和判断斑块的性质,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2〕。现将IVUS在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优势综述如下。

    作者:夏禹华;李亚丽;陈晓会;王凤义;刘展睿;王智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检测在老年膜性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研究M 型磷脂酶A2受体(M型PLA2R)抗体在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膜性肾病(HBV-MN)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行肾活检的43例老年MN患者当日肾活检血清,其中IMN组20例,HBV-MN组23例,并选择同期10例行肾穿刺活检的微小病变(MCD)肾病患者血清作为对照组,均未经过任何免疫抑制剂与糖皮质激素治疗。采取双抗体两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PLA2R抗体浓度。结果 HBV-MN组血清中PLA2R抗体浓度〔(10.2+4.6)μg/ml〕明显低于IMN组〔(14.3+6.1)μg/ml〕(P<0.05),MCD组血清中PLA2R抗体浓度则均小于0.1μg/ml。结论血清M型PL A2R抗体浓度检测有利于老年IMN诊断及与HBV-MN鉴别诊断。

    作者:唐小波;吴月平;黄承先;李淑萍;唐文庄;杜志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原体监测及分析

    目的:研究同城不同医院间病原体构成及差异。方法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两医院住院患者各类标本分离的14682菌株,药物敏感性试验数据根据美国实验室与临床标准化研究所( CLSI2012)标准,用SPSS17.0软件分析。结果一院细菌及真菌所占比例分别为(84.1%、15.9%),四院细菌及真菌分别为(90.52%、9.48%),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细菌构成中,革兰阳性球菌与革兰阴性杆菌比例几乎相等,无显著差异,但主要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菌种排名不同,且差异显著( P<0.05);真菌中,各主要真菌排名一样,但部分真菌所占比例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同城不同医院间,病原体种类相似,病原体构成部分相似,又各有特点。

    作者:刘磊;刘彬;朱莉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伽玛刀治疗生长激素腺瘤的疗效

    生长激素( GH)型垂体腺瘤是缓慢进展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且具有侵袭性生长的倾向,特别是对视交叉,视丘下部及海绵窦的侵犯,单独手术很难治愈,其手术治疗肿瘤复发率达20%~50%〔1〕。放射治疗是垂体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常规放射和立体定向放射。对于控制肿瘤生长、减少肿瘤复发、改善内分泌功能有积极作用。

    作者:赵红梅;乔小放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运动神经元病的中医药研究现状

    运动神经元病是由于运动神经元受到损伤,逐渐导致全身瘫痪,并丧失吞咽和语言功能,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本病90%以上为散发病例,成人通常在30~60岁发病,男性多于女性,有部分患者有阳性家族史,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它是世界卫生组织列的五大绝症之一,与癌症和艾滋病齐名。

    作者:胡小花;郭健;徐仁伵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DC-CIK疗法联合细胞因子对老年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r细胞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DC-CIK)疗法联合细胞因子对老年乳腺癌患者外周血 CD4+CD25+Tr细胞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3例老年乳腺癌患者,经 DC-CIK 细胞治疗联合细胞因子治疗前后外周血中 CD4+CD25+Tr 细胞水平。结果治疗前CD4+CD25+Tr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DC-CIK治疗组和DC-CIK疗法联合细胞因子组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DC-CIK疗法联合细胞因子组降低更为明显。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CIK细胞中CD3+CD8+、CD3+CD56+细胞的百分含量明显上升。治疗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均升高,其中CD3+、CD4+、CD19+、CD16+CD56+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处于免疫功能的抑制状态,接受DC-CIK细胞联合细胞因子的治疗后,CD4+CD25+Tr细胞水平降低,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明显提升。

    作者:赵芳;张睿;刘静;王建华;王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六味地黄丸抑制H2O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经典名方六味地黄丸对H2 O2所致PC12细胞凋亡时bax、caspase-8和bcl-2基因和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把大鼠肾上腺嗜铬瘤( PC-12)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六味地黄丸组、维生素( Vit) E组。待细胞培养24 h贴壁后吸去培养液,对照组和模型组都加入含10%大鼠血清培养液,六味地黄丸组和VitE组分别加入含10%六味地黄丸大鼠血清培养液和含VitE的培养液,预保护24 h后,除对照组之外的各组加入H2 O2终浓度为200μmol/L,对照组加入等量的培养液,继续孵育24 h后离心收集细胞,提取总RNA和蛋白。应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分别测定bax、caspase-8、bcl-2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结果六味地黄丸能下调bax、caspase-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对 bcl-2基因和蛋白表达有上调作用。结论六味地黄丸能通过有效降低bax、caspase-8基因和蛋白表达,提高bcl-2的表达,抑制、阻止PC-12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存活。

    作者:高海宁;王艳杰;赵丹玉;崔勇;柳春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miR-21在食管癌中预后作用的meta分析

    目的: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综合评价miR-21与食管癌(EC)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图书馆(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miR-21与EC预后的文献,按照已拟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研究。提取miR-21与EC预后相关的相应数据,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采用风险比( HR)、95%可信区间( CI)及P值定量评价miR-21与EC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初步检索数据库得到273篇文献,其中其中7项可用于 meta分析,中位样本量为98例,四分位数间距( IQR)=70~164。中位 HR 值1.4,IQR=0.89~2.23。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IQR=29.4~39个月。高表达miR-21的EC患者的预后生存率HR=1.367,95%CI=1.15~1.62,P=0.000;食管鳞癌(ESCC)亚组生存率 HR=1.44,95%CI=1.2~1.72,P=0.000。高表达 miR-21的食管腺癌(AD)患者亚组预后生存率 HR=0.82,95%CI=0.47~1.44,P=0.489,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iR-21作为EC患者的预后标记具有地域性和组织特异性。 miR-21对于 ESCC高发的中国和日本具有预测不良预后的潜力,有望成为新型的EC生物学标志物,但对AD高发的加拿大和美国则不具有相应的预测能力。

    作者:付文博;宋亚芹;杨兰;朱建波;魏育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发生严重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严重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T2DM住院患者310例,根据严重低血糖的发生情况将其分为严重低血糖组(n=80例)与对照组(未发生低血糖,n=230例)。收集整理两组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心脑血管用药情况、糖尿病治疗情况以及生化、血液检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严重低血糖组发病时血糖水平、经静脉葡萄糖治疗后血糖水平、葡萄糖应用的平均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二甲双胍的应用情况低于对照组( P<0.05);胰岛素、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物(OAD)联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严重低血糖组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高于对照组( P<0.05);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 P<0.05);肾功能相关指标高于对照组( P<0.05);血脂总胆固醇低于对照组(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严重低血糖的发生与病程(>10年)、果糖胺水平(≤25 mmol/L)、胰岛素与OAD联用、肾功能受损、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是老年T2DM住院患者严重低血糖的危险因素(OR=0.987,1.932,10.381,5.228,2.226;P均<0.05)。结论严重低血糖的发生与病程(>10年)、果糖胺水平(≤25 mmol/L)、胰岛素与OAD联用、肾功能受损、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有关,医务人员应给予高度的重视,早期采取预防及干预措施,以此降低严重低血糖的发生率。

    作者:张阳敏;汪寅;陆丽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心电图aVR导联ST段的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10月入住该院心内科的214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制定的 AMI诊断标准,对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并于患者入院1 w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判定梗死相关血管。结果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组及压低组患者单支血管病变的发生率低于未偏移组,三支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高于未偏移组;抬高组左前降支近段及左主干病变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患者;压低组右冠状动脉支及左回旋支病变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抬高组及压低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高于未偏移组。结论心电图aVR导联ST段的抬高或者压低对AMI患者梗塞相关血管的数量、血管的部位及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具有重要的预测意义。

    作者:王杨;关德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PCI术后再次住院男性冠心病患者血脂达标的情况

    目的:观察冠脉支架植入( PCI)术后再次住院的男性冠心病患者血脂达标情况。方法选择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12月至2012年12月行PCI术后再次住院治疗的男性冠心病患者,共133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 n=83)和中青年组( n=50)。所有患者第一次入院后即开始每日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收集两组患者2次入院时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血脂和冠脉造影情况。对比患者2次入院血脂水平,观察血脂变化和达标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第2次入院时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低于第1次入院(P<0.05),而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②两组患者血脂达标率基本一致,但 TC和 LDL-C达标率较低。结论介入治疗术后再次住院的男性冠心病患者单用他汀类药物常规剂量治疗,能降低患者TC和LDL-C水平,但达标率较低,对控制TG和HDL-C水平效果较差。

    作者:梁穗;李自成;张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不同碘营养状态对老年大鼠甲状腺病理改变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碘营养状态下老年大鼠甲状腺的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选择20只20月龄正常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 NC组)和高碘组( HI组)。选择20只20月龄低碘甲状腺功能低下模型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成低碘模型组( LI组)和低碘恢复组( LI-AI组),进行相应碘浓度饲养后检测四组大鼠甲状腺组织重量、三碘甲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和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同时检测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TM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b)水平,切片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甲状腺组织的病理改变及CD4+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结果高碘和低碘营养状态均可造成老年大鼠的甲状腺肿大现象,降低其血清中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和三碘甲腺原氨酸水平,提高促甲状腺素( TSH)水平及 TMAb、TGAb水平。高碘引起老年大鼠甲状腺滤泡结构破坏,而低碘主要造成滤泡上皮细胞增生。高碘和低碘均可造成滤泡大小改变及严重的 CD4+T淋巴细胞浸润。对低碘大鼠进行适量补充碘可以缓解低碘造成的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内激素改变、甲状腺自有抗体水平、组织损伤和CD4+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结论不同碘营养状态对老年大鼠甲状腺的病理改变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孙建伟;赖明华;李莉;郝杰;王国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