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原体监测及分析

刘磊;刘彬;朱莉莉

关键词:病原体, 医院, 细菌, 真菌, 监测
摘要:目的:研究同城不同医院间病原体构成及差异。方法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两医院住院患者各类标本分离的14682菌株,药物敏感性试验数据根据美国实验室与临床标准化研究所( CLSI2012)标准,用SPSS17.0软件分析。结果一院细菌及真菌所占比例分别为(84.1%、15.9%),四院细菌及真菌分别为(90.52%、9.48%),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细菌构成中,革兰阳性球菌与革兰阴性杆菌比例几乎相等,无显著差异,但主要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菌种排名不同,且差异显著( P<0.05);真菌中,各主要真菌排名一样,但部分真菌所占比例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同城不同医院间,病原体种类相似,病原体构成部分相似,又各有特点。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壮医药线点灸联合针挑疗法对大鼠抗氧化损伤与衰老的影响

    目的:探讨壮医药线点灸联合针挑疗法抗氧化损伤与衰老的效果。方法 SPF级 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简称对照组)、模型组、药线组、针挑组及药线+针挑组(简称联合组),每组20只。药线组、针挑组、联合组分别给予药线点灸、针挑和药线点灸、针挑联合应用治疗。对照组、模型组不予特殊处理。连续3个疗程。检测活性氧( ROS)、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脑脂褐素( LF)活性或水平变化及形态学观察端粒酶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ROS、MDA和LF水平升高或显著升高( P<0.05或 P<0.01),SOD、GSH-Px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组SOD、GSH-Px活性升高显著(P<0.01);ROS水平、MDA水平和LF水平均下降或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端粒酶表达密度减少,表达活性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药线组和针挑组端粒酶表达密度增强,表达活性上升;而联合组端粒酶表达密度显著增强,表达活性显著上升。结论壮医药线点灸联合针挑疗法可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和端粒酶表达,提高抗氧化能力,可能是其抗衰老的机制之一。

    作者:唐汉庆;郑建宇;窦锡彬;李克明;赵玉峰;李晓华;舒方义;廉春容;杨园园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郑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现状

    目的:分析郑州市养老机构中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的基本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对郑州市11所养老机构(含公办和民办),275位老年人的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一些老年人对于体育活动缺乏正确的认识,且活动频度相对偏低,加上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导致郑州市养老机构老年人体育活动受到限制。结论应该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养老机构老年人自主锻炼的意识,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的老年人定期组织体育活动,以达到老年人自主参与、全民健身的目的。

    作者:王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太极康复操”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及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太极康复操”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及脑钠肽( BNP)的影响。方法老年冠心病CHF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太极康复操”;对照组30例,给予药物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治疗前后血浆AngⅡ及BNP的影响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AngⅡ及BNP水平下降,较对照组各参数治疗改善明显( P<0.05)。结论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太极康复操”治疗冠心病CHF效果良好。

    作者:桑林;刘卓;田瑗;郎芳;张洪侠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社区老年人日常活动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调查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ADL)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美国老年人资源与服务评估量表(ORAS)中文版对329名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为精神健康、ADL、经济状况和社会健康,损害比例分别为28.8%、15.6%、21.3%、19.5%。 ADL与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密切相关(P<0.05)。 ADL下降率为24.9%,其中生理性ADL(PADL)下降率明显低于工具性ADL(IADL)(P<0.05)。多元回归模型显示, ADL的影响因素有高血压、年龄、生理失能、是否参加社会服务或娱乐活动、糖尿病、体重指数( BMI)。不同ADL老年人各项卫生服务需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老年人ADL及IADL有明显下降趋势,且随年龄的增加下降趋势越明显。高龄,高BMI,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存在生理失能是社区老年人ADL下降的危险因素,而参加社区服务与娱乐活动是老年人ADL的保护因素。

    作者:陈芳;刘堃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脂肪细胞因子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细胞因子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记录176例T2DM合并NAFLD患者入院后的一般临床资料,检测入院时血清脂联素、瘦素、白细胞介素(IL)-6且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下肢动脉,按照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踝臂指数(ABI)分为Ⅰ组(IMT<1 mm,n=42)、Ⅱ组(1 mm≤IMT≤1.2 mm,n=55)、Ⅲ组(IMT>1.2 mm,n=79);ABI>1.3组(n=64)、0.9~1.3组(n=76)及<0.9组(n=36);同期另选5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Ⅰ组、Ⅱ组、Ⅲ组、对照组体质指数(BMI)、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2 h餐后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Ⅲ组BMI、DBP高于对照组;Ⅲ组FPG、2 h PG、HbA1c、LDL-C高于Ⅱ组、Ⅰ组及对照组(P<0.05);Ⅲ组 TG、TC亦高于Ⅰ组及对照组( P<0.05);四组血清脂联素、瘦素、IL-6亦存在显著差异( P<0.05),血清瘦素、IL-6水平从对照组到Ⅲ组逐渐增高( P<0.05),而血清脂联素则逐渐降低(P<0.05);ABI>1.3组、ABI 0.9~1.3组及ABI<0.9组血清瘦素、IL-6水平逐渐增高(P<0.05),血清脂联素则逐渐降低(P<0.05);IMT及ABI分别与瘦素、IL-6呈现正相关,而与脂联素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血清瘦素、IL-6与 IMT呈独立正相关(P<0.05),而脂联素则与其呈独立负相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清瘦素、IL-6是发生ABI<0.9的高危因素,而脂联素则是其保护因素。结论血清高水平瘦素、IL-6与T2DM合并NAFLD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发展密切相关,脂联素则可能抗炎抑制粥样硬化形成,从而延缓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车立群;赵文杰;徐红双;单洁;解洪杰;杨秀静;刘力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高表达微小RNA22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表达微小RNA(mir)-22对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增殖的影响及mir-22水平与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合成mir-22基因序列,构建SD13-hsa-mir-22质粒,质粒提取后完成对大肠癌细胞系HCT-116细胞的转染,确认转染效率后进行 Realtime PCR 检测,确定高表达模型建立成功。将HCT-116细胞分为高表达 mir-22组、空载体转染( NC)组及未经处理的 HCT-116组。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 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将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TT实验转染高表达mir-22的HCT116细胞和转染空载体的细胞及未转染的阴性对照组细胞相比,生长速度明显减慢。而转染空载体组及阴性对照组细胞生长速度无明显差距。结论 Mir22抑制结肠癌细胞系HCT-116的增殖。

    作者:李博;宋燕;李春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持续性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临床特征

    目的:探讨持续性老年高血压( SH)患者血压变异性( BPV)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2月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老年人320例,测量血压及动态血压,其中SH患者80例,为SH组,血压正常老年人158例,为正常组。通过比较两组24 h收缩压(24 h-SBP)、24 h舒张压(24 h-DBP)、24 h脉压(24h PP)、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SBP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DBPSD)、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SBPV)和24 h舒张压变异性(24 h-DBPV)等指标分析老年SH患者的BPV特征。结果 SH组24 h-SBP、24 h-DBP和24 h PP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SH组24 h-SBPSD、24 h-DBPSD、24 h-SBPV 和24 h-DBPV 分别为(38.5±7.0)mmHg、(19.0±4.9)mmHg、(29.2±5.6)%和(23.5±4.3)%,而正常组为(19.1±7.8)mmHg、(10.0±6.2)mmHg、(18.1±5.0)%和(14.4±4.1)%,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SH患者具有明显的BPV,临床上应该注意对这类患者保持血压,减少血压的波动,从而降低BPV,进一步减少靶器官的损害。

    作者:富春;李青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方法12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使常规治疗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舒利迭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气指标、生理指标、治疗有效率、转归。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3 d动脉血氧分压( 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血氧饱和度(SaO2)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同时间点观察组 PaO2、PaCO2、pH、SaO2均比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1、3 d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压(BP)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同时间点观察组 HR、RR、BP均比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χ2=6.134,P=0.001);对照组转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发生率16.67%,观察组转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发生率1.67%,两组差异显著(χ2=8.147,P=0.000);对照组住院时间平均为(30.1±3.1)d,明显长于观察组住院时间〔(20.2±3.5)d,t=6.544,P=0.000〕。结论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显著改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勇;王赛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中Th22、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浓度水平的变化与意义

    目的:探讨辅助T淋巴细胞( Th)22细胞、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就诊患者或体检者共101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5例,乙肝病毒携带者21例,非病毒性肝炎35例。另选取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外周血中Th22细胞、Th17细胞所占比例。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分别检测各组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 IL)-22、IL-17的血清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组Th22细胞及IL-22、IL-17明显降低( P<0.05),但Th17细胞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乙肝病毒携带者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组 IL-22、IL-17明显降低(P<0.05),Th17细胞明显升高(P<0.05),但 Th22细胞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与非病毒性肝炎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组Th22、Th17细胞及IL-22、IL-17均明显降低( P<0.05);与正常组比较,乙肝病毒携带者Th22、Th17及IL-17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IL-22明显降低(P<0.05)。结论 Th22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减退,IL-22浓度降低,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失去IL-22的保护作用,是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的重要因素;而Th17细胞及IL-17可能未参与慢性乙型肝炎的慢性期炎症。

    作者:戴小波;薛长山;周文英;黄小燕;唐文志;黄凯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剂对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剂对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及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的影响。方法74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慢性肾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剂,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 CTGF、TGF-β1、尿素氮、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变化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TGF、TGF-β1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且低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素氮、血肌酐及肌酐清除率治疗后,较对照组显著好转,且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剂应用于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能有效降低血清CTGF及TGF-β1水平,缓解肾脏尿素氮、血肌酐及肌酐清除率能力,改善肾功能,有利于提高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马旭;朱清;邵凤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六味地黄丸抑制H2O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经典名方六味地黄丸对H2 O2所致PC12细胞凋亡时bax、caspase-8和bcl-2基因和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把大鼠肾上腺嗜铬瘤( PC-12)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六味地黄丸组、维生素( Vit) E组。待细胞培养24 h贴壁后吸去培养液,对照组和模型组都加入含10%大鼠血清培养液,六味地黄丸组和VitE组分别加入含10%六味地黄丸大鼠血清培养液和含VitE的培养液,预保护24 h后,除对照组之外的各组加入H2 O2终浓度为200μmol/L,对照组加入等量的培养液,继续孵育24 h后离心收集细胞,提取总RNA和蛋白。应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分别测定bax、caspase-8、bcl-2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结果六味地黄丸能下调bax、caspase-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对 bcl-2基因和蛋白表达有上调作用。结论六味地黄丸能通过有效降低bax、caspase-8基因和蛋白表达,提高bcl-2的表达,抑制、阻止PC-12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存活。

    作者:高海宁;王艳杰;赵丹玉;崔勇;柳春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直接PCI治疗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慢性重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直接PCI治疗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慢性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直接 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并做好随访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室壁运动指数( WMI)、左心室质量指数( LVMI)、A峰及E峰减速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球形指数( SI)、E峰、E/A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心肌酶、肌酸激酶、脑尿钠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接 PCI治疗有助于抑制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喆;边铁群;张茂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一氧化氮在休克血管低反应性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失血性休克、脓毒血症引起的血管功能受损是重症休克导致患者多器官衰竭乃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休克后血管功能受损主要表现血管平滑肌功能受损和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血管平滑肌损伤导致休克患者的血压逐步恶化,表现为血管低反应性,是重症休克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血管内皮损伤会导致微血管血流受阻、黏附增强、白细胞与血小板激活、凝血异常和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与能量代谢异常,加重器官损伤。研究发现,一氧化氮( NO),在调节血管舒缩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和血管内皮细胞( VECs )的功能参与失血性休克〔1〕、感染性休克〔2〕晚期血管低反应性的发生、发展。本文综述NO在休克后血管低反应性中的作用,为防治休克后血管低反应性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李树铁;张立民;赵自刚;牛春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尿铜蓝蛋白、血清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尿铜蓝蛋白、血清胱抑素(Cys)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三者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糖尿病患者参照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成两组:早期DN组38例(30 mg/24 h<UAER<300 mg/24 h)和单纯糖尿病组44例(UAER<30 mg/24 h);健康体检者3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尿铜蓝蛋白、Cys C和RBP水平。结果三组尿铜蓝蛋白、Cys C、RBP水平均有显著差异( P<0.01),且DN组高,正常对照组低;尿铜蓝蛋白、Cys C、RBP三者联合检测对于DN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948,敏感性为91.42%,特异性为90.51%,均显著高于三者单独检测。结论尿铜蓝蛋白、Cys C、RBP三者联合检测对于早期DN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谢英才;邓碧坚;支李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老年妇女宫腔积液超声561例

    本文旨在探讨老年妇女宫腔积液子宫的声像图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特点。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我院超声科经阴道或直肠超声常规子宫检查、年龄60~95岁的4495例老年妇女中检出宫腔积液的患者561例其中1例完全纵隔子宫,双侧宫腔积液,年龄60~95岁,平均68.75岁。1.2检查 MyLab90 EC123探头频率4.0~9.0 MHz;GE LOGIQ7E8C探头,频率8.0~11.0 MHz;PHILIPS C8-4V探头,频率4.0~8.0 MHz。经阴道被检查者取膀胱结石卧位;经直肠检查者(其中14例因阴道萎缩进入阴道困难或未婚采取此法)取左侧卧位,排空膀胱,操作者将探头套入一次性安全套,经阴道或直肠缓缓插入。

    作者:徐晓航;何丽君;王翀韡;杨丽清;姚慰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配对血浆滤过吸附联合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老年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配对血浆滤过吸附(CPFA)联合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S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 CPFA联合 HVHF治疗,对照组仅给予HVH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 d后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 SpO2)等指标变化、血浆白细胞介素( 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及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计数( WBC)等水平以及住院时间和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7 d后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MAP、HR及SpO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浆IL-6、IL-8、IL-10、TNF-α、CPR及WB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凝血、膜过敏、栓塞及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结论 CPFA联合HVHF治疗SPA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缩短住院时间,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海洋;宋展;李博;王新伟;吕柯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老年支气管内型错构瘤5例

    肺错构瘤约占肺部良性肿瘤的3/4,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肺内型及支气管内型,后者较少见。肺错构瘤常见发病年龄为40~60岁〔1〕,老年人相对少见,国内未见针对支气管介入治疗老年支气管内型错构瘤的相关报道。本文回顾分析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老年支气管内型错构瘤临床资料。

    作者:陈晔;张泽明;杨卫;陈露;冯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海马齿状回GABAB受体在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学习记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海马齿状回(DG)的GABAB 受体是否参与血管性痴呆(V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损害。方法 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VD组及GABAB受体阻断剂沙克洛芬组,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备VD大鼠模型。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脑部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G区γ-氨基丁酸( GAB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 DG区 GABAB受体表达;用脑部微量注射法往DG区注射GABAB受体阻断剂沙克洛芬,观察其对V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 VD大鼠海马 DG区GABA 含量明显增加,而 GABAB受体表达减少(均为P<0.05)。 VD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而训练前向DG区微量注射GABAB受体阻断剂可改善VD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损害。结论 VD模型大鼠海马DG内增加的GABA通过GABAB受体参与其空间学习记忆的损害。

    作者:金恩鸿;李光燮;李英顺;王丹;金清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矢式缝合术联合外眦韧带折叠固定术治疗老年性睑内翻患者的效果

    睑内翻使睫毛刺激角膜而使患者有异物感、畏光流泪等症状,如不治疗可引起角膜炎、角膜血管翳等并发症而影响视力,更严重者可导致角膜溃疡穿孔〔1〕,因此需要及时手术治疗。治疗老年性睑内翻的传统方式为单纯性矢式缝合术、眼轮匝肌切除术等手术方法,本文观察水平方向眼睑及外眦韧带松弛的老年患者采用矢式缝合联合外眦韧带折叠固定术的效果。

    作者:左兰;程建霞;黄鑫宇;杜园园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在黔南州少数民族地区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检测价值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在黔南州少数民族地区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表达及意义。方法老年 ACS患者42例为观察组,同期冠状动脉造影为正常的健康志愿者3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肝肾功能、血脂、炎性指标,并探讨hs-CRP与ACS患者临床特征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甘油三酯(TG)(t=3.748,P<0.01)、总胆固醇(TC)(t=7.508,P<0.0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s-CRP(t=7.639,P<0.01)、白细胞介素(IL)-6(t=3.344,P<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hs-CRP水平与ACS患者病情诊断(t=2.599,P=0.013)、病变程度(t=4.191,P<0.01)、Gensini积分(t=4.744,P<0.01)均有相关性。结论血清 hs-CRP水平升高可作为黔南州少数民族地区老年患者 ACS诊断参考指标。

    作者:李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