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围术期血糖变化的多因素分析

于金玲

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围术期, 血糖, 多因素分析,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HAD), 疼痛
摘要:目的:从医学-生物-心理等方面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R)患者围术期血糖变化进行多因素分析,找出血糖变化规律并加以预调控,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方法选择DR患者647例,对827次手术进行分析。记录年龄(X1),性别(X2),文化程度(X3),居住地(X4);糖尿病知晓及控制(X5),并发症(X6),DR分级(X7),疼痛状态(X8),治疗次数(X9),焦虑抑郁程度(X10),经济状况(X11)为因素,监测入院时血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降糖药物,使其在正常范围(手术前1d),并以手术前1d 控制方案来控制围术期血糖,记录入院、手术前1d、手术当天晨(FPG),术后首次FPG及术后次日晨空腹血糖(FPG)。取不同入选、剔除变量的概率临界值(0.05)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并比较不同结果,找出影响应变量的主要因素,建立优线回归方程。结果在选、剔除变量的概率临界值(0.05)时,入手术室前变化血糖 Y1=-0.02103+0.12882X10+0.26863X9+0.10948X11+0.19448X5+0.0550X7+0.04342X6;术毕后首次 FPG Y2=-0.00251+0.11447X10+0.29833X9+0.29948X8+0.22863X5+0.03536X7+0.02477X11+0.03355X6;次日晨FPG Y3=-0.02729+0.07642X10+0.09915X9+0.13104X6+0.04354X11+0.06863X8+0.05653X5+0.01793X7。结论 DR患者围术期血糖变化焦虑抑郁程度,治疗次数,疼痛状态,糖尿病知晓及控制,DR分级,经济状况,并发症为主要影响因素。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浆CysC及BNP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预后的评估价值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前血浆胱抑素C( CysC)和B型脑钠肽( BNP)水平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75例,以PCI术前血浆CysC和BNP均值为界值分为低水平组(≤均值)和高水平组(>均值),比较CysC、BNP各组的一般临床特征、冠状动脉病变特点、PCI术中情况及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1年)主要心血管事件( MACE包括非致死性再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心脏性死亡)发生情况。结果75例患者的血浆 CysC 水平为(1.37±0.41) mg/L, BNP 水平为(324.09±31.64)ng/L,且两者水平呈正相关(r=0.552,P<0.05);CysC、BNP不同水平组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梗死位置、Killip分级、hs-CRP、红细胞计数、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白蛋白、尿酸及心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ysC、BNP高水平组的 CTnI、CK-MB、LVEDD和hs-CRP水平均高于低水平组,但LVEF低于低水平组(P<0.05)。 CysC、BNP不同水平组的病变支数、梗死相关动脉及住院期和随访期的非致死性再次心肌梗死、心脏性死亡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水平组相比,CysC、BNP高水平组 PCI后ST段持续升高例数、总MACE发生率较高,PCI成功率和无MACE存活率较低,且CysC高水平组的PCI后TIMI血流<3级的例数较高( 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术前血浆CysC及BNP水平与PCI效果及预后相关,且术前两者较高水平者的PCI效果及预后较差。

    作者:鲍东来;黄伟剑;单培仁;黄周青;姜昌浩;陈智理;宗金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叶酸、VB12对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抗体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使用叶酸、VitB12治疗后,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 Hcy)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抗体( oxLDL-Ab)的变化。方法90例脑梗死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Hcy、oxLDL-Ab、叶酸和VitB12水平变化;再取接受维生素干预治疗的脑梗死患者25例( Hcy>15μmol/L),同时口服叶酸5 mg,VitB1225μg,每日3次,治疗4 w后复查血清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患者血清Hcy、oxLDL-Ab水平明显升高;血清VitB12水平明显降低( P<0.05)。口服叶酸、VitB12干预治疗4 w后血清Hcy水平明显下降,但 oxLDL-Ab的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脑梗死患者给予叶酸、VB12干预尚未显示可以预防脑卒中。

    作者:戎秀格;卢玉娟;才淑芳;徐彪;王金权;李茜;彭桂平;田卫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运用尹莲芳教授中药口服结合灌肠治疗老年慢性肾炎的效果

    目的:探讨运用尹莲芳教授中药口服结合灌肠治疗老年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老年患者80例,观察组除西医基础治疗外,以尹莲芳教授关于慢性肾病的验方口服结合中药灌肠;对照组单纯使用西医治疗;15 d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后肾功能及尿蛋白变化,治疗前后血压变化以及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后尿素氮、肌酐及24 h尿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存在腰膝酸痛、全身乏力、大便干结、高血压以及水肿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尹教授治疗老年慢性肾炎辩证施治结合灌肠治疗,能有效维持患者肾功能稳定,降低血压,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汪超;尹莲芳;周兰;姚诗清;陈莉;孙涛;柳雯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外周血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发病与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干扰素( IFN)-γ、白细胞介素( IL)-4和 IL-17的相关性。方法5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评、临床资料收集及统计,随后分为三组:正常对照(NC)组,2型糖尿病(T2DM)组和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T2DM+YY)组;清晨空腹取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IFN-γ、IL-4和IL-17的水平。结果与NC和T2DM组相比,T2DM+YY组 IFN-γ、IL-4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IL-17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后加重了Th1/Th2失衡程度,加重了Th17诱导的炎症反应。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体内的免疫抑制和免疫激活同时并存,免疫功能的变化与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李培育;高宏伟;董天崴;毕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检测在老年膜性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研究M 型磷脂酶A2受体(M型PLA2R)抗体在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膜性肾病(HBV-MN)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行肾活检的43例老年MN患者当日肾活检血清,其中IMN组20例,HBV-MN组23例,并选择同期10例行肾穿刺活检的微小病变(MCD)肾病患者血清作为对照组,均未经过任何免疫抑制剂与糖皮质激素治疗。采取双抗体两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PLA2R抗体浓度。结果 HBV-MN组血清中PLA2R抗体浓度〔(10.2+4.6)μg/ml〕明显低于IMN组〔(14.3+6.1)μg/ml〕(P<0.05),MCD组血清中PLA2R抗体浓度则均小于0.1μg/ml。结论血清M型PL A2R抗体浓度检测有利于老年IMN诊断及与HBV-MN鉴别诊断。

    作者:唐小波;吴月平;黄承先;李淑萍;唐文庄;杜志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海马齿状回GABAB受体在血管性痴呆大鼠空间学习记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海马齿状回(DG)的GABAB 受体是否参与血管性痴呆(V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损害。方法 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VD组及GABAB受体阻断剂沙克洛芬组,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备VD大鼠模型。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脑部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G区γ-氨基丁酸( GAB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 DG区 GABAB受体表达;用脑部微量注射法往DG区注射GABAB受体阻断剂沙克洛芬,观察其对V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 VD大鼠海马 DG区GABA 含量明显增加,而 GABAB受体表达减少(均为P<0.05)。 VD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而训练前向DG区微量注射GABAB受体阻断剂可改善VD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损害。结论 VD模型大鼠海马DG内增加的GABA通过GABAB受体参与其空间学习记忆的损害。

    作者:金恩鸿;李光燮;李英顺;王丹;金清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24小时动态血压及其变异性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24 h动态血压及其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53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有无左心室肥厚分为左心室肥厚组( LVH组)和非左心室肥厚组(非LVH组),分析两组患者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和血压变异系数。结果 LVH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日间收缩压(dSBP)、夜间收缩压(nSBP)与非LV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LVH组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日间舒张压(dDBP)、夜间舒张压(nDBP);与非LV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LVH组dSBP、nSBP、24 h DBP、dDBP、nDBP标准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24 h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有关。

    作者:买热木古?阿布都热依木;帕丽扎提?阿布都热依木;玛依拉?阿不都克力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根据国际检索机构给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对外联络委员会发来的电子邮件及其附件统计整理,《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又被4种国际重要检索系统列为来源期刊。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血管外肺水指数在老年脓毒症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索血管外肺水指数( EVLWI)在老年脓毒症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参照脓毒症诊断标准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住院治疗的老年脓毒症患者40例,按液体复苏时患者的EVLWI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低EVLWI组和高EVLWI组,分别比较两组液体复苏前及治疗达标后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以及预后指标。结果两组液体复苏前的平均动脉压( MAP)和EVLWI差异显著( P<0.05),治疗达标后的EVLWI差异显著(P<0.05);两组血液乳酸水平、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急性肾衰竭发生率和28 d生存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VLWI在老年脓毒症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舒艾娅;付宜龙;罗艳;曹家军;简万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DC-CIK疗法联合细胞因子对老年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r细胞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DC-CIK)疗法联合细胞因子对老年乳腺癌患者外周血 CD4+CD25+Tr细胞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3例老年乳腺癌患者,经 DC-CIK 细胞治疗联合细胞因子治疗前后外周血中 CD4+CD25+Tr 细胞水平。结果治疗前CD4+CD25+Tr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DC-CIK治疗组和DC-CIK疗法联合细胞因子组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DC-CIK疗法联合细胞因子组降低更为明显。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CIK细胞中CD3+CD8+、CD3+CD56+细胞的百分含量明显上升。治疗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均升高,其中CD3+、CD4+、CD19+、CD16+CD56+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处于免疫功能的抑制状态,接受DC-CIK细胞联合细胞因子的治疗后,CD4+CD25+Tr细胞水平降低,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明显提升。

    作者:赵芳;张睿;刘静;王建华;王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直接PCI治疗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慢性重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直接PCI治疗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慢性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直接 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并做好随访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室壁运动指数( WMI)、左心室质量指数( LVMI)、A峰及E峰减速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球形指数( SI)、E峰、E/A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心肌酶、肌酸激酶、脑尿钠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接 PCI治疗有助于抑制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喆;边铁群;张茂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对血液指标的影响

    突发性耳聋( SD)是临床耳鼻喉科常见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疾病,致病原因多不明且突然发生,多为单侧听力下降〔1〕。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病菌感染、免疫功能下降或血管病变等相关,患者多表现为突发性的耳聋、耳鸣、耳朵堵塞感以及眩晕等症状〔2〕。该病一定程度上有自愈倾向,目前临床治疗方法不一,佳治疗方案尚无统一定论,但众多学者更倾向于通过改善循环来治疗SD〔3〕。本研究就使用长春西汀联合巴曲酶治疗老年SD的疗效进行临床评价。

    作者:曲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OVCFs)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VP治疗的OVCFs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 BMI)、术前腰椎骨密度、术前视觉模拟评分(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DI)评分、骨代谢指标、椎体压缩程度、手术入路、麻醉方式、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情况及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等情况。将上述指标作为可能相关因素纳入 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得出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17例老年OVCFs患者中术后发生相邻椎体骨折4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发生相邻椎体骨折与吸烟史、术中骨水泥使用剂量、椎间盘骨水泥渗漏、术后未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显著相关( P<0.05),而与年龄、性别、病程、手术入路、麻醉方式等无相关性( P>0.05)。结论老年OCVFs患者PVP术后发生邻近椎体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史,骨水泥使用量,骨水泥渗漏及抗骨质疏松治疗史。

    作者:张鹭;吴军;路锟;谢应飞;胡仕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Beclin1基因在胃癌发生和演进中的分子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胃癌发生和演进中Beclin1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胃癌、癌旁黏膜和转移淋巴结石蜡或新鲜标本各30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Beclin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定位于细胞质,在胃癌组、胃癌前病变和对照组中的表达强度逐渐增强,在对照组中绝大多数为强阳性表达。三组灰度值差异显著(P<0.0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 Beclin1的表达强度与淋巴结转移及胃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与肿瘤的部位、大小、浸润深度和TNM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Beclin1蛋白表达改变对胃癌的分化及转移影响较大。早期检测Bec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意义重大。

    作者:林哲洙;张红;张磊;罗文栋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老年妇女宫腔积液超声561例

    本文旨在探讨老年妇女宫腔积液子宫的声像图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特点。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我院超声科经阴道或直肠超声常规子宫检查、年龄60~95岁的4495例老年妇女中检出宫腔积液的患者561例其中1例完全纵隔子宫,双侧宫腔积液,年龄60~95岁,平均68.75岁。1.2检查 MyLab90 EC123探头频率4.0~9.0 MHz;GE LOGIQ7E8C探头,频率8.0~11.0 MHz;PHILIPS C8-4V探头,频率4.0~8.0 MHz。经阴道被检查者取膀胱结石卧位;经直肠检查者(其中14例因阴道萎缩进入阴道困难或未婚采取此法)取左侧卧位,排空膀胱,操作者将探头套入一次性安全套,经阴道或直肠缓缓插入。

    作者:徐晓航;何丽君;王翀韡;杨丽清;姚慰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太极康复操”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及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太极康复操”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及脑钠肽( BNP)的影响。方法老年冠心病CHF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太极康复操”;对照组30例,给予药物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治疗前后血浆AngⅡ及BNP的影响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AngⅡ及BNP水平下降,较对照组各参数治疗改善明显( P<0.05)。结论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太极康复操”治疗冠心病CHF效果良好。

    作者:桑林;刘卓;田瑗;郎芳;张洪侠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自制多功能电脑版护理活动床在老年高危患者压力性溃疡临床护理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自制多功能电脑版护理活动床对老年高危患者压力性溃疡临床护理的价值。方法将该院收治的压力性溃疡老年高危患者3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90例和对照组1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压力性溃疡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功能电脑版护理活动床。对比两组患者平均监护时间、压力性溃疡发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受压部位皮肤状况;并调查患者对医务工作者的服务满意程度和信任度。结果观察组平均监护时间、压力性溃疡发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压力性溃疡疮分期和受压部位皮肤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采用多功能电脑版护理活动床综合护理可以有效预防长期卧床患者褥疮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经济和精神负担,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人力,同时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孙玉华;梁明辉;杨淑梅;吴伟泽;周喜斌;韩明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老年胃癌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胃癌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科收治进展期胃癌伴恶性腹水患者26例,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14例作为观察组,静脉化疗、腹腔置管治疗的患者1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间的差别。结果两组近期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癌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恶性腹水近期疗效优于静脉化疗和腹腔置管治疗。

    作者:胡娜;梁家铭;苏莹莹;韩今华;侯吉光;杨艳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有氧运动对人体心血管自主神经平衡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与人体心血管自主神经平衡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既往无有氧运动健身经历且符合研究要求的受试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愿意参加健身锻炼的50例设为观察组,按照研究要求定期进行广场舞有氧运动锻炼;将无主观意愿参加健身锻炼的50例受试者设为对照组,保持原有生活习惯不变。8 w后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受试者心率变异性、心血管反射、平衡相关指标。结果(1)心率变异性指标:观察组正常心动周期标准差( SDNN)、正常心动周期标准差均方根( SDNNindex)、相邻正常心动周期差值的均方根( rMMSD)、总频谱、低频成分、高频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心血管反射;观察组心血管反射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界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平衡指标:观察组睁眼、闭眼时摆动频率、摆动轨迹长、大摆动角度、大摆动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定期进行有氧运动锻炼有助于提高心血管反射,改善心率变异性,提高人体心血管自主神经平衡功能,是一项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运动方式。

    作者:吴阳;王萍;闫巧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六味地黄丸抑制H2O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经典名方六味地黄丸对H2 O2所致PC12细胞凋亡时bax、caspase-8和bcl-2基因和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把大鼠肾上腺嗜铬瘤( PC-12)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六味地黄丸组、维生素( Vit) E组。待细胞培养24 h贴壁后吸去培养液,对照组和模型组都加入含10%大鼠血清培养液,六味地黄丸组和VitE组分别加入含10%六味地黄丸大鼠血清培养液和含VitE的培养液,预保护24 h后,除对照组之外的各组加入H2 O2终浓度为200μmol/L,对照组加入等量的培养液,继续孵育24 h后离心收集细胞,提取总RNA和蛋白。应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分别测定bax、caspase-8、bcl-2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结果六味地黄丸能下调bax、caspase-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对 bcl-2基因和蛋白表达有上调作用。结论六味地黄丸能通过有效降低bax、caspase-8基因和蛋白表达,提高bcl-2的表达,抑制、阻止PC-12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存活。

    作者:高海宁;王艳杰;赵丹玉;崔勇;柳春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