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鹭;吴军;路锟;谢应飞;胡仕杰
目的:探讨运用尹莲芳教授中药口服结合灌肠治疗老年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老年患者80例,观察组除西医基础治疗外,以尹莲芳教授关于慢性肾病的验方口服结合中药灌肠;对照组单纯使用西医治疗;15 d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后肾功能及尿蛋白变化,治疗前后血压变化以及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后尿素氮、肌酐及24 h尿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存在腰膝酸痛、全身乏力、大便干结、高血压以及水肿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尹教授治疗老年慢性肾炎辩证施治结合灌肠治疗,能有效维持患者肾功能稳定,降低血压,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汪超;尹莲芳;周兰;姚诗清;陈莉;孙涛;柳雯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调查老年胃食管反流病( GERD)患者目前的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 SF-36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对锦州市养老机构372例老年GERD患者进行测评,并与中国常模比较。结果养老机构中患有GERD的老年人生活质量平均分〔(64.75±7.59)分〕低于中国常模〔(73.08±8.31)分〕(P<0.05)。结论养老机构中患有GERD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其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因此,养老机构的医护人员应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提高老年GERD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任恒杰;张会君;王秀丽;杨玲;姜兆权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方法12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使常规治疗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舒利迭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气指标、生理指标、治疗有效率、转归。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3 d动脉血氧分压( 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血氧饱和度(SaO2)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同时间点观察组 PaO2、PaCO2、pH、SaO2均比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1、3 d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压(BP)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同时间点观察组 HR、RR、BP均比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χ2=6.134,P=0.001);对照组转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发生率16.67%,观察组转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发生率1.67%,两组差异显著(χ2=8.147,P=0.000);对照组住院时间平均为(30.1±3.1)d,明显长于观察组住院时间〔(20.2±3.5)d,t=6.544,P=0.000〕。结论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显著改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勇;王赛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入住该院确诊为STEMI死并行急诊 PCI 的3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再灌注时间<2 h患者即刻血流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3级患者比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50%患者比例、ST回落≥50%患者比例高于2~6 h 的患者,出血或血肿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2~6 h患者( P<0.05)。替罗非班组患者即刻血流 TIMI 3级患者比例、LVEF≥50%患者比例、ST回落≥50%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STEMI患者采用急诊PCI治疗时,采用早期灌注及应用替罗非班均可改善患者预后;多因素分析发现,急诊PCI治疗STEMI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有年龄、糖尿病史、既往心肌梗死史、TIMI血流分级、吸烟史、再灌注时间、并发心源性休克及并发恶性心律失常。
作者:周志宏;邢波;林德洪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细胞因子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记录176例T2DM合并NAFLD患者入院后的一般临床资料,检测入院时血清脂联素、瘦素、白细胞介素(IL)-6且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下肢动脉,按照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踝臂指数(ABI)分为Ⅰ组(IMT<1 mm,n=42)、Ⅱ组(1 mm≤IMT≤1.2 mm,n=55)、Ⅲ组(IMT>1.2 mm,n=79);ABI>1.3组(n=64)、0.9~1.3组(n=76)及<0.9组(n=36);同期另选5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Ⅰ组、Ⅱ组、Ⅲ组、对照组体质指数(BMI)、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2 h餐后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Ⅲ组BMI、DBP高于对照组;Ⅲ组FPG、2 h PG、HbA1c、LDL-C高于Ⅱ组、Ⅰ组及对照组(P<0.05);Ⅲ组 TG、TC亦高于Ⅰ组及对照组( P<0.05);四组血清脂联素、瘦素、IL-6亦存在显著差异( P<0.05),血清瘦素、IL-6水平从对照组到Ⅲ组逐渐增高( P<0.05),而血清脂联素则逐渐降低(P<0.05);ABI>1.3组、ABI 0.9~1.3组及ABI<0.9组血清瘦素、IL-6水平逐渐增高(P<0.05),血清脂联素则逐渐降低(P<0.05);IMT及ABI分别与瘦素、IL-6呈现正相关,而与脂联素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血清瘦素、IL-6与 IMT呈独立正相关(P<0.05),而脂联素则与其呈独立负相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清瘦素、IL-6是发生ABI<0.9的高危因素,而脂联素则是其保护因素。结论血清高水平瘦素、IL-6与T2DM合并NAFLD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发展密切相关,脂联素则可能抗炎抑制粥样硬化形成,从而延缓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车立群;赵文杰;徐红双;单洁;解洪杰;杨秀静;刘力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直接PCI治疗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慢性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直接 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并做好随访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室壁运动指数( WMI)、左心室质量指数( LVMI)、A峰及E峰减速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球形指数( SI)、E峰、E/A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心肌酶、肌酸激酶、脑尿钠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接 PCI治疗有助于抑制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喆;边铁群;张茂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和金属肽酶含血小板反应蛋白基元-1(ADAMTS-1)相关性。方法以27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10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126例、稳定型心绞痛(SA)41例,其中单支病变120例,双支病变72例,多支病变80例;选取冠状动脉粥样斑块72例,冠状动脉无狭窄56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术前外周血 IL-6R、ADAMTS-1水平,并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 IL-6R、ADAMTS-1水平显著高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组、对照组(P<0.05),且AMI、UA患者血清IL-6R、ADAMTS-1水平显著高于 SA(P<0.05);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组血清 IL-6R、ADAMTS-1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支病变、双支病变及单支病变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L-6R、ADAMTS-1对冠心病具有预测价值,与冠心病血管病变支数无关。
作者:王晓元;李方江;杜美玲;张文婷;李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热带地区老年脑梗死患者脂蛋白酯酶基因HpL多态性分布及其与脑梗死的关联性。方法检测海南省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及脂蛋白酯酶HindⅢ及PvuⅡ位点基因多态性,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 HindⅢ位点的三个基因型 TT、TG、GG在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5),TT和GG在组间的OR值分别为1.279和0.56。 PvuⅡ位点的三个基因型CC、CT、TT在脑梗死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脂蛋白酯酶基因HindⅢ位点的突变可能与脑梗死的发生存在关联,等位基因GG对热带地区中老年人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而TT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作者:黄达;冯清春;胡少敏;王兴文;吴碧莹;黄志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在患者中发病特征及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比较。方法收集2010~2013年由该科治疗的188例70岁以上 NSCLC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性别及年龄分布的统计以及与同时期70岁以下肺癌患者在治疗方法上进行比较。结果老龄NSCLC患者发病情况上,男性多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男女患者比例缩小,而接受手术治疗却逐渐减少;而当患者年龄超过80岁后,患者采取抗肿瘤治疗的配合状况大大减低。结论老龄NSCLC患者人数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而相应女性患者比例却不断增高;老龄患者在治疗方式上倾向非手术方式的其他治疗手段;结合患者的个人体质,采用合理的多元综合治疗(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是老龄NSCLC患者的治疗特点。
作者:张丽萍;孙宏斌;李文宇;翟旭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 DN的作用机制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造模组40只。造模组大鼠接受单侧肾切除手术2 w后,给予高糖高脂饮食4 w,再加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0 mg/kg)腹腔注射,造模组在DN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药组给予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煎剂,西药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8 w 后处死大鼠。测定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及肌酐的变化,同时检测肾组织 TGF-β1、p-Smad2/3、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血糖、24 h尿蛋白量、血尿素氮及肌酐均显著降低(P<0.01),TGF-β1、p-Smad2/3蛋白表达下调, Smad7蛋白表达增强(P<0.05,P<0.01)。结论在DN大鼠模型中,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能够改善肾功能,保护肾组织,调节 TGF-β1/Smad 信号通路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卞华;吕芹;胡久略;毛秉豫;叶松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胃癌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科收治进展期胃癌伴恶性腹水患者26例,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14例作为观察组,静脉化疗、腹腔置管治疗的患者1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间的差别。结果两组近期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癌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恶性腹水近期疗效优于静脉化疗和腹腔置管治疗。
作者:胡娜;梁家铭;苏莹莹;韩今华;侯吉光;杨艳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检测卵巢浆液性腺癌中纤毛内转运蛋白(IFT)20、上皮型钙黏素(E-cadherin)和P型钙黏素(P-cadherin)的表达,分析其关系。方法58例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标本作为观察组,40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术后标本作为对照组,40例卵巢良性浆性液囊腺瘤术后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3组中IFT20、E-cadherin和P-cadherin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果3组中IFT20、E-cadherin和P-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IFT20、E-cadherin和P-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大径、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癌细胞、累及对侧卵巢和Ki67的表达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中IFT20和E-cadherin、IFT20和P-cadherin表达均具有负相关性。结论卵巢浆液性腺癌术后组织中IFT20、E-cadherin和P-cadherin高表达,其不仅对肿瘤形成具有作用,还可以促进肿瘤的进展。
作者:艾小庆;李永川;刘玉嵚;青措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影响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及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该院近年来收治的96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分为死亡组( n=49)和存活组( n=47);分析影响老年重症肺炎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影响老年重症肺炎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年龄≥75岁、低血压、呼吸频率快、胸腔积液、肺部多处炎症病变、并发肺部基础疾病等是影响老年重症肺炎死亡的主要因素( P<0.05);而影响老年重症肺炎预后的相关因素则主要为机械通气、肺部基础疾病、酸中毒、心脑血管事件、多器官功能障碍等。结论要重视影响老年重症肺炎死亡和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及时采取有效正确的处理措施,以减少老年重症肺炎的死亡率。
作者:施佳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原发性高血压( EH)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结构与功能,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 EH是冠心病和脑卒中直接的原因〔1〕。老年人常因EH并发各种心血管事件,增加了死亡率和住院率〔2〕。因此,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关键在于控制高血压〔3〕。目前人群中EH的发病率高而控制率低仍是医学界面临的难题,其中社区EH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差是导致血压控制率低的主要原因〔4〕。本文将近年来有关社区老年EH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郑雪娇;曹长翠;黄卫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小窝蛋白( Cav)-1、Survivin和EphrinA2在红藻氨酸( KA)诱导的急性癫痫大鼠皮质表达的变化,初步探讨癫痫发作机制及肉桂醛干预作用。方法将60只成年雄性 Wistar 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NaCl 对照组、癫痫组、肉桂醛小剂量组(25 mg/ml )、肉桂醛中剂量组(37.5 mg/ml)及肉桂醛大剂量组(50 mg/ml)。 KA制备癫痫模型,Western 印迹检测大鼠皮质Cav-1、Survivin和 EphrinA2的表达。结果 NaCl对照组和正常组Cav-1、Survivin和EphrinA2蛋白的表达无差异(P>0.05),癫痫组大鼠皮质Cav-1、Survivin和EphrinA2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 NaCl对照组(P<0.01);与癫痫组比较,肉桂醛组Cav-1、Survivin和EphrinA2的表达降低,且与肉桂醛的浓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肉桂醛降低癫痫的发作与调节Cav-1、Survivin、EphrinA2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金玉玲;王国辉;王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前血浆胱抑素C( CysC)和B型脑钠肽( BNP)水平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75例,以PCI术前血浆CysC和BNP均值为界值分为低水平组(≤均值)和高水平组(>均值),比较CysC、BNP各组的一般临床特征、冠状动脉病变特点、PCI术中情况及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1年)主要心血管事件( MACE包括非致死性再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心脏性死亡)发生情况。结果75例患者的血浆 CysC 水平为(1.37±0.41) mg/L, BNP 水平为(324.09±31.64)ng/L,且两者水平呈正相关(r=0.552,P<0.05);CysC、BNP不同水平组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梗死位置、Killip分级、hs-CRP、红细胞计数、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白蛋白、尿酸及心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ysC、BNP高水平组的 CTnI、CK-MB、LVEDD和hs-CRP水平均高于低水平组,但LVEF低于低水平组(P<0.05)。 CysC、BNP不同水平组的病变支数、梗死相关动脉及住院期和随访期的非致死性再次心肌梗死、心脏性死亡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水平组相比,CysC、BNP高水平组 PCI后ST段持续升高例数、总MACE发生率较高,PCI成功率和无MACE存活率较低,且CysC高水平组的PCI后TIMI血流<3级的例数较高( 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术前血浆CysC及BNP水平与PCI效果及预后相关,且术前两者较高水平者的PCI效果及预后较差。
作者:鲍东来;黄伟剑;单培仁;黄周青;姜昌浩;陈智理;宗金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肿瘤外科相关淋巴水肿是外科治疗不期望的副作用之一,尤以乳腺癌治疗后多见〔1~3〕。重度淋巴水肿源于组织纤维化。纤维化成分纤维蛋白原不仅仅存在于血浆中,淋巴液也存在。在正常人体血液中纤维蛋白浓度在2.0~4.0 g/L,在淋巴液中浓度约为血浆的20%~40%〔4〕,在凝血酶的作用下形成纤维蛋白。在治疗间歇期应用抗凝药物利伐沙班拮抗游离和结合的Ⅹa因子,使之不能形成凝血酶,阻止其形成纤维蛋白的过程。本文观察利伐沙班对中度淋巴水肿的疗效。
作者:刘大海;杜建时;马鹰;韩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使用叶酸、VitB12治疗后,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 Hcy)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抗体( oxLDL-Ab)的变化。方法90例脑梗死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Hcy、oxLDL-Ab、叶酸和VitB12水平变化;再取接受维生素干预治疗的脑梗死患者25例( Hcy>15μmol/L),同时口服叶酸5 mg,VitB1225μg,每日3次,治疗4 w后复查血清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患者血清Hcy、oxLDL-Ab水平明显升高;血清VitB12水平明显降低( P<0.05)。口服叶酸、VitB12干预治疗4 w后血清Hcy水平明显下降,但 oxLDL-Ab的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脑梗死患者给予叶酸、VB12干预尚未显示可以预防脑卒中。
作者:戎秀格;卢玉娟;才淑芳;徐彪;王金权;李茜;彭桂平;田卫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剂对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及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的影响。方法74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慢性肾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剂,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 CTGF、TGF-β1、尿素氮、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变化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TGF、TGF-β1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且低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素氮、血肌酐及肌酐清除率治疗后,较对照组显著好转,且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剂应用于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能有效降低血清CTGF及TGF-β1水平,缓解肾脏尿素氮、血肌酐及肌酐清除率能力,改善肾功能,有利于提高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马旭;朱清;邵凤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对人类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 hPPI)体外交联反应的影响。方法以人总 RNA为模板设计正反引物进行hPPI基因克隆,以获取的正常型表达载体为模板,利用PCR定点突变的方法将hPPI基因中两个半胱氨酸( Cys)突变为丝氨酸( Ser),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 IPTG)诱导表达正常型和突变型蛋白,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蛋白交联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PAGE)鉴定交联现象。结论与溶菌酶表现相似,正常型hPPI蛋白交联反应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加快,在达到蛋白变性温度时交联反应明显,出现大量二聚体和多聚体条带;将突变型hPPI蛋白置于与正常型hPPI蛋白完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观察不到任何交联条带。结论热变性可显著改变蛋白高级结构,蛋白对热变性无明显特异性,在变性温度临界条件下表现出相同的聚合作用;二硫键可导致蛋白结构改变,从而影响交联结果。
作者:徐燕;邵世滨;董立;闫晓华;高音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