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

张鹭;吴军;路锟;谢应飞;胡仕杰

关键词:骨质疏松,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骨折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OVCFs)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VP治疗的OVCFs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 BMI)、术前腰椎骨密度、术前视觉模拟评分(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DI)评分、骨代谢指标、椎体压缩程度、手术入路、麻醉方式、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情况及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等情况。将上述指标作为可能相关因素纳入 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得出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17例老年OVCFs患者中术后发生相邻椎体骨折4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发生相邻椎体骨折与吸烟史、术中骨水泥使用剂量、椎间盘骨水泥渗漏、术后未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显著相关( P<0.05),而与年龄、性别、病程、手术入路、麻醉方式等无相关性( P>0.05)。结论老年OCVFs患者PVP术后发生邻近椎体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史,骨水泥使用量,骨水泥渗漏及抗骨质疏松治疗史。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抗血小板药和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Meta分析

    目的:比较抗血小板西药和银杏叶提取物联合与单用抗血小板药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用计算机在 PubMed、Spring Ling、Biosis Previews、Cochrane和CNKI、VIP、CBM数据库中检索截止2013年3月收录的抗血小板西药和银杏叶提取物联合与抗血小板西药单独应用对血小板聚集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篇文献,7项随机对照实验( RCT),抗血小板西药和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应用作为实验组,抗血小板西药单独应用作为对照组)。 Meta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对二磷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影响有显著差异〔MD=-6.41,95%CI(-0.95,-3.78),P<0.00001〕;对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影响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MD=-0.56,95%CI(-3.91,2.80),P=0.74〕。对出血时间的延长无统计学意义〔MD=0.39,95%CI(-0.09,0.86),P=0.11〕。结论抗血小板药与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应用对血小板聚集率的抑制作用是否有协同作用尚不确定,对出血时间的作用不显著。

    作者:苟学蕊;李忠东;孙健;史尔兰;王建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A型性格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干预

    目前冠心病( CHD)被公认为心身疾病,与个体的性格有明显的关系,尤其与A型性格密切相关〔1,2〕。本研究对A型性格CHD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进行研究。1材料与方法1.1材料2011年6月到2012年3月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81例CHD患者,男128例,女153例。应用全国性协作组修订的A型行为类型量表进行性格类型测查,A型性格162例和B型性格119例。

    作者:薄海美;田春雨;王志军;周建芝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血脂对乳腺癌远处转移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血脂对乳腺癌远处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乳腺癌患者115例为观察组,根据癌细胞转移情况分为两组,78例患者未发生癌细胞远处转移为A组,37例患者发生癌细胞远处转移为B 组。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人员115例为对照组。均行血脂相检测。分析血脂与乳腺癌远处转移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B组患者 TC、TG、LDL-C 均明显高于原位组,转移组患者HDL-C明显低于A组(P<0.05)。高TC血症、高TG血症、低HDL-C血症、高LDL-C血症均是乳腺癌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脂血症与乳腺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有效监测患者血脂有助于预测乳腺癌远处转移。

    作者:周孟强;张潇月;吴军召;毛书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不同温度对人类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蛋白及突变体交联反应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对人类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 hPPI)体外交联反应的影响。方法以人总 RNA为模板设计正反引物进行hPPI基因克隆,以获取的正常型表达载体为模板,利用PCR定点突变的方法将hPPI基因中两个半胱氨酸( Cys)突变为丝氨酸( Ser),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 IPTG)诱导表达正常型和突变型蛋白,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蛋白交联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PAGE)鉴定交联现象。结论与溶菌酶表现相似,正常型hPPI蛋白交联反应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加快,在达到蛋白变性温度时交联反应明显,出现大量二聚体和多聚体条带;将突变型hPPI蛋白置于与正常型hPPI蛋白完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观察不到任何交联条带。结论热变性可显著改变蛋白高级结构,蛋白对热变性无明显特异性,在变性温度临界条件下表现出相同的聚合作用;二硫键可导致蛋白结构改变,从而影响交联结果。

    作者:徐燕;邵世滨;董立;闫晓华;高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冠状动脉病变与白细胞介素-6受体及金属肽酶含血小板反应蛋白基元-1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和金属肽酶含血小板反应蛋白基元-1(ADAMTS-1)相关性。方法以27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10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126例、稳定型心绞痛(SA)41例,其中单支病变120例,双支病变72例,多支病变80例;选取冠状动脉粥样斑块72例,冠状动脉无狭窄56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术前外周血 IL-6R、ADAMTS-1水平,并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 IL-6R、ADAMTS-1水平显著高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组、对照组(P<0.05),且AMI、UA患者血清IL-6R、ADAMTS-1水平显著高于 SA(P<0.05);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组血清 IL-6R、ADAMTS-1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支病变、双支病变及单支病变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L-6R、ADAMTS-1对冠心病具有预测价值,与冠心病血管病变支数无关。

    作者:王晓元;李方江;杜美玲;张文婷;李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脑胶质瘤细胞MGMT甲基化状态与细胞对烷化剂耐药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细胞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细胞对烷化剂药物( TMZ)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87-MG、T98G和U251,利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 TMZ对上述三种胶质瘤细胞系的作用。提取细胞基因组DNA,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CR)检测胶质瘤细胞中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与对照组(0.1%DMSO)相比,TMZ仅能抑制U87-MG细胞的活性(P<0.05),而不能抑制 T98G 和 U251细胞的活性(P>0.05);运用 MS-PCR 检测到 U87-MG 存在 MGMT 启动子甲基化,而T98G和U251均不存在MGMT启动子甲基化。结论 U87-MG、T98G和U251人脑胶质瘤细胞系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细胞对烷化剂的敏感性存在相关性。

    作者:李培栋;王新军;单峤;吴跃辉;王振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高表达微小RNA22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表达微小RNA(mir)-22对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增殖的影响及mir-22水平与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合成mir-22基因序列,构建SD13-hsa-mir-22质粒,质粒提取后完成对大肠癌细胞系HCT-116细胞的转染,确认转染效率后进行 Realtime PCR 检测,确定高表达模型建立成功。将HCT-116细胞分为高表达 mir-22组、空载体转染( NC)组及未经处理的 HCT-116组。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 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将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TT实验转染高表达mir-22的HCT116细胞和转染空载体的细胞及未转染的阴性对照组细胞相比,生长速度明显减慢。而转染空载体组及阴性对照组细胞生长速度无明显差距。结论 Mir22抑制结肠癌细胞系HCT-116的增殖。

    作者:李博;宋燕;李春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太极康复操”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及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太极康复操”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及脑钠肽( BNP)的影响。方法老年冠心病CHF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太极康复操”;对照组30例,给予药物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比治疗前后血浆AngⅡ及BNP的影响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AngⅡ及BNP水平下降,较对照组各参数治疗改善明显( P<0.05)。结论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太极康复操”治疗冠心病CHF效果良好。

    作者:桑林;刘卓;田瑗;郎芳;张洪侠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低强度规律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心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强度规律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 T2DM)患者血糖和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 T2DM 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强度规律有氧运动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个月后的血糖和心肺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后FPG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2 h PG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 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 h PG均优于对照组( P<0.05),说明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前提下,采用低强度规律有氧运动能有效地辅助控制血糖,疗效显著;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均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肺活量、肺活量/体重、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射血时间(ET)、左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心缩射血速率(MSER)、左室周经缩短率均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说明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前提下,采用低强度规律有氧运动能有效地改善心肺功能,疗效显著。结论在初治T2DM患者治疗中联合低强度规律有氧运动的效果更好,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改善心肺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石筱溪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老年胃癌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胃癌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科收治进展期胃癌伴恶性腹水患者26例,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14例作为观察组,静脉化疗、腹腔置管治疗的患者1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间的差别。结果两组近期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癌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恶性腹水近期疗效优于静脉化疗和腹腔置管治疗。

    作者:胡娜;梁家铭;苏莹莹;韩今华;侯吉光;杨艳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自制多功能电脑版护理活动床在老年高危患者压力性溃疡临床护理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自制多功能电脑版护理活动床对老年高危患者压力性溃疡临床护理的价值。方法将该院收治的压力性溃疡老年高危患者3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90例和对照组1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压力性溃疡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功能电脑版护理活动床。对比两组患者平均监护时间、压力性溃疡发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受压部位皮肤状况;并调查患者对医务工作者的服务满意程度和信任度。结果观察组平均监护时间、压力性溃疡发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压力性溃疡疮分期和受压部位皮肤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采用多功能电脑版护理活动床综合护理可以有效预防长期卧床患者褥疮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经济和精神负担,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人力,同时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孙玉华;梁明辉;杨淑梅;吴伟泽;周喜斌;韩明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有氧运动对老年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老年顽固性高血压( RH)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78例老年 R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3个月的有氧运动训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 HR )、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变异性(HRV TP)和HRV高频功率(HF)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RV)、低频功率(LF)/HF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变异性(BPV)TP、BPV LF和BPV归一化低频功率(LFn)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反射敏感性(BRS)HF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RH患者进行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可有效调节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张力恢复至正常水平,纠正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的失衡,改善压力反射功能,促使患者血压下降。

    作者:孙漾丽;白起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利伐沙班在术后老年患者肢体中度淋巴水肿治疗中的作用

    肿瘤外科相关淋巴水肿是外科治疗不期望的副作用之一,尤以乳腺癌治疗后多见〔1~3〕。重度淋巴水肿源于组织纤维化。纤维化成分纤维蛋白原不仅仅存在于血浆中,淋巴液也存在。在正常人体血液中纤维蛋白浓度在2.0~4.0 g/L,在淋巴液中浓度约为血浆的20%~40%〔4〕,在凝血酶的作用下形成纤维蛋白。在治疗间歇期应用抗凝药物利伐沙班拮抗游离和结合的Ⅹa因子,使之不能形成凝血酶,阻止其形成纤维蛋白的过程。本文观察利伐沙班对中度淋巴水肿的疗效。

    作者:刘大海;杜建时;马鹰;韩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探究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因股骨粗隆间骨折而进入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均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状况以及髋关节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快,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徐明伟;周荣魁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运用尹莲芳教授中药口服结合灌肠治疗老年慢性肾炎的效果

    目的:探讨运用尹莲芳教授中药口服结合灌肠治疗老年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老年患者80例,观察组除西医基础治疗外,以尹莲芳教授关于慢性肾病的验方口服结合中药灌肠;对照组单纯使用西医治疗;15 d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后肾功能及尿蛋白变化,治疗前后血压变化以及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结果治疗后尿素氮、肌酐及24 h尿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存在腰膝酸痛、全身乏力、大便干结、高血压以及水肿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尹教授治疗老年慢性肾炎辩证施治结合灌肠治疗,能有效维持患者肾功能稳定,降低血压,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汪超;尹莲芳;周兰;姚诗清;陈莉;孙涛;柳雯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老年患者,远离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测。对比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内径扩张、内膜增厚毛糙、血管压缩性差、管腔回声不清、静脉瓣功能异常,血流速度减低及侧支循环建立的超声检测结果。结果120例患者中显示138条患肢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单侧85.00%,双侧15.00%。左侧71.74%,右侧28.26%。股静脉血栓比率高,达到31.88%,骼静脉比率低,为5.07%。治疗后,患者在内径扩张、内膜增厚毛糙、血管压缩性差、管腔回声不清、静脉瓣功能异常,血流速度减低及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均有所改善( 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在综合治疗中具有评估价值,且诊断价值显著。

    作者:张宇明;房勤茂;常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高血压患者主动脉弹性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在冠脉介入术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主动脉弹性与高血压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对冠脉介入术患者的预后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该院收治的高血压冠心病患者200例,检测所有入选者的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 CFPWV),并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CFPWV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A组(0~13 m/s,n=109)和B组(>13 m/s,n=91),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其中169例患者行冠脉介入术治疗,随访患者2年,观察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B组冠脉支数、C型病变以及三支病变均显著多于A组;A型、B型病变,单支、双支病变显著少于A组(P<0.05);B组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心源性死亡、血运重建以及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 P<0.05)。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主动脉弹性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具有正相关关系(OR=2.033,P<0.05);主动脉弹性和介入术治疗患者住院期、随访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具有正相关关系(OR=2.504,2.432;P=

    作者:张慧玲;金鑫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磁敏感加权成像评价帕金森病针药联合治疗的效果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 SWI)对治疗帕金森病( PD)疗效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0例PD患者行针刺穴位及药物联合治疗6个疗程,治疗前、后行UPDRS评分。应用SWI序列技术对所有病例治疗前后的苍白球( GP)、壳核( PUT)、尾状核( CN)、黑质(SN)、红核(RN)的体积及铁含量的相位位移值进行测量,所得数据行配对t检验。结果 PD患者治疗后UPDRS评分明显减低(P<0.01)。与治疗前比较苍白球(GP)、壳核(PUT)体积(感兴趣区ROI)增大(P<0.01),苍白球(GP)、壳核(PUT)、黑质网状带(SNr)相位值变化明显(P<0.01)。结论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技术测量核团体积与相位位移值结果客观可靠,可弥补UPDRS评分量表不足,对PD疗效评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曹丹娜;李晓陵;王丰;曲冰;张帆;周晓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GAD65基因特异siRNA的构建和功能检测

    目的:构建GAD65基因特异的siRNA并检测体外功能。方法应用RT-PCR方法克隆大鼠GAD65基因、测序、重组病毒包装检测体外功能。针对GAD65基因的编码区,设计3条 siRNA片段及一条对照片段,将其分别亚克隆于siRNA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小量包装获得病毒颗粒( LV-GFP-siRNA-rGAD65);用siRNA病毒颗粒感染GAD65过表达的293细胞,检测GAD65表达情况,从中筛选出高效特异的siRNA。大量包装特异的siRNA病毒颗粒,在体外感染培养的大脑皮质细胞,在体内注射到SD大鼠的苍白球内侧部,检测rGAD65的表达水平,观察 siRNA的功能。结果应用RT-PCR方法克隆rGAD65基因,其序列与 GenBank 中的基因序列几乎一致(99.72%),包装病毒后在293细胞中过表达。筛选出针对rGAD65的高效特异的siRNA,在GAD65基因的沉默效率可达到66%。在体外、体内分别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感染了LV-GFP-siRNA3-rGAD65的大脑皮质细胞和定点注射了LV-GFP-siRNA3-rGAD65的大鼠GPi。结论成功克隆rGAD65基因,设计、筛选出高效特异的 siRNA,并证明这种 siRNA在体内和体外均能有效地沉默rGAD65的表达。

    作者:孔令菊;周静;赵刚;姚素艳;郑德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

    目的:调查老年胃食管反流病( GERD)患者目前的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 SF-36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对锦州市养老机构372例老年GERD患者进行测评,并与中国常模比较。结果养老机构中患有GERD的老年人生活质量平均分〔(64.75±7.59)分〕低于中国常模〔(73.08±8.31)分〕(P<0.05)。结论养老机构中患有GERD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其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因此,养老机构的医护人员应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提高老年GERD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任恒杰;张会君;王秀丽;杨玲;姜兆权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