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兆瑞;王兵;杨道海;沈梅红
目的:探讨心电图aVR导联ST段的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10月入住该院心内科的214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制定的 AMI诊断标准,对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并于患者入院1 w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判定梗死相关血管。结果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组及压低组患者单支血管病变的发生率低于未偏移组,三支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高于未偏移组;抬高组左前降支近段及左主干病变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患者;压低组右冠状动脉支及左回旋支病变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抬高组及压低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高于未偏移组。结论心电图aVR导联ST段的抬高或者压低对AMI患者梗塞相关血管的数量、血管的部位及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具有重要的预测意义。
作者:王杨;关德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骨密度(BMD)变化情况与空腹胰岛素(FPI)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进行体检的8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详细记录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计算体重指数( BMI)及病程。并对两组腰椎、股骨颈、全身BMD及FPI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FPI分别为(1.13±0.29)μU/ml和(0.87±0.19)μU/ml,差异显著(t =-3.117,P=0.028)。观察组腰椎、股骨颈及全身BMD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骨质疏松(OP)患病率为23.00%(23/100)和8.53%(7/82),具有差异显著(χ2=6.281, P<0.05)。与骨量正常组比较,骨量低下组患者的年龄、FPI水平、胰岛素使用1年以上的患者所占比例均具有显著差异( P<0.05)。按皮下注射胰岛素时间将观察组再次分为Ⅰ、Ⅱ、Ⅲ组,Ⅰ组:未使用过胰岛素者,FPI水平为(0.90±0.29)μU/ml;Ⅱ组:胰岛素使用1年以下,FPI水平为(1.11±0.30)μU/ml;Ⅲ组:胰岛素使用超过1年,FPI水平为(1.42±0.38)μU/ml,三组相比差异显著(F=14.879,P<0.01)。结论 T2DM患者易出现 OP,应在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同时及早使用有效方法治疗,以减少患者OP的出现,胰岛素增加可保护BMD。
作者:张华芬;李成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细胞因子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记录176例T2DM合并NAFLD患者入院后的一般临床资料,检测入院时血清脂联素、瘦素、白细胞介素(IL)-6且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下肢动脉,按照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踝臂指数(ABI)分为Ⅰ组(IMT<1 mm,n=42)、Ⅱ组(1 mm≤IMT≤1.2 mm,n=55)、Ⅲ组(IMT>1.2 mm,n=79);ABI>1.3组(n=64)、0.9~1.3组(n=76)及<0.9组(n=36);同期另选5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Ⅰ组、Ⅱ组、Ⅲ组、对照组体质指数(BMI)、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2 h餐后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Ⅲ组BMI、DBP高于对照组;Ⅲ组FPG、2 h PG、HbA1c、LDL-C高于Ⅱ组、Ⅰ组及对照组(P<0.05);Ⅲ组 TG、TC亦高于Ⅰ组及对照组( P<0.05);四组血清脂联素、瘦素、IL-6亦存在显著差异( P<0.05),血清瘦素、IL-6水平从对照组到Ⅲ组逐渐增高( P<0.05),而血清脂联素则逐渐降低(P<0.05);ABI>1.3组、ABI 0.9~1.3组及ABI<0.9组血清瘦素、IL-6水平逐渐增高(P<0.05),血清脂联素则逐渐降低(P<0.05);IMT及ABI分别与瘦素、IL-6呈现正相关,而与脂联素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血清瘦素、IL-6与 IMT呈独立正相关(P<0.05),而脂联素则与其呈独立负相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清瘦素、IL-6是发生ABI<0.9的高危因素,而脂联素则是其保护因素。结论血清高水平瘦素、IL-6与T2DM合并NAFLD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发展密切相关,脂联素则可能抗炎抑制粥样硬化形成,从而延缓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车立群;赵文杰;徐红双;单洁;解洪杰;杨秀静;刘力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老年患者,远离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测。对比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内径扩张、内膜增厚毛糙、血管压缩性差、管腔回声不清、静脉瓣功能异常,血流速度减低及侧支循环建立的超声检测结果。结果120例患者中显示138条患肢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单侧85.00%,双侧15.00%。左侧71.74%,右侧28.26%。股静脉血栓比率高,达到31.88%,骼静脉比率低,为5.07%。治疗后,患者在内径扩张、内膜增厚毛糙、血管压缩性差、管腔回声不清、静脉瓣功能异常,血流速度减低及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均有所改善( 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在综合治疗中具有评估价值,且诊断价值显著。
作者:张宇明;房勤茂;常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配对血浆滤过吸附(CPFA)联合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S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 CPFA联合 HVHF治疗,对照组仅给予HVH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 d后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 SpO2)等指标变化、血浆白细胞介素( 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及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计数( WBC)等水平以及住院时间和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7 d后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MAP、HR及SpO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浆IL-6、IL-8、IL-10、TNF-α、CPR及WB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凝血、膜过敏、栓塞及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结论 CPFA联合HVHF治疗SPA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缩短住院时间,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海洋;宋展;李博;王新伟;吕柯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细胞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细胞对烷化剂药物( TMZ)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87-MG、T98G和U251,利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 TMZ对上述三种胶质瘤细胞系的作用。提取细胞基因组DNA,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CR)检测胶质瘤细胞中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与对照组(0.1%DMSO)相比,TMZ仅能抑制U87-MG细胞的活性(P<0.05),而不能抑制 T98G 和 U251细胞的活性(P>0.05);运用 MS-PCR 检测到 U87-MG 存在 MGMT 启动子甲基化,而T98G和U251均不存在MGMT启动子甲基化。结论 U87-MG、T98G和U251人脑胶质瘤细胞系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细胞对烷化剂的敏感性存在相关性。
作者:李培栋;王新军;单峤;吴跃辉;王振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构建CDK2 shRNA慢病毒载体,并在黑色素瘤细胞B16-F1中鉴定其基因沉默效应。方法体外构建3个慢病毒重组目的质粒pUL-CDK2-shRNAs和1个阴性对照慢病毒重组质粒pUL-NC-shRNA,转化感受态细胞,PCR鉴定后进一步测序验证;293T细胞中测定病毒滴度;用重组慢病毒感染B16-F1细胞测定其感染效率,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其对 B16-F1细胞中CDK2的基因沉默效应。结果 PCR鉴定后进一步测序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慢病毒质粒;病毒滴度为4.5×107~5.5×107 TU/ml;用重组慢病毒感染 B16-F1细胞,当感染复数(MOI)为10时,感染效率可达90%;RT-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与未感染组和NC-shRNA感染组细胞相比,CDK2-shRNA1、CDK2-shRNA2、CDK2-shRNA3感染的细胞中CDK2 mRNA和蛋白表达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P<0.05),以 CDK2-shRNA3感染组的抑制率高,RT-PCR和 Western Blot 检测其抑制率分别为78.5%±4.23%和70.5%±3.54%。结论利用RNAi技术成功构建了3种CDK2-shRNA重组慢病毒载体,均可有效感染B16-F1细胞并具有一定的基因沉默效应,其中以针对靶位点1012-1020的pUL-CDK2-shRNA3基因沉默效应强,为进一步研究CDK2基因沉默对黑色素瘤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作者:晋佳路;朱仁书;谢育媛;刘红春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构建GAD65基因特异的siRNA并检测体外功能。方法应用RT-PCR方法克隆大鼠GAD65基因、测序、重组病毒包装检测体外功能。针对GAD65基因的编码区,设计3条 siRNA片段及一条对照片段,将其分别亚克隆于siRNA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小量包装获得病毒颗粒( LV-GFP-siRNA-rGAD65);用siRNA病毒颗粒感染GAD65过表达的293细胞,检测GAD65表达情况,从中筛选出高效特异的siRNA。大量包装特异的siRNA病毒颗粒,在体外感染培养的大脑皮质细胞,在体内注射到SD大鼠的苍白球内侧部,检测rGAD65的表达水平,观察 siRNA的功能。结果应用RT-PCR方法克隆rGAD65基因,其序列与 GenBank 中的基因序列几乎一致(99.72%),包装病毒后在293细胞中过表达。筛选出针对rGAD65的高效特异的siRNA,在GAD65基因的沉默效率可达到66%。在体外、体内分别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感染了LV-GFP-siRNA3-rGAD65的大脑皮质细胞和定点注射了LV-GFP-siRNA3-rGAD65的大鼠GPi。结论成功克隆rGAD65基因,设计、筛选出高效特异的 siRNA,并证明这种 siRNA在体内和体外均能有效地沉默rGAD65的表达。
作者:孔令菊;周静;赵刚;姚素艳;郑德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评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病人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氧化应激状态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选取55例NASH患者及32例健康对照者,检测血中脂类、肝脏生化标志物、Hcy、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及 c-IMT 等指标。结果NASH患者脂类和肝脏生物标志物水平异常,c-IMT厚度及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GS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此外,血清Hcy水平与腰围(WC)、体质指数(BMI)、游离胆固醇、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多种转氨酶呈正相关(P<0.05或 P<0.01);而与GSH呈负相关(P<0.05)。结论 NASH是一个独立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子,与Hcy水平升高、氧化应激和c-IMT相关联。 c-IMT可以作为一个因血脂异常和氧化应激诱发的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判断指标,而Hcy水平的升高则可能是肝损伤的一种表征。
作者:聂庆东;张秀梅;武天石;李艳君;刘玉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褪黑素( MT)对创伤性脑损伤( TBI)急性期ERK-丝裂原活化蛋白酶( ERK-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打击损伤前30 min自尾静脉注射MT。细胞凋亡原位检测( TUNEL)荧光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法检测损伤脑皮质pERK表达水平。结果 TUNEL荧光法检测显示TBI+MT组损伤灶周围皮层TUNEL阳性细胞少于TBI组,凋亡指数降低( P<0.05)。 Western印迹法检测脑损伤后各个时间点pERK表达,在损伤后1 h起迅速升高,3 d为表达高峰,其后逐渐下降,但直到损伤后5 d仍未恢复至基础水平。 TBI+MT组pERK水平较TBI组明显降低(P<0.01),而且MT 20 mg/kg 组的 pERK1/2水平低于10 mg/kg 组(P<0.05)。结论创伤性脑损伤诱导了强烈的 ERK-MAPK信号通路激活,MT能够剂量依赖性抑制ERK1/2-MAPK信号通路激活,并抑制急性期神经细胞凋亡。
作者:刘宝华;李海峰;胡克邦;刘海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调查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ADL)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美国老年人资源与服务评估量表(ORAS)中文版对329名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为精神健康、ADL、经济状况和社会健康,损害比例分别为28.8%、15.6%、21.3%、19.5%。 ADL与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密切相关(P<0.05)。 ADL下降率为24.9%,其中生理性ADL(PADL)下降率明显低于工具性ADL(IADL)(P<0.05)。多元回归模型显示, ADL的影响因素有高血压、年龄、生理失能、是否参加社会服务或娱乐活动、糖尿病、体重指数( BMI)。不同ADL老年人各项卫生服务需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老年人ADL及IADL有明显下降趋势,且随年龄的增加下降趋势越明显。高龄,高BMI,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存在生理失能是社区老年人ADL下降的危险因素,而参加社区服务与娱乐活动是老年人ADL的保护因素。
作者:陈芳;刘堃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直接PCI治疗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慢性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直接 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并做好随访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室壁运动指数( WMI)、左心室质量指数( LVMI)、A峰及E峰减速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球形指数( SI)、E峰、E/A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心肌酶、肌酸激酶、脑尿钠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接 PCI治疗有助于抑制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喆;边铁群;张茂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从医学-生物-心理等方面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R)患者围术期血糖变化进行多因素分析,找出血糖变化规律并加以预调控,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方法选择DR患者647例,对827次手术进行分析。记录年龄(X1),性别(X2),文化程度(X3),居住地(X4);糖尿病知晓及控制(X5),并发症(X6),DR分级(X7),疼痛状态(X8),治疗次数(X9),焦虑抑郁程度(X10),经济状况(X11)为因素,监测入院时血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降糖药物,使其在正常范围(手术前1d),并以手术前1d 控制方案来控制围术期血糖,记录入院、手术前1d、手术当天晨(FPG),术后首次FPG及术后次日晨空腹血糖(FPG)。取不同入选、剔除变量的概率临界值(0.05)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并比较不同结果,找出影响应变量的主要因素,建立优线回归方程。结果在选、剔除变量的概率临界值(0.05)时,入手术室前变化血糖 Y1=-0.02103+0.12882X10+0.26863X9+0.10948X11+0.19448X5+0.0550X7+0.04342X6;术毕后首次 FPG Y2=-0.00251+0.11447X10+0.29833X9+0.29948X8+0.22863X5+0.03536X7+0.02477X11+0.03355X6;次日晨FPG Y3=-0.02729+0.07642X10+0.09915X9+0.13104X6+0.04354X11+0.06863X8+0.05653X5+0.01793X7。结论 DR患者围术期血糖变化焦虑抑郁程度,治疗次数,疼痛状态,糖尿病知晓及控制,DR分级,经济状况,并发症为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于金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对内皮祖细胞( EPCs)的影响以及急性脑梗死患者 EPCs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的动态变化。方法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60例脑梗死后遗症、60例具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以 CD133和 KDR双阳性细胞作为 EPCs标记,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EPCs数量,以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析外周血EPCs数量与脑血管各危险因素的关系以及急性脑梗死患者EPCs数量动态变化与NIHSS评分改善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脑梗死后遗症组、危险因素组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72 h~21 d时,外周血EPCs数量均较发病24 h时间点高(均P<0.05),发病后EPCs逐渐升高,且在14 d时间点达高峰(P<0.01),此后逐渐下降,在30~90 d时EPCs水平与发病24 h无差异(P>0.05)。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病史是脑血管病外周血EPCs独立的影响因素。外周血EPCs数量与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均P<0.05),与收缩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无关(均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在24 h~14 d时,NIHSS评分随着外周血EPCs上升而改善;脑梗死患者急性期 NIHSS评分与外周EPCs呈负相关(均P<0.01);在发病后21~90 d时,这种相关性不复存在。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呈动态变化,且数量上升时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检测外周静脉血EPCs数量可以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
作者:项正兵;屈新辉;王万松;张昆南;吴晓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前血浆胱抑素C( CysC)和B型脑钠肽( BNP)水平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75例,以PCI术前血浆CysC和BNP均值为界值分为低水平组(≤均值)和高水平组(>均值),比较CysC、BNP各组的一般临床特征、冠状动脉病变特点、PCI术中情况及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1年)主要心血管事件( MACE包括非致死性再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心脏性死亡)发生情况。结果75例患者的血浆 CysC 水平为(1.37±0.41) mg/L, BNP 水平为(324.09±31.64)ng/L,且两者水平呈正相关(r=0.552,P<0.05);CysC、BNP不同水平组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梗死位置、Killip分级、hs-CRP、红细胞计数、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白蛋白、尿酸及心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ysC、BNP高水平组的 CTnI、CK-MB、LVEDD和hs-CRP水平均高于低水平组,但LVEF低于低水平组(P<0.05)。 CysC、BNP不同水平组的病变支数、梗死相关动脉及住院期和随访期的非致死性再次心肌梗死、心脏性死亡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水平组相比,CysC、BNP高水平组 PCI后ST段持续升高例数、总MACE发生率较高,PCI成功率和无MACE存活率较低,且CysC高水平组的PCI后TIMI血流<3级的例数较高( 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术前血浆CysC及BNP水平与PCI效果及预后相关,且术前两者较高水平者的PCI效果及预后较差。
作者:鲍东来;黄伟剑;单培仁;黄周青;姜昌浩;陈智理;宗金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 DN的作用机制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造模组40只。造模组大鼠接受单侧肾切除手术2 w后,给予高糖高脂饮食4 w,再加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0 mg/kg)腹腔注射,造模组在DN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药组给予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煎剂,西药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8 w 后处死大鼠。测定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及肌酐的变化,同时检测肾组织 TGF-β1、p-Smad2/3、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血糖、24 h尿蛋白量、血尿素氮及肌酐均显著降低(P<0.01),TGF-β1、p-Smad2/3蛋白表达下调, Smad7蛋白表达增强(P<0.05,P<0.01)。结论在DN大鼠模型中,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能够改善肾功能,保护肾组织,调节 TGF-β1/Smad 信号通路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卞华;吕芹;胡久略;毛秉豫;叶松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福建籍汉族冠心病患者的CYP2C19基因多态性。方法吸附柱法提取DNA,PCR扩增后,芯片杂交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以直接测序法验证。比较不同人群的基因频率及单倍型分布差异。结果福建汉族冠心病患者CYP2C19*1基因频率为62.58%、*2基因频率为32.38%、*3频率为5.04%;单倍型*1*1频率为38.84%、*1*2为40.83%、*1*3为6.67%、*2*2为10.58%、*2*3为2.75%、*3*3为0.33%,与同地区健康人群分布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存在种族与地域差异(P<0.05)。结论福建籍汉族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2的突变率32.38%,*3突变率5.04%,该多态性与冠心病的易感性相关不显著,该基因多态性分布存在种族及地域差异。
作者:黄文莺;刘亦伟;王长连;黄品芳;张陈枝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口服单剂量银杏叶提取物( GBE)对血栓前状态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检索数据库包括: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4年5月16日。检索中英文关于GBE的临床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考察血栓前状态相关指标:血小板聚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血浆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血液流速。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0软件进 Meta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WMD)或标准化均数差(SMD)及其95%置信区间(CI)表示。各纳入研究结果间进行异质性检验,当各研究结果间有统计学同质性时(P>0.1, I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否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并寻找其异质性来源,对可能导致异质性的因素行敏感性分析或亚组分析。结果纳入了10个国家的14个RCTs研究,共计440例成人受试者参加随机分组。结果与安慰剂组相比,GBE 对部分血栓前状态相关指标的影响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WMD -7.53%,95%CI(-14.27,-0.78),P=0.03〕,有显著的降低全血黏度的作用〔WMD -1.40 mPa? s,95%CI(-1.91,-0.89),P<0.00001〕,并且显著增加血液流速〔SMD 0.57,95%CI(0.17,0.96),P=0.005〕。但对以下指标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TT〔WMD -0.25 s,95%CI(-0.68,0.19),P=0.26〕、PT〔WMD -0.07 s,95%CI(-0.37,0.23),P=0.64〕、血浆纤维蛋白原〔WMD -4.94 mg/dl,95%CI(-23.02,13.15),P=0.59〕。结论 GBE具有明显抑制 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黏度和显著增加血流速度的作用,从而有效改善血栓前状态,对血栓形成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孙健;李忠东;苟学蕊;史尔兰;王建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比较抗血小板西药和银杏叶提取物联合与单用抗血小板药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用计算机在 PubMed、Spring Ling、Biosis Previews、Cochrane和CNKI、VIP、CBM数据库中检索截止2013年3月收录的抗血小板西药和银杏叶提取物联合与抗血小板西药单独应用对血小板聚集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篇文献,7项随机对照实验( RCT),抗血小板西药和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应用作为实验组,抗血小板西药单独应用作为对照组)。 Meta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对二磷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影响有显著差异〔MD=-6.41,95%CI(-0.95,-3.78),P<0.00001〕;对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影响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MD=-0.56,95%CI(-3.91,2.80),P=0.74〕。对出血时间的延长无统计学意义〔MD=0.39,95%CI(-0.09,0.86),P=0.11〕。结论抗血小板药与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应用对血小板聚集率的抑制作用是否有协同作用尚不确定,对出血时间的作用不显著。
作者:苟学蕊;李忠东;孙健;史尔兰;王建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 SWI)对治疗帕金森病( PD)疗效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0例PD患者行针刺穴位及药物联合治疗6个疗程,治疗前、后行UPDRS评分。应用SWI序列技术对所有病例治疗前后的苍白球( GP)、壳核( PUT)、尾状核( CN)、黑质(SN)、红核(RN)的体积及铁含量的相位位移值进行测量,所得数据行配对t检验。结果 PD患者治疗后UPDRS评分明显减低(P<0.01)。与治疗前比较苍白球(GP)、壳核(PUT)体积(感兴趣区ROI)增大(P<0.01),苍白球(GP)、壳核(PUT)、黑质网状带(SNr)相位值变化明显(P<0.01)。结论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技术测量核团体积与相位位移值结果客观可靠,可弥补UPDRS评分量表不足,对PD疗效评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曹丹娜;李晓陵;王丰;曲冰;张帆;周晓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