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健;李忠东;苟学蕊;史尔兰;王建昌
目的:探讨microRNA(miRNA)-21在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及血浆中的抑癌症机制及与外周血Th1/Th2细胞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胃癌患者(40例)为研究组,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4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RT-PCR)法检测胃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以及两组血浆中miRNA-21的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中Th1、Th2细胞亚群的水平,探讨其与miRNA-21表达的关系。结果 miRNA-2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均P<0.05);研究组miRNA-21的表达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Spearman 相关分析显示,胃癌组织及血浆中miRNA-21表达与胃癌的TNM分期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而胃癌癌旁组织中miRNA-21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患者血浆中miRNA-21表达与外周血中 Th1细胞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外周血中 Th2细胞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论 miRNA-21在胃癌组织中及血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miRNA-21具有显著的促癌功能,其促癌的机制可能与影响体内Th1/Th2失衡有关。
作者:凌萌智;黄治国;刘扬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黑逍遥散对Aβ25~35诱导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善作用、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胆碱乙酰转移酶和( ChAT)、单胺氧化酶( MAO)及海马病理改变的影响,探讨黑逍遥散防治AD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10只SD大鼠先随机挑选16只为假手术组,余下作为造模组,经过7d的水迷宫实验,剔除记忆力异常的大鼠。造模组再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黑逍遥散高、中、低剂量组。采用Aβ25~35海马区注射诱发大鼠 AD 模型;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4.25、8.50和17.0 g? kg-1? d-1灌胃给药,阳性对照组给予哈伯因(0.02 mg? kg-1? d-1)灌胃,每组14只,给药时间持续28 d。 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后一次水迷宫后,处死大鼠,收集大鼠海马及血液样本。 ELISA法测大鼠脑匀浆AchE、ChAT、MAO活性;HE染色法观察海马病理损伤;电镜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黑逍遥散能改善Aβ25~35所致AD模型大鼠行为学功能,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降低 AD大鼠脑组织AchE 和 MAO活性、升高ChAT 活性( P<0.05);改善Aβ25~35所致AD模型大鼠AD大鼠海马病理损伤。结论黑逍遥散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力、保护AD 模型大鼠脑组织结构和功能,这可能与其调节胆碱能和单胺类神经元神经递质有关。
作者:吴红彦;李海龙;顾静;兰美华;王虎平;车敏;邓健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水蛭素作用于小鼠EOMA血管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OMA细胞,使用不同浓度水蛭素作用于EOMA细胞48 h,应用噻唑蓝( 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存活率和细胞凋亡情况,观察水蛭素对EOMA细胞的抑制作用,并筛选出水蛭素的适抑制浓度,比较水蛭素和平阳霉素( PYM)单用对EOMA 细胞的抑制率。结果相较于溶剂对照组,EOMA 细胞存活率随水蛭素浓度增加而逐渐下降,至药物浓度为4 U/ml时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水蛭素在体外可有效抑制小鼠EOMA血管瘤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这一作用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作者:杨才志;陈胜贤;黄锦菁;吴绍锋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OVCFs)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VP治疗的OVCFs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 BMI)、术前腰椎骨密度、术前视觉模拟评分(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DI)评分、骨代谢指标、椎体压缩程度、手术入路、麻醉方式、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情况及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等情况。将上述指标作为可能相关因素纳入 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得出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17例老年OVCFs患者中术后发生相邻椎体骨折4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发生相邻椎体骨折与吸烟史、术中骨水泥使用剂量、椎间盘骨水泥渗漏、术后未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显著相关( P<0.05),而与年龄、性别、病程、手术入路、麻醉方式等无相关性( P>0.05)。结论老年OCVFs患者PVP术后发生邻近椎体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史,骨水泥使用量,骨水泥渗漏及抗骨质疏松治疗史。
作者:张鹭;吴军;路锟;谢应飞;胡仕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构建CDK2 shRNA慢病毒载体,并在黑色素瘤细胞B16-F1中鉴定其基因沉默效应。方法体外构建3个慢病毒重组目的质粒pUL-CDK2-shRNAs和1个阴性对照慢病毒重组质粒pUL-NC-shRNA,转化感受态细胞,PCR鉴定后进一步测序验证;293T细胞中测定病毒滴度;用重组慢病毒感染B16-F1细胞测定其感染效率,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其对 B16-F1细胞中CDK2的基因沉默效应。结果 PCR鉴定后进一步测序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慢病毒质粒;病毒滴度为4.5×107~5.5×107 TU/ml;用重组慢病毒感染 B16-F1细胞,当感染复数(MOI)为10时,感染效率可达90%;RT-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与未感染组和NC-shRNA感染组细胞相比,CDK2-shRNA1、CDK2-shRNA2、CDK2-shRNA3感染的细胞中CDK2 mRNA和蛋白表达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P<0.05),以 CDK2-shRNA3感染组的抑制率高,RT-PCR和 Western Blot 检测其抑制率分别为78.5%±4.23%和70.5%±3.54%。结论利用RNAi技术成功构建了3种CDK2-shRNA重组慢病毒载体,均可有效感染B16-F1细胞并具有一定的基因沉默效应,其中以针对靶位点1012-1020的pUL-CDK2-shRNA3基因沉默效应强,为进一步研究CDK2基因沉默对黑色素瘤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作者:晋佳路;朱仁书;谢育媛;刘红春 刊期: 2015年第16期
血管内超声( IVUS)是无创性的超声技术和有创性的导管技术相结合的,应用于临床以诊断血管病变的一种新的诊断手段,在冠心病的诊疗中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由于IVUS 能够显示血管的横断面图像,从而准确提供血管的诸多信息〔1〕,可以多方面弥补血管造影的不足,准确观察血管腔的形态、管壁之间的关系,测量血管狭窄程度和判断斑块的性质,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2〕。现将IVUS在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优势综述如下。
作者:夏禹华;李亚丽;陈晓会;王凤义;刘展睿;王智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三种全麻方式对老年患者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原则将114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地佐辛静脉组(P组)、七氟烷与异丙酚、静吸复合组(SP组)和七氟烷吸入麻醉组(S组),比较3组不同时间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不同时间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及手术前后白细胞介素( IL)-1β、IL-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3组出麻醉恢复室和术后1 d 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1 d ( P<0.05);3组不同时间MMSE评分差异显著( P>0.05);3组均为出麻醉恢复室时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之后逐渐下降,至术后3、7 d明显降低( P<0.05);3组不同时间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不显著( P>0.05);3组术后1 d IL-1β、IL-6水平与术前1 d比较均显著升高( P<0.05);3组术前1 d、术后1 d IL-1β、IL-6水平差异不显著( 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麻术后出麻醉恢复室时和术后1 d认知功能均受到明显影响,至术后3~7 d基本恢复,三种全麻方式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基本相同,术后IL-1β和IL-6水平升高可能与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紧密联系。
作者:徐艳;田江艳;田桃苇;杨昌勇;王东海;罗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骨密度(BMD)变化情况与空腹胰岛素(FPI)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进行体检的8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详细记录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计算体重指数( BMI)及病程。并对两组腰椎、股骨颈、全身BMD及FPI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FPI分别为(1.13±0.29)μU/ml和(0.87±0.19)μU/ml,差异显著(t =-3.117,P=0.028)。观察组腰椎、股骨颈及全身BMD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骨质疏松(OP)患病率为23.00%(23/100)和8.53%(7/82),具有差异显著(χ2=6.281, P<0.05)。与骨量正常组比较,骨量低下组患者的年龄、FPI水平、胰岛素使用1年以上的患者所占比例均具有显著差异( P<0.05)。按皮下注射胰岛素时间将观察组再次分为Ⅰ、Ⅱ、Ⅲ组,Ⅰ组:未使用过胰岛素者,FPI水平为(0.90±0.29)μU/ml;Ⅱ组:胰岛素使用1年以下,FPI水平为(1.11±0.30)μU/ml;Ⅲ组:胰岛素使用超过1年,FPI水平为(1.42±0.38)μU/ml,三组相比差异显著(F=14.879,P<0.01)。结论 T2DM患者易出现 OP,应在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同时及早使用有效方法治疗,以减少患者OP的出现,胰岛素增加可保护BMD。
作者:张华芬;李成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入住该院确诊为STEMI死并行急诊 PCI 的3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再灌注时间<2 h患者即刻血流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3级患者比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50%患者比例、ST回落≥50%患者比例高于2~6 h 的患者,出血或血肿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2~6 h患者( P<0.05)。替罗非班组患者即刻血流 TIMI 3级患者比例、LVEF≥50%患者比例、ST回落≥50%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STEMI患者采用急诊PCI治疗时,采用早期灌注及应用替罗非班均可改善患者预后;多因素分析发现,急诊PCI治疗STEMI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有年龄、糖尿病史、既往心肌梗死史、TIMI血流分级、吸烟史、再灌注时间、并发心源性休克及并发恶性心律失常。
作者:周志宏;邢波;林德洪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本文旨在探讨老年妇女宫腔积液子宫的声像图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特点。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我院超声科经阴道或直肠超声常规子宫检查、年龄60~95岁的4495例老年妇女中检出宫腔积液的患者561例其中1例完全纵隔子宫,双侧宫腔积液,年龄60~95岁,平均68.75岁。1.2检查 MyLab90 EC123探头频率4.0~9.0 MHz;GE LOGIQ7E8C探头,频率8.0~11.0 MHz;PHILIPS C8-4V探头,频率4.0~8.0 MHz。经阴道被检查者取膀胱结石卧位;经直肠检查者(其中14例因阴道萎缩进入阴道困难或未婚采取此法)取左侧卧位,排空膀胱,操作者将探头套入一次性安全套,经阴道或直肠缓缓插入。
作者:徐晓航;何丽君;王翀韡;杨丽清;姚慰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针刺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浆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风-中经络)6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针刺干预组,每组30例,治疗3 w。针刺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石学敏教授的醒脑开窍针法的选穴及手法,两组均在治疗过程中按时间节点观察患者外周血浆的血同型半胱氨酸( Hcy)、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含量,同步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相关量表,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3w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都有改善,但针刺干预组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Hcy水平降低,但针刺干预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SOD水平均有提高,但针刺干预组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针刺配合常规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在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自由基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改善中医症候等方面尤为明显,这可能与针刺结合常规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浆Hcy水平、升高SOD活性有关。
作者:舒兆瑞;王兵;杨道海;沈梅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调查长春市中老年人群正常高值血压、高血压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取长春市4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1637人,进行问卷调查、血压测量和血液生化检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该人群正常高值血压及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2013年长春市中老年人群的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为35.25%,高血压检出率为56.02%。经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超重、高脂血症是正常高值血压的危险因素,男性、饮酒、高脂血症、腹型肥胖、超重/肥胖、年龄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长春市中老年人群的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和高血压检出率较高,应提高对正常高值血压的预防意识,加强对高血压的防范,改善生活方式。
作者:刘婷;王云;刘莹圆;孙平辉;张秀敏;刘红箭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海马齿状回(DG)的GABAB 受体是否参与血管性痴呆(V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损害。方法 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VD组及GABAB受体阻断剂沙克洛芬组,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备VD大鼠模型。利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脑部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G区γ-氨基丁酸( GAB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 DG区 GABAB受体表达;用脑部微量注射法往DG区注射GABAB受体阻断剂沙克洛芬,观察其对V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 VD大鼠海马 DG区GABA 含量明显增加,而 GABAB受体表达减少(均为P<0.05)。 VD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而训练前向DG区微量注射GABAB受体阻断剂可改善VD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损害。结论 VD模型大鼠海马DG内增加的GABA通过GABAB受体参与其空间学习记忆的损害。
作者:金恩鸿;李光燮;李英顺;王丹;金清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cTnI)、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H-FABP)、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发病早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临床检查将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入住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的疑诊老年ACS患者分为ACS组64例,非ACS组27例,同时选取健康对照组47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终点法测定三组的cTnI 、H-FABP、IM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并比较四项指标针对老年ACS患者发病6 h内的诊断价值。结果 ACS组的cTnI, H-FABP,IMA的水平分别与非 ACS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K-MB水平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FABP、IMA诊断的灵敏度均明显优于 cTnI和 CK-MB (P<0.01)。联合检测cTnI, H-FABP,IMA的灵敏度为90.2%优于单独检测cTnI 或H-FABP 或 IMA(P<0.05)。联合检测cTnI, H-FABP和 IMA 的特异度为100%,与单独检测IMA或CK-M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单独检测cTnI或H-FA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cTnI 、H-FABP、IMA对老年ACS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有效降低老年ACS患者的误诊率。
作者:高岚;郭爱叶;张培荣;孙长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综合评价miR-21与食管癌(EC)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图书馆(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miR-21与EC预后的文献,按照已拟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研究。提取miR-21与EC预后相关的相应数据,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采用风险比( HR)、95%可信区间( CI)及P值定量评价miR-21与EC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初步检索数据库得到273篇文献,其中其中7项可用于 meta分析,中位样本量为98例,四分位数间距( IQR)=70~164。中位 HR 值1.4,IQR=0.89~2.23。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IQR=29.4~39个月。高表达miR-21的EC患者的预后生存率HR=1.367,95%CI=1.15~1.62,P=0.000;食管鳞癌(ESCC)亚组生存率 HR=1.44,95%CI=1.2~1.72,P=0.000。高表达 miR-21的食管腺癌(AD)患者亚组预后生存率 HR=0.82,95%CI=0.47~1.44,P=0.489,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iR-21作为EC患者的预后标记具有地域性和组织特异性。 miR-21对于 ESCC高发的中国和日本具有预测不良预后的潜力,有望成为新型的EC生物学标志物,但对AD高发的加拿大和美国则不具有相应的预测能力。
作者:付文博;宋亚芹;杨兰;朱建波;魏育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褪黑素( MT)对创伤性脑损伤( TBI)急性期ERK-丝裂原活化蛋白酶( ERK-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打击损伤前30 min自尾静脉注射MT。细胞凋亡原位检测( TUNEL)荧光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法检测损伤脑皮质pERK表达水平。结果 TUNEL荧光法检测显示TBI+MT组损伤灶周围皮层TUNEL阳性细胞少于TBI组,凋亡指数降低( P<0.05)。 Western印迹法检测脑损伤后各个时间点pERK表达,在损伤后1 h起迅速升高,3 d为表达高峰,其后逐渐下降,但直到损伤后5 d仍未恢复至基础水平。 TBI+MT组pERK水平较TBI组明显降低(P<0.01),而且MT 20 mg/kg 组的 pERK1/2水平低于10 mg/kg 组(P<0.05)。结论创伤性脑损伤诱导了强烈的 ERK-MAPK信号通路激活,MT能够剂量依赖性抑制ERK1/2-MAPK信号通路激活,并抑制急性期神经细胞凋亡。
作者:刘宝华;李海峰;胡克邦;刘海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运动神经元病是由于运动神经元受到损伤,逐渐导致全身瘫痪,并丧失吞咽和语言功能,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本病90%以上为散发病例,成人通常在30~60岁发病,男性多于女性,有部分患者有阳性家族史,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它是世界卫生组织列的五大绝症之一,与癌症和艾滋病齐名。
作者:胡小花;郭健;徐仁伵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在黔南州少数民族地区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表达及意义。方法老年 ACS患者42例为观察组,同期冠状动脉造影为正常的健康志愿者3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肝肾功能、血脂、炎性指标,并探讨hs-CRP与ACS患者临床特征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甘油三酯(TG)(t=3.748,P<0.01)、总胆固醇(TC)(t=7.508,P<0.0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s-CRP(t=7.639,P<0.01)、白细胞介素(IL)-6(t=3.344,P<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hs-CRP水平与ACS患者病情诊断(t=2.599,P=0.013)、病变程度(t=4.191,P<0.01)、Gensini积分(t=4.744,P<0.01)均有相关性。结论血清 hs-CRP水平升高可作为黔南州少数民族地区老年患者 ACS诊断参考指标。
作者:李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在患者中发病特征及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比较。方法收集2010~2013年由该科治疗的188例70岁以上 NSCLC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性别及年龄分布的统计以及与同时期70岁以下肺癌患者在治疗方法上进行比较。结果老龄NSCLC患者发病情况上,男性多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男女患者比例缩小,而接受手术治疗却逐渐减少;而当患者年龄超过80岁后,患者采取抗肿瘤治疗的配合状况大大减低。结论老龄NSCLC患者人数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而相应女性患者比例却不断增高;老龄患者在治疗方式上倾向非手术方式的其他治疗手段;结合患者的个人体质,采用合理的多元综合治疗(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是老龄NSCLC患者的治疗特点。
作者:张丽萍;孙宏斌;李文宇;翟旭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神经损伤诱导蛋白(NINJ2)基因 rs11833579、rs12425791位点多态性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PCR-RFLP)对112例VCI患者( VCI组)、108例脑梗死后无认知功能障碍患者( NCI组)及113例健康者(对照组)的NINJ2 rs11833579、rs12425791位点进行基因型检测,比较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组是否存在差异并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①rs11833579位点:三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942,P>0.05;χ2=1.343,P>0.05);多元 Logistic 回归校正危险因素后,VCI组及NCI组AA+AG 基因型对患病风险无明显影响。②rs12425791位点:三组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36,P<0.05;χ2=19.816,P<0.05);多元Logistic 回归校正危险因素后,VCI组及NCI组AA+AG 基因型与 VCI、脑梗死的发病呈相关关系(OR=1.785,95%CI 1.008~3.159,P<0.05;OR=1.864,95%CI 1.061~3.274,P<0.05)。结论 NINJ2 rs12425791基因多态性与 VCI、脑梗死发病显著相关。 NINJ2 rs12425791可能是VCI、脑梗死的共同易感基因。
作者:贾少坤;王雁;隋爱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