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虐待筛检方法研究进展

赵媛媛;黄玉君;孙业桓

关键词:虐待, 筛检试验
摘要:老年虐待( EA)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由于文化差异和有关EA定义与测量方法的不同,报告的EA率(包括忽视及自我忽视)差异较大,报告的EA率3.2%~27.5%,其中残疾、虚弱、痴呆的老年人EA率更高〔1,2〕. 筛检工具可以识别和发现可能处于虐待风险或有较大可能遭受虐待的老年人,进而可以使虐待老年人事件及时得到干预,并阻止此类不良事件的发生;准确估计EA对于老年服务规划是至关重要的;有关EA的筛检也可以用来预测虐待〔3〕及使得虐待简便快捷地被发现〔4〕.EA报告率低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缺少专业人员的报告,而未报告的主要原因是缺少恰当的筛检工具〔5〕. 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符合中国文化背景及国情的专业的、有信度和效度评价的EA筛检量表,为数不多的关于老年虐待的研究大多使用的是国外的量表〔6〕或是自编量表〔7〕. 本文介绍几种国外的EA研究较常用的筛检量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MoCA评定不同手术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即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年龄65~70 岁择期行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每组30例,麻醉方法相同,均采用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于术前及手术后第1、3、5 天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测试方法评定认知功能. 结果 术后第1、3天两组的MoCA评分与术前相比均降低,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5天的MoC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腹手术对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

    作者:李艳;刘玉伶;于铁莉;宋莺春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对脑卒中警示症状的识别能力及急救意识调查

    目的 调查重庆市渝中区社区中老年高危人群对脑卒中警示症状的认知水平及急救意识. 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渝中区3个街道抽取1 200例住户,每户确定1位居民,年龄在45岁及以上,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询问调查. 结果 共完成918 份调查问卷. 社区居民对单个脑卒中警示症状识别的比例为30.8%~75.4%;无脑卒中危险因素者、有脑卒中危险因素者、既往脑卒中者能认识全部5个脑卒中警示症状的比例分别为14.5%、16.1%、13.0%,对5个脑卒中警示症状均能识别并拨打120 的比例分别为9.7%、9.6%、9.3%;但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多因素回归分析有脑卒中危险因素者、既往脑卒中者与无脑卒中危险因素者比较,对单个脑卒中警示症状的识别、5个脑卒中警示症状全部认识及确定有人发生脑卒中后拨打120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结论 社区中老年人群包括有脑卒中危险因素者及既往脑卒中者对脑卒中警示症状的识别能力及急救意识均较差.

    作者:杨娟;王健;欧书;王妮;邓芬;张杰;曹莹莹;刁泽园;高攀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快速识别

    目的 探讨不典型表现心肌梗死( MI)在急诊的快速识别. 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急诊急救的52例不典型表现MI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征等临床病例资料,旨在指导急诊早期识别不典型表现MI,并给予及时的急救处理,提高患者的临床预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结果 52例患者均无典型胸痛. 首发症状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16例(30.77%),其中呼吸困难6例,哮喘8例,发绀2例;首发症状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17例(32.69%),其中上腹疼痛11 例,恶心、呕吐、腹泻3 例,下腹剧痛2 例,呕血、黑便1 例;首发症状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11 例(21.15%),其中晕厥5 例,牙痛、头颈部疼痛、下颌部酸2 例 ,烦躁、意识模糊3 例,左侧肢体无力1 例;首发症状表现为运动系统症状8 例(15.38%),其中颈项痛2例,左肩及左上肢疼痛5例,右肩胛区痛1例.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经反复检查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及进一步辅助检查,确诊为急性MI(AMI). 所有患者均获得抢救治疗,46例病情好转后护送入心血管内科监护室继续治疗,其中22例42.31%终痊愈,24 例(46.15%)好转,6例抢救无效死亡. 结论 对不典型AMI的早期诊断应有全面准确的认识,对存在有冠心病病史、胸闷、恶心、呕吐、腹痛、意识模糊等症状患者要早期行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在短的时间内及时恰当的急诊处理能减少心肌受损,从而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洪德瑞;张春德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新型冰敷套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采用新型冰敷套冰敷在四肢骨折患者康复过程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该科2014 年1 ~9 月收治的四肢骨折的患者102例,其中男60例,女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应用创伤骨科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该科专利产品-新型冰敷套冰敷疗法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患肢疼痛肿胀、张力性水泡发生率、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方面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患肢疼痛肿胀、张力性水泡的发生率、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应用新型冰敷套方法冰敷可以有效减轻四肢骨折患者患肢的疼痛肿胀,具有止痛、止血的作用,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刘岩;赫子懿;顾珊菱;林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抗阻训练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抗阻训练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术后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成功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3次/w,30~40 min/次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方案. 观察组给予3次/w,40~60 min/次的弹力带抗阻训练方案. 观察两组患者PCI术前及术后1年运动情况、心功能变化,运动耐力,观察患者生理指标、心理指标及生存质量变化. 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每周运动次数、平均每次运动时间、平均每周运动总时间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干预后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等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后( P<0.05 );观察组干预后抑郁严重指数、运动自我效能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后( P<0.05). 结论 抗阻训练治疗PCI治疗术后患者,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进一步提高患者运动功能、运动耐力及生存质量.

    作者:杜烨;刘斌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老年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噻托溴铵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 探讨老年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噻托溴铵(吸入剂量18 μg,1次/d)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在中重度稳定期96例COPD患者,连续3年应用噻托溴铵,每3个月检测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吸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圣· 乔治呼吸问卷计分( SGRQ)评估生活质量,观察急性加重的发生率及用药的不良反应. 结果 经连续3年的治疗观察,与对照组比较,噻托溴铵治疗组用药后的FEV1较基线值显著增加,FEV1增加0.26 L(P<0.01),并且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改善明显,治疗组在6个月后肺功能下降趋势明显变缓. 噻托溴铵组患者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在重度治疗后的第3个月,噻托溴铵治疗组SGRQ总评分较基线低了6.85,对照组SGRQ总评分较基线低了1.14,SGRQ总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在中度患者中治疗6 个月后 SGRQ 总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COPD急性加重率治疗组与对照组之比为0.75(95% CI 0.58~0.96;P<0.05). 在安全指标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 结论 噻托溴胺对于改善肺通气功能、健康状态及降低急性发作频率等方面显示出了独特的长处,且耐受性良好,是目前稳定期COPD患者的有效药物.

    作者:陈东红;李方治;刘朔;王玲玲;赵广丹;陈芳芳;刘丹;王笑歌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老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曲美他嗪治疗期间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老年病毒性心肌炎曲美他嗪治疗期间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2 年1 月至2013 年6月该院收治的老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2例作为观察者,另选取30例同期健康老年查体者作为对照. 观察者均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曲美他嗪治疗,每次20 mg,3次/d,6 w为1个疗程,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并进行1年的随访. 分析对照组心肌酶谱水平和观察组治疗前后的心肌酶谱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1年生存率,并分析曲美他嗪治疗期间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其与LVEF和1年生存率的关系. 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分别为(397.55±62.88)U/L 和(71.87±9.54)U/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6.44±50.26)U/L 和(18.43± 5.98)U/L,且观察者治疗前血清CK和CK-MB水平均高于治疗1、2、3、4、5、6 w,观察者治疗前的 LVEF为(35.67±8.46)%,低于对照组的(60.12± 2.18)%和观察组治疗 1、2、3、4、5、6 w 的(46.21±8.18)%,(48.93±9.44)%,(51.66±8.76)%,(52.67±8.58)%,(53.45±8.72)%,(55.92± 8.22)%(P<0.05). 观察者治疗后1年生存率为96.34%(79/82),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 CK和 CK-MB 水平与LVEF均呈负相关(r=-0.778,-0.792,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K和CK-MB水平与1年生存率亦呈负相关(r=-0.786,-0.779,P<0.05). 结论 老年病毒性心肌炎曲美他嗪治疗期间血清心肌酶谱水平升高且与其LVEF和1年生存率均相关,可用于老年病毒性心肌炎曲美他嗪治疗患者预后的预测.

    作者:张彪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医学论文中的常见问题

    本文将医学杂志来稿中存在的常见问题〔1〕归纳如下.1 选题存在的问题1.1 选题陈旧 科技论文作为发表科研结果的一种文体,有别于其他科技写作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创造性,即科技论文应反映作者本人所提供的新的事实、新的方法、新的见解. 论文的创造性是指作者应在继承前人、他人工作的基础上,着重表述自己新的研究结果,探索新的诊断、治疗方法和得到的新认识. 很多作者在选题上存在这样一些问题:①事先没有选题,仅仅是将以往治疗过的病例找出来,进行一下临床资料的统计、分析,这样的文章常常因为原始病例的观察指标不统一,各项检查不健全,得不出有突破性的结论或结论不准确.

    作者:高燕华;侯维娟;郭玉慧;周静;谭小琴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社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家属照顾者压力状况

    目的 分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家属照顾者压力状况. 方法 运用便利抽样法抽取福州市25 个社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家属照顾者196例,采用社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及家属照顾者基本情况调查问卷、Zarit护理负担量表来调查家属照顾者压力情况. 结果 60%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家属照顾者无压力;6.2%表示不确定;33.8%有压力且个人负担感要高于角色负担感. 有压力家属照顾者中的90.9%表示其压力水平为中、重度水平,个人负担要高于角色负担,且其压力水平及个人负担与社会支持水平、患者经济来源有关. 此外,其压力水平还与家属照顾者对待疾病的态度有关;角色负担则与家属照顾者的文化程度、患者的关系质量及社会支持水平、婚姻状况有关. 结论 应加强患者及其他家属与家属照顾者之间的沟通并提供支持,尤其是对于照顾经济独立性差、社会支持水平低的患者家属,则更应该予以情感支持,减轻其身心负担.

    作者:郑旭君;郑翠红;陈楚;李华萍;郭建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瑞舒伐他汀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斑块中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 方法 10只C57小鼠作为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同品系22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1)、干预组(n=11),高脂喂养8 w后,干预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悬液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继续喂养12 w后所有老鼠处死,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血脂,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小鼠主动脉斑块形态及面积,免疫组化法检测动脉粥样斑块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明显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降低(P<0.05);主动脉可见明显粥样斑块;Bcl-2 表达明显减少,Caspase-3 表达明显增多(P<0.05). 与模型组比较,TC、TG、LDL-C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小鼠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减小(P<0.05), Bcl-2 表达明显增多,Caspase-3 表达明显减少(P<0.05). 结论 高脂饮食可引起ApoE-/-小鼠主动脉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Caspase-3的变化,瑞舒伐他汀可以通过上调Bcl-2、下调 Caspase-3的表达,抑制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

    作者:陈建昌;高国洁;李凤玲;郝跃伟;刘伟;魏金省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老年人应用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 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1〕,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而脂代谢异常、高血压、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吸烟均是AS的重要危险因素. 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他汀类药物应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二级预防中可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致死率. 本文就国内外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疗效、远期生存率及安全性等相关研究作一综述,为老年人应用他汀类降脂治疗及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提供依据.

    作者:刘鑫;朱彩云;杨斯童;孔俭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唑来膦酸联合骨松宝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慢性腰背痛的疗效

    目的 评价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骨松宝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慢性腰背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90 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慢性腰背痛患者,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两组均给予维生素D、钙剂,同时采用轻度按摩法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唑来膦酸注射液及骨松宝胶囊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密度t值、视觉疼痛模拟评分及日常活动功能情况.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77.78%)高于对照组(57.78%) (P<0.05).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t值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患者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1.97±0.65)〕分低于对照组〔(3.35±1.12)〕分(P<0.01);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标准心理组分、标准生理组分等均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 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骨松宝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征慢性腰背痛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作者:张长成;杨国志;李振武;尹锐峰;李志安;裴飞舟;冯志芬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新辅助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老年晚期卵巢癌的疗效

    目的 探讨腹腔热灌注顺铂治疗老年晚期卵巢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 8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40 例,均使用紫杉醇. 对照组联合顺铂静注,观察组联合顺铂腹腔热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CA125水平变化,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及2 年生存率. 结果 治疗后1个周期开始,观察组CA12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肾功能损伤和骨髓抑制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及2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腹腔热灌注顺铂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刘恩令;糜若然;周玉秀;王立群;张艳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CHF)胰岛素抵抗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122例老年CH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予以CHF标准治疗联合比索洛尔,观察组予以CHF标准治疗联合卡维地洛,观察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标、心功能、肱动脉血流介导血管扩张反应( FMD)的变化、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径(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FMD明显高于对照组;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 ). 结论 卡维地洛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以及心功能,尤其是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小华;周志宏;陆士娟;黄康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法舒地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45例

    肺动脉高压( PH)常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反复出现病情急性加重,增加患者住院频率和时间. 近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合并PH主要机制为缺氧性肺血管收缩、肺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和肺血管重塑. 蛋白磷酸化酶( Rho )和Rho激酶通路在多种细胞功能方面起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细胞对于机械变化的传感和应答,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组构,胞质分裂和基因表达. 动物实验〔1〕表明Rho激酶抑制剂能够改善小鼠慢性低氧引起的PH,减少大鼠野百合碱引起的PH所致肺动脉损害. 本研究探讨法舒地尔治疗COPD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善作用.

    作者:胡燕霞;梅同华;柳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黄芪总皂苷对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模型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内质网应激( ERS)对心肌肥大的影响,探讨黄芪总皂苷对ERS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 方法 心肌细胞原代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衣霉素(TM)组、黄芪总皂苷联合TM(AST+TM)组. 通过测定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度、心肌细胞表面积观察心肌细胞肥大,通过内质网染色以及RT-PCR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和C/EBP同源蛋白(CHOP)mRNA的表达观察心肌细胞 ERS反应.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M组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度提高、心肌细胞表面积增加,ERS分子GRP78和CHOP mRNA表达增加,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内质网形态改变与TM组相比,AST+TM组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度降低、心肌细胞表面积减小, GRP78 和 CHOP mRNA表达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内质网形态恢复,与对照组类似. 结论 ERS诱导剂TM诱导心肌细胞显著肥大,同时伴随ERS反应,黄芪总皂苷可以通过减弱 ERS反应而抑制TM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

    作者:顾静;李海龙;刘凯;李应东;明海霞;李杨;吴红彦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检测在老年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及诱导痰中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 sTREM)-1 对老年人肺炎早期诊断的价值及病情评估的意义. 方法 选取74例年龄≥60岁患者,分为肺炎组40例(其中重症肺炎15例,普通肺炎25例),非感染组(20 例),健康对照组(14 例),分别于入组后24 h内留取血清及诱导痰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血清及诱导痰中sTREM-1水平. 结果 ①肺炎组血清及诱导痰中 sTREM-1 水平较非感染组及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P<0.01);②重症肺炎组与普通肺炎组诱导痰中sTREM-1水平差异显著(P<0.05);③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发现血清及诱导痰sTREM-1检测诊断老年人肺炎有一定准确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95%CI:0.742 ~0.978),0.939(95%CI:0.857 ~1.000),P<0.01. 结论 血清及诱导痰sTREM-1检测对于老年人肺炎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诱导痰中sTREM-1水平可以应用于老年人肺炎的病情评估.

    作者:张心怡;颜春松;万玲玲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P53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的检测价值

    目的 探讨基因表达产物P53蛋白在正常宫颈上皮、各级宫颈CIN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CIN病理学及分级的关系. 方法 采用 S-P免疫组化法对45例经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进行检查,检测各级宫颈组织中P53 表达水平,以正常宫颈上皮15 例作为对照. 结果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上皮内瘤样病变分别为0.00%、40.00%,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1);在各分级中,P53 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0%,38.89%,47.06%. 结论 说明P53参与了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发生,在各组宫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

    作者:田晓蕾;钟颖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贵州省老年住宅需求及入住意愿

    老年住宅具有安全性、健康性、舒适性、专用性、周围环境幽雅清静、交通便利、生活服务设施齐全等特点〔1〕. 随着养老模式的改变、家庭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居住消费需求的转变,老年人住房问题将更加突出〔2〕. 本文旨在了解贵州省老年人对老年住宅的需求及入住意愿.

    作者:伍彩红;邓仁丽;黄议;万霞;徐娟;李慧;苏睿莹;杨荟;唐清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密度的变化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THA)后股骨假体周围骨密度( BMD)的变化规律. 方法 依据 Gruen法将股骨假体柄侧分为7个兴趣区,并运用双能X线BMD仪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进行术后1 w、术后3、6个月、1年股骨假体周围BMD监测. 并将各时间段、各区BMD值与术后1 w各区BMD值进行比较. 结果 本组80髋获得术后1年的随访,手术植入假体后的3 个月假体周围BMD值开始下降,6个月内平均值可降至91.02%,其中以股骨柄近端周围松质骨(即R1、R7区) BMD下降为明显,随着人工假体置换术后时间的延长,功能训练的增加,术后1年时人工假体周围BMD平均值又升至92.56%. 结论 双能 X线BMD仪原理( DEX)是 THA后假体周围 BMD变化的有效检查方法. 股骨侧假体近端松质骨的骨吸收及骨丢失为明显,但是远端密质骨的失骨量相对较少,近端松质骨区骨吸收程度与假体松动是否呈正相关,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桂峰;王小林;杜伟;白亚菲;曲延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