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焱;陈德志;王昭玲
突触的可塑性是指突触随时间迁移而出现形态及超微结构、传递和功能的变化,神经递质、受体的数量和突触后棘突等多种因素改变均可影响突触可塑性。长时程增强( LTP )是突触可塑性变化的典型过程之一,通常被认为是大脑学习和长期记忆过程的生理基础。当大量Ca2+瞬间流入突触后膜,可诱发LTP的产生,这一过程与星形胶质细胞( AS)密切相关。 AS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内含量多、体积大,分布广的细胞,被认为是突触的“第三种成分”,与邻近的突触前神经元和突触后神经元公共构成“三重突触”〔1〕。 AS可以通过保持渗透压平衡和为神经元提供良好的离子环境,清除细胞内额外的钾离子,调节葡萄糖和乳酸代谢,影响脑内两大神经递质谷氨酸( Glu)和γ-氨基丁酸( GABA)的循环等作用影响LTP,进而调节突触可塑性〔2~4〕。本文结合近几年研究,就AS在调节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作一系统综述。
作者:孙伟明;宋宛珊;张玉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颅外段椎动脉狭窄及发育不良是引起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常见原因〔1〕。早期正确的诊治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防后循环脑梗死具有重要意义〔2~4〕。 e-flow 是近年来ALOKA公司专门针对血流成像的检查技术,又称为超声增强血流成像技术,可清晰勾勒血管轮廓,对于血流信号的显示接近血管解剖结构,且其操作简便易行,对老年患者尤为适宜。目前e-flow技术在先心病及肿瘤方面已有应用〔5,6〕,而在老年椎动脉狭窄性病变方面鲜有报道。本文旨在探讨e-flow成像技术在诊断椎动脉狭窄方面的应用价值。
作者:关莹;南瑞霞;万映;郑恩海;柏雪菲;冼少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椎间隙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将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椎间隙植骨融合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腰椎功能、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结果①手术情况: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卧床时间、伤口引流量无差异;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115.23±13.58)d vs(142.28±18.84)d;②骨折愈合情况:观察组患者的 Cobb 角均低于对照组(9.41±1.14)vs(14.13±2.98),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高于对照组(90.31±10.23)vs(82.54±9.34);③腰椎功能及疼痛评分:观察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14.28±3.21)vs(21.09±5.32),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23.18±2.84)vs(17.36±2.05);④并发症:观察组愈合过程中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8.57% vs 37.14%)。结论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椎间隙植骨融合治疗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腰椎功能,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商震;程建姝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绿茶提取物在运动中对机体肌肉组织中能量代谢的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低剂量绿茶提取物组(TPEL),中剂量绿茶提取物组(TPEM),高剂量绿茶提取物组(TPEH)。每天在运动前30 min灌胃1次,连续灌胃6 w,6 d/w,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5,10,15 g· kg-1· d-1,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6 w力竭训练结束后,宰杀大鼠。根据试剂盒的方法测定大鼠腓肠肌游离脂肪酸( FFA)含量和Western印迹法测定大鼠腓肠肌组织激素敏感性脂肪酶( HSL)蛋白表达。结果力竭游泳训练导致大鼠腓肠肌FFA含量均显著升高,绿茶提取物组大鼠高于安静对照组( P<0.01)和运动对照组( P<0.05)。力竭游泳运动和绿茶提取物各组大鼠腓肠肌HSL 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绿茶提取物组大鼠高于安静对照组和运动对照组(P<0.01),TPEM、TPEH组与运动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绿茶提取物能够促进肌内脂肪酸合成为运动供能并调节脂质代谢。
作者:李敏华;唐健;雷丽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术后组织中定位于X染色体上的 Wilms基因(WTX)、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蛋白(PTEN)和原癌基因 C-MYC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0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观察组,留取临床资料及术后的蜡块组织。78例复杂性增生的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78例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三组均行免疫组化检测,检测 WTX、PTEN 和 C-MYC 的表达。结果三组中 WTX、PTEN 和 C-MYC表达的阳性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WTX、PTEN和C-MYC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大径、肌层浸润深度和Ki67的表达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中WTX、PTEN和C-MYC的表达均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子宫内膜癌术后组织WTX、PTEN低表达、C-MYC高表达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三者间无明显协同作用。
作者:张爱东;焦健;于海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入选该院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52例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评估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Harris总评分显著高于术前患肢缩短显著低于术前(均P<0.01);经过分析,与肢体功能和长度恢复困难显著相关的因素有年龄<60岁、内固定失败后行置换术时间间隔>4年和术前肢体缩短≥2 cm(均P<0.05)。结论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显著,但应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及早手术。
作者:曹志强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 PD)大鼠神经行为学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体重范围185~210 g的SPF级雄性SD大鼠68只,均复制为P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只。对照组大鼠给予左旋多巴治疗,观察组大鼠给予左旋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比较两组大鼠治疗1、3、5、7 w神经行为学指标对侧旋转、旋转启动时间、旋转持续时间、剂峰旋转圈数及 AIM评分变化。结果两组大鼠给药后均出现对侧旋转,且随着给药时间延长对侧旋转圈数逐渐增加,其中给药5w时大鼠达到峰值。两组大鼠随着给药时间延长,旋转启动时间逐渐降低,旋转持续时间呈增加趋势,剂峰旋转圈数也呈逐渐增加趋势,而AIM评分也随治疗时间逐渐增加。同一观测时间点,观察组对侧旋转圈数、大鼠旋转启动时间、旋转持续时间、剂峰旋转圈数、AIM评分都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普拉克索能够有效缓解高剂量左旋多巴对PD大鼠神经行为造成的不利影响,改善AIM评分,并有利于促进左旋多巴治疗PD的疗效。
作者:王进;殷立新;霍颖浩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糖尿病继发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方法将2型糖尿病( T2DM)患者8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炎症因子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低切、中切、高切全血黏度以及低切、中切、高切全血还原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有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降低血脂水平和血粘度,缓解炎症反应,是预防糖尿病继发心血管疾病的理想方法。
作者:马洁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总结老年周围型肺结节的良恶性CT征象。方法所有病例术前均行高分辨率 CT( HRCT)检查,统计学分析结节大小、形态、边缘及磨玻璃成分、内部特征在各病理组间差异。结果磨玻璃结节大小及磨玻璃成分在各病理组间差异显著,形态、边缘及内部特征无统计学差异;实性结节大小、边缘特征在各病理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形态特征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HRCT在≤10 mm的周围型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上有一定价值,较大结节(8~10 mm)及实性成分的存在(mGGN)或具有分叶特征的实性结节高度提示恶性肿瘤可能。
作者:刘伟;刘晶;伍建林;孙传恕;吕丽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建立卵巢切除术后皮肤老化模型,观测白藜芦醇对卵巢切除术后大鼠皮肤衰老的影响。方法将56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成7组:空白对照组、去卵巢组、雌激素治疗组、白藜芦醇治疗组(低、中、高剂量)以及白藜芦醇和他莫昔芬联合治疗组。大鼠处死后取皮肤组织,部分组织测定其生物活性酶,部分组织采用Western 印迹方法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蛋白表达。结果白藜芦醇治疗组(中、高剂量)、雌激素组分别与去卵巢组比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增高、羟脯氨酸含量增加,丙二醛含量降低(P<0.05),SIRT1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并且采用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处理后,能够明显拮抗白藜芦醇组上述作用( P<0.05)。结论白藜芦醇通过雌激素受体发挥抗皮肤衰老作用,并且这一作用与SIRT1蛋白调节有关。
作者:况晓东;漆文萍;鄢敏;肖雯;胡明华;艾有生;熊小亮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HSP)60在纳洛酮神经保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小胶质细胞株 BV2,实验分为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细菌脂多糖,LPS)、实验组( LPS+纳洛酮)。利用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不同分组中 HSP60的表达,ELISA技术检测 HSP60的胞外释放。利用人重组HSP60(rhHSP60)作用于BV2细胞,然后用 Western 印迹技术检测不同分组中 Toll 样受体(TLR)-4的表达;收集细胞培养液,用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和γ-干扰素( IFN-γ)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中的 HSP60和 TLR-4表达及TNF-α和 IFN-γ的释放都显著增加;而加入纳洛酮后,实验组中这些因子的水平都明显降低( P<0.05)。结论纳洛酮可能通过 HSP60-TLR-4途径阻止小胶质细胞的活化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丁斐嘉;张楠;马骄;李凡;张蕊;李玲;李云鸿;王银 刊期: 2015年第18期
老年人的生活随着年龄的增大自理能力日益弱化,而中国特有的“421式”家庭结构,使传统的养老模式越来越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求〔1〕,采用先进物联网技术为老年人提供良好和健康的护理服务,加快实现健康老龄化,是养老服务与养老产业发展的方向。本文就物联网技术在养老护理领域的应用与展望进行综述。
作者:陈四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蓝皮书显示,2012年全国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大约有5000万的农村留守老年人。本研究旨在探讨城镇化视线下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及对策。
作者:宋强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老年女性性激素水平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将76例存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CI)的老年女性设为MCI组,70例无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女性设为正常组,对所有纳入研究者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评分,并检查性激素指标。结果 MCI组FSH水平高于正常组,而MMSE评分、E2、PRL、T水平低于正常组(均P<0.05),LH、P水平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MCI组患者MMSE评分与FSH水平呈负相关,与E2、PRL、T水平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2、0.874、0.762、0.617,均 P<0.05。结论罹患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女性FSH水平明显上升,而E2、PRL、T水平降低,提示老年女性性激素水平与认知功能受损存在密切关系。
作者:徐怡;姚丹娜;王朝甘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 DN)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糖、血脂、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6例老年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给予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滤过率(UAER)及24 h尿白定量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DN,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和肾功能,对于预防或延缓DN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攀;胡晓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心衰患者血浆心肌营养素-1(CT-1)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取老年 ACS患者160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判定血管狭窄程度,分为无狭窄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及重度狭窄组;依据临床指标进行心功能分级,彩超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血浆CT-1水平,N末端B型利钠肽原( NT-proBNP)水平采用锐普荧光干式定量分析仪检测。结果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血浆CT-1、NT-proBNP水平越高(P<0.01);随心衰程度加重,CT-1、NT-proBNP水平升高(P<0.01)。 Pearson 相关分析血浆CT-1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 P<0.01)。结论老年 ACS 合并心衰患者血浆 CT-1水平明显升高,与 NT-proBNP、LVEF有较好相关性。检测CT-1水平可能有助于老年ACS患者的风险评估。
作者:任明芬;殷国田;王朝清;温雅;李波;马金霞;刘伟利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通过研究红芪多糖( HPS)对糖尿病肾病( DN) db/db小鼠肾组织中 PKC 与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HPS对DN小鼠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将50只5周龄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5组:HPS高、中和低剂量组,替米沙坦阳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另设正常组,为10只同周龄的db/m小鼠。给药8 w,于给药前及给药后第2、4、6、8周末检测小鼠血糖浓度,第8周末收集小鼠24 h尿,检测24 h尿蛋白排泄量后处死小鼠,眼球取血并分离血清检测甘油三酯( TC)、总胆固醇( TG)等,并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PCR)、免疫蛋白印迹检测肾组织PKC蛋白及IIMP-1 mRNA的表达。结果 HPS治疗8 w后,db/db 小鼠的血糖、体重均较模型组降低,但只有高、中剂量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中剂量组下降明显(P<0.01);24 h蛋白尿排泄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 TC、TG 均降低(P<0.05),其中中剂量组下降更明显(P<0.01)。与模型组比较,TIMP-1 mRNA的表达量除 HPS 低剂量组无改变外,其余治疗组均增强(P<0.05),且HPS中剂量组变化明显(P<0.01);PKC蛋白的表达在HPS高、中剂量组有所下降(P<0.05),且HPS中剂量组下降明显(P<0.01)。结论 HPS可能通过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上PKC蛋白的表达及增强TIMP-1mRNA的表达,减缓糖尿病肾病的病程进展。
作者:祁雪艳;金智生;陈长浩;关雁;王倩;余海艳;张梅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行PCI术89例,术后均对患者随访6~12个月。嘱患者术后1年来院复诊,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依据是否在支架内发生再狭窄,将患者分为A组(狭窄组)和B组(未狭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植入支架直径,结合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和生活习惯差异,探讨引发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成功行PCI术患者89例,平均年龄(69.6±7.8)岁。术后1年复诊86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组情况为:A组52例,B组34例。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血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但在吸烟、运动与否,既往糖尿病史,植入支架直径、生化指标(脂蛋白a、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清总胆红素)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可能影响 PCI术后再狭窄的因素中,吸烟,既往糖尿病史和高的脂蛋白a、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危险因素,运动、植入支架直径及血清总胆红素为保护性因素( P<0.05)。结论临床需对高危患者加强生化指标监测和饮食控制和降脂药物治疗,并在行PCI术时根据患者个体病情选择合理的支架,则有望预防和减少PCI术后的再狭窄。
作者:李海滨;姜志安;刘向东;杨志慧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在不能手术的结肠癌患者中,C反应蛋白( CRP)、白蛋白( ALB)、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CS)在预测化疗疗效、肿瘤进展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2例结肠癌患者接受一线含氟尿嘧啶方案化疗,评价化疗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CRP、ALB水平及GCS评分变化,对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6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有效率(RR)为51.6%,疾病控制率(DCR)为82.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8.6个月,1年总生存率为69.7%。(2)治疗前肿瘤TNM分期越晚,血清CRP表达越高。(3)治疗前、后血清CRP 浓度变化及GCS评分与治疗疗效有关,ALB水平变化各治疗疗效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不能手术的结肠癌患者中,联合检测血清CRP、ALB 及GCS评分对化疗后的病情评估、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张瑜;李亚;吴海霞;倪婷婷;张汉群;谭诗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调查宁波市某石油化工企业的中老年员工糖尿病( DM)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情况。方法采用普查方法,调查了该企业7532名>40岁在职和退休员工的DM史、是否应用降血糖药物治疗和空腹血糖状况,对否认有DM史而空腹血糖5.6~6.9 mmol/L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标准和2012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标准诊断DM 与 DM 前期。结果该中老年人群中DM总体患病率10.1%,男性10.7%,女性9.0%(P=0.021)。 DM前期患病率因诊断标准而异,按ADA标准的总体患病率15.7%,男性16.5%,女性14.2%(P=0.009),按WHO/IDF标准的患病率为1.8%。 DM 总体知晓率、治疗率和空腹血糖达标率分别为83.6%(男性81.5%、女性88.5%,P=0.017)、63.0%(男性62.1%、女性65.2%,P=0.422)和66.4%(男性63.8%、女性72.7%,P=0.018)。已知DM患者中,降血糖药物治疗率75.4%。在接受药物治疗的DM患者中,空腹血糖达标率68.6%。结论宁波市中老年石油化工企业员工中DM患病率达10%,以ADA标准的DM前期患病率是WHO/IDF标准的8.7倍。 DM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较高,女性知晓率和空腹血糖达标率优于男性。
作者:毛玉山;李静;陈长喜;张燕鸣;胡柯铭;麦一峰;朱忠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