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禹;赵英政;张凌波;徐光翠
目的:探讨大鼠脑出血后JAK2-STAT3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及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08只,经尾动脉取血缓慢注射到尾状核区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根据出血时间不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h、9h、1d、3d、5d和7d6组,每个组又分为3个亚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AG490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印迹检测JAK2、p-JAK2、STAT3和p-STAT3的表达,并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与假手术组和AG490组相比,模型组中p-JAK2和p-STAT3大量表达,并于24 h时达到高峰;与模型组相比,AG490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在各时间点均较低。结论脑出血后能够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并导致脑组织水肿。
作者:王绪常;张振兴;宋晓峰;李树玲;周青青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SD大鼠在维生素D3联合高脂饲料处理下,90 d建立动脉粥样硬化( AS)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雄性 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AS组。对照组予以基础饲料饲养,AS组维生素D3以60万U/kg实验开始前4 d连续腹腔注射,之后以30万U? kg-1?30 d-1的剂量腹腔注射,并联合高脂饲料饲养90 d。检测0、45及90 d血清总胆固醇( TC)、钙离子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浓度。 HE 染色法检测 AS过程中主动脉动态病理变化。结果90 d AS组TC、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AI)及钙离子浓度显著高于0 d和90 d对照组(均P<0.05),90 d时出现主动脉中膜钙化型AS斑块。结论 SD大鼠在维生素D3联合高脂饲料处理下,90 d成功构建了主动脉中膜钙化型AS模型。
作者:龚博君;李自成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荷丹片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8例纳入研究的病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38例)加用荷丹片口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改善情况;观察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患者 IMT、斑块面积及血脂水平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有肌肉痛、肝功能异常、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荷丹片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疗效显著。
作者:陈刚;陈玲;张辉;陈曼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老年肾脏疾病和青中年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2年9月至2014年7月收住院的肾脏疾病行肾穿刺活检的2516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按照年龄将其分为两组:老年组624例,青中年组1892例。结果老年组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青中年组(P<0.05);老年组高血压发病率高于青中年组(P<0.05);老年组原发性肾脏疾病中膜性肾病常见,其次是IgA肾病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糖尿病肾病常见,其次是肾淀粉样变性和高血压肾损害。青中年组原发性肾脏疾病中IgA肾病常见,其次是系膜增生性肾炎;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狼疮性肾炎常见。结论肾脏疾病病理诊断在老年人、青中年人之间不同。
作者:张新鹏;高丹;刘树军;娄岩;郑长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放疗不同剂量的顺铂周疗方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该院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75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单纯放疗组25例(单纯采用放疗治疗)、小剂量组25例(放疗同时顺铂周疗的剂量控制在20 mg/m2)及标准剂量组25例(放疗同时顺铂周疗的剂量控制在40 mg/m2)。观察对比3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2年内生存率及治疗期间的毒性反应。结果小剂量组与标准剂量组总有效率及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小剂量组与标准剂量组的总有效率及生存率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放疗组及小剂量组的毒性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标准剂量组( P<0.05);放疗组与小剂量组毒性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疗,其疗效及生存率显著优于单纯放疗;放疗联合小剂量顺铂剂量可以有效降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毒性反应,且疗效与生存率与标准剂量相当,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吴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糖尿病(DM)尤其是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由于病程长、并发症多、长期用药、严格饮食控制等问题常伴有较高的抑郁发生率,当抑郁与T2 DM 合并发生时,可增加患者DM并发症和功能性残疾的风险〔1~3〕。本研究旨在观察聚焦解决模式对社区老年T2DM伴发抑郁的干预效果。
作者:蔡艳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比较尼卡地平和硝普钠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时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人。 A组:控制性降压药选用硝普钠;B组:控制性降压药选用尼卡地平。监测并记录入室( T0)、手术开始后10 min (T1)、阻断颈动脉时(T2)、控制性降压后1 min(T3)、控制性降压后5 min(T4)及控制性降压后15 min(T5)各时间点的收缩压(SBP)及心率(HR)并记录术中室性期前收缩、心动过速、术后苏醒延迟、术后躁动以及寒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 A 组比较, B 组在 T3~T6时间段控制性降压时,达到预期血压的速度更快、更平稳,且心率更稳定。 B组术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更小,术毕清醒更快,术后几乎不用升压药,预后更好。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术中应用尼卡地平干预进行控制性降压,可有效预防患者术中出现剧烈的血流动力学波动,避免因心率过快引起心肌氧耗增加导致的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
作者:林晓东;郭雨;周姝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了解农村独生子女家庭老人的健康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自制问卷和SF12量表调查获得所分析的976名老人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结果60~70岁独生子女家庭男性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评价(均分分别为50.71和49.49分)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的男性老年人(分别为48.99和47.42分),其余组别没有显著差异,年龄、文化程度、日常支出来源和子女关心等是老人健康相关因素,独生子女因素与生理健康相关(OR=0.649,P=0.010)。结论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人健康评价与非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人总体区别不大,经济自主有利于农村老人心理健康,却不利于生理健康;子女关心有助老人健康,需加大农村家庭“健康孝老”教育力度。
作者:周建芳;施红云;史加华;陈德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爱罗咳喘宁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大鼠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 )和肺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MIP)-2、和髓过氧化物酶( MPO)变化及肺组织结构的影响,探讨爱罗咳喘宁方对COPD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 LPS)加烟雾诱导COPD大鼠模型,大鼠被随机被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爱罗咳喘宁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组、模型组灌胃蒸馏水(10 g? kg-1? d-1),爱罗咳喘宁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混悬液5,10,20 g? kg-1? d-1,连续7 d。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BALF和肺组织匀浆中TNF-α和MIP-2的含量,比色法测定MPO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BALF 和肺组织匀浆TNF-α、MIP-2和MPO均显著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爱罗咳喘宁口服液中剂量组TNF-α、MIP-2和MPO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爱罗咳喘宁口服液治疗 COP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MIP-2和MPO的释放有关。
作者:尚立芝;张紫娟;谢文英;张良芝;常学辉;胡文豪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白细胞介素(IL)-6、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脑钠素(BNP)和心功能的变化。方法68例老年 ACS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4例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d)治疗;强化治疗组34例给予瑞舒伐他汀(20 mg/d)。两组疗程均为32 w。另外选择健康体检者3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IL-6、GMP-140、BNP及左室射血分数( LVEF)。结果两治疗组治疗32 w后血清IL-6、 GMP-140和BNP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LVEF明显改善(P<0.01),强化治疗组作用更显著。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降低老年ACS患者血清IL-6、GMP-140和BNP,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活化,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心功能。
作者:冯惠平;贾新未;谢俊敏;王占启;李晓红;冯翠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骨软组织肉瘤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与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使用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MDR1、GST-π的表达;采用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肿瘤组织对阿奇霉素( ADM)、顺铂( DDP)、5-氟尿嘧啶( FU)、丝裂霉素(MCC)、长春新碱(VCR)及甲氨蝶呤(MTX)的敏感性。结果软骨肉瘤组织对于 ADM,DDP,5-FU,MMC,VCR,MTX 的敏感率分别为53.2%,77.2%,51.4%,51%,34.6%,48.1%。瘤体的P-gp与GST-π的相对荧光强度分别为1.55和2.48。 P-gp 的表达同 ADM 耐药性,GST-π的表达同ADM,DDP,MMC耐药性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 MDR1同GST-π的表达同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相关性。术前,化疗患者GST-π于升高,术前升高的患者术后复发显著高于术前表达较低的患者。结论骨软组织肉瘤患者MDR1、GST-π表达对化疗的敏感性有个体差异,化疗可导致GST-π升高,GST-π高表达与骨软组织肉瘤耐药有直接关系,且影响预后。
作者:孙仁光;刘泽淼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腹腔镜手术是妇科手术中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术中麻醉除了要求达到一定深度外,还要保证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迅速等,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退化,当手术难度大、时间过长时,术中患者可能出现缺氧等临床表现,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增加手术风险。七氟烷是一种高效的全身麻醉药,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术中维持平稳,苏醒快速等优点。本文观测七氟烷对老年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清和肺灌洗液中IL-1β的影响。
作者:朱雪莲;郭红;曾凡荣;左会明;辛险峰;王东伟;杨秀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社区中老年人衰弱的发生率为6.9%~14.9%〔1~3〕,85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中衰弱的发生率更高,尤其是高龄老年女性衰弱占45.1%〔4〕。衰弱的老年人占用了大量卫生服务资源,且健康结局依旧难以改善,加重了家庭照护者的身心负担和社会养老与医疗的负担〔5〕。通过早期筛查衰弱老年人并及时给予预防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或延缓不良结局的发生〔6〕。本文介绍国外老年人群衰弱评估工具及其在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作者:奚兴;郭桂芳;孙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连续动态颅内压监测对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扩大的早期预警作用及改善治疗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无创颅内压(NICP)监测技术对该院收治的160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连续动态监护,根据颅脑CT检测结果分为血肿稳定组和血肿扩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NICP、颅脑灌注压(CPP)、血肿侧与健侧 NICP 差值(D 值)、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OS)治疗预后情况。结果入选患者中血肿扩大57例(35.63%),其中12 h内发生血肿扩大52例(91.23%);血肿扩大组患者复测时NICP值、D值均明显高于入院时(P<0.05);而CPP值以及血肿稳定组NICP值、CPP值、D值与入院时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中D值>1.3 mmHg的病例情况统计显示,入院首测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测时血肿扩大组明显高于血肿稳定组(P<0.01)。 GOS评分血肿扩大组预后良好率明显低于血肿稳定组,植物生存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血肿稳定组(P<0.01);但两组中残率和重残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 NICP监测技术无创、连续监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早期了解血肿动态变化情况,对出现血肿扩大的患者及时干预,改善治疗预后,将D值作为评估指标能够使早期预警效果更敏感。
作者:刘汶;刘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NSCLC患者10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G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 GP化疗方案联合静脉滴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 CD3+、CD3+CD4+、CD16+CD56+、CD4/CD8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躯体功能(67.2±16.6)分、情绪功能(73.8±17.2)分、社会功能(66.7±20.4)分、整体生活质量(83.5±25.7)分均高于对照组躯体功能(55.7±14.5)分、情绪功能(62.9±15.1)分、社会功能(54.6±19.2)分、整体生活质量(72.7±22.6)分(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下降、肝肾功能损伤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NSCLC,能够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化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
作者:陈奕霖;杨卫兵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2 min步行训练对改善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以家庭为背景,对42例重度COPD患者实施2 min步行训练,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自我效能、CAT及Brog评分变化。结果重度 COPD 患者自我效能感降低;2 min 步行训练干预后,患者症状管理自我效能总分(t=-6.626,P=0.000)及各维度评分、CAT总分(t=-3.488,P=0.040)及 Brog评分(t=3.803,P=0.013)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结论以家庭为背景,2 min步行训练可提高重度COPD患者症状管理的自信心,改善患者活动时的呼吸症状,进而改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作者:钱红英;钮美娥;韩燕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海马认知障碍对血脂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肝脏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 A还原酶( HMG-CR)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Aβ1~42大鼠海马内注射构建认知障碍模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 RT-PCR)检测肝脏 HMG-CR mRNA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肝脏HMGC-R 的表达。结果①实验组大鼠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为(2.30±0.08)mmol/L、(4.60±0.10)mmol/L、(2.41±0.06)mmol/L,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②实验组大鼠肝脏 HMG-CR mRNA表达水平为0.49±0.03,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P<0.05)。③实验组大鼠肝脏HMG-CR表达水平为0.50±0.02,显著高于假手术组与对照组(P<0.05)。结论海马认知障碍可引起大鼠血脂水平升高,其机制可能与认知障碍大鼠肝脏HMG-CR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作者:韦日明;李统四;郭亚芬;杜森;夏春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但约有70%的透析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头痛〔1〕,其中血液透析头痛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腹膜透析。透析性头痛包括:(1)原有头痛病史的患者,在血液透析期间或其后头痛发作;(2)原来无头痛的患者出现与透析直接相关的头痛。有研究发现,第二种类型头痛的患者约占血液透析的20%。目前,透析性头痛的病因、发病机制不清,给治疗带来很大的难度,本文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对透析性头痛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张彤;齐晶晶;满玉红;于挺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幕下脑卒中患者白质高信号( WMH)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 Fazekas和 Scheltens评分量表评估42例幕下脑卒中患者脑白质病变。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Rey-Osterrieth复杂图形测验(ROCFT)和电脑神经心理测验(CNT)评估脑卒中患者1个月后的认知功能。根据WMH将患者分为无WMH组和WMH组。比较两组间的一般特征和认知功能。结果两组间的一般特征,比如年龄、脑卒中类型、高血压病史和教育程度等无统计学差异。然而,WMH组患者MMSE评分明显低于无WMH组患者(P<0.05)。无WMH组患者ROCFT中言语学习测试评分显著高于WMH组(P<0.05)。无WMH组患者的执行功能高于WMH组患者。结论幕下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 WMH呈正相关。
作者:吴学平;杨昌勤;孔德雯;岳红;李燕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老年女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127例老年女性乳腺癌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Ki67表达,分析其与 ER、PR、Her-2等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Ki67表达阳性率为73.2%;Ki67阳性表达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数无关;与ER、PR及Her-2的表达相关( P<0.05)。结论 Ki67与Her-2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作者:雷双根;余小芬;雷秋模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