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尼卡地平和硝普钠在老年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控制性降压效果比较

林晓东;郭雨;周姝

关键词:尼卡地平, 硝普钠, 颈动脉, 内膜剥脱术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尼卡地平和硝普钠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时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人。 A组:控制性降压药选用硝普钠;B组:控制性降压药选用尼卡地平。监测并记录入室( T0)、手术开始后10 min (T1)、阻断颈动脉时(T2)、控制性降压后1 min(T3)、控制性降压后5 min(T4)及控制性降压后15 min(T5)各时间点的收缩压(SBP)及心率(HR)并记录术中室性期前收缩、心动过速、术后苏醒延迟、术后躁动以及寒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 A 组比较, B 组在 T3~T6时间段控制性降压时,达到预期血压的速度更快、更平稳,且心率更稳定。 B组术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更小,术毕清醒更快,术后几乎不用升压药,预后更好。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术中应用尼卡地平干预进行控制性降压,可有效预防患者术中出现剧烈的血流动力学波动,避免因心率过快引起心肌氧耗增加导致的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纳米级靶向化疗药物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化疗药物的副作用使其应用范围很小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纳米医学将纳米尺寸和纳米结构的材料应用于药物的开发,其独特性能克服了很多传统化疗药物的限制,成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抗癌手段〔1,2〕。目前纳米颗粒-化疗药物制剂已被批准临床使用,知名的是阿霉素(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和商品名为Abraxane的紫杉醇(白蛋白纳米颗粒),尚有一些其他药物目前在临床试验阶段〔3〕。纳米颗粒可以防止化疗药物降解以提高其在体内的生物分布,使其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并减少对健康组织的影响。

    作者:龚锐;李胜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慢性低氧及野百合碱对SD大鼠右心室功能及规范性瞬时感受器电位亚家族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慢性低氧(CH)及野百合碱(MCT)对SD大鼠右心室功能及右心室心肌细胞上规范性瞬时感受器电位(TRPC)亚家族表达的变化。方法将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 CON组)、CH组和MCT诱导右心室肥大模型组( MCT组),每组24只。 CH组将大鼠置于CH(10%O2)环境饲养3 w以诱导大鼠发生右心室肥厚,MCT组则是对 SD 大鼠进行腹腔注射诱导液,其剂量规定是2%MCT 60 mg/kg,设计MCT诱导大鼠出现右心室肥厚模型。之后对上述三组SD大鼠的右心室进行全面检查,研究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右心肥大指数( RVMI)、右心室心肌病理切片,实时定量PCR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TRPC亚家族mRNA和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 CON组比较,CH组及 MCT组:SD大鼠的右心室功能相关指标收缩压(RVSP)、右心室内压力大上升速率(+dp/dtmax)、RVMI均显著增加(P<0.01),且 MCT组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RVMI均显著高于CH组;心肌纤维组织呈病态状,纤维层变厚,胞核颜色加重、外形不规则,同时经检测发现,MCT组的病理改变较CH组更为显著;CH组右心室心肌组织TRPC1 mRNA表达升高;MCT组右心室心肌组织 TRPC6 mRNA表达升高;CH组大鼠右心室 TRPC1蛋白指数异常,其表达率增加, MCT组大鼠右心室TRPC6蛋白指数异常,其表达率增加( P<0.05)。结论在CH环境中生长3 w 能够顺利诱导大鼠出现右心室肥厚,同时也会提高其心肌细胞中的TRPC1 mRNA与蛋白的表达,MCT预处理3 w可成功诱导SD大鼠产生右心室心肌肥厚,且MCT预处理的诱导的右心室肥厚现象比较明显,同时也提高其心肌细胞中的TRPC6 mRNA与蛋白的表达,这两个亚型或许是诱导右心室肥厚出现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慧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非那雄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时增大的前列腺压迫尿道,致尿流受阻,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如急性尿潴留、肾积水,甚至肾衰竭等〔1〕。内源性雄激素包括睾酮(T)和二氢睾酮(DHT),DHT对前列腺的生长和发育起重要作用,如果体内DHT水平过高,可引起BPH。非那雄胺是一种Ⅱ型5α-还原酶抑制剂,抑制T转化为DHT,降低体内DHT水平,从而改善BPH的症状及延缓其进展,目前被广泛用于治疗BPH。雄激素在骨骼生长代谢、骨量维持及抗骨量丢失等方面均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当体内雄激素水平低下时,骨形成减弱,骨破坏增多,从而易患骨质疏松〔2〕。本研究探讨非那雄胺对BPH患者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的影响。

    作者:符少萍;陈焕清;陈玉成;缪瑞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肝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发生高血糖的相关因素及乌司他丁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发生高血糖的相关因素及乌司他丁的干预效果。方法肝切除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采用全身麻醉方式,观察组麻醉开始前和手术开始前给予乌司他丁,对照组给予20 ml生理盐水,检查两组手术切皮前( T0)、切肝后即刻(T1)、切除肝脏后20 min(T2)、缝合即刻(T3)、术后第1天(T4)和术后第2天(T5)血糖水平,并分析高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 T1、T2、T3、T4和T5血糖水平差异显著(P<0.05);与T0比较,两组血糖逐渐升高,至T3高,T4、T5降低,观察组上升和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术中出血量、手术切除范围(肝段切除,联合肝段切除)和具有糖尿病史是肝切除术发生高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以明显预防肝切除术后血糖升高。

    作者:刘丽丽;李笃竽;王涛;孙虎;徐志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诱骗受体3与非肿瘤疾病研究进展

    诱骗受体3是一个在抗细胞凋亡及抗炎、免疫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新蛋白因子〔1〕,既往的研究多集中在诱骗受体3与肿瘤的相关性方面,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其在非肿瘤性疾病中亦扮演重要角色,故本文针对其在结缔组织疾病、肺纤维化、糖尿病、肠道炎症等方面加以综述。

    作者:杨洋;苏文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华法林对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功能及心肌Na+-K+-ATPase亚基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华法林对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功能及对心肌Na+-K+-ATPase亚基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ar大鼠88只,按随机数字表达法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高辛组(32μg/kg)、华法林组(0.25 mg),每组22只。除了正常对照大鼠外,其他三组大鼠行心力衰竭模型手术,正常组行假手术造模,于造模第3周起予以各组大鼠相应的药物进行灌胃治疗,1次/d ,连续灌胃4 w。末次灌胃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各组大鼠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动脉血清的脑钠肽(BNP)含量;采用Western印迹和RT-PCR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a+-K+-ATPase α1和α2亚基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①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LVEF明显降低,而LVEDD、BNP明显升高( P<0.01);与模型组相比,地高辛组和华法林组大鼠 LVEF 明显升高,而 LVEDD、BNP 明显降低( P<0.05);②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a+-K+-ATPase α1和α2亚基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③与模型组相比,地高辛组和华法林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a+-K+-ATPase α1和α2亚基蛋白及 mRNA 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 P<0.05)。结论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中Na+-K+-ATPase亚基处于低表达水平,华法林能够通过升高Na+-K+-ATPase亚基表达,改善心衰大鼠心功能,降低脑钠肽含量,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园珍;李军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GTF假体置换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股骨大粗隆柄( GTF)假体置换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以股骨转子间骨折为诊断而收入院患者60例,根据情况分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固定组和GTF假体置换组各30例。 GTF假体置换组采用GTF假体置换股骨头,PFNA固定组采用PFNA对患肢进行内固定;术后第1天可在床上进行股四头肌收缩锻炼,GTF假体置换组3 d后可拄拐下床,PF-NA固定组2 w后可部分负重。围术期对症处理,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分别于手术前、术后3、7 d 采血,检测血液中血糖、甘油三酯( TG)、胆固醇( TC)、血小板、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 D-D)含量,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前比较,术后GTF组与 PFNA组血糖、TG、TC 含量均降低,GTF组与PFNA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手术前比较,术后 GTF组与 PFNA组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含量均升高,PFNA组明显高于GTF组(P<0.05);与手术前比较相比,术后3、7 d两组患者D-D含量均有所改变,与GTF组相比,PFNA组明显较高(P<0.05);④GTF组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与GTF组比较,PFNA组血管内径明显增大,血流速度明显减慢(P<0.05)。结论 GTF假体置换使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血液血糖、TG、TC含量降低,血小板、纤维蛋白原、D-D含量升高,使血管内径增大、血流速度减慢,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但低于PFNA固定患者。

    作者:凌强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海马认知障碍对血脂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肝脏HMG-CR表达的关系

    目的:探讨海马认知障碍对血脂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肝脏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 A还原酶( HMG-CR)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Aβ1~42大鼠海马内注射构建认知障碍模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 RT-PCR)检测肝脏 HMG-CR mRNA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肝脏HMGC-R 的表达。结果①实验组大鼠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为(2.30±0.08)mmol/L、(4.60±0.10)mmol/L、(2.41±0.06)mmol/L,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②实验组大鼠肝脏 HMG-CR mRNA表达水平为0.49±0.03,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P<0.05)。③实验组大鼠肝脏HMG-CR表达水平为0.50±0.02,显著高于假手术组与对照组(P<0.05)。结论海马认知障碍可引起大鼠血脂水平升高,其机制可能与认知障碍大鼠肝脏HMG-CR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作者:韦日明;李统四;郭亚芬;杜森;夏春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单节段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椎间融合器植入与单纯自体颗粒骨植骨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微创单节段腰椎椎间融合术椎间融合器植入或单纯自体颗粒骨植骨两种融合方式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该院骨科收治的拟接受经椎间孔入路的单节段腰椎椎间融合术的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74例,随机分为融合器组和植骨组各37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分别于手术前、术后1 w、1年、2年进行随访,比较数字分级法( 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 ODI)评分、椎间孔和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融合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融合器组患者治疗费用明显高于植骨组( 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2年的VAS评分、ODI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1年和术后2年的VAS评分、ODI评分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融合器组术后2年椎间孔高度、椎间隙高度明显高于植骨组( P<0.05);两组术后2年腰椎前凸角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2年融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老年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微创经椎间孔入路的单节段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椎间融合器植骨能够更好地恢复椎间隙、椎间孔的高度;自体颗粒骨植骨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

    作者:丁国强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核磁共振成像检测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 SWEI)联合核磁共振成像( MRI)检测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该院确诊治疗的前列腺病变患者136例,均给予SWEI,MRI及两者联合检测,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前列腺癌( 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诊断准确情况,以及SWEI平均、大杨氏模量值和MRI各向异性值( FA)、平均表观弥散系数( ADC),应用ROC曲线分析 SWEI、MRI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SWEI联合MRI 检测对Pca、BPH诊断准确率高,MRI检测准确率次之,SWEI检测准确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H患者平均、大杨氏模量值、FA明显低于Pca患者,BPH患者ADC明显高于Pca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WEI诊断Pca的敏感度为69.86%,特异度为73.24%,准确度为75.74%,MRI诊断Pca的敏感度为72.86%,特异度为78.69%,准确度为82.35%,SWEI联合MRI诊断Pca的敏感度为83.58%,特异度为87.59%,准确度为92.65%。结论 SWEI联合MRI检测可有效提高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有助于提高对Pca的检出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球囊释放压力与无复流相关性

    急性心肌梗死( AMI)临床表现为胸骨后剧烈疼痛、心电图和心肌酶的特殊动态变化,如不及时治疗会危及患者生命。目前临床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 )是国际上公认的AMI患者恢复冠状动脉前向血流的治疗方法〔1〕。由于老年患者基础病多、脏器储备能力下降,动脉粥样硬化更严重,常致大面积心肌缺血。 PCI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减少并发症并改善预后,但是部分患者在术后出现了无复流现象,并且一旦发生无复流现象会使患者死亡率升高3~10倍〔2〕。导致PCI术后无复流的因素较多,本文主要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支架球囊释放压力与无复流现象的相关性。

    作者:王艳飞;潘焕军;解俊敏;贾新未;李雅;刘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实时运动疗法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预后的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实时运动疗法对冠心病冠状动脉内支架术( PCI)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被确诊为冠心病并行PCI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在行PCI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术后管理;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实时康复运动训练。实时运动需结合治疗时间选择不同的强度,4 w为1个疗程,共进行3个疗程。所有的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均进行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比较两组心率、血压、心绞痛发作次数、总运动时间,运动至出现ST段压低1 mm 时间,运动至心绞痛出现时间,大运动耐量、血脂、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血压无明显差异( P>0.05);观察组总运动时间,运动至出现 ST段压低1 mm 时间,运动至心绞痛出现时间,大运动耐量、血脂、生活质量等改善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运动疗法可以有效提高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心功能贮备、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组织灌注,增强活动力、改善心功能和预后,减少冠状动脉事件再发风险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志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Galectin-3与乳腺癌发生转移耐药的关系

    Galectin-3是作为多功能性原癌蛋白,广泛参与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血管生成以及凋亡调节,有可能作为一种新型肿瘤转移的诊断标志物及癌症治疗的靶向蛋白之一。但其基因的确切功能及在细胞内外信号传导的作用有待进一步阐明,有助于进一步研究癌症演进和转移的机制,从而治疗临床治疗。

    作者:李玲娣;袁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有效沟通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康复治疗普遍存在诊疗周期长、诊疗效果见效慢的特点。并且,康复治疗对象因疾病造成情绪多变和迫切恢复的心情及对康复结果的过高预期等,均可阻碍诊疗正常进行。部分患者会在治疗疗程结束或好转出院时,常觉得恢复现状和自己初的想法和预期差异较大,甚至产生纠纷。本研究旨在观察有效沟通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作者:李琳;姜慧强;柳涛;贾冬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女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女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40例心绞痛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配对后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0例,两组疗程均4 w,检测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内皮素( ET)-1、一氧化氮( NO)、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 FMD)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 CHOL、HDL-C、LDL-C、NO、ET-1、FM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CHOL、LDL-C、ET-1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实验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HDL-C、NO、FMD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实验组升高更为显著( 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有效降低老年女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刘芳;周云;王晓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老年人性格

    性格在心理学上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本文就老年人性格进行综述。

    作者:闵洋璐;陶琳瑾;蒋京川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支气管镜下白蛋白泡沫定位顽固性气胸漏气支气管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顽固性气胸患者应用支气管镜下白蛋白泡沫定位漏气支气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呼吸科确诊的45例顽固性气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下白蛋白泡沫定位漏气支气管,对照组20例,采用双腔球囊充液定位。比较两组患者的气胸定位情况,定位时间以及封堵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共定位出支气管漏气部位段、亚段、次亚段各18、5、2例,对照组各16、1、0例,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7、0.005、0.015);两组总定位成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45);两组定位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两组患者的封堵成功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P=0.577);两组患者并发症支气管充血水肿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0.362),对照组患者的邻近气管受压和支气管变形扩张的发生率较观察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0.027)。结论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下白蛋白泡沫定位漏气支气管是一种安全、更为准确的治疗方法,特别适合于顽固性气胸的定位治疗。

    作者:罗春娟;张琦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阿托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斑块内血管新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 AS)斑块稳定性及斑块内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将80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无药物干预常规超声造影组(A组),无药物干预超声微泡造影组(B组),阿托伐他汀干预超声常规造影组(C组),阿托伐他汀干预超声微泡造影组(D组),每组20只;建立AS模型后,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斑块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CD40L),第8因子相关抗原( FVⅢRAg)及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3的蛋白表达;利用超声造影技术对斑块进行常规超声及微泡造影检查,并采用 ACQ分析软件得到斑块的始增时间( AT)、到达时间( TTP)、峰值时间( PI)以及基础强度( BI),计算增强强度( EI);利用病理组织学检查以及抗 CD34免疫组化染色法,算出微血管密度( MVD),并与造影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有模型高脂喂养后,相对于A组+B 组,C组+D组的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减轻,且脂质沉积和泡沫细胞也减少;同时C组+D组AS斑块内VEGF,FVⅢRAg,MMP-3和CD40L的阳性染色面积以及MVB值也均明显低于A组+B组(均P<0.01);另外D组AS斑块EI值与MVD值呈正相关(r=0.665,P<0.01),高于C组AS的EI值与MVD值相关性(r=0.401,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稳定AS斑块的作用,抑制斑块内血管新生可能为其机制之一,而超声微泡造影剂有助于评价AS斑块新生血管情况。

    作者:曹桂秋;刘立志;王贵鹏;宣晓岗;李玲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七氟烷对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清和肺灌洗液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影响

    腹腔镜手术是妇科手术中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术中麻醉除了要求达到一定深度外,还要保证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迅速等,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退化,当手术难度大、时间过长时,术中患者可能出现缺氧等临床表现,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增加手术风险。七氟烷是一种高效的全身麻醉药,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术中维持平稳,苏醒快速等优点。本文观测七氟烷对老年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清和肺灌洗液中IL-1β的影响。

    作者:朱雪莲;郭红;曾凡荣;左会明;辛险峰;王东伟;杨秀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小鼠大脑缺氧后eIF4 G在脑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小鼠颅脑缺氧后eIF4G随时间变化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改变。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10组,采用手术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分别于术后2、8、24 h、1、3、6、9、12及16 d处死,应用RT-PCR检测eIF4G的表达变化。结果 eIF4G在脑缺氧2 h后表达增高,且随时间延长表达持续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IF4 G在小鼠脑缺氧后增高,说明蛋白翻译过程在脑缺氧后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高艳斌;张林庆;马可;李家宏;任强;陈志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