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丽;李笃竽;王涛;孙虎;徐志新
目的:探讨吉林省透析人群中的肿瘤发生情况。方法收集和整理吉林地区单中心的透析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透析患者268例,男117例,女151例。年龄18~92岁,透析3 d~9年不等,透析后发生肿瘤的患者27例(10.1%),其中膀胱尿路上皮癌10例,肾盂、输尿管尿路上皮癌8例,肝癌5例,子宫肌瘤3例,软组织肉瘤1例。统计分析显示肿瘤发生与尿量、血肌酐、尿素氮及血尿无显著相关性(P>0.05)。膀胱、肾盂及输尿管尿路上皮癌的发生与马兜铃酸肾病导致的终末期肾病显著相关(r=0.38,P<0.05)。结论对透析人群应该加强预防和筛查,采取综合措施提高透析病人的免疫力,预防和控制感染;并对长期透析患者定期进行尿脱落细胞和肿瘤标志物检测,早期发现,积极治疗,提高该群体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宋国巍;王磊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检测胶质瘤中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Maps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1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分析其意义。方法以67例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以非肿瘤性的脑组织(病理科存档)4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Mapsin、VEGF和CD31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Mapsin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VEGF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MV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Mapsin和VEGF的阳性率、MVD值与肿瘤的大径、是否伴有坏死和Ki67增殖指数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Mapsin和VEGF、Mapsin和MVD的表达均呈负相关性,VEGF和MVD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胶质瘤术后组织中Mapsin的阳性率低、VEGF的阳性率高、MVD值高,Mapsin对肿瘤血管生成可能具有抑制作用,Mapsin和VEGF共同调节着肿瘤的发生和进展。
作者:韩笑;吴琼石;杨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食管癌临床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中上段食管癌手术方式较多,经左胸路径行食管癌切除术是常用的手术方法。以往手工吻合由于食管床径路显露困难,移植胃大多数经弓前行弓上吻合,不仅使食管的切除线受到限制,而且容易导致胃食管反流、胃排空障碍、吻合口瘘等并发症〔1,2〕。吻合器的使用使得经食管床径路行胃食管机械吻合成为可能,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而且符合肿瘤的治疗原则。本研究观察经食管床径路行胃食管机械吻合治疗食管癌的效果。
作者:李富;林伟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微创单节段腰椎椎间融合术椎间融合器植入或单纯自体颗粒骨植骨两种融合方式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该院骨科收治的拟接受经椎间孔入路的单节段腰椎椎间融合术的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74例,随机分为融合器组和植骨组各37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分别于手术前、术后1 w、1年、2年进行随访,比较数字分级法( 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 ODI)评分、椎间孔和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融合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融合器组患者治疗费用明显高于植骨组( 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2年的VAS评分、ODI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1年和术后2年的VAS评分、ODI评分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融合器组术后2年椎间孔高度、椎间隙高度明显高于植骨组( P<0.05);两组术后2年腰椎前凸角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2年融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老年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微创经椎间孔入路的单节段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椎间融合器植骨能够更好地恢复椎间隙、椎间孔的高度;自体颗粒骨植骨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
作者:丁国强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性格在心理学上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本文就老年人性格进行综述。
作者:闵洋璐;陶琳瑾;蒋京川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微创脑组织活检诊断老年颅内病变准确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院近2年收治的行立体定向脑活检术的317例老年患者,收集其临床特征及病理诊断,分析影响诊断率的主要因素以及二次活检情况。结果首次立体定向活检术后,286例得到明确病理诊断,诊断率为90.22%;其中肿瘤性病变251例;非肿瘤性病变35例。31例患者未得到明确病理诊断。非强化病灶的诊断率明显低于强化病灶(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灶强化为立体定向活检诊断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6)。31例未确诊的患者中,7例患者1年内行二次活检或开颅手术,其中6例患者得到明确的病理结果,1例患者二次活检仍显示为胶质增生。结论病灶是否强化为影响老年颅内病变患者立体定向活检诊断率的主要因素,强化病灶的诊断率较高;对未确诊的老年患者建议行二次活检术来提升诊断水平。
作者:杨华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阿尔茨海默氏病( AD )又称老年性痴呆,是多因素引起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皮质、海马的神经元脱失是其主要的病理特征之一。痴呆在老年人的疾病谱和死亡谱中被列为仅次于心血管、肿瘤和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四位死亡杀手,全球估计有1500万人患此病且数目还在逐年上升〔1~3〕。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由于人口多、基数大,因此加强AD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现将近年来AD病因病机从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两个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李国徽;陈凌;麦凤香;贾孟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华法林对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功能及对心肌Na+-K+-ATPase亚基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ar大鼠88只,按随机数字表达法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高辛组(32μg/kg)、华法林组(0.25 mg),每组22只。除了正常对照大鼠外,其他三组大鼠行心力衰竭模型手术,正常组行假手术造模,于造模第3周起予以各组大鼠相应的药物进行灌胃治疗,1次/d ,连续灌胃4 w。末次灌胃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各组大鼠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动脉血清的脑钠肽(BNP)含量;采用Western印迹和RT-PCR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a+-K+-ATPase α1和α2亚基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①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LVEF明显降低,而LVEDD、BNP明显升高( P<0.01);与模型组相比,地高辛组和华法林组大鼠 LVEF 明显升高,而 LVEDD、BNP 明显降低( P<0.05);②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a+-K+-ATPase α1和α2亚基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③与模型组相比,地高辛组和华法林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a+-K+-ATPase α1和α2亚基蛋白及 mRNA 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 P<0.05)。结论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中Na+-K+-ATPase亚基处于低表达水平,华法林能够通过升高Na+-K+-ATPase亚基表达,改善心衰大鼠心功能,降低脑钠肽含量,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园珍;李军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了解南宁市养老机构老年服务的需求、供给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层抽取南宁市及下属县份范围内的10个养老机构,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入住老人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对需求满足总体评价为(3.23±0.94)分;需求满足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安全需求(3.65±0.87)分、爱与归属需求(3.46±0.98)分、生理需求(3.34±0.89)分、尊重及心理需求(3.06±0.70)分;而自我实现需求为(2.49±0.83)分,满足水平低。结论老年人整体需求满足状况不容乐观,养老机构应顺应社会发展和老人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和动态增加服务项目,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作者:王章安;刘丽萍;滕雪萍;杨龙;梁国隆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临界病变的血管内超声( IVUS)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心血管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检查确定为临界病变的患者104例,48例行IVUS检查后行介入治疗,为IVUS组;56例未行IVUS检查,为对照组。用血管内超声测量病变处血管外弹力膜面积、小管腔面积、斑块负荷等。术后1、3、6、12及24个月随访,评估心绞痛发作,发生非致命性急性心肌梗死及再住院的情况,比较两组预后差异。结果随访24个月, IVUS 组复发心绞痛10例(23.26%);对照组复发心绞痛24例(42.86%),非致命性急性心肌梗死5例(12.5%),两组预后差异显著(P<0.05)。 IVUS组再住院率〔2例(4.2%)〕较对照组〔13例(23.2%)〕明显低(P<0.05)。其他时间点无明显差异。结论 IVUS检查可以作为临界病变是否需要介入治疗的重要依据;IVUS检查使临界病变介入干预获得较高的成功率和较好的临床预后。
作者:赵庆霞;纪征;刘志宁;杨立明;安浩君;张放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评为第二届北方期刊优秀期刊,吉林省双十佳期刊,以国家重大课题和省部级课题研究成果为主要报道内容的基础研究栏目被评为吉林省学术期刊名栏,被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列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北大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列为中文核心期刊,并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及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超星数字图书馆收录及列为统计源期刊,并被《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学分册》、《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分册》、《中国生物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检索性期刊摘录。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但约有70%的透析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头痛〔1〕,其中血液透析头痛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腹膜透析。透析性头痛包括:(1)原有头痛病史的患者,在血液透析期间或其后头痛发作;(2)原来无头痛的患者出现与透析直接相关的头痛。有研究发现,第二种类型头痛的患者约占血液透析的20%。目前,透析性头痛的病因、发病机制不清,给治疗带来很大的难度,本文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对透析性头痛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张彤;齐晶晶;满玉红;于挺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洁悠神联合3M 无痛皮肤保护膜治疗老年刺激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患有刺激性皮炎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洁悠神联合3M 无痛皮肤保护膜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3M 无痛皮肤保护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愈合时间。结果两组对Ⅰ度刺激性布皮炎的治疗效果和愈合时间无统计意义(z=-0.699,P=0.608;t=-0.492,P=0.628),但对于Ⅱ度及以上的刺激性皮炎治疗效果和愈合时间有显著性差异(z=-2.833,P=0.005;t=-5.989,P=0.001)。结论洁悠神联合3M 无痛皮肤保护膜对Ⅱ度及以上的老年刺激性皮炎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杨君;刘欣彤;丁福;朱跃平;何锡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在缺血性脑卒中后的梗死区域内发生的继发出血被定义为脑梗死出血性转化。其可以是脑梗死自然转归的过程,也可以是抗栓、溶栓治疗之后的并发症。大多数脑梗死出血性转化无症状,但严重者可导致病情急剧恶化甚至引起死亡。随着头部CT和MRI等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头部MRI的SWI和GRE-T2*WI序列已能帮助人们识别更多的脑梗死后微出血灶。
作者:王健楠;南光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老年肾脏疾病和青中年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2年9月至2014年7月收住院的肾脏疾病行肾穿刺活检的2516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按照年龄将其分为两组:老年组624例,青中年组1892例。结果老年组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青中年组(P<0.05);老年组高血压发病率高于青中年组(P<0.05);老年组原发性肾脏疾病中膜性肾病常见,其次是IgA肾病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糖尿病肾病常见,其次是肾淀粉样变性和高血压肾损害。青中年组原发性肾脏疾病中IgA肾病常见,其次是系膜增生性肾炎;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狼疮性肾炎常见。结论肾脏疾病病理诊断在老年人、青中年人之间不同。
作者:张新鹏;高丹;刘树军;娄岩;郑长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植入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凝胶复合支架对中耳黏膜上皮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I型胶原凝胶,以7∶1∶1混合胶原、10×DMEM和新生牛血清。以1/9体积比接种成纤维细胞,构建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凝胶复合支架,冰冻切片观察成纤维细胞在凝胶中的生长形态。复合支架接种中耳黏膜上皮细胞,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成纤维细胞与上皮细胞的生长状态,酶消化计数上皮细胞在接种的不同时间点,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接种后3d成纤维细胞数量逐渐增加,细胞的突起在两极逐渐伸展延长。冰冻切片结果显示,成纤维细胞均匀地分布于凝胶中,细胞两极为两个较长的突起。接种于成纤维细胞/胶原凝胶复合支架上皮细胞增殖速度明显高于接种于单纯胶原凝胶组,比较上皮细胞在复合支架接种后3 d,6 h的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同时间点的胶原凝胶组(P<0.05,P<0.01)。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上皮细胞在单纯胶原凝胶中,集聚生长形成岛型分布,在成纤维细胞/胶原复合支架上,与成纤维细胞交互分布,且细胞密度大于前者。结论植入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凝胶复合支架对上皮细胞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于姝媛;王苹;汤勇;刘柏林;李晓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阳离子-氯离子联合转运蛋白( CCC)抑制剂对氯胺酮麻醉模型小鼠的催醒影响及对其海马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幼年SPF级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只,实验组30只,予100 mg/kg 氯胺酮腹腔注射,待小鼠翻正反射消失,反复腹腔注射100 mg/kg氯胺酮,维持麻醉时间为6 h后,予实验组小鼠布美他尼溶液100μg/kg腹腔注射,同时予对照组等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对比两组小鼠的苏醒时间、海马区细胞凋亡密度以及海马区NMDA-2B受体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小鼠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高倍镜下观察显示体积较正常细胞小者为凋亡细胞,其细胞核内含紫蓝色或黑色的凋亡小体,实验组凋亡细胞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凋亡细胞密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免疫组化法检测显示NMDA-2B受体阳性细胞染色呈棕黄色,多位于CA3区海马组织,分布均匀,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阳性细胞数目明显较少;Western印迹法测定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的NMDA-2B受体灰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CCC 抑制剂对氯胺酮麻醉模型小鼠具有催醒作用,能够明显抑制其海马细胞凋亡,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俊霞;冯念海;陶琦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用FDA标记Mtb的佳浓度,观察不同化学试剂和温度对FDA标记率的影响及PMNs杀伤 Mtb的活性。方法用不同浓度荧光素二醋酸酯( FDA)标记Mtb,选取佳标记浓度,在0℃冰浴,37℃、65℃和95℃水浴中孵育30 min,或与不同百分比的乙醇、甲醛和多聚甲醛( PFA)试剂在室温下孵育30 min后洗涤,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标记率和荧光强度( MFI);Percoll分离获得 PMNs与FDA标记的 Mtb于37℃孵育7 min,洗涤,加入自体血清,置37℃孵育0~60 min,计算PMNs对Mtb的杀伤率。结果 Mtb用不同浓度FDA在PBS中标记的标记率分别从由85%增加到99%,MFI分别从45增加到1506;在0℃冰浴,37℃、65℃、95℃水浴作用30 min后,FDA-Mtb的标记率从0℃的99%下降至95℃的0.21%, MFI从0℃的2015下降至95℃时的87;FDA标记的Mtb与不同比例的常规化学试剂乙醇、甲醛、多聚甲醛分别作用30 min后,FDA-Mtb的MFI在各组均显著降低(P<0.01);FDA标记的 Mtb与分离 PMNs在37℃作用0 min、10 min、30 min和60 min,PMNs杀伤 Mtb的百分率分别是11.37%、12.02%、27.20%、58.44%。结论流式细胞术能快速准确地检测PMN对FDA标记Mtb的杀伤活性,且杀伤活性随时间延长而增强。
作者:贺文欣;姜丽娜;蔡辉;李柏青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时增大的前列腺压迫尿道,致尿流受阻,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如急性尿潴留、肾积水,甚至肾衰竭等〔1〕。内源性雄激素包括睾酮(T)和二氢睾酮(DHT),DHT对前列腺的生长和发育起重要作用,如果体内DHT水平过高,可引起BPH。非那雄胺是一种Ⅱ型5α-还原酶抑制剂,抑制T转化为DHT,降低体内DHT水平,从而改善BPH的症状及延缓其进展,目前被广泛用于治疗BPH。雄激素在骨骼生长代谢、骨量维持及抗骨量丢失等方面均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当体内雄激素水平低下时,骨形成减弱,骨破坏增多,从而易患骨质疏松〔2〕。本研究探讨非那雄胺对BPH患者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的影响。
作者:符少萍;陈焕清;陈玉成;缪瑞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比较尼卡地平和硝普钠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时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人。 A组:控制性降压药选用硝普钠;B组:控制性降压药选用尼卡地平。监测并记录入室( T0)、手术开始后10 min (T1)、阻断颈动脉时(T2)、控制性降压后1 min(T3)、控制性降压后5 min(T4)及控制性降压后15 min(T5)各时间点的收缩压(SBP)及心率(HR)并记录术中室性期前收缩、心动过速、术后苏醒延迟、术后躁动以及寒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 A 组比较, B 组在 T3~T6时间段控制性降压时,达到预期血压的速度更快、更平稳,且心率更稳定。 B组术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更小,术毕清醒更快,术后几乎不用升压药,预后更好。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术中应用尼卡地平干预进行控制性降压,可有效预防患者术中出现剧烈的血流动力学波动,避免因心率过快引起心肌氧耗增加导致的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
作者:林晓东;郭雨;周姝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