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强
目的:观察菟丝子总黄酮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菟丝子经溶剂提取,聚酰胺柱分离得黄酮提取物;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传代培养,实验分四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n 印迹法测定细胞 Bcl-2和 Bax蛋白表达及 RT-PCR测定C-myc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菟丝子总黄酮高剂量组能够增加活细胞数量,降低死亡细胞数,特别是降低早期凋亡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菟丝子总黄酮高剂量组能够下降Bax蛋白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菟丝子总黄酮低剂量组升高 Bcl-2蛋白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菟丝子总黄酮高剂量和低剂量组 C-myc mRNA 表达量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无剂量依从效应。结论菟丝子总黄酮能抑制平滑肌细胞凋亡,其可能是通过能够下降Bax蛋白和升高 Bcl-2蛋白表达,改善抗凋亡和促凋亡的蛋白失衡,增加细胞周期C-myc的基因的表达来发挥对心血管起保护作用。
作者:王晓敏;席晓甜;刘海云;谢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养正消积胶囊辅助介入化疗对原发性肝癌( PLC)患者肿瘤标志物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肝胆外科收治的PLC患者92例,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6例,予介入治疗,顺铂100 mg+5-氟尿嘧啶1000 mg+阿霉素40~60 mg+丝裂霉素10 mg,4 w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实验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正消积胶囊,4粒口服,3次/d,4 w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血清甲胎蛋白(AFP)、血清癌胚抗原(CEA)、血清糖类抗原(CA)19-9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明显改善,且实验组AFP、CEA、CA19-9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及单项目领域评分有所改善,两组降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实验组治疗后症状所有项目及食欲减退、睡眠障碍、腹泻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对照组只有疲乏及食欲减退评分较治疗前降低( P<0.05),其他项目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 P>0.05);④实验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养正消积胶囊辅助介入治疗能够明显下调PLC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提高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疗效,改善预后,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日间静息状态下血氧饱和度( SaO2)≥88%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不同时期及是否吸氧条件下夜间经皮氧分压( TcPO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 TcPCO2)及SaO2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已经确诊为 COPD的老年患者中选取日间静息 SaO2≥88%的COPD患者55例,分为COPD稳定期组及COPD急性加重组( AECOPD),并设正常对照组,给予经皮无创血气及血氧饱和度夜间8 h连续监测。对AECOPD组患者在给予1.5 L/min氧气吸入条件下于第2天晚上再重复经皮无创血气监测。结果①COPD稳定期组、AECOPD组患者高经皮氧分压( HTcPO2)、低经皮氧分压( LTcPO2)及平均经皮氧分压( MTcPO2)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5),而高经皮二氧化碳分压( HTcP-CO2),低经皮二氧化碳分压(LTcPCO2)及平均经皮二氧化碳分压(MTcPCO2)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AECOPD组、COPD稳定期组患者的低血氧饱和度( LSaO2)及平均血氧饱和度( MSaO2)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 SLT9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③AECOPD 患者夜间给予低流量吸氧(1.5 L/min)后,患者 HTcPO2、LTcPO2及 MTcPO2较未吸氧时均明显升高(P<0.05),HTcPCO2,LTcPCO2及MTcPCO2较未吸氧时均略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无创血气监测应与 SaO2监测联合应用于临床,可用于老年COPD患者夜间出现低氧血症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的诊断及指导吸氧浓度。
作者:张凤蕊;平芬;韩书芝;李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了解南宁市养老机构老年服务的需求、供给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层抽取南宁市及下属县份范围内的10个养老机构,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入住老人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对需求满足总体评价为(3.23±0.94)分;需求满足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安全需求(3.65±0.87)分、爱与归属需求(3.46±0.98)分、生理需求(3.34±0.89)分、尊重及心理需求(3.06±0.70)分;而自我实现需求为(2.49±0.83)分,满足水平低。结论老年人整体需求满足状况不容乐观,养老机构应顺应社会发展和老人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和动态增加服务项目,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作者:王章安;刘丽萍;滕雪萍;杨龙;梁国隆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洁悠神联合3M 无痛皮肤保护膜治疗老年刺激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患有刺激性皮炎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洁悠神联合3M 无痛皮肤保护膜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3M 无痛皮肤保护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愈合时间。结果两组对Ⅰ度刺激性布皮炎的治疗效果和愈合时间无统计意义(z=-0.699,P=0.608;t=-0.492,P=0.628),但对于Ⅱ度及以上的刺激性皮炎治疗效果和愈合时间有显著性差异(z=-2.833,P=0.005;t=-5.989,P=0.001)。结论洁悠神联合3M 无痛皮肤保护膜对Ⅱ度及以上的老年刺激性皮炎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杨君;刘欣彤;丁福;朱跃平;何锡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SD大鼠在维生素D3联合高脂饲料处理下,90 d建立动脉粥样硬化( AS)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雄性 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AS组。对照组予以基础饲料饲养,AS组维生素D3以60万U/kg实验开始前4 d连续腹腔注射,之后以30万U? kg-1?30 d-1的剂量腹腔注射,并联合高脂饲料饲养90 d。检测0、45及90 d血清总胆固醇( TC)、钙离子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浓度。 HE 染色法检测 AS过程中主动脉动态病理变化。结果90 d AS组TC、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AI)及钙离子浓度显著高于0 d和90 d对照组(均P<0.05),90 d时出现主动脉中膜钙化型AS斑块。结论 SD大鼠在维生素D3联合高脂饲料处理下,90 d成功构建了主动脉中膜钙化型AS模型。
作者:龚博君;李自成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胶原三股螺旋重复蛋白( CTHRC)1对结直肠癌HT2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CTHRC1的表达情况。采用电穿孔转染法,将 pcDNA3.1-CTHRC1和 CTHRC1 siRNA 转染 HT29细胞中,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CTHRC1对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伤口愈合实验和Boyden小室检测CTHRC1对HT2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CTHRC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织。增殖、迁移和侵袭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转染CTHRC1和转染CTHRC1 siRNA的结直肠癌HT29细胞克隆形成数分别为(147.34±15.86)、(234.17±27.86)和(66.03±8.95);伤口宽度百分比分别为(1.00±0.00)、(0.37±0.12)和(1.48±0.35);发生侵袭的细胞数分别为(201.24±33.54)、(415.36±45.63)和(96.13±15.46);转染 CTHRC1可显著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而转染si-CTHRC1可显著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 CTHRC1可明显增加HT2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这可能是CTHRC1参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机制。
作者:王成;袁丽萍;殷麟;张成武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盆底三维超声对压力性尿失禁(SUI)的诊断价值以及对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TVT-O)手术效果的评价作用。方法测量118例SUI患者术前和术后及100例阴性对照组盆底结构二维和三维超声数据指标,评估膀胱尿道连接部的直接移动度( UVJ-M)、静息期及Valsalva动作后膀胱尿道后角、耻骨直肠肌厚度、盆膈裂孔面积,并观察两组肛提肌形态和 TVT-O 术后植入吊带的形态。结果 SUI组 UVJ-M、Valsalva动作后膀胱尿道后角较对照组增大(P<0.05);静息期及Valsalva动作后耻骨直肠肌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静息期SUI组盆膈裂孔面积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Valsalva动作后SUI组盆膈裂孔面积大于对照组(P<0.05);SUI组 TVT-O术后吊带位置、形态及活动情况可清晰观察,TVT-O术后UVJ-M小于术前(P<0.05),Valsalva时吊带的位置和形态无明显改变,可在尿道中段形成闭合效应,盆膈裂孔面积较术前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三维超声显像能直观有效地观察女性盆底结构,对诊断SUI是一个良好的辅助手段;并可为TVT-O术后评估提供更好依据。
作者:陈琦南;宁薛力;杨传策;寨旭;王宇;种铁;余珊珊;尉春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降钙素原(PCT)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5例ARDS患者作为观察组并留取晨起血清样本,53例正常成人晨起血清样本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两组血清中VEGF、TNF-α和PCT的表达。结果观察组血清中VEGF、TNF-α和PCT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中VEGF、TNF-α和PCT的表达与氧合状态分级具有相关性。观察组中VEGF和TNF-α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 ARDS患者血清中VEGF、TNF-α和PCT的表达升高对病变的形成和进展有重要意义。 TNF-α和PCT可能具有正向协同作用,共同促进疾病的进展。
作者:马强;吴占庆;杨培雄;李琳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白细胞介素(IL)-6、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脑钠素(BNP)和心功能的变化。方法68例老年 ACS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4例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d)治疗;强化治疗组34例给予瑞舒伐他汀(20 mg/d)。两组疗程均为32 w。另外选择健康体检者3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IL-6、GMP-140、BNP及左室射血分数( LVEF)。结果两治疗组治疗32 w后血清IL-6、 GMP-140和BNP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LVEF明显改善(P<0.01),强化治疗组作用更显著。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降低老年ACS患者血清IL-6、GMP-140和BNP,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活化,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心功能。
作者:冯惠平;贾新未;谢俊敏;王占启;李晓红;冯翠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植入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凝胶复合支架对中耳黏膜上皮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I型胶原凝胶,以7∶1∶1混合胶原、10×DMEM和新生牛血清。以1/9体积比接种成纤维细胞,构建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凝胶复合支架,冰冻切片观察成纤维细胞在凝胶中的生长形态。复合支架接种中耳黏膜上皮细胞,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成纤维细胞与上皮细胞的生长状态,酶消化计数上皮细胞在接种的不同时间点,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接种后3d成纤维细胞数量逐渐增加,细胞的突起在两极逐渐伸展延长。冰冻切片结果显示,成纤维细胞均匀地分布于凝胶中,细胞两极为两个较长的突起。接种于成纤维细胞/胶原凝胶复合支架上皮细胞增殖速度明显高于接种于单纯胶原凝胶组,比较上皮细胞在复合支架接种后3 d,6 h的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同时间点的胶原凝胶组(P<0.05,P<0.01)。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上皮细胞在单纯胶原凝胶中,集聚生长形成岛型分布,在成纤维细胞/胶原复合支架上,与成纤维细胞交互分布,且细胞密度大于前者。结论植入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凝胶复合支架对上皮细胞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于姝媛;王苹;汤勇;刘柏林;李晓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中医脾虚证临床分布特征的相关研究表明,伴随增龄性改变,脾虚证在老年人群、健康人群、慢性疾病人群、亚健康人群的检出率、症状严重程度、症状持续时间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1〕,说明脾虚病证不仅对健康人群身体可能产生不良影响,而且是老年人群、亚健康及慢性病人群躯体不适症状和基础疾病产生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
作者:成映霞;张利娟;梁玉杰;段永强;杨晓轶;田茸;朱立鸣;高建德;李兰珍;安耀荣;王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爱罗咳喘宁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大鼠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 )和肺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MIP)-2、和髓过氧化物酶( MPO)变化及肺组织结构的影响,探讨爱罗咳喘宁方对COPD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 LPS)加烟雾诱导COPD大鼠模型,大鼠被随机被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爱罗咳喘宁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组、模型组灌胃蒸馏水(10 g? kg-1? d-1),爱罗咳喘宁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混悬液5,10,20 g? kg-1? d-1,连续7 d。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BALF和肺组织匀浆中TNF-α和MIP-2的含量,比色法测定MPO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BALF 和肺组织匀浆TNF-α、MIP-2和MPO均显著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爱罗咳喘宁口服液中剂量组TNF-α、MIP-2和MPO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爱罗咳喘宁口服液治疗 COP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MIP-2和MPO的释放有关。
作者:尚立芝;张紫娟;谢文英;张良芝;常学辉;胡文豪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直接影响服务质量,关系到养老机构的生存和发展。本研究旨在了解扬州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培训教育的现状与需求。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3年5~6月分层抽取扬州市16所养老机构,其中公办养老院3所、民营养老院6所、社区养老中心7所,共有138名护理人员,其中护士26人,护理员112人。纳入标准:工作时间1个月以上者;自愿参与者。排除标准:休假;外聘名誉护士,但不参与实际养老护理工作者。女126人,男12人;年龄≥41岁114人,31~40岁16人,≤30岁8人;学历:小学及以下44人,初中60人,高中或中专28人,大专以上6人;农村113人,城市25人;从事养老护理工作时间累计少于1年59人,1~3年39人,4~5年22人,5年以上18人;持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或养老护理员证书者只占30.4%。
作者:米健;蒋丽萍;徐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贝前列素钠与前列地尔对老年糖尿病肾病( DN)患者肾功能、血脂及血黏府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 DN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应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应用贝前列素钠与前列地尔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黏度指标,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分别为(127.42±11.31)mmHg和(81.16±8.23)mmHg,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31.65±11.93)mmHg 和(85.36±8.12)mmHg(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 尿蛋白、BUN和Scr分别为(0.66±0.39)g、(9.03±1.47)mmol/L 和(80.74±9.85)μmol/L,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0.97±0.41)g、(10.94±1.86)mmol/L 和(96.38±9.89)μmol/L(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VLDL-C及各项血黏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后HDL-C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应用贝前列素钠与前列地尔治疗老年 DN 患者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压、血脂水平和血液黏度,改善患者肾脏功能。
作者:姚冰;曹春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90(HSP90)、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SP90,HIF-1α两者在大肠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HSP90、HIF-1α在正常大肠组织,大肠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0%、63.0%;15.0%、71.7%。两者在正常组织和大肠腺癌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P<0.001)。 HSP90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组织的分化程度, Duke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IF-1α的表达与Duke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两者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 HSP90,HIF-1α可能与大肠腺癌的发生、浸润及转移有关;两者的协同作用可能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任亚君;熊枝繁;曹仕琼;熊莉娜;涂艳;张芹;熊亮;程汉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连梅汤加味联合穴位针刺治疗灼口综合征( BMS)的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 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BMS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穴位针刺加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连梅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对血清IL-6、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均P<0.05)。结论连梅汤加味联合穴位针刺治疗BMS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穴位针刺治疗,并且可以明显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
作者:吴迎涛;王万春;张文怡;李士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术前静脉注射羟乙基淀粉对老年胃癌根治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老年胃癌根治手术患者1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78例患者术前静脉注射乳酸林格液为对照组,78例患者术前静脉注射羟乙基淀粉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静脉注射前T0、麻醉后5 min T1、麻醉后30 min T2、麻醉后60 min T3、手术结束时T4)血流动力学指标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生化指标〔血红蛋白( Hb)、血细胞比容( Hct)、血小板( Plt)计数〕、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干扰素( IFN)γ、白细胞介素( IL)-10〕的改变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在T1时均显著下降,而后逐渐增加;中心静脉压在T1时显著增加,而后逐渐降低。观察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在T1、T2、T3、T4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心静脉压在T1、T2、T3、T4时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显著增加。观察组患者 Hb、Hct、Plt、TNFα、IFNγ和 IL-10水平均显著降低, Plt、TNFα、IFNγ和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术前静脉注射羟乙基淀粉有助于稳定老年胃癌根治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贾会文;刘向业;张磊;王铭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对口腔及胃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患者进行牙周检查,分为慢性牙周炎组120例与牙周健康组80例,检测两组口腔和胃Hp的感染率,分析组内口腔及胃Hp感染率的相关性,同时比较组间口腔及胃Hp感染率的差异。结果两组组内口腔与胃Hp的感染率均存在关联( P<0.05),且慢性牙周炎组口腔Hp的感染率明显高于牙周健康组( P<0.05),两组胃Hp的感染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口腔Hp感染率与胃Hp感染率存在密切关联,慢性牙周炎可提高口腔Hp的感染率,不良的牙周状况为口腔Hp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作者:王妙妍;章锦才;周磊;陈广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调查徐州市区40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DM)及糖调节受损(IGR)患病率情况,分析 DM的危险因素。方法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针对徐州市区4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调查1894人,对该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空腹血糖(FPG)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量身高、体重、腰臀围、腰臀比(WHR)、血压,计算体质指数(BMI),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尿酸(UA)水平。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DM及IGR诊断标准,计算患病率。对DM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徐州市区40岁以上人群 DM 患病率为21.06%,标化率为19.72%,其中男性为20.94%女性为21.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P>0.05)。 IGR 患病率为24.67%,标化率为22.83%,其中男性为24.91%女性为2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中心性肥胖、超重/肥胖、DM家族史、高LDL-C水平、高血压、运动量少为DM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徐州市DM及IGR人群患病率明显增高,中心性肥胖、超重(肥胖)、年龄增长及高LDL-C水平、血压增高可能是导致DM患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凌宏威;应长江;赵猛;李伟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