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癌组织中MACC1、c-Met蛋白表达相关性及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石琳;李丽

关键词:宫颈癌,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c-met蛋白, 淋巴结转移
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MACC1)、人原癌基因编码蛋白(c-Met)表达与宫颈癌以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初发且术前未接受过放化疗治疗的所有宫颈癌手术患者116例,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ACC1、c-Met蛋白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结果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MACC1、c-Me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组织、宫颈癌组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阳性率的两两比较,宫颈正常组织、CIN Ⅱ~Ⅲ组织比较和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ACC1、c-Met 蛋白的表达在宫颈癌组织内呈正相关(r=0.648,P<0.05)。经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MACC1蛋白、肌层浸润深度是影响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因素(OR=6.015,3.901,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MACC1、c-Met蛋白的表达有异常,其中MACC1蛋白阳性表达可作为评估宫颈癌在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高危因素,临床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与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肺鳞癌临床比较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与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治疗晚期肺鳞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初治的76例晚期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7例接受GP方案化疗,39例接受TP方案化疗,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GP组及TP组近期疾病控制率、中位总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GP组的近期有效率高于 TP组,低分化鳞癌有效率、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 GP组长于 T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GP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于TP组,而TP组白细胞下降、贫血及脱发发生率高于 GP组。结论在晚期肺鳞癌一线治疗中,低分化鳞癌有效率高于高分化鳞癌,GP组近期有效率高于TP,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GP组长于TP组,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作者:崔洪霞;李玉权;马丽霞;程颖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老年人衰弱评估工具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社区中老年人衰弱的发生率为6.9%~14.9%〔1~3〕,85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中衰弱的发生率更高,尤其是高龄老年女性衰弱占45.1%〔4〕。衰弱的老年人占用了大量卫生服务资源,且健康结局依旧难以改善,加重了家庭照护者的身心负担和社会养老与医疗的负担〔5〕。通过早期筛查衰弱老年人并及时给予预防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或延缓不良结局的发生〔6〕。本文介绍国外老年人群衰弱评估工具及其在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作者:奚兴;郭桂芳;孙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北京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与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北京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 MCI)患病率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方法抽样调查北京城乡社区老年人1716例,比较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肺结核、尘肺、支气管扩张、肺栓塞等不同呼吸系统病的老年人MCI患病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分析MCI的危险因素。结果未患有COPD、支气管哮喘、OSAHS、肺栓塞的老年人MCI患病率分别为11.7%,12.0%,11.9%,11.7%,患有上述3种慢性病的老年人 MCI患病率显著升高(39.0%,20.3%,18.2%,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P=0.041,P=0.034,P=0.000);Logistic分析显示,COPD 和肺栓塞是 MCI 的独立危险因素( OR=3.115,95%CI 1.397~6.945,P=0.005;OR=2.250,95%CI为1.272~3.981,P=0.005)。结论加强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戈改真;汤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降钙素原的表达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降钙素原(PCT)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5例ARDS患者作为观察组并留取晨起血清样本,53例正常成人晨起血清样本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两组血清中VEGF、TNF-α和PCT的表达。结果观察组血清中VEGF、TNF-α和PCT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中VEGF、TNF-α和PCT的表达与氧合状态分级具有相关性。观察组中VEGF和TNF-α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 ARDS患者血清中VEGF、TNF-α和PCT的表达升高对病变的形成和进展有重要意义。 TNF-α和PCT可能具有正向协同作用,共同促进疾病的进展。

    作者:马强;吴占庆;杨培雄;李琳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黔南地区农村老人抑郁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究农村老年人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运用老年抑郁量表( GDS)和自行设计的影响因素问卷,对黔南农村950名老年人的相关指标进行调查。结果农村老年人抑郁情绪出现率为33.6%(其中中重度抑郁占8.8%),记忆力减退(89.6%)为常发抑郁症状,头脑不清晰(56.8%)其次,开始一件新的工作很困难(53.3%)位居第三。多元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农村老年人抑郁水平的因素为性别、婚姻、经济状况、躯体疾病、生活事件。结论针对农村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有深入开展心理干预的必要,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各级卫生部门的高度关注。

    作者:庹安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左西孟旦治疗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治疗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病死率、心衰恶化率、住院天数、心衰反复频数、血管活性药物静脉使用时间( VDUT)等指标,同时观察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血浆脑钠肽( BNP)、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心功能。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VDUT、BNP、Hs-CRP都少于对照组(P<0.01),LVEF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在西医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能有效缩短住院天数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减少心衰反复,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孙俊丽;郑有光;陈叶柔;辛可可;葛建琳;冷承慧;冼华玮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慢性低氧及野百合碱对SD大鼠右心室功能及规范性瞬时感受器电位亚家族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慢性低氧(CH)及野百合碱(MCT)对SD大鼠右心室功能及右心室心肌细胞上规范性瞬时感受器电位(TRPC)亚家族表达的变化。方法将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 CON组)、CH组和MCT诱导右心室肥大模型组( MCT组),每组24只。 CH组将大鼠置于CH(10%O2)环境饲养3 w以诱导大鼠发生右心室肥厚,MCT组则是对 SD 大鼠进行腹腔注射诱导液,其剂量规定是2%MCT 60 mg/kg,设计MCT诱导大鼠出现右心室肥厚模型。之后对上述三组SD大鼠的右心室进行全面检查,研究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右心肥大指数( RVMI)、右心室心肌病理切片,实时定量PCR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TRPC亚家族mRNA和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 CON组比较,CH组及 MCT组:SD大鼠的右心室功能相关指标收缩压(RVSP)、右心室内压力大上升速率(+dp/dtmax)、RVMI均显著增加(P<0.01),且 MCT组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RVMI均显著高于CH组;心肌纤维组织呈病态状,纤维层变厚,胞核颜色加重、外形不规则,同时经检测发现,MCT组的病理改变较CH组更为显著;CH组右心室心肌组织TRPC1 mRNA表达升高;MCT组右心室心肌组织 TRPC6 mRNA表达升高;CH组大鼠右心室 TRPC1蛋白指数异常,其表达率增加, MCT组大鼠右心室TRPC6蛋白指数异常,其表达率增加( P<0.05)。结论在CH环境中生长3 w 能够顺利诱导大鼠出现右心室肥厚,同时也会提高其心肌细胞中的TRPC1 mRNA与蛋白的表达,MCT预处理3 w可成功诱导SD大鼠产生右心室心肌肥厚,且MCT预处理的诱导的右心室肥厚现象比较明显,同时也提高其心肌细胞中的TRPC6 mRNA与蛋白的表达,这两个亚型或许是诱导右心室肥厚出现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慧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天麻多糖对H22荷瘤小鼠细胞周期及caspase蛋白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天麻多糖对H22荷瘤小鼠细胞周期及 caspase蛋白活性的影响。方法右侧腋窝接种 H22肿瘤细胞制造荷瘤小鼠模型。实验设模型组、高剂量天麻多糖组、中剂量天麻多糖组、低剂量天麻多糖组及环磷酰胺( CTX)组。造模后给予天麻多糖或环磷酰胺治疗。实验结束处死小鼠,比较各组瘤重、抑瘤率、caspase-3,8,9及细胞周期分布状况。结果天麻多糖可明显减轻瘤重,高剂量天麻多糖抑瘤率可达44.7%;与模型组比较,天麻多糖中、高剂量组可显著升高caspase-3,8,9水平及G0/G1期细胞百分数,降低G2/M期细胞百分数。结论天麻多糖对H 22荷瘤小鼠具有显著的抑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细胞周期分布,抑制细胞增殖并激活Caspase系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刘现辉;郭晓娜;展俊平;谢忠礼;王君明;张月藤;陈玉龙;李晓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冠心病患者热休克蛋白60浓度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性化心脏病( CHD)患者热休克蛋白( HSP)60浓度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 IR)的关系。方法选择110例行冠脉造影术的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CHD组60例,测定其血清HSP60、空腹胰岛素( FINS)、空腹血糖( FBG)及血脂,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并分析CHD组HSP60与HOMA-IR的相关性。结果 CHD组血清 HSP60及 FINS、HOMA-IR明显升高,且 HSP60与 HOMA-IR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SP60浓度的升高可能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AS)及IR的潜在因素。监测人群HSP60的水平对预测AS及IR有一定意义。

    作者:喻荷淋;吴艳;陈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相关因素

    在缺血性脑卒中后的梗死区域内发生的继发出血被定义为脑梗死出血性转化。其可以是脑梗死自然转归的过程,也可以是抗栓、溶栓治疗之后的并发症。大多数脑梗死出血性转化无症状,但严重者可导致病情急剧恶化甚至引起死亡。随着头部CT和MRI等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头部MRI的SWI和GRE-T2*WI序列已能帮助人们识别更多的脑梗死后微出血灶。

    作者:王健楠;南光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甘肃天水地区老年基督教徒宗教卷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目的:分析老年基督教徒的宗教卷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法搜集了217名老年基督教徒的宗教卷入和主观幸福感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老年基督教徒的宗教卷入在年龄、性别、信教年限、文化程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主观幸福感在年龄、性别、信教年限、文化程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P<0.01);老年基督教徒的宗教卷入与正性情感、正性体验和幸福度总分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P<0.01),与负性情感和负性体验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P<0.01)。结论不同宗教卷入老年基督教徒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差异,高宗教卷入老年基督徒的主观幸福感高于低宗教卷入者。

    作者:王璇;马琪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Galectin-3与乳腺癌发生转移耐药的关系

    Galectin-3是作为多功能性原癌蛋白,广泛参与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血管生成以及凋亡调节,有可能作为一种新型肿瘤转移的诊断标志物及癌症治疗的靶向蛋白之一。但其基因的确切功能及在细胞内外信号传导的作用有待进一步阐明,有助于进一步研究癌症演进和转移的机制,从而治疗临床治疗。

    作者:李玲娣;袁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成纤维细胞/胶原凝胶复合支架促进中耳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

    目的:探讨植入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凝胶复合支架对中耳黏膜上皮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I型胶原凝胶,以7∶1∶1混合胶原、10×DMEM和新生牛血清。以1/9体积比接种成纤维细胞,构建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凝胶复合支架,冰冻切片观察成纤维细胞在凝胶中的生长形态。复合支架接种中耳黏膜上皮细胞,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成纤维细胞与上皮细胞的生长状态,酶消化计数上皮细胞在接种的不同时间点,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接种后3d成纤维细胞数量逐渐增加,细胞的突起在两极逐渐伸展延长。冰冻切片结果显示,成纤维细胞均匀地分布于凝胶中,细胞两极为两个较长的突起。接种于成纤维细胞/胶原凝胶复合支架上皮细胞增殖速度明显高于接种于单纯胶原凝胶组,比较上皮细胞在复合支架接种后3 d,6 h的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同时间点的胶原凝胶组(P<0.05,P<0.01)。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上皮细胞在单纯胶原凝胶中,集聚生长形成岛型分布,在成纤维细胞/胶原复合支架上,与成纤维细胞交互分布,且细胞密度大于前者。结论植入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凝胶复合支架对上皮细胞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于姝媛;王苹;汤勇;刘柏林;李晓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潍坊城市和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比较

    目的:探讨潍坊市城市和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差异。方法采用自编基本信息表、症状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随机抽取的潍坊市城市老年人200名和农村250名进行调查。结果①城市和农村老年人总体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9.4%和58.4%,城市老年人症状表现存在性别差异(P<0.05);②农村老年人的强迫症状明显高于城市(t=-2.106,P<0.05);③预测城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是劳动状态和主观支持,而农村是人均月收入、劳动状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结论潍坊市城市和农村老年人总体阳性检出率较接近,但农村老年人强迫症状突出;对城市和农村老年人应实施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刘晓芹;郑德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有效沟通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康复治疗普遍存在诊疗周期长、诊疗效果见效慢的特点。并且,康复治疗对象因疾病造成情绪多变和迫切恢复的心情及对康复结果的过高预期等,均可阻碍诊疗正常进行。部分患者会在治疗疗程结束或好转出院时,常觉得恢复现状和自己初的想法和预期差异较大,甚至产生纠纷。本研究旨在观察有效沟通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作者:李琳;姜慧强;柳涛;贾冬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徐州市区4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现况及危险因素

    目的:调查徐州市区40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DM)及糖调节受损(IGR)患病率情况,分析 DM的危险因素。方法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针对徐州市区4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调查1894人,对该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空腹血糖(FPG)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量身高、体重、腰臀围、腰臀比(WHR)、血压,计算体质指数(BMI),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尿酸(UA)水平。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DM及IGR诊断标准,计算患病率。对DM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徐州市区40岁以上人群 DM 患病率为21.06%,标化率为19.72%,其中男性为20.94%女性为21.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P>0.05)。 IGR 患病率为24.67%,标化率为22.83%,其中男性为24.91%女性为2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中心性肥胖、超重/肥胖、DM家族史、高LDL-C水平、高血压、运动量少为DM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徐州市DM及IGR人群患病率明显增高,中心性肥胖、超重(肥胖)、年龄增长及高LDL-C水平、血压增高可能是导致DM患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凌宏威;应长江;赵猛;李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脑卒中后尿失禁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目的:前瞻性研究脑卒后尿失禁持续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尿失禁的恢复对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以广州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的201例急性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发病后3个月的排尿及功能康复情况,并对其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极严重缺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20分(OR=37.742,95%CI:4.284~332.522)、吞咽障碍(OR=4.948,95%CI:1.899~12.895)是脑卒中后尿失禁持续存在的独立危险因素。3个月后预后不良者,在持续尿失禁组显著高于恢复自主排尿组(χ2=57.392,P<0.001)。结论严重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缺陷、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尿失禁持续存在的危险因素,持续尿失禁患者的近期预后不良。医护人员对于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应予特别的关注,加强膀胱功能管理。

    作者:王娟;潘速跃;王静新;张晓梅;蔡舒;蔡文智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非那雄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时增大的前列腺压迫尿道,致尿流受阻,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如急性尿潴留、肾积水,甚至肾衰竭等〔1〕。内源性雄激素包括睾酮(T)和二氢睾酮(DHT),DHT对前列腺的生长和发育起重要作用,如果体内DHT水平过高,可引起BPH。非那雄胺是一种Ⅱ型5α-还原酶抑制剂,抑制T转化为DHT,降低体内DHT水平,从而改善BPH的症状及延缓其进展,目前被广泛用于治疗BPH。雄激素在骨骼生长代谢、骨量维持及抗骨量丢失等方面均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当体内雄激素水平低下时,骨形成减弱,骨破坏增多,从而易患骨质疏松〔2〕。本研究探讨非那雄胺对BPH患者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的影响。

    作者:符少萍;陈焕清;陈玉成;缪瑞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OTC检测视盘形态及RNFL厚度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OTC检测视盘形态及RNFL厚度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OAG)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初诊的30例PO-AG患者为观察组,并根据病情的早期、进展期、晚期分为观察1组、2组、3组,另取3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予以所有研究对象常规眼科检查以及OCT检查,观察组进行视野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1、2、3组的RNFL厚度测量中上方、下方、颞侧、鼻侧以及均值均降低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除视盘面积、环量外,观察1、2、3组视盘形态各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组间比较,与观察1组比较,观察3组的盘沿面积、杯容积、杯/盘比、水平杯盘比以及垂直杯盘比均增加明显,缘容积降低明显( P<0.05)。观察1组与2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视野检测的缺损均值与RNFL厚度、视盘参数中的盘沿面积、缘容积、环量、视神经头、杯盘比均呈负相关。结论 RNFL厚度、视盘形态可作为老年开角型青光眼诊断的敏感指标而应用于临床,且随着病程的发展,RNFL厚度逐渐变薄,视盘参数发生改变,视野的平均缺损范围则渐趋增加。

    作者:罗毅;熊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菟丝子总黄酮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菟丝子总黄酮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菟丝子经溶剂提取,聚酰胺柱分离得黄酮提取物;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传代培养,实验分四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n 印迹法测定细胞 Bcl-2和 Bax蛋白表达及 RT-PCR测定C-myc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菟丝子总黄酮高剂量组能够增加活细胞数量,降低死亡细胞数,特别是降低早期凋亡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菟丝子总黄酮高剂量组能够下降Bax蛋白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菟丝子总黄酮低剂量组升高 Bcl-2蛋白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菟丝子总黄酮高剂量和低剂量组 C-myc mRNA 表达量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无剂量依从效应。结论菟丝子总黄酮能抑制平滑肌细胞凋亡,其可能是通过能够下降Bax蛋白和升高 Bcl-2蛋白表达,改善抗凋亡和促凋亡的蛋白失衡,增加细胞周期C-myc的基因的表达来发挥对心血管起保护作用。

    作者:王晓敏;席晓甜;刘海云;谢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