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太;冯喜英;安文静;刘洪千
目前,糖尿病肾病( DN)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其涉及遗传因素、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糖脂代谢紊乱、细胞因子、炎症机制和氧化应激等多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本文对DN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闫寒;马博清;付彩雯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急性心肌梗死( AMI)临床表现为胸骨后剧烈疼痛、心电图和心肌酶的特殊动态变化,如不及时治疗会危及患者生命。目前临床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 )是国际上公认的AMI患者恢复冠状动脉前向血流的治疗方法〔1〕。由于老年患者基础病多、脏器储备能力下降,动脉粥样硬化更严重,常致大面积心肌缺血。 PCI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减少并发症并改善预后,但是部分患者在术后出现了无复流现象,并且一旦发生无复流现象会使患者死亡率升高3~10倍〔2〕。导致PCI术后无复流的因素较多,本文主要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支架球囊释放压力与无复流现象的相关性。
作者:王艳飞;潘焕军;解俊敏;贾新未;李雅;刘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吉林省透析人群中的肿瘤发生情况。方法收集和整理吉林地区单中心的透析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透析患者268例,男117例,女151例。年龄18~92岁,透析3 d~9年不等,透析后发生肿瘤的患者27例(10.1%),其中膀胱尿路上皮癌10例,肾盂、输尿管尿路上皮癌8例,肝癌5例,子宫肌瘤3例,软组织肉瘤1例。统计分析显示肿瘤发生与尿量、血肌酐、尿素氮及血尿无显著相关性(P>0.05)。膀胱、肾盂及输尿管尿路上皮癌的发生与马兜铃酸肾病导致的终末期肾病显著相关(r=0.38,P<0.05)。结论对透析人群应该加强预防和筛查,采取综合措施提高透析病人的免疫力,预防和控制感染;并对长期透析患者定期进行尿脱落细胞和肿瘤标志物检测,早期发现,积极治疗,提高该群体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宋国巍;王磊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菟丝子总黄酮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菟丝子经溶剂提取,聚酰胺柱分离得黄酮提取物;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传代培养,实验分四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n 印迹法测定细胞 Bcl-2和 Bax蛋白表达及 RT-PCR测定C-myc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菟丝子总黄酮高剂量组能够增加活细胞数量,降低死亡细胞数,特别是降低早期凋亡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菟丝子总黄酮高剂量组能够下降Bax蛋白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菟丝子总黄酮低剂量组升高 Bcl-2蛋白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菟丝子总黄酮高剂量和低剂量组 C-myc mRNA 表达量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无剂量依从效应。结论菟丝子总黄酮能抑制平滑肌细胞凋亡,其可能是通过能够下降Bax蛋白和升高 Bcl-2蛋白表达,改善抗凋亡和促凋亡的蛋白失衡,增加细胞周期C-myc的基因的表达来发挥对心血管起保护作用。
作者:王晓敏;席晓甜;刘海云;谢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硫化氢( H2 S)对糖尿病大鼠心肌肌浆网钙泵( SERCA)活性及钙调控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对照组(DM组)、NaHS治疗组(NaHS+DM组)和NaHS对照组(NaHS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55 mg/kg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测定大鼠的心系数;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利用无机磷比色法测定大鼠心肌SERCA活性;RT-PCR检测心肌组织SERCA、受磷蛋白(PLB)、兰尼碱受体2型(RyR2)和1,4,5-三磷酸肌醇受体2型(IP3R2)的基因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NaHS 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DM组心系数明显增大(P<0.01);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细胞肿胀明显,有炎细胞浸润;心肌 SERCA 的活性明显降低(P<0.01);SERCA、RyR2和IP3R2 mRNA表达降低(P<0.01),PLB mRNA表达增加(P<0.01)。与DM组相比,NaHS+DM组心系数明显降低(P<0.01),心肌病理学变化明显改善,SERCA活性明显增加(P<0.01),SERCA、RyR2和IP3R2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PLB mRNA表达降低(P<0.01)。结论 H2 S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钙调控蛋白的基因表达,增强钙泵活性有关。
作者:杨锐;贾强;刘小粉;王元元;李正红;关宿东;马善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53例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的患者纳入观察组,45例T2DM未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纳入对照组,同期同龄正常体检者30例纳入正常组,比较三组血清IL-6、CRP、VEGF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CRP、IL-6及VEGF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仅FPG、2 h PBG、CRP、IL-6及VEGF水平显著升高(P<0.05)。 CRP及IL-6水平与TC、LDL、FPG、2 h PBG呈正相关,与HDL、TG无相关性;VEGF水平与TC、LDL、FPG、2 h PBG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与TG无相关性;CRP、IL-6及VEGF间相互呈正相关。结论 T2 DM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血中CRP、IL-6及VEGF水平明显升高,CRP、IL-6及VEGF可能参与T2DM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对大血管病变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月华;周嘉强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血淀粉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该院接收治疗的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36)和治疗组( n=40);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生长抑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对两组血淀粉酶、血钙等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患者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和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血淀粉酶水平均下降,血钙水平上升,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 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淀粉酶水平和减少并发症,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生长抑素。
作者:唐潮浪;周华玲;齐江彤;陶立新;杨彦楠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用FDA标记Mtb的佳浓度,观察不同化学试剂和温度对FDA标记率的影响及PMNs杀伤 Mtb的活性。方法用不同浓度荧光素二醋酸酯( FDA)标记Mtb,选取佳标记浓度,在0℃冰浴,37℃、65℃和95℃水浴中孵育30 min,或与不同百分比的乙醇、甲醛和多聚甲醛( PFA)试剂在室温下孵育30 min后洗涤,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标记率和荧光强度( MFI);Percoll分离获得 PMNs与FDA标记的 Mtb于37℃孵育7 min,洗涤,加入自体血清,置37℃孵育0~60 min,计算PMNs对Mtb的杀伤率。结果 Mtb用不同浓度FDA在PBS中标记的标记率分别从由85%增加到99%,MFI分别从45增加到1506;在0℃冰浴,37℃、65℃、95℃水浴作用30 min后,FDA-Mtb的标记率从0℃的99%下降至95℃的0.21%, MFI从0℃的2015下降至95℃时的87;FDA标记的Mtb与不同比例的常规化学试剂乙醇、甲醛、多聚甲醛分别作用30 min后,FDA-Mtb的MFI在各组均显著降低(P<0.01);FDA标记的 Mtb与分离 PMNs在37℃作用0 min、10 min、30 min和60 min,PMNs杀伤 Mtb的百分率分别是11.37%、12.02%、27.20%、58.44%。结论流式细胞术能快速准确地检测PMN对FDA标记Mtb的杀伤活性,且杀伤活性随时间延长而增强。
作者:贺文欣;姜丽娜;蔡辉;李柏青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患者的抑郁发生情况与慢性病的关系。方法选择武汉市武昌区某社区60岁以上老年白内障患者,以面对面的询问方式进行入户调查,对可能与抑郁相关的慢性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老年白内障患者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抑郁量表(GDS)-15得分的总体水平为(6.43±3.04)分,在416例老年白内障患者中,118例存在明显抑郁症状;与老年白内障患者抑郁症状相关中,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骨关节炎、偏瘫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抑郁有关的慢性病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骨关节炎、偏瘫(OR=1.337、2.314、3.676,1.520)。结论武汉社区老年白内障患者抑郁的发生率高,其中合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骨关节炎、偏瘫的老年人出现抑郁的风险较高。
作者:贺金龙;高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90(HSP90)、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SP90,HIF-1α两者在大肠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HSP90、HIF-1α在正常大肠组织,大肠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0%、63.0%;15.0%、71.7%。两者在正常组织和大肠腺癌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P<0.001)。 HSP90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组织的分化程度, Duke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IF-1α的表达与Duke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两者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 HSP90,HIF-1α可能与大肠腺癌的发生、浸润及转移有关;两者的协同作用可能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任亚君;熊枝繁;曹仕琼;熊莉娜;涂艳;张芹;熊亮;程汉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日间静息状态下血氧饱和度( SaO2)≥88%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不同时期及是否吸氧条件下夜间经皮氧分压( TcPO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 TcPCO2)及SaO2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已经确诊为 COPD的老年患者中选取日间静息 SaO2≥88%的COPD患者55例,分为COPD稳定期组及COPD急性加重组( AECOPD),并设正常对照组,给予经皮无创血气及血氧饱和度夜间8 h连续监测。对AECOPD组患者在给予1.5 L/min氧气吸入条件下于第2天晚上再重复经皮无创血气监测。结果①COPD稳定期组、AECOPD组患者高经皮氧分压( HTcPO2)、低经皮氧分压( LTcPO2)及平均经皮氧分压( MTcPO2)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5),而高经皮二氧化碳分压( HTcP-CO2),低经皮二氧化碳分压(LTcPCO2)及平均经皮二氧化碳分压(MTcPCO2)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AECOPD组、COPD稳定期组患者的低血氧饱和度( LSaO2)及平均血氧饱和度( MSaO2)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 SLT9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③AECOPD 患者夜间给予低流量吸氧(1.5 L/min)后,患者 HTcPO2、LTcPO2及 MTcPO2较未吸氧时均明显升高(P<0.05),HTcPCO2,LTcPCO2及MTcPCO2较未吸氧时均略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无创血气监测应与 SaO2监测联合应用于临床,可用于老年COPD患者夜间出现低氧血症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的诊断及指导吸氧浓度。
作者:张凤蕊;平芬;韩书芝;李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首发基底节区及丘脑梗死对不同认知领域的损害。方法选择发病3个月的首发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31例,丘脑梗死15例,健康对照30例,病例组与对照组均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WAIS数字广度测验量表(DS)、物体记忆测验量表(FOM)、快速词汇测验量表(RVR)、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和积木测验量表(BD)的测定。结果(1)基底节区梗死组MoCA以及所含各因子项评分、FOM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2)丘脑梗死组的MoCA以及MoCA中的语言能力、延迟回忆各项评分,RVR、FOM与对照组各对应项评分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基底节区和丘脑梗死患者存在皆有多认知阈的损害。
作者:张爱娟;张爱元;辛艳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缬沙坦对老年糖尿病肾病( DN)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DN血液透析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5例,低剂量组给予80 mg缬沙坦进行治疗,高剂量组给予160 mg缬沙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白昼收缩压、白昼舒张压、白昼收缩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标准差、白昼舒张压标准差、夜间舒张压标准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心室室壁厚度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白昼收缩压、白昼舒张压均显著优于治疗前( P<0.05),高剂量组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显著优于低剂量组( P<0.05);两组治疗后白昼收缩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标准差、白昼舒张压标准差、夜间舒张压标准差均显著优于治疗前( P<0.05),高剂量组夜间收缩压标准差、夜间舒张压标准差显著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治疗后LVEF、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心室室壁厚度显著优于低剂量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副作用,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160 mg缬沙坦治疗老年DN血压透析患者能较好控制血压和血压变异性,尤其是夜间血压,并且保护肾脏作用较强。
作者:徐可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老年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老年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92例。采用随机对照分为两组,各46例,一组为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组,另一组为环磷酰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口服波尼松,1 mg/kg,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以有效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同时有效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以及治疗效果。结论吗替麦考酚酯组治疗老年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较环磷酰胺明显,同时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尹颖;杨静玉;徐丽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明目地黄丸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给予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2只。同时选择同批次大鼠12只,作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对照组不给药,给予同体积双蒸水灌胃。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在糖尿病大鼠喂养12 w后给予明目地黄丸灌胃。测定各组大鼠在给药前、给药后的体质量、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实验结束后,取大鼠视网膜,测定视网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模型组治疗前、治疗后的体质量、血糖、HbA1c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 SOD 活性、GSH-Px 酶活性、M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中、低剂量组SOD活性、GSH-Px酶活性、MDA含量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明目地黄丸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起到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李斐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了解吉林市兴华社区老年人生活方式病现状,为制定该类疾病的防治措施及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吉林市兴华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收集该社区2014年免费健康体检的数据。结果在2960例体检者中,超重与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的检出率分别为52.7%、38.2%、21.9%与72.0%。女性高血脂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男性,超重与肥胖的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超重与肥胖者的高血压、高血糖与高血脂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超重与肥胖者。结论吉林市兴华社区老年人生活方式病现状不容乐观,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健康管理。
作者:王云;孙莹;张秀敏;刘婷;刘莹圆;吴方园;刘妍妤;赵璐;刘红箭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早期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60岁以上早期行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颈或经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老年颅内动脉瘤病人的疗效。结果开颅手术组( n=38)术后迟发性有症状性血管痉挛8例;术后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死亡4例,其中2例因脑血管痉挛,2例因肺部感染;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量表( GOS)评分恢复良好28例,较差6例,死亡4例。血管内栓塞组( n=24)迟发性有症状性血管痉挛和脑梗死6例;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2例,死亡患者2例,其中1例为脑梗死、脑水肿,另1例为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出院时GOS评分恢复良好19例,较差3例,死亡2例。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开颅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应根据患者Hunt-Hess分级生理状况、动脉瘤的特征及患者和(或)病人意愿为依据,争取早期行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或介入栓塞手术治疗,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马骏;尹浩;刘窗溪;谌鸿斌;韩国强;高方友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无症状性脑梗死( SBI )是指临床无脑卒中病史,无明确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由影像学和尸检发现的梗死灶〔1〕。 SBI 包括两种情况:①无脑卒中史人群中存在的脑梗死灶;②脑卒中患者存在的不能解释其症状、体征的梗死灶(非责任灶)。1990年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和脑卒中研究所( NINCDS)的脑血管病分类中增设了这一项。1995年我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将SBI正式归入脑血管病分类中〔2〕。 SBI常隐匿演变为症状性脑梗死和血管性痴呆( VD)等。本文对SBI患者预后随访进行研究。
作者:李京濮;孟久;李昱芃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 AECOPD )并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及对心功能、高敏 C 反应蛋白( hs-CR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AECOPD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hs-CRP、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房内径(LAD)各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NT-proBNP水平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 AECOPD并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心功能,降低hs-CRP、NT-proBNP水平。
作者:邢鹏程;马可;李利娟;苏文涛;赵立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盆底三维超声对压力性尿失禁(SUI)的诊断价值以及对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TVT-O)手术效果的评价作用。方法测量118例SUI患者术前和术后及100例阴性对照组盆底结构二维和三维超声数据指标,评估膀胱尿道连接部的直接移动度( UVJ-M)、静息期及Valsalva动作后膀胱尿道后角、耻骨直肠肌厚度、盆膈裂孔面积,并观察两组肛提肌形态和 TVT-O 术后植入吊带的形态。结果 SUI组 UVJ-M、Valsalva动作后膀胱尿道后角较对照组增大(P<0.05);静息期及Valsalva动作后耻骨直肠肌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静息期SUI组盆膈裂孔面积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Valsalva动作后SUI组盆膈裂孔面积大于对照组(P<0.05);SUI组 TVT-O术后吊带位置、形态及活动情况可清晰观察,TVT-O术后UVJ-M小于术前(P<0.05),Valsalva时吊带的位置和形态无明显改变,可在尿道中段形成闭合效应,盆膈裂孔面积较术前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三维超声显像能直观有效地观察女性盆底结构,对诊断SUI是一个良好的辅助手段;并可为TVT-O术后评估提供更好依据。
作者:陈琦南;宁薛力;杨传策;寨旭;王宇;种铁;余珊珊;尉春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