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老年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李金虎;张江磊;赵晓俊;浦金贤

关键词:输尿管镜, 钬激光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老年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老年输尿管结石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择32例行开放手术治疗的老年输尿管结石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治疗一般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双J管是否移位以及输尿管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和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上段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双 J管移位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老年输尿管结石安全、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适合中下段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治疗,而上段结石患者则宜采用开放手术治疗。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扬州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培训教育

    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直接影响服务质量,关系到养老机构的生存和发展。本研究旨在了解扬州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培训教育的现状与需求。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3年5~6月分层抽取扬州市16所养老机构,其中公办养老院3所、民营养老院6所、社区养老中心7所,共有138名护理人员,其中护士26人,护理员112人。纳入标准:工作时间1个月以上者;自愿参与者。排除标准:休假;外聘名誉护士,但不参与实际养老护理工作者。女126人,男12人;年龄≥41岁114人,31~40岁16人,≤30岁8人;学历:小学及以下44人,初中60人,高中或中专28人,大专以上6人;农村113人,城市25人;从事养老护理工作时间累计少于1年59人,1~3年39人,4~5年22人,5年以上18人;持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或养老护理员证书者只占30.4%。

    作者:米健;蒋丽萍;徐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慢性低氧及野百合碱对SD大鼠右心室功能及规范性瞬时感受器电位亚家族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慢性低氧(CH)及野百合碱(MCT)对SD大鼠右心室功能及右心室心肌细胞上规范性瞬时感受器电位(TRPC)亚家族表达的变化。方法将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 CON组)、CH组和MCT诱导右心室肥大模型组( MCT组),每组24只。 CH组将大鼠置于CH(10%O2)环境饲养3 w以诱导大鼠发生右心室肥厚,MCT组则是对 SD 大鼠进行腹腔注射诱导液,其剂量规定是2%MCT 60 mg/kg,设计MCT诱导大鼠出现右心室肥厚模型。之后对上述三组SD大鼠的右心室进行全面检查,研究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右心肥大指数( RVMI)、右心室心肌病理切片,实时定量PCR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TRPC亚家族mRNA和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 CON组比较,CH组及 MCT组:SD大鼠的右心室功能相关指标收缩压(RVSP)、右心室内压力大上升速率(+dp/dtmax)、RVMI均显著增加(P<0.01),且 MCT组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RVMI均显著高于CH组;心肌纤维组织呈病态状,纤维层变厚,胞核颜色加重、外形不规则,同时经检测发现,MCT组的病理改变较CH组更为显著;CH组右心室心肌组织TRPC1 mRNA表达升高;MCT组右心室心肌组织 TRPC6 mRNA表达升高;CH组大鼠右心室 TRPC1蛋白指数异常,其表达率增加, MCT组大鼠右心室TRPC6蛋白指数异常,其表达率增加( P<0.05)。结论在CH环境中生长3 w 能够顺利诱导大鼠出现右心室肥厚,同时也会提高其心肌细胞中的TRPC1 mRNA与蛋白的表达,MCT预处理3 w可成功诱导SD大鼠产生右心室心肌肥厚,且MCT预处理的诱导的右心室肥厚现象比较明显,同时也提高其心肌细胞中的TRPC6 mRNA与蛋白的表达,这两个亚型或许是诱导右心室肥厚出现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慧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阿尔茨海默病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氏病( AD )又称老年性痴呆,是多因素引起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皮质、海马的神经元脱失是其主要的病理特征之一。痴呆在老年人的疾病谱和死亡谱中被列为仅次于心血管、肿瘤和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四位死亡杀手,全球估计有1500万人患此病且数目还在逐年上升〔1~3〕。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由于人口多、基数大,因此加强AD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现将近年来AD病因病机从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两个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李国徽;陈凌;麦凤香;贾孟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老年人衰弱评估工具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社区中老年人衰弱的发生率为6.9%~14.9%〔1~3〕,85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中衰弱的发生率更高,尤其是高龄老年女性衰弱占45.1%〔4〕。衰弱的老年人占用了大量卫生服务资源,且健康结局依旧难以改善,加重了家庭照护者的身心负担和社会养老与医疗的负担〔5〕。通过早期筛查衰弱老年人并及时给予预防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或延缓不良结局的发生〔6〕。本文介绍国外老年人群衰弱评估工具及其在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作者:奚兴;郭桂芳;孙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应用苦碟子等中药制剂“解毒通络法”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的疗效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等中药制剂“解毒通络法”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的影像学跟踪观察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2011年收住本院的原发性脑出血病人,其性别、年龄、出血量等均有可比性的103例壳核出血患者。其中51例进行西医传统保守治疗(对照组);另52例除常规西医治疗外,分别加用苦碟子、血塞通(三七制剂)、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组)。分别给予螺旋 CT平扫及脑灌注成像跟踪观察,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血肿完全吸收率88.5%,对照组为60.8%有显著差异( P<0.01);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苦碟子等中药制剂运用“解毒通络法”治疗原发性脑出血安全有效,不再成为禁忌;其作用靶点是血肿周边类似“半暗带”的低灌注区,从而稳定和促进血肿的吸收,而对一部分拟诊“活动性脑出血”者也同样安全有效,进一步验证了“内毒损伤络脉病因与发病学说”、“毒损脑络学说”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从而也找到了中西医结合的结合点和理论基础。

    作者:刘顺兴;赵莉;张晓霞;刘厚林;单士海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JAK2-STAT3信号通路在大鼠脑出血模型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大鼠脑出血后JAK2-STAT3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及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08只,经尾动脉取血缓慢注射到尾状核区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根据出血时间不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h、9h、1d、3d、5d和7d6组,每个组又分为3个亚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AG490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印迹检测JAK2、p-JAK2、STAT3和p-STAT3的表达,并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与假手术组和AG490组相比,模型组中p-JAK2和p-STAT3大量表达,并于24 h时达到高峰;与模型组相比,AG490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在各时间点均较低。结论脑出血后能够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并导致脑组织水肿。

    作者:王绪常;张振兴;宋晓峰;李树玲;周青青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 AD)是发生在早老及老年期以进行性痴呆和精神行为异常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ND )。其发病机制复杂,至今仍未清楚阐明。本文就AD的药物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曾纪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丹参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疗效及对血淀粉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血淀粉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该院接收治疗的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36)和治疗组( n=40);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生长抑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对两组血淀粉酶、血钙等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患者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和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血淀粉酶水平均下降,血钙水平上升,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 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淀粉酶水平和减少并发症,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生长抑素。

    作者:唐潮浪;周华玲;齐江彤;陶立新;杨彦楠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肝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发生高血糖的相关因素及乌司他丁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发生高血糖的相关因素及乌司他丁的干预效果。方法肝切除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采用全身麻醉方式,观察组麻醉开始前和手术开始前给予乌司他丁,对照组给予20 ml生理盐水,检查两组手术切皮前( T0)、切肝后即刻(T1)、切除肝脏后20 min(T2)、缝合即刻(T3)、术后第1天(T4)和术后第2天(T5)血糖水平,并分析高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 T1、T2、T3、T4和T5血糖水平差异显著(P<0.05);与T0比较,两组血糖逐渐升高,至T3高,T4、T5降低,观察组上升和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术中出血量、手术切除范围(肝段切除,联合肝段切除)和具有糖尿病史是肝切除术发生高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以明显预防肝切除术后血糖升高。

    作者:刘丽丽;李笃竽;王涛;孙虎;徐志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瑞舒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IL-6、GMP-140、BNP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白细胞介素(IL)-6、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脑钠素(BNP)和心功能的变化。方法68例老年 ACS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4例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d)治疗;强化治疗组34例给予瑞舒伐他汀(20 mg/d)。两组疗程均为32 w。另外选择健康体检者3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IL-6、GMP-140、BNP及左室射血分数( LVEF)。结果两治疗组治疗32 w后血清IL-6、 GMP-140和BNP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LVEF明显改善(P<0.01),强化治疗组作用更显著。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降低老年ACS患者血清IL-6、GMP-140和BNP,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活化,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心功能。

    作者:冯惠平;贾新未;谢俊敏;王占启;李晓红;冯翠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左西孟旦治疗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治疗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病死率、心衰恶化率、住院天数、心衰反复频数、血管活性药物静脉使用时间( VDUT)等指标,同时观察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血浆脑钠肽( BNP)、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心功能。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VDUT、BNP、Hs-CRP都少于对照组(P<0.01),LVEF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在西医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能有效缩短住院天数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减少心衰反复,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孙俊丽;郑有光;陈叶柔;辛可可;葛建琳;冷承慧;冼华玮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左卡尼汀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所致心肾综合征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所致心肾综合征( CRS)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2013年1~12月在该院住院接受治疗的CHF所致CRS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研究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左卡尼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02,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E峰/A峰比值(E/A)等心功能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是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另外,研究组治疗后SV、CO、LVEF、E/A等心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亦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血肌酐(Scr)和胱抑素(Cys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其中研究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的心率、血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左卡尼汀可以用于老年CHF患者的辅助治疗,基础治疗联合左卡尼汀静脉滴注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肾功能指标,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麻京豫;邹小燕;李兴渊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七氟烷对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清和肺灌洗液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影响

    腹腔镜手术是妇科手术中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术中麻醉除了要求达到一定深度外,还要保证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迅速等,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退化,当手术难度大、时间过长时,术中患者可能出现缺氧等临床表现,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增加手术风险。七氟烷是一种高效的全身麻醉药,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术中维持平稳,苏醒快速等优点。本文观测七氟烷对老年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清和肺灌洗液中IL-1β的影响。

    作者:朱雪莲;郭红;曾凡荣;左会明;辛险峰;王东伟;杨秀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黔南地区农村老人抑郁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究农村老年人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运用老年抑郁量表( GDS)和自行设计的影响因素问卷,对黔南农村950名老年人的相关指标进行调查。结果农村老年人抑郁情绪出现率为33.6%(其中中重度抑郁占8.8%),记忆力减退(89.6%)为常发抑郁症状,头脑不清晰(56.8%)其次,开始一件新的工作很困难(53.3%)位居第三。多元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农村老年人抑郁水平的因素为性别、婚姻、经济状况、躯体疾病、生活事件。结论针对农村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有深入开展心理干预的必要,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各级卫生部门的高度关注。

    作者:庹安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生物蛋白胶-牙髓干细胞构建三维支架的生物相容性

    目的:构建牙髓干细胞-生物蛋白胶支架的三维培养体系,研究牙髓干细胞在生物蛋白胶中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体外复苏牙髓干细胞并复合进入生物蛋白胶中培养,通过CCK-8检测提取液对细胞增长情况的影响,并通过细胞的矿化情况进一步分析生物蛋白胶的生物特性。结果冻存的牙髓干细胞经免疫荧光染色具备干细胞的特性,细胞包埋于生物蛋白胶内可见三维培养下细胞状态更加伸展,更加模拟自然生长,细胞形态典型,2 w后生物蛋白胶可完全降解,牙髓干细胞矿化诱导结果较典型。结论生物蛋白胶是一种适宜的组织工程牙髓种子细胞载体。

    作者:胡红梅;曾常爱;陈彩芬;李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贝那普利与丙泊酚联合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影响

    目的:研究贝那普利预处理后联合丙泊酚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大鼠60只,成功制备糖尿病模型后随机分为模拟手术过程组,模型组,丙泊酚组,贝那普利组及贝那普利联合丙泊酚组。再灌注完成后即刻测检各项心肌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组织中SOD活性、丙二醛含量;测定Caspase-3表达;应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Akt的磷酸化( p-Akt)水平。结果丙泊酚单独应用对3项观察指标都有显著影响,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贝那普利单独应用有轻微的心肌保护作用(只影响心肌酶);贝那普利联合丙泊酚用药后作用较丙泊酚单独应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进一步增强。结论贝纳普利单独应用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有限,但与丙泊酚联合用药能显著增强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

    作者:郝丽娜;侯少科;李建辉;曲振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首发基底节区及丘脑梗死对不同认知域的损害

    目的:探讨首发基底节区及丘脑梗死对不同认知领域的损害。方法选择发病3个月的首发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31例,丘脑梗死15例,健康对照30例,病例组与对照组均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WAIS数字广度测验量表(DS)、物体记忆测验量表(FOM)、快速词汇测验量表(RVR)、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和积木测验量表(BD)的测定。结果(1)基底节区梗死组MoCA以及所含各因子项评分、FOM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2)丘脑梗死组的MoCA以及MoCA中的语言能力、延迟回忆各项评分,RVR、FOM与对照组各对应项评分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基底节区和丘脑梗死患者存在皆有多认知阈的损害。

    作者:张爱娟;张爱元;辛艳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GTF假体置换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股骨大粗隆柄( GTF)假体置换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以股骨转子间骨折为诊断而收入院患者60例,根据情况分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固定组和GTF假体置换组各30例。 GTF假体置换组采用GTF假体置换股骨头,PFNA固定组采用PFNA对患肢进行内固定;术后第1天可在床上进行股四头肌收缩锻炼,GTF假体置换组3 d后可拄拐下床,PF-NA固定组2 w后可部分负重。围术期对症处理,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分别于手术前、术后3、7 d 采血,检测血液中血糖、甘油三酯( TG)、胆固醇( TC)、血小板、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 D-D)含量,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前比较,术后GTF组与 PFNA组血糖、TG、TC 含量均降低,GTF组与PFNA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手术前比较,术后 GTF组与 PFNA组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含量均升高,PFNA组明显高于GTF组(P<0.05);与手术前比较相比,术后3、7 d两组患者D-D含量均有所改变,与GTF组相比,PFNA组明显较高(P<0.05);④GTF组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与GTF组比较,PFNA组血管内径明显增大,血流速度明显减慢(P<0.05)。结论 GTF假体置换使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血液血糖、TG、TC含量降低,血小板、纤维蛋白原、D-D含量升高,使血管内径增大、血流速度减慢,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但低于PFNA固定患者。

    作者:凌强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南宁市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服务需求及供给现状

    目的:了解南宁市养老机构老年服务的需求、供给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层抽取南宁市及下属县份范围内的10个养老机构,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入住老人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对需求满足总体评价为(3.23±0.94)分;需求满足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安全需求(3.65±0.87)分、爱与归属需求(3.46±0.98)分、生理需求(3.34±0.89)分、尊重及心理需求(3.06±0.70)分;而自我实现需求为(2.49±0.83)分,满足水平低。结论老年人整体需求满足状况不容乐观,养老机构应顺应社会发展和老人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和动态增加服务项目,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作者:王章安;刘丽萍;滕雪萍;杨龙;梁国隆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女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女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40例心绞痛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配对后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0例,两组疗程均4 w,检测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内皮素( ET)-1、一氧化氮( NO)、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 FMD)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 CHOL、HDL-C、LDL-C、NO、ET-1、FM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CHOL、LDL-C、ET-1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实验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HDL-C、NO、FMD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实验组升高更为显著( 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有效降低老年女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刘芳;周云;王晓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