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食管癌诊断的新方法:高清显微内镜的应用

孙宇;张川;徐红

关键词:早期食管癌, 诊断, 高清显微内镜
摘要:食管癌( EC)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高清显微内镜( HRME)是一种低成本、易操作的新型内镜检查技术。其特点是可以提供活体即时成像,与其他镜下检查方式不同,HRME可以提供一种客观的诊断指标,排除了主观误差。HRME可对早期EC的筛选做出准确的判断〔2〕。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T淋巴细胞Ag-NORs与脑利钠肽评估老年AECOPD患者治疗效果及意义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Ag-NORs)与 N端脑利纳肽前体( NT-proBNP)对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AECOPD)患者治疗疗效的评估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该院收治的AECOPD患者97例,根据临床疗效分为有效组(痊愈+显效,n=71)和无效组(无效,n=26)。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3、治疗第7天、治疗结束时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 Ag-NORs和血浆NT-proBNP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 AUC)比较不同指标对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 T淋巴细胞 Ag-NORs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均随治疗时间呈上升趋势,且有效组较无效组患者上升较快(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 NT-proBNP 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均随治疗时间呈下降趋势,且有效组较无效组患者下降较快(P<0.05);有效组患者治疗第3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和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率均明显高于无效组(P<0.05);治疗第3天的 T淋巴细胞Ag-NORs水平变化率评估疗效的AUC为0.752(P<0.05),当其>21.60%时,评估有效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58%和84.72%;治疗第3天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率评估疗效的AUC为0.684(P<0.05),当其>24.72%时,评估有效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86%和79.84%。结论治疗第3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和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率均可用于评估AECOPD患者治疗疗效,以治疗第3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评估价值更高。

    作者:付鹏;周国庆;黄志东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N-端脑利钠肽前体浓度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关系

    研究表明,N-端脑利钠肽前体( NT-proBNP)是检测急慢性左室功能障碍的有效指标,当室壁张力增加时,心室肌细胞释放NT-proBNP〔1〕。本研究旨在探讨NT-proBNP的浓度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 NYHA)的相关性。

    作者:何凌宇;项军;梅健;王岩;王磊;刘成;薛松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金属蛋白酶及白细胞活化黏附因子在老年脑膜瘤中表达及与侵袭力的关系

    目的:分析金属蛋白酶(MMP)及白细胞活化黏附因子(ALCAM)在老年脑膜瘤中表达及与侵袭力的关系。方法老年脑膜瘤患者56例依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观察组25例(肿瘤具有侵袭性行为);对照组31例(肿瘤未侵袭周围组织)。结果观察组肿瘤组织内 MMP-2、MMP-9及ALCA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脑膜瘤患者肿瘤组织 MMP-2、MMP-9与 ALCAM呈现显著正相关(r=0.787、P<0.001;r=0.567、P<0.001)。结论 ALCAM在老年侵袭性脑膜瘤细胞中高表达可上调MMP-2和MMP-9表达水平来促进肿瘤侵袭。

    作者:刘许昌;王健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职业、家庭月收入对脑卒中患者运动锻炼自我管理的影响

    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例(120~150)万,死亡占所有疾病的10%,存活者约3/4留有不同程度后遗症,丧失劳动及自理生活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加强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有助于帮助患者稳定病情、改善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其康复〔2〕。本研究旨在了解唐山地区脑卒中患者运动锻炼自我管理的情况及影响因素。

    作者:张小丽;汪凤兰;邢凤梅;董胜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应用PCR-RFLP检测老年静脉血栓人群凝血酶原基因突变

    目的:探讨汉族健康人群和老年静脉血栓病患者中 G20210 A突变的发生率。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对某地区72例健康个体和43例老年静脉血栓患者进行G20210A基因突变研究分析。结果汉族健康个体和老年静脉血栓患者均未检出G20210A基因突变类型包括纯合子和杂合子。结论 G20210A突变可能不是某地区汉族健康人群和老年静脉血栓病患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曲兆洁;金峰;史磊;张静;梁迪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慢性咳嗽患者病因分析及诊断思路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特点及临床诊断思路。方法对符合慢性咳嗽诊断标准的123例患者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行诱导痰、肺通气功能检测及支气管激发试验、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24 h食道pH监测。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先设定假定病因,给予试验性治疗,依据治疗效果确诊病因。结果共有111例患者完成实验,其中假定单病因76例(68.5%),确诊单病因98例(88.3%),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1);假定多病因35例(31.5%),确诊多病因13例(11.7%),两者之间差异(P<0.01)。确诊病因中以单病因多见,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UACS)、非哮喘性嗜酸细胞性与气管炎(NAEB)、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确诊病因中双病因以UACS+CVA多见;三病因中以UACS+CVA+GERD多见。111例患者中75例(67.6%)假定病因与确诊病因一致,但另有36例(32.4%)假定病因与确诊病因之间存在差异,其中预先设定假定单病因6例(16.7%),假定多病因30例(83.3%),经试验性治疗,终发现确诊单病因为33例(91.7%),确诊多病因为3例(8.3%)。结论慢性咳嗽以单病因为主,常见的病因为CVA和UACS。大部分患者假定病因与确诊病因一致,因此可采取预先设定假定病因,进行试验性治疗,终明确病因,这样可避免医疗条件不足、患者经济贫困及身体状况欠佳对病因的诊断及治疗带来的困难。

    作者:张辉;于倩倩;刘颖;张连莲;于振香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在可卡因成瘾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活动依赖的突触传递能效的改变,在多种记忆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药物成瘾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突触传递效能的改变。研究发现,参与成瘾的分子机制与突触可塑性的分子机制有很大重合。有观点认为成瘾是一种异常的学习记忆行为。在可卡因成瘾中,不仅在不同脑区有突触可塑性的产生,而且兴奋性突触可塑性的分子开关-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NM-DA)的组成及其生理特性都发生了改变,提示了NMDA受体在药物成瘾的作用比较复杂。本文旨在回顾NMDA受体在成瘾中所起的作用。

    作者:贾祥磊;张继川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及尿酸水平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DM)患者与单纯 CHD患者之间的血脂及尿酸(UA)水平差异。方法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对在某医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60岁CHD患者按照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T2DM)进行分组研究,比较 CHD组和CHD+DM组在血脂及UA水平方面的差异,探讨老年人群中CHD合并DM患者与其血脂及UA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 CHD组和CHD合并DM 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及高血压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CHD并 DM组的吸烟例数明显低于 CHD组(P<0.05)。 CHD并DM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UA均高于CHD组(P<0.05)。结论治疗合并T2DM的老年 CHD患者时,除应控制血糖外,还应加强调脂治疗和控制UA水平。

    作者:李振杰;彭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17 A和-10的表达

    目的: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17A和 IL-10表达。方法63例 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成人体检的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两组 PCT、IL-17A和 IL-10的表达。结果观察组血清中 PCT和 IL-17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中IL-10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中PCT、IL-17A和 IL-10的表达量与病变分级相关。相关分析显示PCT和IL-17A具有正相关性,PCT与IL-10具有负相关性。结论 COPD患者血清中PCT、IL-17A的表达升高,IL-10的表达下降,三者异常表达对病变的形成及进展有一定作用,三者间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刘丽华;陆思静;刘爱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从提高老年人幸福感角度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解决目前由于老龄化加剧而导致的“养老难”问题的一种尝试和实践。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目标就是希望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即希望老年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能够幸福地度过晚年生活。但从提高老年人幸福感角度看,目前构建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还存在资金缺乏、居家养老服务缺乏严格的规范及监督、很少能够提供老年人迫切需要的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老年人社会支持薄弱等问题,需要去完善。

    作者:刘晓红;胡善菊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语境下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的提升--民间传统体育的视角

    2012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4.3%〔1〕。现阶段已进入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时期。老年人越来越频繁地受到各种慢性疾病的侵害。党的十八大做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战略部署,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到法律高度〔2〕。民间传统体育对罹患各种慢性病的老年人的作用关重要。

    作者:费加明;刘志民;覃林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恶性黑色素瘤治疗的新进展

    黑色素瘤是一种来源于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每年全世界被确诊为黑色素瘤的新增患者数目高达80000例〔1〕。黑色素瘤的发病率正以每年4.1%的速度显著上升,快于任何其他恶性肿瘤〔2〕。黑色素瘤的分期多是采用以美国抗癌会2002年制定的TNM分期标准,分期对评估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起关键作用〔3〕。本文对恶性黑色素瘤( MM)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国强;张朝利;丁政云;高顺强;刘思源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血清炎症因子与老年高血压肾损伤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肾损伤的相关性。方法老年高血压合并肾损伤患者45例为观察组;另纳入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肾动脉阻力指数(RRI)值及尿蛋白排泄率(UAE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相关性分析发现,观察组血清IL-10水平与UAER呈现显著负相关(r=-0.568;P=0.005);血清TNF-α水平与UAER呈现显著正相关(r=0.411;P<0.001)。结论血清炎症因子与高血压肾损伤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可一定程度反映肾损伤程度。

    作者:陈明荣;李春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高龄中晚期食管癌手术高频电刀热处理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高龄晚期食管癌术中应用高频电刀致热原理后的组织学改变及临床近、远期疗效和价值。方法选择24例年龄超过70岁的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所有病例术前经CT观察,存在与周围粘连或外侵;采用单纯左侧开胸入路手术,游离病变采用局部高频电刀电凝功能热处理的方式,局部淋巴结予以先热处理后再清除,观察热处理的组织学变化,观察和统计临床恢复过程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全组24例均达到病变完全切除,无围术期死亡。术后病理学证实:热处理后0.5~0.8 cm内组织凝固变性,毛细血管内形成微血栓,并证实达到肿瘤致死温度。能有效防止转移淋巴结内癌细胞残留。对于病变外侵严重者用电刀分离处理不仅能确保重要脏器(肺动、静脉,主动脉、支气管)不受到损伤,又能保证局部病变达到小残留。结论对高龄晚期食管癌患者,术中选择高频电刀处理外侵癌组织或转移淋巴结能做到手术打击小,操作时间短,同时又能达到相对根治的目的。高频电刀热处理的方法,达到了有效处理局部残留的问题,同时又避免应用三切口手术和术中进入右胸腔,对病人打击小,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步骤,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延长了生存期。

    作者:王宝;贾春祎;邹勤光;曲明江;王启文;赵鑫;卢卫平;赵晖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早期食管癌诊断的新方法:高清显微内镜的应用

    食管癌( EC)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高清显微内镜( HRME)是一种低成本、易操作的新型内镜检查技术。其特点是可以提供活体即时成像,与其他镜下检查方式不同,HRME可以提供一种客观的诊断指标,排除了主观误差。HRME可对早期EC的筛选做出准确的判断〔2〕。

    作者:孙宇;张川;徐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老年性肩袖损伤肩关节镜下修复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性肩袖损伤肩关节镜下修复术的临床体会。方法对该院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老年(年龄≥60岁)肩袖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例患者采用小切口肩袖修复术治疗(观察组),20例患者采用肩关节镜下修复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AS)、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 ASE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评分( UCLA)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观察组( 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第1个月的 VAS评分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对照组手术后第3、6、12个月的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手术后12个月的 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UCLA评分等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老年性肩袖损伤患者中采用肩关节镜下修复术进行治疗,能显著促进疼痛缓解与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姚晓滨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C-反应蛋白评估老年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意义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 CRP)在评估老年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 HLAP)疾病严重程度的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胰腺炎( AP)老年患者178例。其中HLAP患者59例为观察组,余下119例未非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 NHLAP)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特征、不同时间段的CRP水平,然后根据CRP佳阀值对不同严重程度的AP患者进行诊断。后采用 logistics回归分析对影响CRP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伴有糖尿病、脂肪肝、AP复发率及重度AP( SAP)比例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对比两组 CRP水平发现1~3 d呈上升状态,直到第4天开始下降,并且第2~4天观察组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在确定CRP诊断佳阀值后对两组严重程度诊断发现观察组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后对可能影响CRP水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性分析筛选出4个影响因素,即脂肪肝、糖尿病、高密度脂肪酸(HDL)以及极低密度脂肪酸(VLDL)。结论(1)HLAP病患伴有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的可能性更大,并且病情相对更为严重。(2)利用CRP作为诊断标准对AP病患进行严重程度分级准确度较高,其中在 HLAP病患中更高。(3)糖尿病、脂肪肝、HDL以及 VLDL是CRP升高的影响因素,在临床诊断中应引起重视。

    作者:陆鉴;朱励民;吴育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TACE联合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肝动脉关注化疗栓塞术(TACE)与放疗联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观察组行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照组行单纯 TACE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近期疗效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5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Karnofsky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经治疗后,两组均有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受损情况,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采取TACE与放疗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艾宁;冀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改良Double tract代胃术治疗老年胃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改良Double tract代胃术治疗老年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52例,均采用改良Double tract代胃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术后病理结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通过随访,采用Visick分级标准评估患者术后3个月的生存质量,并通过寿命表法计算患者术后1、2、3年的生存率。结果42例为腺癌,6例为黏液腺癌,4例为未分化癌;2例肿瘤分期为Ⅰ期,15例为Ⅱ期,24例为Ⅲ期,11例为Ⅳ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92%;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41.58±9.37)个月。33例为Visick分级Ⅰ级,19例为Ⅱ级。14例行姑息性切除术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42.31%,2年生存率为7.69%,3年生存率为0.00%。37例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88.46%,2年生存率为63.46%,3年生存率为38.46%。结论改良Double tract代胃术治疗老年胃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术后消化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红山;张春礼;余江涛;孙德利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老年危重症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症患者血清1,25-羟维生素D3(1,25(OH)2D3)水平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老年(≥60岁)危重症患者共180例,依据APACHE Ⅱ评分由低到高分为高、中、低三组,并依据患者死亡存活状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1,25(OH)2D3水平,记录患者院内死亡率和器官衰竭数量,计算患者APACHE Ⅱ评分,分析血清1,25(OH)2D3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院内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逐渐降低,器官衰竭数量和院内死亡率逐渐升高(P<0.05)。存活组血清1,25(OH)2D3水平高于死亡组,而器官衰竭数量和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死亡组(P<0.05)。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性(r=-0.378,P<0.05),与院内死亡率呈负相关关系(r=-0.294,P<0.05)。结论老年危重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与患者APACHEⅡ评分、预后均相关,其与 APACHEⅡ评分系统相结合,可评价患者的危重病情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殷德平;李欣欣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