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丽;汪凤兰;邢凤梅;董胜莲
目的:探讨尿蛋白阴性糖尿病肾病( DN)患者肾功能异常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尿蛋白阴性的DN患者205例,其中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108例( DN组),无白蛋白尿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正常患者97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Logistic回归分析肾功能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在尿蛋白阴性的DN患者中踝肱指数( ABI)、趾肱指数( TBI)显著低于对照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CIM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蛋白阴性的DN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与 ABI、TBI呈显著正相关;ABI、TBI为尿蛋白阴性的 DN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尿蛋白阴性的DN疾病的发生可能与动脉硬化有关。
作者:杨丕坚;李舒敏;吕以培;黄中莹;黄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研究表明,N-端脑利钠肽前体( NT-proBNP)是检测急慢性左室功能障碍的有效指标,当室壁张力增加时,心室肌细胞释放NT-proBNP〔1〕。本研究旨在探讨NT-proBNP的浓度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 NYHA)的相关性。
作者:何凌宇;项军;梅健;王岩;王磊;刘成;薛松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表面麻醉对SchirmerⅠ试验( SIt)在白内障术后干眼( DES)诊断敏感性的影响。方法95例165眼白内障术后患者,男43例76眼,女52例89眼;年龄57~78〔平均64.3±3.6)〕岁,根据患者的症状、SIt和泪膜破裂时间(BUT)诊断为DES。比较表面麻醉前后基础泪液分泌量的差异。同一患者首先在未滴表麻药下进行SⅠt,15 min后用0.5%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滴眼两滴后再进行STt,比较两次基础泪眼分泌量的差异。泪液检测滤纸条湿润长度<10 mm/5 min被定义阳性,而≤5 mm/5 min被定义强阳性。结果滴表麻药后测量泪液检测滤纸条湿润长度明显低于未滴表麻药滤纸条湿润长度(P<0.05),滴表麻药 SⅠt 值阳性率和强阳性率显著高于未滴表麻药的(P<0.05),未滴表麻药水缺乏型干眼症(ADDE)患者的SⅠt值阳性率、强阳性率明显高于总体患者,而蒸发过强型干眼症(EDE)患者明显低于总体患者(P<0.05)。结论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滴表麻药比未滴表麻药更客观、可靠地反映DES的状态,对ADDE患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使其本身对DE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一龙;马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了解社区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抑郁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方便抽取146例脑卒中主要照顾者,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抑郁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主要照顾者SDS平均分〔(51.42±13.63)分〕显著高于中国人群常模,抑郁发生率为45.9%。影响脑卒中主要照顾者抑郁状况的因素包括照顾者的年龄、每天照顾时间及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论脑卒中照顾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况,需引起社区护理人员的关注和重视,早期发现问题,及时疏导,预防抑郁及其他心理障碍的发生。
作者:刘东玲;陈辉;史岩;林蓓蕾;陈静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320排CT冠脉成像( CTA)在评价冠脉不稳定斑块的价值及其与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有冠心病危险因素且因胸闷、胸痛等原因来该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患者623例,均行320排 CTA,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查,并检测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尿酸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分析冠脉病变特征及其与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冠脉 CTA正常者162例(26.0%);冠脉 CTA显示有粥样斑块以及不同程度狭窄者461例(74.0%),斑块特征分析中显示稳定斑块者为284例(61.6%),不稳定斑块者为177例(38.4%)。分析不稳定斑块与危险因素的关系,与稳定斑块组相比,不稳定斑块组中糖尿病( DM )患者及 Hcy、hs-CRP、血尿酸升高者明显增多( P<0.01或 P<0.00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评价不稳定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变量中Hcy、hs-CRP以及DM的Wald检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320排CTA能够客观准确评价冠脉病变特征,DM患者及Hcy、hs-CRP、血尿酸升高者易发生冠脉不稳定斑块,Hcy、hs-CRP以及DM是不稳定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作者:郑立文;刘晨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肩袖损伤肩关节镜下修复术的临床体会。方法对该院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老年(年龄≥60岁)肩袖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例患者采用小切口肩袖修复术治疗(观察组),20例患者采用肩关节镜下修复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AS)、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 ASE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评分( UCLA)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观察组( 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第1个月的 VAS评分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对照组手术后第3、6、12个月的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手术后12个月的 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UCLA评分等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老年性肩袖损伤患者中采用肩关节镜下修复术进行治疗,能显著促进疼痛缓解与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姚晓滨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 FD)重叠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D-IBS)的胃肠激素水平变化。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消化科收治的老年FD+D-IBS患者100例为老年重叠组,非老年FD+D-IBS患者100例为非老年重叠组,另选取健康老年人50例为老年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浆5-羟色胺(5-HT)、生长抑素( SS)、血管活性肠肽( VIP)、胆囊收缩素( CCK)、P物质及胃动素( MOT)和促胃液素( GAS)的水平。结果老年重叠组与非老年重叠组比较,5-HT、VIP、CCK水平显著升高(P<0.05);SS、MOT、GAS水平显著下降(P<0.05)。老年重叠组中以D-IBS为主要症状的患者56例,FD为主要症状的患者44例。与老年对照组比较,D-IBS为主组和FD为主组的患者5-HT、VIP、CCK、P物质水平显著升高(P<0.01或P<0.05),而MOT、GAS水平明显降低(P<0.01),但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FD为主组患者 SS较 D-IBS 为主组及老年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老年FD重叠D-IBS患者的胃肠激素水平变化较明显,其发病可能与胃肠激素改变密切相关。
作者:于惠玲;鲁素彩;王阳阳;常颖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中国免疫学杂志》是中国免疫学会会刊,是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学术期刊,为基础医学、生物学的核心期刊,是美国《化学文摘》( CA)的源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摘的来源期刊。曾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国首批期刊方阵“双效”期刊,首届北方优秀期刊奖。本刊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基础免疫学、中医中药与免疫、生物治疗、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教学园地、专题综述、短篇快讯、信息速递等。本刊为月刊,A4开本,144页,铜版纸印刷,彩图随文。定价12.00元每本,144.00每年,邮发代号12-89,全国邮局均可订阅。为减轻自费读者负担,对自费个人订户实行8折优惠,每本11.00元(含邮费);中国免疫学会会员订户每本9.5元(免费邮寄)。如错过订阅时间可直接汇款到《中国免疫学杂志》编辑部,请注明所购卷期、册数及“自费”字样。同时欢迎医药、生物制剂、医疗器械厂家刊登广告及作者网上投稿。为了提高稿件处理速度,保证编辑部与作者间的沟通更快捷、及时,希望广大作者在投稿的同时附电子版,告知电子邮箱、手机或其他联系电话,并欢迎直接通过E-mail投稿。地址:长春市建政路971号《中国免疫学杂志》编辑部,邮编130061,电话(传真):0431-88925027,E-mail:zh-mizazh@126.com,网址:中国免疫学.中国;immune99.com。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 CRP)测定在肺癌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该医院肺癌患者60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或者细胞学检查确诊,曾接受过1个周期以上的化疗。分析化疗前血清CRP水平与性别、吸烟、肺癌组织类型、肿瘤大小、淋巴转移分期、结外脏器转移、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 D-D)的相关性,比较化疗前后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纤维蛋白原及D-D变化的相关性。观察患者在化疗前后取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RP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纤维蛋白原及D-D水平性。结果化疗前血清CRP水平与性别、吸烟状态、肺癌组织类型、有无结外脏器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肿瘤大小、淋巴转移分期、纤维蛋白原及 D-二聚体水平有相关性(P<0.05)。化疗前后血清 CRP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CRP变化与纤维蛋白原及D-D变化有明显相关性(P<0.001)。结论血清中CRP水平与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分期密切相关,化疗前对CRP 进行检测可作为判断肿瘤大小及肺癌淋巴结转移的一个指标,肺癌患者实施血清CRP与纤维蛋白原、D-D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估肺癌化疗效果。
作者:张香花;左学荣;李玉权;马丽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DM)患者与单纯 CHD患者之间的血脂及尿酸(UA)水平差异。方法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对在某医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60岁CHD患者按照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T2DM)进行分组研究,比较 CHD组和CHD+DM组在血脂及UA水平方面的差异,探讨老年人群中CHD合并DM患者与其血脂及UA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 CHD组和CHD合并DM 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及高血压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CHD并 DM组的吸烟例数明显低于 CHD组(P<0.05)。 CHD并DM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UA均高于CHD组(P<0.05)。结论治疗合并T2DM的老年 CHD患者时,除应控制血糖外,还应加强调脂治疗和控制UA水平。
作者:李振杰;彭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与前外侧切口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对比评价。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来该院接受早期NSLC治疗的患者4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电视胸腔镜的手术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前外侧切口剖胸的手术治疗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地佐辛止痛药用量、术后胸腔引流量超过50 ml天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略多于对照组( P>0.05);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略高( 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地佐辛用量、术后胸腔引流量超过50 ml 天数、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的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心律失常、肺炎、肺不张、伤口感染、脓胸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2639,P=0.8675)。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早期NSCLC具有伤口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清扫淋巴结彻底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安生;段贵新;高原;刘以尧;王康武;李伟;王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了解成都市老年人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 SF-36)对成都市社区及养老机构766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成都市老年人生活质量得分(117.88±16.39);年龄与慢性病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成都市老年人群总体生活质量良好。社区卫生服务应针对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积极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以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黄琳;李青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及坎地沙坦酯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0例为病例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血压正常)为对照组,检测血清 HGF、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指标,分析血清HGF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及坎地沙坦酯的干预效果。结果病例组中随着病情加重HGF、ET-1水平逐渐升高,NO水平逐渐降低(P<0.05);病例组各级别中 NO、ET-1、HGF 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病例组干预前经过检测 HGF、NO、ET-1水平分别为(1543.23±24.67)pg/ml、(12.38±2.36)μmol/L、(89.90±14.38)ng/L;HGF水平与 NO呈负相关(r=-0.456,P=0.005),与ET-1呈正相关(r=0.765,P=0.001)。干预12 w后HGF与ET-1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升高,与干预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HGF明显升高,HGF水平变化与血管内皮功能密切相关,坎地沙坦酯干预后HGF水平下降,改善了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金鹏;袁国良;马成彬;李伟;陈玉军;李涛;李小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跳跃式N2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和特点。方法该院收治的182例NSCLC患者,均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并行肺癌切除、纵隔淋巴结廓清术。分为跳跃转移组(51例)和非跳跃转移组(131例),分析性别、组织学分型、T分期、肿瘤部位等因素在两组病人间的差异。结果(1)T1、T2期肿瘤的 N2跳跃转移明显高于 T3、T4期(P=0.048),周围型肺癌跳跃转移明显高于中央型肺癌(P=0.005);跳跃转移组更易发生单区域纵隔淋巴结转移(P=0.026)。(2)N2跳跃转移与非跳跃转移在不同性别、不同肺叶、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 NSCLC患者中,跳跃式 N2转移有其特有的转移规律,对于 T1、T2期及周围型肺癌患者,在无肺内、肺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仍然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可能,并且更易发生单区域纵隔淋巴结转移。
作者:谭林;梁效民;毛凯平;王伦青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与患者发生肾功能恶化的关系。方法入选90例 CHF患者38例,采集入院时和入院后3 d时血液标本,酶免疫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血浆Hcy浓度。根据患者肾功能是否恶化,将患者分为肾功能恶化组和未恶化组,比较两组间血浆Hcy浓度。结果肾功能恶化组患者入院时和入院3 d后血Hcy水平高于未恶化组患者对应时间点的血 Hcy水平( P<0.05)。肾功能恶化组患者,入院时血Hcy水平明显低于入院3 d血Hcy水平( P<0.05)。入院时肾功能恶化患者血Hcy水平与血肌酐差值(入院3 d和入院时)呈正相关(r=0.623,P<0.05);入院3 d肾功能恶化患者血水平与血肌酐差值呈正相关(r=0.792,P<0.01)。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Hcy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是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肾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结论 Hcy水平升高可以预测CHF患者肾功能恶化的发生。
作者:李文峰;罗骏;袁文金;杨永春;刘丽丽;曾康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和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 MAU)与血压变异性( BPV)、血压昼夜节律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入选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50例( EH组),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50例( EH+DM组),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的对照组50例,高血压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所有入选者均行MAU和血清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1水平测定。结果①与EH组相比,EH+DM组BPV增大、非杓型和MAU(+)的例数增多(P<0.05)。②血清 NO含量,EH+DM组>EH组>对照组(P<0.01);ET-1含量,EH+DM组<EH组<对照组(P<0.01);三组间比较NO、E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与杓型血压患者相比,非杓型血压患者 MAU(+)检出率增大(P=0.962,P=0.002)。④在 EH 组和EH+DM组,收缩压变异性(SBPV)与ET-1含量呈正相关(r=0.506,P<0.01),与NO含量呈负相关(r=-0.438,P<0.01)。结论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易发生MAU(+),且多出现BPV增大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三者在病理生理上可能存在一定相互作用。
作者:张萍;庞晓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特点及临床诊断思路。方法对符合慢性咳嗽诊断标准的123例患者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行诱导痰、肺通气功能检测及支气管激发试验、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24 h食道pH监测。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先设定假定病因,给予试验性治疗,依据治疗效果确诊病因。结果共有111例患者完成实验,其中假定单病因76例(68.5%),确诊单病因98例(88.3%),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1);假定多病因35例(31.5%),确诊多病因13例(11.7%),两者之间差异(P<0.01)。确诊病因中以单病因多见,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UACS)、非哮喘性嗜酸细胞性与气管炎(NAEB)、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确诊病因中双病因以UACS+CVA多见;三病因中以UACS+CVA+GERD多见。111例患者中75例(67.6%)假定病因与确诊病因一致,但另有36例(32.4%)假定病因与确诊病因之间存在差异,其中预先设定假定单病因6例(16.7%),假定多病因30例(83.3%),经试验性治疗,终发现确诊单病因为33例(91.7%),确诊多病因为3例(8.3%)。结论慢性咳嗽以单病因为主,常见的病因为CVA和UACS。大部分患者假定病因与确诊病因一致,因此可采取预先设定假定病因,进行试验性治疗,终明确病因,这样可避免医疗条件不足、患者经济贫困及身体状况欠佳对病因的诊断及治疗带来的困难。
作者:张辉;于倩倩;刘颖;张连莲;于振香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糖络通对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疗效,并探讨其在抗氧化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模型,对模型大鼠每日灌胃糖络通,8 w后检测坐骨神经细胞凋亡数目,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糖络通明显减少 DPN 大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数目,降低MDA、LDH、8-OhdG的含量,增加抗氧化酶SOD、GSH-Px的表达(P<0.05)。结论糖络通能有效上调抗氧化酶SOD、GSH-Px的表达,减轻氧化损伤,降低坐骨神经细胞的凋亡。
作者:常庚;李明;常风云;雷阳;张炳蔚;韩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Ag-NORs)与 N端脑利纳肽前体( NT-proBNP)对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AECOPD)患者治疗疗效的评估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该院收治的AECOPD患者97例,根据临床疗效分为有效组(痊愈+显效,n=71)和无效组(无效,n=26)。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3、治疗第7天、治疗结束时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 Ag-NORs和血浆NT-proBNP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 AUC)比较不同指标对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 T淋巴细胞 Ag-NORs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均随治疗时间呈上升趋势,且有效组较无效组患者上升较快(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 NT-proBNP 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均随治疗时间呈下降趋势,且有效组较无效组患者下降较快(P<0.05);有效组患者治疗第3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和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率均明显高于无效组(P<0.05);治疗第3天的 T淋巴细胞Ag-NORs水平变化率评估疗效的AUC为0.752(P<0.05),当其>21.60%时,评估有效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58%和84.72%;治疗第3天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率评估疗效的AUC为0.684(P<0.05),当其>24.72%时,评估有效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86%和79.84%。结论治疗第3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和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率均可用于评估AECOPD患者治疗疗效,以治疗第3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评估价值更高。
作者:付鹏;周国庆;黄志东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临终关怀的目的既不是治疗疾病或延长生命,也不是加速死亡,而是改善患者生存的质量〔1〕。临终关怀先起源于英国,20世纪80年代,临终关怀正式传入我国。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对有尊严死亡的愿望越加强烈,社会对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中国几千年传统伦理文化对后人对待临终关怀的态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分析传统伦理文化对临终关怀照护的影响。
作者:朱正刚;周阳;陈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