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薇;刘连龙;焦江丽
目的:探讨老年人残冠残根保留与修复的临床方法。方法根据老年人牙体缺损的程度,采用不同的术式进行修复。若残留的牙体组织有足够的抗力形与固位形,并且损坏未累及牙髓的患牙可直接行树脂充填术或嵌体修复术;若损坏已累及牙髓需先进行完善根管治疗后,再行桩核或冠修复。纵裂后牙钢丝结扎后行冠修复。若为前牙且开髓孔周围牙体组织完整,根管治疗后可直接行纤维桩核修复。当牙体组织大部分缺损,残留的牙体组织没有足够的抗力形与固位形的患牙需先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用牙冠延长术、正畸牵引术或分根术予以保留。6w后可行单冠、固定义齿、可摘局部义齿、固定-可摘联合义齿、附着体义齿或覆盖义齿修复。老年人重度磨耗的患牙可选择固定义齿修复或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结果106例老年残冠残根的患者,修复后观察6个月~2年。成功100例、良好5例,失败1例,成功率为99%。结论根据老年人牙体缺损的程度,采用不同的保留术式和修复方法,终可以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郭灿灿;王丹;黄勤武;段小龙;赵兴起;朱广海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解决目前由于老龄化加剧而导致的“养老难”问题的一种尝试和实践。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目标就是希望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即希望老年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能够幸福地度过晚年生活。但从提高老年人幸福感角度看,目前构建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还存在资金缺乏、居家养老服务缺乏严格的规范及监督、很少能够提供老年人迫切需要的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老年人社会支持薄弱等问题,需要去完善。
作者:刘晓红;胡善菊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肝动脉关注化疗栓塞术(TACE)与放疗联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观察组行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照组行单纯 TACE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近期疗效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5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Karnofsky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经治疗后,两组均有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受损情况,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采取TACE与放疗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艾宁;冀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表面麻醉对SchirmerⅠ试验( SIt)在白内障术后干眼( DES)诊断敏感性的影响。方法95例165眼白内障术后患者,男43例76眼,女52例89眼;年龄57~78〔平均64.3±3.6)〕岁,根据患者的症状、SIt和泪膜破裂时间(BUT)诊断为DES。比较表面麻醉前后基础泪液分泌量的差异。同一患者首先在未滴表麻药下进行SⅠt,15 min后用0.5%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滴眼两滴后再进行STt,比较两次基础泪眼分泌量的差异。泪液检测滤纸条湿润长度<10 mm/5 min被定义阳性,而≤5 mm/5 min被定义强阳性。结果滴表麻药后测量泪液检测滤纸条湿润长度明显低于未滴表麻药滤纸条湿润长度(P<0.05),滴表麻药 SⅠt 值阳性率和强阳性率显著高于未滴表麻药的(P<0.05),未滴表麻药水缺乏型干眼症(ADDE)患者的SⅠt值阳性率、强阳性率明显高于总体患者,而蒸发过强型干眼症(EDE)患者明显低于总体患者(P<0.05)。结论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滴表麻药比未滴表麻药更客观、可靠地反映DES的状态,对ADDE患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使其本身对DE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一龙;马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晚发型重症肌无力( LOMG)患者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LOMG合并胸腺瘤行扩大胸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的易感因素。结果术后共发生肌无力危象15例(25.9%)。单因素分析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与术前溴吡斯的明剂量较大(P<0.001),术前发生过肌无力危象、Osseman分型高、手术方式、术后出现肺感染及术后未使用激素冲击有关(均P<0.05)。术前Osseman分型高(OR=5.544,P=0.042)和手术方式(OR=14.727,P=0.049)是发生肌无力危象的独立因素。术后使用激素冲击(OR=0.083,P=0.048)是预防肌无力危象的保护因素。结论 Osseman分型高、胸骨劈开术式、术后未使用激素冲击易发生肌无力危象。
作者:张哲峰;贾瑞;崔有斌;高鲲;梁华刚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活动依赖的突触传递能效的改变,在多种记忆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药物成瘾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突触传递效能的改变。研究发现,参与成瘾的分子机制与突触可塑性的分子机制有很大重合。有观点认为成瘾是一种异常的学习记忆行为。在可卡因成瘾中,不仅在不同脑区有突触可塑性的产生,而且兴奋性突触可塑性的分子开关-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NM-DA)的组成及其生理特性都发生了改变,提示了NMDA受体在药物成瘾的作用比较复杂。本文旨在回顾NMDA受体在成瘾中所起的作用。
作者:贾祥磊;张继川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培美曲塞( PEM)及紫杉醇( PTX)同期放化疗( RCT)对局部晚期老年肺腺癌的有效性。方法选择ⅢA或ⅢB期肺腺癌老年患者100例患者给予同期RCT治疗,其中50例接受PEM治疗,共2个周期,为观察组,另外50例采用PTX治疗,每周1次,共6~7个周期,作为对照组。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随访1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 OS)、无进展生存期( PFS)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2.0% vs 36.0%,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OS 和 PFS 明显大于对照组〔56.0% vs 40.0%,(16.1±1.2)vs(11.5±1.3)个月,(6.5±1.2)vs(5.2±1.3)个月,P<0.05〕;对照组中性粒细胞减少Ⅰ~Ⅳ级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M同期RCT治疗局部晚期老年肺腺癌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且不良反应程度和发生率均更低,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吴友义;王玉斌;林玉成;王建化;李芙瑶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17A和 IL-10表达。方法63例 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成人体检的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两组 PCT、IL-17A和 IL-10的表达。结果观察组血清中 PCT和 IL-17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中IL-10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中PCT、IL-17A和 IL-10的表达量与病变分级相关。相关分析显示PCT和IL-17A具有正相关性,PCT与IL-10具有负相关性。结论 COPD患者血清中PCT、IL-17A的表达升高,IL-10的表达下降,三者异常表达对病变的形成及进展有一定作用,三者间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刘丽华;陆思静;刘爱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评价中文版8条目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信效度。方法纳入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27例,采用中文版MMAS-8及用药依从性视觉模拟评分( MA-VAS)评估,采用信度分析、相关分析、两样本 t检验及因子分析评价量表信效度。结果中文版MMAS-8的Cronbach α系数为0.60,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78。结构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共解释总方差的55.2%。中文版MMAS-8评分与MA-VAS评分相关(r=0.75,P<0.001)。血糖达标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7%〕的中文版 MMAS-8评分比血糖未达标组(HbA1c>7%)高(7.1±1.0 vs 5.9±1.5,t=-4.31,P<0.001),两组间用药依从性差异显著(χ2=20.190,P<0.001)。结论中文版 MMAS-8信效度较好,且简单、可靠、实用,可作为临床工具用于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作者:王洁;莫永珍;卞茸文;巫海娣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和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 MAU)与血压变异性( BPV)、血压昼夜节律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入选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50例( EH组),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50例( EH+DM组),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的对照组50例,高血压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所有入选者均行MAU和血清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1水平测定。结果①与EH组相比,EH+DM组BPV增大、非杓型和MAU(+)的例数增多(P<0.05)。②血清 NO含量,EH+DM组>EH组>对照组(P<0.01);ET-1含量,EH+DM组<EH组<对照组(P<0.01);三组间比较NO、E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与杓型血压患者相比,非杓型血压患者 MAU(+)检出率增大(P=0.962,P=0.002)。④在 EH 组和EH+DM组,收缩压变异性(SBPV)与ET-1含量呈正相关(r=0.506,P<0.01),与NO含量呈负相关(r=-0.438,P<0.01)。结论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易发生MAU(+),且多出现BPV增大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三者在病理生理上可能存在一定相互作用。
作者:张萍;庞晓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索泼尼松与甲氨蝶呤( MTX)或来氟米特( LEF)联合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120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TX组、MTX+泼尼松组、LEF组、LEF+泼尼松组,每组30例。对比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疾病活动性评分( DAS28评分)、晨僵时间、类风湿因子( RF)及临床症状。结果四组患者各项指标及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 P>0.05)。联合用药组比单独用药组各项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 P>0.05)。MTX+泼尼松组和LEF+泼尼松组患者的ACR20、ACR50、ACR70缓解率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泼尼松联合MTX或LEF较单独使用MTX或LEF对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更好的疗效,且临床安全性相当,为临床上针对不同类型的类风湿关节炎提供了治疗途径。
作者:姜一真;唐若余;潘娇娇;仓晓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 CRP)在评估老年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 HLAP)疾病严重程度的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胰腺炎( AP)老年患者178例。其中HLAP患者59例为观察组,余下119例未非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 NHLAP)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特征、不同时间段的CRP水平,然后根据CRP佳阀值对不同严重程度的AP患者进行诊断。后采用 logistics回归分析对影响CRP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伴有糖尿病、脂肪肝、AP复发率及重度AP( SAP)比例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对比两组 CRP水平发现1~3 d呈上升状态,直到第4天开始下降,并且第2~4天观察组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在确定CRP诊断佳阀值后对两组严重程度诊断发现观察组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后对可能影响CRP水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性分析筛选出4个影响因素,即脂肪肝、糖尿病、高密度脂肪酸(HDL)以及极低密度脂肪酸(VLDL)。结论(1)HLAP病患伴有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的可能性更大,并且病情相对更为严重。(2)利用CRP作为诊断标准对AP病患进行严重程度分级准确度较高,其中在 HLAP病患中更高。(3)糖尿病、脂肪肝、HDL以及 VLDL是CRP升高的影响因素,在临床诊断中应引起重视。
作者:陆鉴;朱励民;吴育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扶正抑瘤汤对裸鼠移植瘤肝癌Hu-7细胞的诱导凋亡及自噬的调控作用。方法50只裸鼠分为五组,即模型组,扶正抑瘤汤高(按人小鼠等效剂量换算为0.3 g生药/25 g小鼠)、中(高剂量组稀释1倍)、低剂量组(中剂量组稀释1倍),5-氟尿嘧啶(5-Fu)组,每组10只,建立人肝癌细胞Hu-7移植瘤裸鼠模型,待肿瘤体积长到约100 mm3时开始用药,扶正抑瘤汤灌胃给药(1次/d),5-Fu组(2次/d)和模型组采用腹腔注射(1次/d),给药3 w,于停药第2天各组处死裸鼠,剥离肿瘤称重,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计算抑瘤率;留取肿瘤组织,TUNEL染色检测扶正抑瘤汤对移植瘤细胞凋亡的作用;透射电镜(TEM)检测自噬体形成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Bnip3及LC3)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5-Fu组与扶正抑瘤汤组均能诱导细胞凋亡,减缓瘤体生长速度,抑制肿瘤生长率以高剂量药物组效果佳,与5-Fu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 TUNEL染色发现,与模型组比较,扶正抑瘤汤组和5-Fu组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均可见着色凋亡细胞,且随着药物组浓度变化,呈剂量相关性,其中高剂量组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显著。电镜结果显示:扶正抑瘤汤高剂量组和5-Fu组均可见到大量自噬小体,自噬小体数量与药物浓度呈剂量相关性,其中高剂量组药物自噬小体数量较中、低剂量组多,模型组亦发现少量自噬小体;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扶正抑瘤汤各剂量组和5-Fu组均可使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Bnip3及LC3表达上调,且与药物浓度有剂量相关性,其中高剂量药物组较中、小剂量组更优。结论扶正抑瘤汤对裸鼠肝癌转移瘤Hu-7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并且可激活肝癌细胞 Beclin-1、Bnip3及 LC3蛋白的表达,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发生自噬,其中以高剂量组效果佳。
作者:张武德;程卫东;鲍英存;赵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改良Double tract代胃术治疗老年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52例,均采用改良Double tract代胃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术后病理结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通过随访,采用Visick分级标准评估患者术后3个月的生存质量,并通过寿命表法计算患者术后1、2、3年的生存率。结果42例为腺癌,6例为黏液腺癌,4例为未分化癌;2例肿瘤分期为Ⅰ期,15例为Ⅱ期,24例为Ⅲ期,11例为Ⅳ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92%;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41.58±9.37)个月。33例为Visick分级Ⅰ级,19例为Ⅱ级。14例行姑息性切除术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42.31%,2年生存率为7.69%,3年生存率为0.00%。37例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88.46%,2年生存率为63.46%,3年生存率为38.46%。结论改良Double tract代胃术治疗老年胃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术后消化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红山;张春礼;余江涛;孙德利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通过研究慢性铝暴露对大鼠海马钙离子稳态及CaMKⅡ和 CREB活性的影响,探讨慢性铝暴露诱导神经损伤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选用60只断乳后雄性Wistar大鼠,分为3组,每组20只;设定其中1组为对照组,用蒸馏水喂养;其他2组为铝暴露组,分别用含有0.2%和0.4% AlCl3的蒸馏水喂养3个月。 Morris水迷宫测定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Fura2-/AM测定各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自由Ca2+浓度变化;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中 CaMKⅡ、Ng和CREB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铝暴露各组海马神经细胞中〔Ca2+〕i 呈剂量依赖性升高;CaMKⅡ和CREB总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但p-CaMKⅡ、Ng和 p-CREB蛋白表达显著降低( P<0.05)。结论慢性铝暴露损伤大鼠的学习记忆可能与上调Ca2+及抑制CaMKⅡ和CREB活性相关。
作者:宋杨;张海燕;孙雅萍;郭庆国;孟欣;王彪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家蝇幼虫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保护机制。方法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和腹腔注射STZ建立2型糖尿病SD大鼠模型。将糖尿病大鼠分为糖尿病模型组和家蝇幼虫提取物治疗组。另设正常大鼠为对照组。成模后,家蝇幼虫提取物治疗组每天以家蝇幼虫提取物(4 g/kg)灌胃,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连续6 w,持续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态,灌胃结束后检测各大鼠空腹血糖。取材大鼠肝脏和肾脏,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比色法测定各大鼠肝脏和肾脏丙二醛( 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糖水平明显升高(P<0.01)、肝脏和肾脏组织有明显损伤、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家蝇幼虫提取物治疗组血糖水平明显下降(P<0.01)、肝脏和肾脏组织损伤水平下降、氧化应激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家蝇幼虫提取物可降低糖尿病血糖水平,机制可能与保护糖尿病肝肾损伤、降低肝肾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作者:梅寒芳;田伟;刘文彬;朱家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和p53在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21例老年子宫内膜癌(老年组)与40例非老年子宫内膜癌(非老年组)患者中ER、PR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ER、PR、p53阳性率在老年组和非老年组中分别为71.4%、76.2%、81%和77.5%、90%、57.5%,PR表达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36)。 p53阳性表达与年龄呈正相关(r=0.279,P=0.029)。结论 PR和p53在不同年龄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差异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有一定关系。老年患者的 PR表达较非老年患者显著降低,而这会影响两组人群孕激素的治疗效果。
作者:吕嘉;邢峰;丘瑾;冯砯锦;张博;成佳景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及缝隙连接蛋白C×40和 C×45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大鼠组( STZ组)、硫化氢干预糖尿病大鼠组( STZ+H2 S 组)及硫化氢干预正常大鼠组( H2 S 组)。腹腔注射STZ(40 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糖尿病模型建立后,STZ组与H2 S组每天腹腔注射浓度为100μmol/kg硫氢化钠溶液( H2 S供体);8 w后处死大鼠。碱水解法检测羟脯氨酸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CX40和CX45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TZ组大鼠心肌组织羟脯氨酸表达明显增加(P<0.01),CX40表达明显下降(P<0.001),而CX45表达明显增多(P<0.01)。与STZ组相比,硫化氢干预后的STZ+H2S组大鼠心肌组织羟脯氨酸明显下降(P<0.01),CX40表达明显升高(P<0.01),CX45表达有下调趋势,但结果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结论 H2S 可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同时上调CX40蛋白的表达,可能参与糖尿病大鼠的心肌纤维化和缝隙连接重构的调控。
作者:肖婷;罗健;吴志雄;周松柏;李芳;杨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移植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微血管完整性的保护作用以及脑脉通颗粒对其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和扩增BMSCs;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移植组、脑脉通组、联合组;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术后24 h将BMSCs由同侧颈内动脉移植脑内;光镜下观察BMSCs移植脑内7、14和28 d脑微血管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组织IgG和微血管基底膜ColⅣ及LN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IgG表达显著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脑脉通和联合组各时间点、移植组14 d和28 d的IgG表达均显著减弱(P<0.01);联合组较移植组7 d和28 d、较脑脉通组14 d和28 d的表达均减弱(P<0.01)。各模型组ColⅣ和LN表达减弱(P<0.01);与模型组比较,脑脉通和联合组各时间点、移植组14 d和28 d的ColⅣ和LN表达均增(P<0.01);联合组较各移植组、14 d和28 d脑脉通组ColⅣ和LN表达均较显著增强(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微血管基底膜层连蛋白和胶原降解明显,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强;BMSCs移植后早期(7 d)保护微血管受损的作用不明显,中期(14 d)和后期(28 d)用随移植脑内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脑脉通可使BMSCs移植的保护作用提前,并使中、后期的作用增强,其途径可能与减轻微血管基底膜LN和ColⅣ的降解有关。
作者:刘轲;李建生;刘敬霞;孙捷;赵跃武;李宁;苏静;郭晓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高危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对该院收治的老年CHD合并T2DM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与收治的单纯CHD患者进行对比研究,以探讨老年CHD合并T2DM患者的高危因素,并采取相关干预对策,以期提高临床预防慢性疾病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体重指数( BMI)值和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T2DM观察组患者在餐后2 h 血糖(2 h PG)、空腹 C 肽方面的生化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在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尿酸(UA)等方面的生化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可知老年DM合并 T2DM的相关危险因素有BMI、高血压、2 h PG、空腹C 肽、TG、HDL-C及UA等。 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高血压、空腹C 肽、TG、HDL-C、UA等因素是老年CHD合并T2DM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老年CHD合并T2DM患者,除了要控制血糖血压外,控制血脂和 UA 水平等也至关重要,注意合理饮食、加强锻炼、积极调整心理状态,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作者:石如荟;周卫东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