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6例老年人残冠残根保存与修复的临床疗效

郭灿灿;王丹;黄勤武;段小龙;赵兴起;朱广海

关键词:残冠残根, 缺损修复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残冠残根保留与修复的临床方法。方法根据老年人牙体缺损的程度,采用不同的术式进行修复。若残留的牙体组织有足够的抗力形与固位形,并且损坏未累及牙髓的患牙可直接行树脂充填术或嵌体修复术;若损坏已累及牙髓需先进行完善根管治疗后,再行桩核或冠修复。纵裂后牙钢丝结扎后行冠修复。若为前牙且开髓孔周围牙体组织完整,根管治疗后可直接行纤维桩核修复。当牙体组织大部分缺损,残留的牙体组织没有足够的抗力形与固位形的患牙需先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用牙冠延长术、正畸牵引术或分根术予以保留。6w后可行单冠、固定义齿、可摘局部义齿、固定-可摘联合义齿、附着体义齿或覆盖义齿修复。老年人重度磨耗的患牙可选择固定义齿修复或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结果106例老年残冠残根的患者,修复后观察6个月~2年。成功100例、良好5例,失败1例,成功率为99%。结论根据老年人牙体缺损的程度,采用不同的保留术式和修复方法,终可以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4~2013年中药复方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分析

    目的:分析中药复方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UC)的文献研究现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 CNKI)数据库中2004~2013年12月中药复方口服治疗UC的文献,录入NoteExpress2.9软件,分析文献类型、研究类型、年份、期刊、中药使用频次、证型等相关研究现状。结果共纳入文献374篇,文献类型中,期刊文章多占90.64%,其次为学位论文占6.15%;半随机对照试验多占53.4%,其次为非随机对照试验占34.4%;2011年份多占13.9%,其次为2008年占11.2%;陕西中医刊出的文献多占5.0%,其次为中医内科杂志占3.7%;使用频次高的中药为黄连,其次为白术、甘草、白芍、茯苓、党参、木香、当归、陈皮;湿热内蕴证多占31.25%,其次为脾胃虚弱证占17.5%。结论中药复方口服治疗UC仍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多应用健脾祛湿、温肾止泻、理气活血、平调寒热之法,因而补益类、清热类、温里类、理气类药物应用较多。

    作者:张艳;崔丽君;宋小莉;韩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中文版8条目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信效度

    目的:评价中文版8条目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信效度。方法纳入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27例,采用中文版MMAS-8及用药依从性视觉模拟评分( MA-VAS)评估,采用信度分析、相关分析、两样本 t检验及因子分析评价量表信效度。结果中文版MMAS-8的Cronbach α系数为0.60,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78。结构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共解释总方差的55.2%。中文版MMAS-8评分与MA-VAS评分相关(r=0.75,P<0.001)。血糖达标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7%〕的中文版 MMAS-8评分比血糖未达标组(HbA1c>7%)高(7.1±1.0 vs 5.9±1.5,t=-4.31,P<0.001),两组间用药依从性差异显著(χ2=20.190,P<0.001)。结论中文版 MMAS-8信效度较好,且简单、可靠、实用,可作为临床工具用于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作者:王洁;莫永珍;卞茸文;巫海娣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序贯放化疗和同期放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序贯放化疗和同期放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老年晚期 NSCLC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序贯放化疗组与同期放化疗组,每组41例,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对两组患者1年、2年中位生存时间及生存率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毒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同期放化疗组有效率为61.0%,而序贯放化疗组有效率为36.6%,两组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序贯放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是15个月,而同期放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是22个月;序贯放化疗组1年生存率63.4%,2年生存率43.4%,而同期放化疗组1年生存率75.1%,2年生存率64.0%,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及2年生存率之差异显著( P<0.05);序贯放化疗组与同期放化疗组患者在血液学和肺部的毒副作用方面差异显著( P<0.05),两组患者在胃肠道、肾、神经系统及心血管方面的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同期放化疗治疗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序贯放化疗组,然而其在血液学和肺部的毒副作用的发生率较序贯放化疗组的高。

    作者:崔剑雄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烟台市农村老年人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烟台市农村老年人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烟台市14区市(县)农村老年人4200名,纳入91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烟台市农村老年人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和总控制率分别为76.86%、65.35%、44.97%和29.39%。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知晓率的影响因素为性别、体重指数( BMI)、饮酒、吸烟、高血压家族史和体力活动;治疗率的影响因素为月收入、职业类型、饮酒、高血压家族史和体力活动;控制率的影响因素为饮酒和体力活动。结论烟台市农村老年人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结合发病的危险因素开展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作者:宓伟;尹淑英;练武;石塔拉;姚金印;贾真妍;姜莹洁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血浆ADAMTS-7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的血浆 ADAMTS-7水平及分布情况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2009年1月至2014年3月于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316例CHF患者,根据ADAMTS-7水平的四分位数间距分为4个亚组,比较各亚组临床基线资料情况,根据随访期内患者是否生存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采用Cox多因素分析评价ADAMTS-7对慢性收缩性CHF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316例 CHF患者的总体ADAMTS-7水平为49.62(26.41~75.34)μg/L,故分为≤26.40、26.41~49.62、49.63~75.34、>75.35μg/L共4个亚组(各79例),各亚组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 NYHA)、收缩压、舒张压、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右室舒张末期内径( RVEDD)、左室射血分数( LVEF)、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及 N 端前脑钠肽(NT-proBN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除 LVEF 随 ADAMTS-7水平升高而降低外,其余均明显增加(P 均<0.05)。截止至2014年10月,316例患者中有257例(81.3%)仍存活,59例(18.7%)死亡;不同预后的 NYHA 分级、收缩压、舒张压、LVEDD、RVEDD、LVEF、心衰病史、QRS间期及QTc间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除死亡组的LVEF低于存活组外,其余指标均高于存活组(P均<0.05)。 Cox生存分析显示影响预后的因素有 NYHA 分级、心律失常、LVEF、房室扩大、心衰病史及 ADAMTS-7水平,其以 ADAMTS-7≤26.40μg/L为参照,26.41~49.62、49.63~75.34、>75.35μg/L亚组的死亡风险分别升高了2.120、3.252和7.471倍。结论 CHF患者 ADAMTS-7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且ADAMTS-7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其水平升高增加死亡风险,但评价ADAMTS-7预后价值需考虑病因因素。

    作者:朱家和;章爱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恶性黑色素瘤治疗的新进展

    黑色素瘤是一种来源于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每年全世界被确诊为黑色素瘤的新增患者数目高达80000例〔1〕。黑色素瘤的发病率正以每年4.1%的速度显著上升,快于任何其他恶性肿瘤〔2〕。黑色素瘤的分期多是采用以美国抗癌会2002年制定的TNM分期标准,分期对评估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起关键作用〔3〕。本文对恶性黑色素瘤( MM)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国强;张朝利;丁政云;高顺强;刘思源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非小细胞肺癌N2跳跃转移规律及特点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跳跃式N2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和特点。方法该院收治的182例NSCLC患者,均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并行肺癌切除、纵隔淋巴结廓清术。分为跳跃转移组(51例)和非跳跃转移组(131例),分析性别、组织学分型、T分期、肿瘤部位等因素在两组病人间的差异。结果(1)T1、T2期肿瘤的 N2跳跃转移明显高于 T3、T4期(P=0.048),周围型肺癌跳跃转移明显高于中央型肺癌(P=0.005);跳跃转移组更易发生单区域纵隔淋巴结转移(P=0.026)。(2)N2跳跃转移与非跳跃转移在不同性别、不同肺叶、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 NSCLC患者中,跳跃式 N2转移有其特有的转移规律,对于 T1、T2期及周围型肺癌患者,在无肺内、肺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仍然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可能,并且更易发生单区域纵隔淋巴结转移。

    作者:谭林;梁效民;毛凯平;王伦青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高龄老人高血压的治疗现状及体位改变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高血压的治疗现状及体位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7月高龄老人2000例进行问卷调查,观察患者降压药物使用情况、随访血压情况、影响降压治疗的因素以及体位性低血压( OH)和体位性高血压( OHT)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结果高龄老人高血压患者使用的降压药物包括:钙拮抗剂(54.7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16.25%)、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17.04%)、利尿剂(6.82%)、β受体阻滞剂(3.54%)和其他药物(1.62%)。患者血压测量主要在医院/医疗机构测量(51.07%)和家庭自测(36.14%)。大多数患者坚持每天、每月血压测量(96.82%),部分患者每年一次或者从不进行血压监测(3.18%)。908例高龄高血压患者中,诊断为OH者298例(32.82%),OHT者171例(18.83%)。 OH 组、OHT组患者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和脑卒中的患病率均高于非OH/OHT组(P<0.05)。结论高龄老人高血压的治疗药物中,钙拮抗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得到广泛认同,而利尿剂的使用相对不足,患者自我管理模式的实行有待加强,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脑卒中均与体位改变有关。

    作者:符秀虹;曾敏;何扬利;陈积雄;蒙绪卿;王萍;刘肖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的关系

    高血压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降低,从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则是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病理基础。传统上认为冠状动脉病变中主要的危险因素是脂质代谢紊乱,其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水平降低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升高是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1,2〕。2004年有研究〔3〕提出了一个衡量血脂指标的新概念--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用甘油三酯(TG)与HDL-C比值的对数值( log [ TG/HDL-C ])表示,同时研究表明LDL-C颗粒大小与AIP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本文通过分析伴冠状动脉病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与AIP的关系,旨在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陈丽青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核心稳定性训练与步行锻炼对老年女性平衡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与步行锻炼对老年女性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吉安市60~70岁健康老年女性志愿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照组进行步行训练。对比两组志愿者训练前后开眼及闭眼时单脚站立时间,以及训练后动态及静态平衡能力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训练后的开眼、闭眼时单脚站立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的动态及静态平衡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老年女性平衡能力,其效果优于步行锻炼,值得推广。

    作者:王保奎;朱昆荣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改良Double tract代胃术治疗老年胃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改良Double tract代胃术治疗老年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52例,均采用改良Double tract代胃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术后病理结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通过随访,采用Visick分级标准评估患者术后3个月的生存质量,并通过寿命表法计算患者术后1、2、3年的生存率。结果42例为腺癌,6例为黏液腺癌,4例为未分化癌;2例肿瘤分期为Ⅰ期,15例为Ⅱ期,24例为Ⅲ期,11例为Ⅳ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92%;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41.58±9.37)个月。33例为Visick分级Ⅰ级,19例为Ⅱ级。14例行姑息性切除术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42.31%,2年生存率为7.69%,3年生存率为0.00%。37例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88.46%,2年生存率为63.46%,3年生存率为38.46%。结论改良Double tract代胃术治疗老年胃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术后消化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红山;张春礼;余江涛;孙德利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肾功能恶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与患者发生肾功能恶化的关系。方法入选90例 CHF患者38例,采集入院时和入院后3 d时血液标本,酶免疫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血浆Hcy浓度。根据患者肾功能是否恶化,将患者分为肾功能恶化组和未恶化组,比较两组间血浆Hcy浓度。结果肾功能恶化组患者入院时和入院3 d后血Hcy水平高于未恶化组患者对应时间点的血 Hcy水平( P<0.05)。肾功能恶化组患者,入院时血Hcy水平明显低于入院3 d血Hcy水平( P<0.05)。入院时肾功能恶化患者血Hcy水平与血肌酐差值(入院3 d和入院时)呈正相关(r=0.623,P<0.05);入院3 d肾功能恶化患者血水平与血肌酐差值呈正相关(r=0.792,P<0.01)。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Hcy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是心力衰竭患者发生肾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结论 Hcy水平升高可以预测CHF患者肾功能恶化的发生。

    作者:李文峰;罗骏;袁文金;杨永春;刘丽丽;曾康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Meta分析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采用主题词检索相关文献筛选,并依据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补充及二次筛选,使用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主要包括异质性检验、显效率、有效率及发表偏倚等。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中文13篇,英文1篇。显效率及有效率异质性检验结果分别为:χ2=7.39,P=0.88及χ2=2.46,P=1.00,表明不存在异质性,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合并统计量,中西医结合与单一西药治疗COPD显效率合并OR=2.05,95%CI(1.61,2.61),整体效果检验 Z=5.83(P<0.01);有效率合并OR=4.38,95%CI(3.10,6.20),整体效果检验Z=8.34(P<0.01),且合并OR 95%CI位于无效竖线右侧,结果表明,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显效率及有效率率均明显优于单一西药(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显效率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仅使用西药治疗,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

    作者:潘玲玲;王海英;刘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血管外膜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金三角”( ATS)方案即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颈动脉外膜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复合单侧颈总动脉硅胶管包裹制备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模型。7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通心络( TXL)组、阿托伐他汀( ATO)组、阿司匹林( ASP)组和ATS组,每组12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及各用药组家兔均实施单侧颈动脉硅胶管包裹术复合高脂饲料喂养,TXL组给予通心络超微粉混悬液0.3 g? kg-1? d-1灌胃,ATO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5 mg? kg-1? d-1灌胃,ASP组给予阿司匹林12 mg? kg-1? d-1灌胃,ATS组给予TxL、ATO、ASP三者联合,剂量上,灌胃,连续给药,4 w 后取材,HE 染色判定颈动脉内中膜病理形态变化,生化法检测血脂变化, ELISA法测定各组家兔颈动脉包裹段外膜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MCP)-1、白介素( IL)-1β、IL-10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外膜 IL-8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表达明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 ASP组外,各用药组TC、TG、LDL-C表达明显减弱(P<0.01)。与其他用药组比较,ATS组TC、TG、LDL-C表达明显减弱(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颈动脉外膜中MCP-1、IL-1β表达明显增强,IL-10表达减弱(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颈动脉外膜中 MCP-1、IL-1β表达减弱(P<0.01),IL-10表达增强(P<0.05)。与其他用药组比较,ATS组MCP-1、IL-1β表达明显减弱,IL-10表达明显增强(均 P<0.01)。各用药组颈动脉外膜 IL-8表达减少。结论 TXL、ATO、ASP三药联用可通过降脂、调节血管外膜炎症反应从而有效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且较单药应用作用更佳。

    作者:郎艳松;秘红英;刘美之;袁国强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T淋巴细胞Ag-NORs与脑利钠肽评估老年AECOPD患者治疗效果及意义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Ag-NORs)与 N端脑利纳肽前体( NT-proBNP)对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AECOPD)患者治疗疗效的评估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该院收治的AECOPD患者97例,根据临床疗效分为有效组(痊愈+显效,n=71)和无效组(无效,n=26)。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3、治疗第7天、治疗结束时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 Ag-NORs和血浆NT-proBNP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 AUC)比较不同指标对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 T淋巴细胞 Ag-NORs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均随治疗时间呈上升趋势,且有效组较无效组患者上升较快(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 NT-proBNP 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均随治疗时间呈下降趋势,且有效组较无效组患者下降较快(P<0.05);有效组患者治疗第3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和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率均明显高于无效组(P<0.05);治疗第3天的 T淋巴细胞Ag-NORs水平变化率评估疗效的AUC为0.752(P<0.05),当其>21.60%时,评估有效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58%和84.72%;治疗第3天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率评估疗效的AUC为0.684(P<0.05),当其>24.72%时,评估有效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86%和79.84%。结论治疗第3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和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率均可用于评估AECOPD患者治疗疗效,以治疗第3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评估价值更高。

    作者:付鹏;周国庆;黄志东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氨甲环酸对老年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血液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老年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实验法,选取该院择期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80例老年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麻醉诱导后研究组患者静脉输注氨甲环酸,负荷剂量为10 mg/kg,之后以每小时10 mg/kg的速率输注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患者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总引流量、大出血、二次开胸止血情况以及异体血使用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引流管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总引流量、术后大出血率、二次开胸止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输入的异体血红细胞、血小板、冰冻血浆量和使用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对老年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具有明显的血液保护作用,可有效少术后出血和异体输血。

    作者:施乾坤;章淬;肖继来;穆心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金属蛋白酶及白细胞活化黏附因子在老年脑膜瘤中表达及与侵袭力的关系

    目的:分析金属蛋白酶(MMP)及白细胞活化黏附因子(ALCAM)在老年脑膜瘤中表达及与侵袭力的关系。方法老年脑膜瘤患者56例依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观察组25例(肿瘤具有侵袭性行为);对照组31例(肿瘤未侵袭周围组织)。结果观察组肿瘤组织内 MMP-2、MMP-9及ALCA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脑膜瘤患者肿瘤组织 MMP-2、MMP-9与 ALCAM呈现显著正相关(r=0.787、P<0.001;r=0.567、P<0.001)。结论 ALCAM在老年侵袭性脑膜瘤细胞中高表达可上调MMP-2和MMP-9表达水平来促进肿瘤侵袭。

    作者:刘许昌;王健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S100β、NSE、hs-CRP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的认知能力评定后进行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NSE)、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血清学指标分析。方法于2012~2013年在该院骨科门诊、住院患者中选取符合CSA诊断的患者为CSA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无明显差异的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 C组),进行MoCA、MMSE量表检测评分后有认知障碍的28例CSA患者及无认知障碍28例健康人群(随机抽取)进行S100β、NES、hs-CRP检测,分析血液学指标与认知功能损伤的相关性。结果 CSA组与 C组相比血清中S100β、NSE、hs-CRP水平升高(P<0.01);血清S100β、NSE、hs-CRP水平与 MoCA分值呈负相关,MoCA评分越低,血液学改变越显著(P<0.01)。结论血清S100β、NSE、hs-CRP可作为CSA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评价的血液学指标。

    作者:贾少杰;张靖涵;苑云风;贾晓静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兔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模型复制

    目的:通过复制已成型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ASO)模型兔制作方法,制作兔下肢ASO模型。方法成年本地雄性兔6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使用牛血清蛋白、高脂饲料及轻度结扎股动脉方法处理实验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抽取两组实验兔实验前1 w及造模后16 w空腹血,作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纤维蛋白原(Fbg)、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浆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测定,16 w时取两组实验兔的右侧股动脉及右侧大腿肌肉组织做病理切片并观察。结果①血生化指标:造模前后 TC、TG、LDL-C 和 Fbg 测定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01);②造模前后 TXB2、6-Keto-PGF1α、ET-1、NO、ICAM-1测定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③术后病理切片可见股动脉斑块形成,肌肉组织可见肢体缺血、溃疡或坏死。结论使用牛血清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免疫损伤,联合使用含有高脂饲料饲养以及轻度结扎股动脉可以制做成兔下肢ASD的动物模型。

    作者:何崇武;陈婧;赵艳平;刘强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胃炎饮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前列腺素E2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胃炎饮对胃溃疡模型大鼠胃黏膜前列腺素E2(PGE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冰醋酸腐蚀法建立实验性胃溃疡大鼠模型,以奥美拉唑为对照,观察胃炎饮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溃疡面积和胃黏膜PGE2表达及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PGE2表达平均光度明显下降,平均灰度明显升高,同时PGE2含量明显下降( 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溃疡面积均明显缩小,平均光度明显升高,平均灰度明显下降,PGE2含量明显上升(P<0.05);与奥美拉唑组比较,胃炎饮高剂量组溃疡面积明显缩小(P<0.05),平均光度明显升高,平均灰度明显下降,PGE2含量明显上升(P<0.05)。结论胃炎饮可促进胃溃疡大鼠胃黏膜PGE2的合成和分泌,提高胃黏膜 PGE2含量,增强胃黏膜防御功能,促进溃疡愈合。

    作者:于文涛;方朝义;李强;王少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