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涛;方朝义;李强;王少贤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8月至2014年10月在南充市顺庆区华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干预,然后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简表( WHOQOL-BREF)评分与血压评分进行评估及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SDS、SAS评分、WHOQOL-BREF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实施干预,能明显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有效改善自身症状,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何皖;席峰;罗春燕;庞逸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食管癌( EC)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高清显微内镜( HRME)是一种低成本、易操作的新型内镜检查技术。其特点是可以提供活体即时成像,与其他镜下检查方式不同,HRME可以提供一种客观的诊断指标,排除了主观误差。HRME可对早期EC的筛选做出准确的判断〔2〕。
作者:孙宇;张川;徐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症患者血清1,25-羟维生素D3(1,25(OH)2D3)水平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老年(≥60岁)危重症患者共180例,依据APACHE Ⅱ评分由低到高分为高、中、低三组,并依据患者死亡存活状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1,25(OH)2D3水平,记录患者院内死亡率和器官衰竭数量,计算患者APACHE Ⅱ评分,分析血清1,25(OH)2D3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院内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逐渐降低,器官衰竭数量和院内死亡率逐渐升高(P<0.05)。存活组血清1,25(OH)2D3水平高于死亡组,而器官衰竭数量和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死亡组(P<0.05)。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性(r=-0.378,P<0.05),与院内死亡率呈负相关关系(r=-0.294,P<0.05)。结论老年危重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与患者APACHEⅡ评分、预后均相关,其与 APACHEⅡ评分系统相结合,可评价患者的危重病情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殷德平;李欣欣 刊期: 2015年第21期
微RNA( miRNA)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非编码RNA,长约21到23个核苷酸,预测转录后调节至少一半的人类转录组〔1〕。近年来发现,miRNA可能在阿尔茨海默病( 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了解和探讨miRNA在AD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可为临床寻找特异性的治疗靶点提供基础。
作者:田金鑫;邵水金;国海东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比较三维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3D-CTA)与当前的“金标准”数字减影造影术(DSA)在术后残余或复发性动脉瘤诊断中各自准确性。方法对56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的老年患者进行3D-CTA检查,用ROC曲线来比较3D-CTA与DSA的诊断性能。结果56例老年患者中有69个动脉瘤被发现, DSA检测到8个残余脑动脉瘤,3D-CTA检测到7个残余脑动脉瘤。3D-CT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1.25%和97.92%,准确度为95.54%。 ROC曲线下面积(AUC)是0.928,ROC分析发现3D-CTA诊断性能好。结论研究认为3D-CTA可作为老年病人术后残余动脉瘤检测的替代方式。3D-CT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十分接近传统DSA检测方法。3D-CTA作为一种性价比高、非侵入性的方法,非常适用于老年病人,对初始和长期评估残余动脉瘤可以替代DSA的检出手段。
作者:严峻;卢桂花;阮玉山;廖兴胜;罗昱;肖绍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内脂素(visfatin)水平变化。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回声特征,分为无动脉粥样硬化组32例,稳定斑块组49例,不稳定斑块组27例,同时选取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检测各组血清 visfatin 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4组血清visfatin、NIHSS评分差异显著(P<0.05),其中不稳定斑块组血清 visfatin 和 NIHSS评分分别为(94.08±24.19)mg/L和(16.15±3.28)分,明显高于其他组;血清visfatin评估老年脑梗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0.989(P<0.05),截断值为16.21μg/L时,灵敏度为99.10%,特异度为97.60%。血清visfatin评估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AUC=0.964(P<0.05),截断值为56.93μg/L时,灵敏度为92.10%,特异度为91.67%;血清visfatin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460,P<0.05)。结论血清visfatin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吴玉芬;覃玉巧;卢昌均;安红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高血压的治疗现状及体位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7月高龄老人2000例进行问卷调查,观察患者降压药物使用情况、随访血压情况、影响降压治疗的因素以及体位性低血压( OH)和体位性高血压( OHT)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结果高龄老人高血压患者使用的降压药物包括:钙拮抗剂(54.7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16.25%)、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17.04%)、利尿剂(6.82%)、β受体阻滞剂(3.54%)和其他药物(1.62%)。患者血压测量主要在医院/医疗机构测量(51.07%)和家庭自测(36.14%)。大多数患者坚持每天、每月血压测量(96.82%),部分患者每年一次或者从不进行血压监测(3.18%)。908例高龄高血压患者中,诊断为OH者298例(32.82%),OHT者171例(18.83%)。 OH 组、OHT组患者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和脑卒中的患病率均高于非OH/OHT组(P<0.05)。结论高龄老人高血压的治疗药物中,钙拮抗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得到广泛认同,而利尿剂的使用相对不足,患者自我管理模式的实行有待加强,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脑卒中均与体位改变有关。
作者:符秀虹;曾敏;何扬利;陈积雄;蒙绪卿;王萍;刘肖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根据国际检索机构给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对外联络委员会发来的电子邮件及其附件统计整理,《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又被4种国际重要检索系统列为来源期刊。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金属蛋白酶(MMP)及白细胞活化黏附因子(ALCAM)在老年脑膜瘤中表达及与侵袭力的关系。方法老年脑膜瘤患者56例依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观察组25例(肿瘤具有侵袭性行为);对照组31例(肿瘤未侵袭周围组织)。结果观察组肿瘤组织内 MMP-2、MMP-9及ALCA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脑膜瘤患者肿瘤组织 MMP-2、MMP-9与 ALCAM呈现显著正相关(r=0.787、P<0.001;r=0.567、P<0.001)。结论 ALCAM在老年侵袭性脑膜瘤细胞中高表达可上调MMP-2和MMP-9表达水平来促进肿瘤侵袭。
作者:刘许昌;王健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研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治疗帕金森病( PD)非运动症状( NMS)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65例 PD患者经高频rT-MS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进行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评分量表评分、NMS发生率评定、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P300检测、睡眠状况(PDSS)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程度(SCOPA-AUT)评定。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PD患者UPDRS评分显著降低(P均<0.01),HAMA、HAMD评分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1),而MMSE量表评分较治疗前的显著增高(P<0.01);P300潜伏期(PL)较治疗前缩短,波幅(Amp)较治疗前增高(P均<0.01);NMSQuest评分明显下降(P<0.05), SCOPA-AUT评分明显下降(P<0.05),而PDSS评分均有所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尿频尿急及四肢发冷症状发生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感觉异常发生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幻觉的发生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治疗前后出汗、口干、流涎、便秘、体位性低血压、性功能障碍及多梦、嗜睡患者比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频rTMS治疗可明显改善 PD患者的多数 NMS,尤其以焦虑、抑郁改善为显著,也可改善认知功能及感觉异常的症状,此种效果可延续到治疗后1个月。
作者:于苏文;郑秀琴;陈升东;崔红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按疗程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长期肾脏保护作用。方法121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 GSH 1.2 g 静脉滴注,1次/d,2 w为1个疗程;对照组只行常规治疗。每6个月对两组进行1个疗程的治疗和观察,共5个疗程。患者每疗程开始前测定体重指数( BWI)、血压、血脂、空腹血糖( 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肌酐(Cr)、24 h尿微量白蛋白(UMA)、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C,每个疗程结束时测定BUN、Cr、UMA、Cys-C,比较两组之间及各组在不同时间点的BUN、Cr、UMA、Cys-C。结果治疗组在每个疗程结束时BUN、Cr、UMA、Cys-C均比疗程开始时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每个疗程结束时UMA、BUN、Cr、Cys-C亦显著降低,但在每个疗程开始时两组各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短期应用 GSH能改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功能,但按疗程静脉滴注GSH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无长期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金开山;陆燕;姜涌斌;傅春琳;关国跃;田海荣;孙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老年哮喘是哮喘发作的第二高峰期〔1〕,并且具有症状不典型、病情重、肺功能减退显著、并发症及伴发症多、病死率高的特点,易漏诊误诊,故应该提高对老年性哮喘的认识,使之能够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许恩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特点及临床诊断思路。方法对符合慢性咳嗽诊断标准的123例患者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行诱导痰、肺通气功能检测及支气管激发试验、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24 h食道pH监测。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先设定假定病因,给予试验性治疗,依据治疗效果确诊病因。结果共有111例患者完成实验,其中假定单病因76例(68.5%),确诊单病因98例(88.3%),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1);假定多病因35例(31.5%),确诊多病因13例(11.7%),两者之间差异(P<0.01)。确诊病因中以单病因多见,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UACS)、非哮喘性嗜酸细胞性与气管炎(NAEB)、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确诊病因中双病因以UACS+CVA多见;三病因中以UACS+CVA+GERD多见。111例患者中75例(67.6%)假定病因与确诊病因一致,但另有36例(32.4%)假定病因与确诊病因之间存在差异,其中预先设定假定单病因6例(16.7%),假定多病因30例(83.3%),经试验性治疗,终发现确诊单病因为33例(91.7%),确诊多病因为3例(8.3%)。结论慢性咳嗽以单病因为主,常见的病因为CVA和UACS。大部分患者假定病因与确诊病因一致,因此可采取预先设定假定病因,进行试验性治疗,终明确病因,这样可避免医疗条件不足、患者经济贫困及身体状况欠佳对病因的诊断及治疗带来的困难。
作者:张辉;于倩倩;刘颖;张连莲;于振香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与步行锻炼对老年女性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吉安市60~70岁健康老年女性志愿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照组进行步行训练。对比两组志愿者训练前后开眼及闭眼时单脚站立时间,以及训练后动态及静态平衡能力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训练后的开眼、闭眼时单脚站立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的动态及静态平衡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老年女性平衡能力,其效果优于步行锻炼,值得推广。
作者:王保奎;朱昆荣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Th17/白细胞介素( IL)-17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通过导管球囊损伤动脉血管加高脂饲养的方法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2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组、贝那普利组。饲养12 w后,检查兔动脉粥样斑块的大小、血脂水平、血浆血管紧张素( Ang)Ⅱ、IL-17、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结果成功建立起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高脂组、贝那普利组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及血浆 AngⅡ、IL-17、hs-CRP 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贝那普利组血浆 AngⅡ、IL-17、hs-CRP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高脂组(P<0.05),血脂水平(TC、LDL-C、VLDL-C)表达没有差异(P>0.05),血浆 AngⅡ与 IL-17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浆IL-17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AngⅡ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其一个机制可能为 AngⅡ上调 Th17/IL-17表达, Th17/IL-17可能通过引起和加剧机体炎症反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作者:谢家和;谢东明;廖祥中;朱金海;张古老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和p53在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21例老年子宫内膜癌(老年组)与40例非老年子宫内膜癌(非老年组)患者中ER、PR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ER、PR、p53阳性率在老年组和非老年组中分别为71.4%、76.2%、81%和77.5%、90%、57.5%,PR表达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36)。 p53阳性表达与年龄呈正相关(r=0.279,P=0.029)。结论 PR和p53在不同年龄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差异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有一定关系。老年患者的 PR表达较非老年患者显著降低,而这会影响两组人群孕激素的治疗效果。
作者:吕嘉;邢峰;丘瑾;冯砯锦;张博;成佳景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 FD)重叠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D-IBS)的胃肠激素水平变化。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消化科收治的老年FD+D-IBS患者100例为老年重叠组,非老年FD+D-IBS患者100例为非老年重叠组,另选取健康老年人50例为老年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浆5-羟色胺(5-HT)、生长抑素( SS)、血管活性肠肽( VIP)、胆囊收缩素( CCK)、P物质及胃动素( MOT)和促胃液素( GAS)的水平。结果老年重叠组与非老年重叠组比较,5-HT、VIP、CCK水平显著升高(P<0.05);SS、MOT、GAS水平显著下降(P<0.05)。老年重叠组中以D-IBS为主要症状的患者56例,FD为主要症状的患者44例。与老年对照组比较,D-IBS为主组和FD为主组的患者5-HT、VIP、CCK、P物质水平显著升高(P<0.01或P<0.05),而MOT、GAS水平明显降低(P<0.01),但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FD为主组患者 SS较 D-IBS 为主组及老年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老年FD重叠D-IBS患者的胃肠激素水平变化较明显,其发病可能与胃肠激素改变密切相关。
作者:于惠玲;鲁素彩;王阳阳;常颖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通过复制已成型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ASO)模型兔制作方法,制作兔下肢ASO模型。方法成年本地雄性兔6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使用牛血清蛋白、高脂饲料及轻度结扎股动脉方法处理实验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抽取两组实验兔实验前1 w及造模后16 w空腹血,作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纤维蛋白原(Fbg)、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浆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测定,16 w时取两组实验兔的右侧股动脉及右侧大腿肌肉组织做病理切片并观察。结果①血生化指标:造模前后 TC、TG、LDL-C 和 Fbg 测定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01);②造模前后 TXB2、6-Keto-PGF1α、ET-1、NO、ICAM-1测定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③术后病理切片可见股动脉斑块形成,肌肉组织可见肢体缺血、溃疡或坏死。结论使用牛血清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免疫损伤,联合使用含有高脂饲料饲养以及轻度结扎股动脉可以制做成兔下肢ASD的动物模型。
作者:何崇武;陈婧;赵艳平;刘强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Ag-NORs)与 N端脑利纳肽前体( NT-proBNP)对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AECOPD)患者治疗疗效的评估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该院收治的AECOPD患者97例,根据临床疗效分为有效组(痊愈+显效,n=71)和无效组(无效,n=26)。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3、治疗第7天、治疗结束时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 Ag-NORs和血浆NT-proBNP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 AUC)比较不同指标对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 T淋巴细胞 Ag-NORs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均随治疗时间呈上升趋势,且有效组较无效组患者上升较快(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 NT-proBNP 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均随治疗时间呈下降趋势,且有效组较无效组患者下降较快(P<0.05);有效组患者治疗第3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和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率均明显高于无效组(P<0.05);治疗第3天的 T淋巴细胞Ag-NORs水平变化率评估疗效的AUC为0.752(P<0.05),当其>21.60%时,评估有效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58%和84.72%;治疗第3天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率评估疗效的AUC为0.684(P<0.05),当其>24.72%时,评估有效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86%和79.84%。结论治疗第3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和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率均可用于评估AECOPD患者治疗疗效,以治疗第3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评估价值更高。
作者:付鹏;周国庆;黄志东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 CRP)在评估老年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 HLAP)疾病严重程度的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胰腺炎( AP)老年患者178例。其中HLAP患者59例为观察组,余下119例未非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 NHLAP)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特征、不同时间段的CRP水平,然后根据CRP佳阀值对不同严重程度的AP患者进行诊断。后采用 logistics回归分析对影响CRP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伴有糖尿病、脂肪肝、AP复发率及重度AP( SAP)比例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对比两组 CRP水平发现1~3 d呈上升状态,直到第4天开始下降,并且第2~4天观察组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在确定CRP诊断佳阀值后对两组严重程度诊断发现观察组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后对可能影响CRP水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性分析筛选出4个影响因素,即脂肪肝、糖尿病、高密度脂肪酸(HDL)以及极低密度脂肪酸(VLDL)。结论(1)HLAP病患伴有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的可能性更大,并且病情相对更为严重。(2)利用CRP作为诊断标准对AP病患进行严重程度分级准确度较高,其中在 HLAP病患中更高。(3)糖尿病、脂肪肝、HDL以及 VLDL是CRP升高的影响因素,在临床诊断中应引起重视。
作者:陆鉴;朱励民;吴育连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