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哮喘的特点及诊治策略

许恩宏

关键词:哮喘, 发病机制, 临床特点, 诊治策略
摘要:老年哮喘是哮喘发作的第二高峰期〔1〕,并且具有症状不典型、病情重、肺功能减退显著、并发症及伴发症多、病死率高的特点,易漏诊误诊,故应该提高对老年性哮喘的认识,使之能够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体检人群脂肪肝与甲状腺结节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脂肪肝与甲状腺结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于某三甲医院体检科参加健康体检的衡水市职工21916例,行腹部超声、甲状腺超声检查及肝肾功能、血糖、血脂检测。结果①甲状腺结节患病率31.70%、脂肪肝患病率29.03%、两病共患的患病率为9.54%。②脂肪肝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32.86%)明显低于非脂肪肝组(31.23%)( P=0.018)。③甲状腺结节男性患病率(26.94%)明显低于女性(37.72%)(P=0.000);脂肪肝男性患病率(36.84%)明显高于女性(17.83%)(P=0.000);两病共患中男性患病率(5.70%)明显高于女性(3.84%)(P=0.000)。④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60岁患病率高,达到48.84%;脂肪肝及两病共患随年龄增长患病率也在逐渐升高,但>60岁反而较>50~60岁年龄组下降( P=0.000)。⑤不同职业人群中,专业技术人员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高(33.73%),国家机关人员次之(33.47%),脂肪肝、两病共患患病率均为国家机关人员高,分别为35.29%、11.93%(P=0.000)。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2.075,95%CI:1.947~2.210)、年龄(OR=1.540,95%CI:1.496~1.585)、脂肪肝(OR=1.171,95%CI:1.092~1.256)可能是患甲状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衡水市职工脂肪肝个体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增高,脂肪肝可能是甲状腺结节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谢娜;张旭刚;甄萍;韩轶超;彭晔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早期食管癌诊断的新方法:高清显微内镜的应用

    食管癌( EC)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高清显微内镜( HRME)是一种低成本、易操作的新型内镜检查技术。其特点是可以提供活体即时成像,与其他镜下检查方式不同,HRME可以提供一种客观的诊断指标,排除了主观误差。HRME可对早期EC的筛选做出准确的判断〔2〕。

    作者:孙宇;张川;徐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老年危重症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症患者血清1,25-羟维生素D3(1,25(OH)2D3)水平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老年(≥60岁)危重症患者共180例,依据APACHE Ⅱ评分由低到高分为高、中、低三组,并依据患者死亡存活状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1,25(OH)2D3水平,记录患者院内死亡率和器官衰竭数量,计算患者APACHE Ⅱ评分,分析血清1,25(OH)2D3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院内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逐渐降低,器官衰竭数量和院内死亡率逐渐升高(P<0.05)。存活组血清1,25(OH)2D3水平高于死亡组,而器官衰竭数量和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死亡组(P<0.05)。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性(r=-0.378,P<0.05),与院内死亡率呈负相关关系(r=-0.294,P<0.05)。结论老年危重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与患者APACHEⅡ评分、预后均相关,其与 APACHEⅡ评分系统相结合,可评价患者的危重病情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殷德平;李欣欣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兔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模型复制

    目的:通过复制已成型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ASO)模型兔制作方法,制作兔下肢ASO模型。方法成年本地雄性兔6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使用牛血清蛋白、高脂饲料及轻度结扎股动脉方法处理实验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抽取两组实验兔实验前1 w及造模后16 w空腹血,作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纤维蛋白原(Fbg)、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浆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测定,16 w时取两组实验兔的右侧股动脉及右侧大腿肌肉组织做病理切片并观察。结果①血生化指标:造模前后 TC、TG、LDL-C 和 Fbg 测定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01);②造模前后 TXB2、6-Keto-PGF1α、ET-1、NO、ICAM-1测定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③术后病理切片可见股动脉斑块形成,肌肉组织可见肢体缺血、溃疡或坏死。结论使用牛血清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免疫损伤,联合使用含有高脂饲料饲养以及轻度结扎股动脉可以制做成兔下肢ASD的动物模型。

    作者:何崇武;陈婧;赵艳平;刘强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患者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1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接受冠心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IMT)和斑块面积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IL)-1、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用于治疗冠心病患者疗效确切,并能够调节患者血脂,降低IMT、缩小斑块面积,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冀元元;李纲;李玉东;刘志远;郑喜胜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三联疗法联合瑞巴派特治疗老年消化性胃溃疡效果及对胃黏膜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三联疗法联合瑞巴派特治疗老年消化性胃溃疡的疗效及对胃黏膜形态学的影响。方法老年消化性胃溃疡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服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兰索拉唑,观察组加服瑞巴派特;疗程均为8 w。治疗前及治疗8 w检测两组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情况、观察胃黏膜形态学及炎性细胞改善情况,随访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停止治疗后6个月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及复发情况。结果①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P<0.05);②治疗后两组胃黏膜厚度、腺体密度、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和活动性炎症细胞浸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③观察组出现便秘、腹胀、瘙痒、口渴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似( P>0.05);④停药后6个月时观察组复发率(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42.22%)(P<0.05)。结论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三联疗法联合瑞巴派特对老年消化性胃溃疡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改善胃黏膜形态学,可以减少复发。

    作者:周劲峰;叶婷婷;张昌林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变化

    目的:探讨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内脂素(visfatin)水平变化。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回声特征,分为无动脉粥样硬化组32例,稳定斑块组49例,不稳定斑块组27例,同时选取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检测各组血清 visfatin 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4组血清visfatin、NIHSS评分差异显著(P<0.05),其中不稳定斑块组血清 visfatin 和 NIHSS评分分别为(94.08±24.19)mg/L和(16.15±3.28)分,明显高于其他组;血清visfatin评估老年脑梗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0.989(P<0.05),截断值为16.21μg/L时,灵敏度为99.10%,特异度为97.60%。血清visfatin评估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AUC=0.964(P<0.05),截断值为56.93μg/L时,灵敏度为92.10%,特异度为91.67%;血清visfatin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460,P<0.05)。结论血清visfatin水平的升高可能是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吴玉芬;覃玉巧;卢昌均;安红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重叠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胃肠激素水平变化

    目的:探讨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 FD)重叠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D-IBS)的胃肠激素水平变化。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消化科收治的老年FD+D-IBS患者100例为老年重叠组,非老年FD+D-IBS患者100例为非老年重叠组,另选取健康老年人50例为老年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浆5-羟色胺(5-HT)、生长抑素( SS)、血管活性肠肽( VIP)、胆囊收缩素( CCK)、P物质及胃动素( MOT)和促胃液素( GAS)的水平。结果老年重叠组与非老年重叠组比较,5-HT、VIP、CCK水平显著升高(P<0.05);SS、MOT、GAS水平显著下降(P<0.05)。老年重叠组中以D-IBS为主要症状的患者56例,FD为主要症状的患者44例。与老年对照组比较,D-IBS为主组和FD为主组的患者5-HT、VIP、CCK、P物质水平显著升高(P<0.01或P<0.05),而MOT、GAS水平明显降低(P<0.01),但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FD为主组患者 SS较 D-IBS 为主组及老年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老年FD重叠D-IBS患者的胃肠激素水平变化较明显,其发病可能与胃肠激素改变密切相关。

    作者:于惠玲;鲁素彩;王阳阳;常颖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老年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的作用机制与干预

    研究〔1~3〕表明刻板印象威胁确实稳定地存在于某些群体中,并且对其相关领域的任务表现产生了影响,如黑人的智力水平测验成绩、女性的驾车技能及老年人的各种认知能力等。与老年人相关的消极刻板特征如衰老、病弱、残障、孤独无助等,广泛存在于各种文化背景中〔4〕,这些消极刻板特征可以通过刻板印象威胁影响老年人在相关领域中的任务表现。老年相关的消极刻板印象对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个性倾向、情绪情感及运动能力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认知能力方面研究显示刻板印象威胁不仅对老年人的记忆力具有消极的影响〔5〕,而且会对老年人记忆策略的使用和对记忆的控制能力等认知能力产生抑制作用,妨碍老年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调节和控制〔6~8〕;动机方面,Von Hippel等〔9〕研究对老年职工经历的刻板印象威胁及相关的工作态度与动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老年职工在就业、晋升、待遇等方面遭遇的消极刻板印象威胁的知觉会影响老年人的工作态度、工作心理健康水平,并终对其工作生活会产生负面影响;Coudin等〔10〕关注了刻板印象威胁对老年人情绪的影响,发现仅仅激活消极刻板印象就能导致老年人的孤独感增强。此外,对老年人在相关的消极刻板印象威胁情境下的步行速度、手臂摆动频率和握力等运动能力的研究也证实了刻板印象威胁对老年人的各种运动能力具有广泛的影响〔11,12〕。本文就老年人关注刻板印象威胁对老年人行为效应的作用机制与干预措施进行综述。

    作者:赵凤青;李娟;张宝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TACE联合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肝动脉关注化疗栓塞术(TACE)与放疗联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观察组行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照组行单纯 TACE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近期疗效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5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Karnofsky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经治疗后,两组均有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受损情况,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采取TACE与放疗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艾宁;冀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生物型硬脑膜补片在去骨瓣减压硬脑膜减张修补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生物型硬脑膜补片(脑膜建)在神经外科去骨瓣减压硬脑膜减张修补硬脑膜缺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三组病例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应用脑膜建在神经外科去骨瓣减压硬脑膜减张修补硬脑膜缺损98例( A组),应用自身组织在神经外科去骨瓣减压硬脑膜减张修补硬脑膜缺损35例( B组),去骨瓣减压敞开硬脑膜32例( C组)。结果 A、B组在切口愈合良好率、切口感染、皮下积液、颅内感染、术后癫痫、脑脊液漏、术后脑膨出等并发症少于C组;A组在术后癫痫的发生率低于 B 组( P<0.05)。结论神经外科去骨瓣减压患者应行硬脑膜减张修补,国产脑膜建神经外科修补硬脑膜缺损的手术中安全、有效,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人工硬脑膜修补材料。

    作者:方泽鲁;曹国彬;陈秀梅;沈少仪;曹志恺;柯炎斌;陆永建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金属蛋白酶及白细胞活化黏附因子在老年脑膜瘤中表达及与侵袭力的关系

    目的:分析金属蛋白酶(MMP)及白细胞活化黏附因子(ALCAM)在老年脑膜瘤中表达及与侵袭力的关系。方法老年脑膜瘤患者56例依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观察组25例(肿瘤具有侵袭性行为);对照组31例(肿瘤未侵袭周围组织)。结果观察组肿瘤组织内 MMP-2、MMP-9及ALCA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脑膜瘤患者肿瘤组织 MMP-2、MMP-9与 ALCAM呈现显著正相关(r=0.787、P<0.001;r=0.567、P<0.001)。结论 ALCAM在老年侵袭性脑膜瘤细胞中高表达可上调MMP-2和MMP-9表达水平来促进肿瘤侵袭。

    作者:刘许昌;王健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基于实物操作的老年人日常问题解决能力测验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评测效果

    目的:探讨《基于实物操作的老年人日常问题解决能力测验》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病( CAD)的评测效果。方法对102名老年人测试《基于实物操作的老年人日常问题解决能力测验》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 MMSE),由专家对早期 AD疑似病例进行诊断。结果认知正常老年人无论是在分量表还是在总分上均明显高于早期AD老年人。 MMSE中除了定向力与回忆能力和实物操作测验的总分及分量表分均无显著相关外,其他能力皆与实物操作测验的总分或分量表分存在显著相关。结论基于实物操作的日常问题解决能力测验可以适用于对早期 AD的行为诊断中,既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已有的测验工具,也可给评测早期AD提供了一套新的辅助性工具。

    作者:陈勃;朱雅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A激酶锚定蛋白4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A激酶锚定蛋白4(AKAP4)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KAP4在人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AKAP4在人NSCLC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6.4%(19/22),而在活检的正常气管及肺组织中阴性表达,二者表达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KAP4在人NSCLC组织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可以成为潜在的病理指标及免疫治疗靶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宣丽颖;王永;赵明;呼和;宋葆华;汤文莉;宝鲁尔;林琳;刘月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改良Double tract代胃术治疗老年胃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改良Double tract代胃术治疗老年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52例,均采用改良Double tract代胃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术后病理结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通过随访,采用Visick分级标准评估患者术后3个月的生存质量,并通过寿命表法计算患者术后1、2、3年的生存率。结果42例为腺癌,6例为黏液腺癌,4例为未分化癌;2例肿瘤分期为Ⅰ期,15例为Ⅱ期,24例为Ⅲ期,11例为Ⅳ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92%;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41.58±9.37)个月。33例为Visick分级Ⅰ级,19例为Ⅱ级。14例行姑息性切除术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42.31%,2年生存率为7.69%,3年生存率为0.00%。37例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88.46%,2年生存率为63.46%,3年生存率为38.46%。结论改良Double tract代胃术治疗老年胃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术后消化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红山;张春礼;余江涛;孙德利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同型半胱氨酸及雌激素对老年女性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 HCY)在雌激素对老年女性冠状动脉病变影响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6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的女性冠心病( CHD)患者120例( CHD组),选择同期因胸痛胸闷等症状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并排除CHD的绝经后60岁以上女性患者9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间雌激素、HCY水平;比较不同 Gensini 积分亚组间雌激素、HCY水平;分析雌激素、HCY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HD组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比例多于对照组,HCY值高于对照组,雌二醇(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Ⅰ、Ⅱ、Ⅲ、Ⅳ4个亚组间E2水平依次逐渐下降,HCY水平依次逐渐上升(P<0.05);CHD患者E2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250,P<0.05),HCY水平与 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342,P<0.05),E2水平与 HCY水平呈负相关(r=-0.490,P<0.05)。结论雌激素和HCY都可以对老年女性冠状动脉病变产生影响,而HCY与雌激素之间具有相关性,雌激素可能通过降低HCY表达,进而改变CHD的发病和病变程度。

    作者:朱小莉;刘芳;王晓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17 A和-10的表达

    目的: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17A和 IL-10表达。方法63例 COPD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成人体检的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两组 PCT、IL-17A和 IL-10的表达。结果观察组血清中 PCT和 IL-17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中IL-10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中PCT、IL-17A和 IL-10的表达量与病变分级相关。相关分析显示PCT和IL-17A具有正相关性,PCT与IL-10具有负相关性。结论 COPD患者血清中PCT、IL-17A的表达升高,IL-10的表达下降,三者异常表达对病变的形成及进展有一定作用,三者间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刘丽华;陆思静;刘爱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中国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Meta分析

    目的:综合评估中国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万方数据库、中国( CNKI)学术文献总库、维普( VIP)数据库和Science Direct数据库,对发表年限为2001~2012年的有关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文献进行检索,对纳入的文献提取资料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偏执5项因子具有统计学差异;与成人常模比较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5项因子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应建立全国性的老人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常模。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较非空巢老人差。

    作者:王文斌;曲鹏飞;赵静;辛菲;辛全兵;丁炎强;李杰;李国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气管支气管结核痰菌阳性与刷检阳性相关性

    气管支气管结核是结核病的特殊临床类型,国外学者报道,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40%合并气管支气管结核,其中菌阳患者60%~70%,菌阴患者25%~30%〔1〕。本研究探讨气管支气管结核痰菌阳性与刷检阳性的相关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6月住院,诊断为气管支气管结核的患者183例,符合《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试行)》的诊断标准〔1〕,痰涂片抗酸染色或支气管镜刷检涂片抗酸染色的结果缺少者剔除,其中男94例,女89例,年龄16~76〔平均(39.8±13.7)〕岁,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177例,单纯气管支气管结核5例,支气管结核并结核性胸膜炎1例。年龄<20岁13例、20~30岁53例、31~40岁33例、41~50岁33例、51~60岁26例、61~70岁20例、>70岁5例。

    作者:李光明;雷建平;孙坚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非小细胞肺癌N2跳跃转移规律及特点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跳跃式N2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和特点。方法该院收治的182例NSCLC患者,均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并行肺癌切除、纵隔淋巴结廓清术。分为跳跃转移组(51例)和非跳跃转移组(131例),分析性别、组织学分型、T分期、肿瘤部位等因素在两组病人间的差异。结果(1)T1、T2期肿瘤的 N2跳跃转移明显高于 T3、T4期(P=0.048),周围型肺癌跳跃转移明显高于中央型肺癌(P=0.005);跳跃转移组更易发生单区域纵隔淋巴结转移(P=0.026)。(2)N2跳跃转移与非跳跃转移在不同性别、不同肺叶、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 NSCLC患者中,跳跃式 N2转移有其特有的转移规律,对于 T1、T2期及周围型肺癌患者,在无肺内、肺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仍然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可能,并且更易发生单区域纵隔淋巴结转移。

    作者:谭林;梁效民;毛凯平;王伦青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