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斌;曲鹏飞;赵静;辛菲;辛全兵;丁炎强;李杰;李国珍
目的:探讨家蝇幼虫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保护机制。方法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和腹腔注射STZ建立2型糖尿病SD大鼠模型。将糖尿病大鼠分为糖尿病模型组和家蝇幼虫提取物治疗组。另设正常大鼠为对照组。成模后,家蝇幼虫提取物治疗组每天以家蝇幼虫提取物(4 g/kg)灌胃,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连续6 w,持续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态,灌胃结束后检测各大鼠空腹血糖。取材大鼠肝脏和肾脏,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比色法测定各大鼠肝脏和肾脏丙二醛( 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糖水平明显升高(P<0.01)、肝脏和肾脏组织有明显损伤、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家蝇幼虫提取物治疗组血糖水平明显下降(P<0.01)、肝脏和肾脏组织损伤水平下降、氧化应激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家蝇幼虫提取物可降低糖尿病血糖水平,机制可能与保护糖尿病肝肾损伤、降低肝肾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作者:梅寒芳;田伟;刘文彬;朱家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症患者血清1,25-羟维生素D3(1,25(OH)2D3)水平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老年(≥60岁)危重症患者共180例,依据APACHE Ⅱ评分由低到高分为高、中、低三组,并依据患者死亡存活状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1,25(OH)2D3水平,记录患者院内死亡率和器官衰竭数量,计算患者APACHE Ⅱ评分,分析血清1,25(OH)2D3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院内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逐渐降低,器官衰竭数量和院内死亡率逐渐升高(P<0.05)。存活组血清1,25(OH)2D3水平高于死亡组,而器官衰竭数量和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死亡组(P<0.05)。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性(r=-0.378,P<0.05),与院内死亡率呈负相关关系(r=-0.294,P<0.05)。结论老年危重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与患者APACHEⅡ评分、预后均相关,其与 APACHEⅡ评分系统相结合,可评价患者的危重病情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殷德平;李欣欣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高龄晚期食管癌术中应用高频电刀致热原理后的组织学改变及临床近、远期疗效和价值。方法选择24例年龄超过70岁的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所有病例术前经CT观察,存在与周围粘连或外侵;采用单纯左侧开胸入路手术,游离病变采用局部高频电刀电凝功能热处理的方式,局部淋巴结予以先热处理后再清除,观察热处理的组织学变化,观察和统计临床恢复过程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全组24例均达到病变完全切除,无围术期死亡。术后病理学证实:热处理后0.5~0.8 cm内组织凝固变性,毛细血管内形成微血栓,并证实达到肿瘤致死温度。能有效防止转移淋巴结内癌细胞残留。对于病变外侵严重者用电刀分离处理不仅能确保重要脏器(肺动、静脉,主动脉、支气管)不受到损伤,又能保证局部病变达到小残留。结论对高龄晚期食管癌患者,术中选择高频电刀处理外侵癌组织或转移淋巴结能做到手术打击小,操作时间短,同时又能达到相对根治的目的。高频电刀热处理的方法,达到了有效处理局部残留的问题,同时又避免应用三切口手术和术中进入右胸腔,对病人打击小,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步骤,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延长了生存期。
作者:王宝;贾春祎;邹勤光;曲明江;王启文;赵鑫;卢卫平;赵晖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汉族健康人群和老年静脉血栓病患者中 G20210 A突变的发生率。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对某地区72例健康个体和43例老年静脉血栓患者进行G20210A基因突变研究分析。结果汉族健康个体和老年静脉血栓患者均未检出G20210A基因突变类型包括纯合子和杂合子。结论 G20210A突变可能不是某地区汉族健康人群和老年静脉血栓病患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曲兆洁;金峰;史磊;张静;梁迪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主观幸福感( SWB)是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的整体性评价,是反映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指标〔1〕。本文旨在探讨城市居家老年人SWB的主要影响因素。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13年3~6月,整群随机抽取辽西地区的城市居家老年人500人,纳入标准:能够积极配合回答问卷的全部内容。排除标准:有精神损害疾病、明显听力障碍者,老年痴呆和重症精神疾病。
作者:李淑云;张伟新;宋久存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评价中文版8条目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信效度。方法纳入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27例,采用中文版MMAS-8及用药依从性视觉模拟评分( MA-VAS)评估,采用信度分析、相关分析、两样本 t检验及因子分析评价量表信效度。结果中文版MMAS-8的Cronbach α系数为0.60,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78。结构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共解释总方差的55.2%。中文版MMAS-8评分与MA-VAS评分相关(r=0.75,P<0.001)。血糖达标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7%〕的中文版 MMAS-8评分比血糖未达标组(HbA1c>7%)高(7.1±1.0 vs 5.9±1.5,t=-4.31,P<0.001),两组间用药依从性差异显著(χ2=20.190,P<0.001)。结论中文版 MMAS-8信效度较好,且简单、可靠、实用,可作为临床工具用于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作者:王洁;莫永珍;卞茸文;巫海娣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护理人文关怀即人文护理〔1〕,是现代护理的核心理念和发展方向。对于现代老年人,给予经济上、生活上的照顾是必要的,但更关键的是精神上的抚慰〔2〕。开展以老年人利益和需求为中心的优质服务,创造人文环境,努力为老年人营造充满人性化的氛围,在养老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人文关怀在养老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刘明婷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高危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对该院收治的老年CHD合并T2DM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与收治的单纯CHD患者进行对比研究,以探讨老年CHD合并T2DM患者的高危因素,并采取相关干预对策,以期提高临床预防慢性疾病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体重指数( BMI)值和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T2DM观察组患者在餐后2 h 血糖(2 h PG)、空腹 C 肽方面的生化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在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尿酸(UA)等方面的生化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可知老年DM合并 T2DM的相关危险因素有BMI、高血压、2 h PG、空腹C 肽、TG、HDL-C及UA等。 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高血压、空腹C 肽、TG、HDL-C、UA等因素是老年CHD合并T2DM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老年CHD合并T2DM患者,除了要控制血糖血压外,控制血脂和 UA 水平等也至关重要,注意合理饮食、加强锻炼、积极调整心理状态,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作者:石如荟;周卫东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肿瘤坏死因子( TNF)-α表达的变化及丝胶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丝胶治疗组及阳性对照组,每组12只。链脲佐菌素连续腹腔注射法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功后模型组大鼠不做处理,丝胶治疗组大鼠给予2.4 g? kg-1? d-1剂量的丝胶灌胃35 d,阳性对照组大鼠给予55.33 mg? kg-1? d-1剂量的二甲双胍灌胃35 d。采用SP免疫组化法、蛋白免疫印迹法和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TNF-α蛋白和mRNA在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肝脏中均呈高表达(P<0.01);与模型组大鼠相比,TNF-α蛋白和mRNA在丝胶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肝脏中均呈低表达(P<0.01)。结论丝胶可能通过下调肝脏TNF-α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
作者:刘东慧;王小杰;宋成军;陈志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DM)患者与单纯 CHD患者之间的血脂及尿酸(UA)水平差异。方法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对在某医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60岁CHD患者按照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T2DM)进行分组研究,比较 CHD组和CHD+DM组在血脂及UA水平方面的差异,探讨老年人群中CHD合并DM患者与其血脂及UA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 CHD组和CHD合并DM 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及高血压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CHD并 DM组的吸烟例数明显低于 CHD组(P<0.05)。 CHD并DM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UA均高于CHD组(P<0.05)。结论治疗合并T2DM的老年 CHD患者时,除应控制血糖外,还应加强调脂治疗和控制UA水平。
作者:李振杰;彭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肩袖损伤肩关节镜下修复术的临床体会。方法对该院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老年(年龄≥60岁)肩袖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例患者采用小切口肩袖修复术治疗(观察组),20例患者采用肩关节镜下修复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AS)、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 ASE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评分( UCLA)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观察组( 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第1个月的 VAS评分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对照组手术后第3、6、12个月的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手术后12个月的 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UCLA评分等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老年性肩袖损伤患者中采用肩关节镜下修复术进行治疗,能显著促进疼痛缓解与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姚晓滨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大脑中神经元烟碱型胆碱能受体( nAchRs)的丢失是否与异常增高的脑铁有关,以及铁神经毒性的作用机制,寻求预防途径。方法建立铁致神经元损伤模型,采用 TBARS,MTT,Annexin-V以及配体结合实验方法,观察 PC12细胞在铁侵害早期细胞损伤的机制及抗氧化剂的保护作用。结果硫酸亚铁( FeSO4)在低浓度(1~100μmol/L)范围引起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和细胞毒性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增加,但不引起明显可见的凋亡和坏死。与对照组比较,该浓度范围可引起〔125 I〕α-Bungarotoxin结合位点明显减少,但预先用抗氧化剂处理,可阻止铁对〔125 I〕α-Bungarotoxin的亲和力。结论铁诱导氧化应激,能降低〔125 I〕α-Bungarotoxin结合位点数量,这些改变发生在PC12细胞损害早期阶段。铁与氧化应激对nAchRs的损伤可早于凋亡和坏死的过程,可能发生在神经退行性病程的早期。直接降低脑铁浓度及抑制活性氧化物质的产生应是预防和治疗认知缺损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一个方向。
作者:刘国生;李丹丹;郑晗;周维;王晓亮;郑建琼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决明子蒽醌苷对两肾一夹(2K1C)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尿白蛋白( ALB)及β2-微球蛋白(β2-MG)的影响。方法复制2K1C高血压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决明子蒽醌苷高、低剂量组(0.4、0.2 g/kg)及缬沙坦组(0.03 g/kg)。另取10只大鼠(手术但不做肾动脉缩窄术)作为假手术组。各组大鼠连续每日灌胃给药6 w,每周末检测大鼠尾动脉收缩压。给药6 w后检测尿ALB、β2-MG含量。结果决明子蒽醌苷高、低剂量组能明显降低2K1C高血压大鼠尾动脉收缩压(P<0.01或 P<0.05),降低2K1C 高血压大鼠尿 ALB、β2-MG 含量(P<0.01或 P<0.05)。结论决明子蒽醌苷对2K1C高血压大鼠有降压及肾保护作用。
作者:于海荣;曲正阳;王一帆;陈建双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晚发型重症肌无力( LOMG)患者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LOMG合并胸腺瘤行扩大胸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的易感因素。结果术后共发生肌无力危象15例(25.9%)。单因素分析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与术前溴吡斯的明剂量较大(P<0.001),术前发生过肌无力危象、Osseman分型高、手术方式、术后出现肺感染及术后未使用激素冲击有关(均P<0.05)。术前Osseman分型高(OR=5.544,P=0.042)和手术方式(OR=14.727,P=0.049)是发生肌无力危象的独立因素。术后使用激素冲击(OR=0.083,P=0.048)是预防肌无力危象的保护因素。结论 Osseman分型高、胸骨劈开术式、术后未使用激素冲击易发生肌无力危象。
作者:张哲峰;贾瑞;崔有斌;高鲲;梁华刚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 CRP)测定在肺癌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该医院肺癌患者60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或者细胞学检查确诊,曾接受过1个周期以上的化疗。分析化疗前血清CRP水平与性别、吸烟、肺癌组织类型、肿瘤大小、淋巴转移分期、结外脏器转移、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 D-D)的相关性,比较化疗前后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纤维蛋白原及D-D变化的相关性。观察患者在化疗前后取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RP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纤维蛋白原及D-D水平性。结果化疗前血清CRP水平与性别、吸烟状态、肺癌组织类型、有无结外脏器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肿瘤大小、淋巴转移分期、纤维蛋白原及 D-二聚体水平有相关性(P<0.05)。化疗前后血清 CRP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CRP变化与纤维蛋白原及D-D变化有明显相关性(P<0.001)。结论血清中CRP水平与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分期密切相关,化疗前对CRP 进行检测可作为判断肿瘤大小及肺癌淋巴结转移的一个指标,肺癌患者实施血清CRP与纤维蛋白原、D-D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估肺癌化疗效果。
作者:张香花;左学荣;李玉权;马丽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学习能力下降、忆力减退和理解、语言、判断受到影响,也可伴有神情淡漠、反应迟钝、表情呆滞等症状。认知功能依赖于足量的神经元及突触间的复杂联系。海马、下托、齿状、杏仁核、皮质等〔1〕区可以控制相关的认知功能。认知功能可受诸多疾病的影响: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 AD)、帕金森病等。此外,也有很多信号通路影响认知功能,包括: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CREB)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ERK信号通路等。本文将就认知功能障碍的信号通路作一综述。
作者:曹燕;王旭;梁枫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Th17/白细胞介素( IL)-17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通过导管球囊损伤动脉血管加高脂饲养的方法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2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组、贝那普利组。饲养12 w后,检查兔动脉粥样斑块的大小、血脂水平、血浆血管紧张素( Ang)Ⅱ、IL-17、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结果成功建立起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高脂组、贝那普利组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及血浆 AngⅡ、IL-17、hs-CRP 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贝那普利组血浆 AngⅡ、IL-17、hs-CRP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高脂组(P<0.05),血脂水平(TC、LDL-C、VLDL-C)表达没有差异(P>0.05),血浆 AngⅡ与 IL-17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浆IL-17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AngⅡ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其一个机制可能为 AngⅡ上调 Th17/IL-17表达, Th17/IL-17可能通过引起和加剧机体炎症反应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作者:谢家和;谢东明;廖祥中;朱金海;张古老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生物型硬脑膜补片(脑膜建)在神经外科去骨瓣减压硬脑膜减张修补硬脑膜缺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三组病例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应用脑膜建在神经外科去骨瓣减压硬脑膜减张修补硬脑膜缺损98例( A组),应用自身组织在神经外科去骨瓣减压硬脑膜减张修补硬脑膜缺损35例( B组),去骨瓣减压敞开硬脑膜32例( C组)。结果 A、B组在切口愈合良好率、切口感染、皮下积液、颅内感染、术后癫痫、脑脊液漏、术后脑膨出等并发症少于C组;A组在术后癫痫的发生率低于 B 组( P<0.05)。结论神经外科去骨瓣减压患者应行硬脑膜减张修补,国产脑膜建神经外科修补硬脑膜缺损的手术中安全、有效,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人工硬脑膜修补材料。
作者:方泽鲁;曹国彬;陈秀梅;沈少仪;曹志恺;柯炎斌;陆永建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临终关怀的目的既不是治疗疾病或延长生命,也不是加速死亡,而是改善患者生存的质量〔1〕。临终关怀先起源于英国,20世纪80年代,临终关怀正式传入我国。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对有尊严死亡的愿望越加强烈,社会对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中国几千年传统伦理文化对后人对待临终关怀的态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分析传统伦理文化对临终关怀照护的影响。
作者:朱正刚;周阳;陈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研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多模式镇痛方法与静脉自控镇痛方法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根据病例入选标准选择184例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A组)术前不应用镇痛药物,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48 h,术后48 h开始口服塞来昔布,200 mg/12 h,至术后7 d。多模式镇痛组( B组),术前1 h肌肉注射帕瑞昔布40 mg,术中行关节腔及切口内注射镇痛药物,术后不用自控镇痛,术后持续冰疗48 h,首次应用帕瑞昔布后12、24、36 h分别肌肉注射帕瑞昔布40 mg/次,术后24 h 功能锻炼开始前应用干扰电镇痛,1次/d,术后48 h开始口服塞来昔布,200 mg/12 h,至术后7 d。分别于术后2、4、6、8、10、12、18、24、36、48、72 h观察患者静息时的VAS评分、镇静评分及术后24、48、72 h活动时的VAS评分。记录各组术后生命体征、副作用及术后48 h内使用哌替啶的病例数量。术后48 h进行镇痛效果的满意度调查,同时记录术后24、48、72 h、7、14 d的膝关节主、被动活动度。结果与A组比较,B组术后24 h内各时间点静息状态的VAS评分及术后18、24、48、72 h膝关节活动时的VAS评分明显下降(P<0.01)。两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镇静评分与A组无明显差别(P>0.05)。 B组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1)。 B组术后48 h患者镇痛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 A 组(P<0.05),且 B 组术后48 h 内使用哌替啶的病例比例低于 A 组(P<0.01)。术后24、48、72 h、7 d及14 d膝关节的活动度B组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与传统的静脉自控镇痛方法相比,本多模式镇痛方案对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疼痛的镇痛效果及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更好,且本方法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少,相关并发症少。
作者:张云飞;唐坤宏;刘静;张其亮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