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晚发型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肌无力危象的危险因素

张哲峰;贾瑞;崔有斌;高鲲;梁华刚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 晚发型, 胸腺瘤, 肌无力危象, 胸腺切除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晚发型重症肌无力( LOMG)患者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LOMG合并胸腺瘤行扩大胸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的易感因素。结果术后共发生肌无力危象15例(25.9%)。单因素分析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与术前溴吡斯的明剂量较大(P<0.001),术前发生过肌无力危象、Osseman分型高、手术方式、术后出现肺感染及术后未使用激素冲击有关(均P<0.05)。术前Osseman分型高(OR=5.544,P=0.042)和手术方式(OR=14.727,P=0.049)是发生肌无力危象的独立因素。术后使用激素冲击(OR=0.083,P=0.048)是预防肌无力危象的保护因素。结论 Osseman分型高、胸骨劈开术式、术后未使用激素冲击易发生肌无力危象。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PCR-RFLP检测老年静脉血栓人群凝血酶原基因突变

    目的:探讨汉族健康人群和老年静脉血栓病患者中 G20210 A突变的发生率。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对某地区72例健康个体和43例老年静脉血栓患者进行G20210A基因突变研究分析。结果汉族健康个体和老年静脉血栓患者均未检出G20210A基因突变类型包括纯合子和杂合子。结论 G20210A突变可能不是某地区汉族健康人群和老年静脉血栓病患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曲兆洁;金峰;史磊;张静;梁迪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三联疗法联合瑞巴派特治疗老年消化性胃溃疡效果及对胃黏膜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三联疗法联合瑞巴派特治疗老年消化性胃溃疡的疗效及对胃黏膜形态学的影响。方法老年消化性胃溃疡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服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兰索拉唑,观察组加服瑞巴派特;疗程均为8 w。治疗前及治疗8 w检测两组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情况、观察胃黏膜形态学及炎性细胞改善情况,随访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停止治疗后6个月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及复发情况。结果①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P<0.05);②治疗后两组胃黏膜厚度、腺体密度、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和活动性炎症细胞浸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③观察组出现便秘、腹胀、瘙痒、口渴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似( P>0.05);④停药后6个月时观察组复发率(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42.22%)(P<0.05)。结论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三联疗法联合瑞巴派特对老年消化性胃溃疡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改善胃黏膜形态学,可以减少复发。

    作者:周劲峰;叶婷婷;张昌林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二肽基肽酶抑制剂对合并冠心病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二肽基肽酶(DPP-4)抑制剂对合并冠心病(CHD)的糖尿病(DM)患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影响。方法选择单纯CHD患者、CHD合并DM患者,规律口服DPP-4抑制剂3个月后的CHD合并DM患者,检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高密度脂蛋白( HDL)、总胆固醇( TC),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MIF水平。结果 CHD合并DM组血清MIF水平明显高于单纯CHD组(P<0.05)。 CHD合并DM患者应用DPP-4抑制剂后血清 MIF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 MIF在合并DM的CHD中发挥了重要作用,MIF可能是高血糖加速CHD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DPP-4抑制剂能有效降低血糖并抑制血清MIF水平,DDP-4抑制剂在降糖的同时可能通过降低MIF发挥抗炎作用进而发挥CHD的保护作用。

    作者:马晓娟;孙敏;王丽双;王炳棋;王越晖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

    突发性耳聋( SD )老年患者听力损失较重,发病率约占14.6%〔1〕,治疗多采取积极寻找病因、药物辅以调整心理和生活方式等综合治疗,但老年SD疗效明显低于其他听力损失的患者〔1,2〕。老年SD患者生理、心理及生活方式的特殊性使治疗依从性降低,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原因之一〔3〕。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SD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相关因素。

    作者:刘爱梅;周丽媛;高竹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南阳市中老年社区居民高血压、血脂异常患病状况

    目的:探讨南阳市中老年社区居民高血压、血脂异常患病情况。方法选取南阳市中老年社区居民150例,对≥45岁居民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吸烟、饮酒及高血压家族遗传史进行详细调查和记录,检测所选居民尿酸( UA)、血脂及血糖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性别、年龄、饮酒、吸烟、高血压家族遗传史、体重指数( BMI)、腰臂比( WHR)、UA、高密度脂蛋白( HDL)、低密度脂蛋白( 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因素对高血压患病的关联。结果南阳市中老年社区150例居民中高血压患病率达76.0%,血脂异常为30.7%,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发生率24.7%。 Logistic回归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饮酒、BMI、WHR、空腹血糖( FPG)及UA因素对高血压患病与否相关联(P<0.05)。吸烟、高血压家族遗传史、血脂指标HDL、LDL、TG和TC水平与高血压患病与否无关联性(P>0.05)。 Logistic 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南阳市中老年150例居民高血压情况与性别、年龄、高血压家族史及FBG相关联(P<0.05)。结论南阳市中老年社区居民高血压及血脂异常发生率较高,为保障中老年居民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龚艳霞;王晓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细胞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水平变化及依达拉奉对其的影响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致残率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黏附分子( ICAM )-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VCAM)-1水平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的关系及依达拉奉对其的影响。

    作者:方建;陈文武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非小细胞肺癌N2跳跃转移规律及特点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跳跃式N2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和特点。方法该院收治的182例NSCLC患者,均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并行肺癌切除、纵隔淋巴结廓清术。分为跳跃转移组(51例)和非跳跃转移组(131例),分析性别、组织学分型、T分期、肿瘤部位等因素在两组病人间的差异。结果(1)T1、T2期肿瘤的 N2跳跃转移明显高于 T3、T4期(P=0.048),周围型肺癌跳跃转移明显高于中央型肺癌(P=0.005);跳跃转移组更易发生单区域纵隔淋巴结转移(P=0.026)。(2)N2跳跃转移与非跳跃转移在不同性别、不同肺叶、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 NSCLC患者中,跳跃式 N2转移有其特有的转移规律,对于 T1、T2期及周围型肺癌患者,在无肺内、肺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仍然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可能,并且更易发生单区域纵隔淋巴结转移。

    作者:谭林;梁效民;毛凯平;王伦青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保定市城区高龄老年人生存状况

    老年人尤其高龄老年人的生存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体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本文旨在了解高龄老年人的生存状况。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保定市城区3所养老机构2个社区共94名80岁以上神志清醒的老年人。男39人、女55人;年龄80~89岁71人、90岁以上23人;不识字23人、小学21人、初中/技校19人、高中/中专14人、大专及以上17人;从未结过婚4人、有配偶31人、丧偶58人、离异1人;60岁以前职业:工人25人、专业技术人员13人、教师16人、公务员1人、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12人、无业16人、其他11人;信仰:无80人、有14人;居住状况:独居7人、与配偶居住26人、与子女居住10人、老年院50人、其他1人。

    作者:井坤娟;赵梦;左莎莎;连凤山;王志豪;张伟晓;吕春梦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或来氟米特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索泼尼松与甲氨蝶呤( MTX)或来氟米特( LEF)联合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120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TX组、MTX+泼尼松组、LEF组、LEF+泼尼松组,每组30例。对比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疾病活动性评分( DAS28评分)、晨僵时间、类风湿因子( RF)及临床症状。结果四组患者各项指标及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 P>0.05)。联合用药组比单独用药组各项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 P>0.05)。MTX+泼尼松组和LEF+泼尼松组患者的ACR20、ACR50、ACR70缓解率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泼尼松联合MTX或LEF较单独使用MTX或LEF对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更好的疗效,且临床安全性相当,为临床上针对不同类型的类风湿关节炎提供了治疗途径。

    作者:姜一真;唐若余;潘娇娇;仓晓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老年晚发型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肌无力危象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晚发型重症肌无力( LOMG)患者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LOMG合并胸腺瘤行扩大胸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的易感因素。结果术后共发生肌无力危象15例(25.9%)。单因素分析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与术前溴吡斯的明剂量较大(P<0.001),术前发生过肌无力危象、Osseman分型高、手术方式、术后出现肺感染及术后未使用激素冲击有关(均P<0.05)。术前Osseman分型高(OR=5.544,P=0.042)和手术方式(OR=14.727,P=0.049)是发生肌无力危象的独立因素。术后使用激素冲击(OR=0.083,P=0.048)是预防肌无力危象的保护因素。结论 Osseman分型高、胸骨劈开术式、术后未使用激素冲击易发生肌无力危象。

    作者:张哲峰;贾瑞;崔有斌;高鲲;梁华刚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70岁以上老年患者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合并侧裂区血肿的手术体会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患者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MCAAs)合并侧裂区血肿的手术策略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泉州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5例70岁以上MCAAs合并侧裂区血肿(血肿量>20 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经确诊后均给予急诊手术治疗,动脉瘤夹闭成功,术后血肿基本清除者9例,血肿量减少至约术前1/4~1/2者5例,血肿量接近术前者1例。术后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者(5分)10例,轻残(4分)2例,重残(3分)2例,植物状态(2分)0例,死亡(1分)1例(放弃治疗)。结论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合并侧裂区血肿的老年患者群体,行开颅动脉瘤夹闭+脑内血肿清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适当扩大额颞部切口及颞后部骨窗,有利于暴露、清除血肿;对于部分粘连于载瘤动脉及其分支的血肿,不强调彻底清除,可适当保留。

    作者:张晋宁;尤令通;黄佳欣;江志贤;蔡永辉;田进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血浆ADAMTS-7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的血浆 ADAMTS-7水平及分布情况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2009年1月至2014年3月于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316例CHF患者,根据ADAMTS-7水平的四分位数间距分为4个亚组,比较各亚组临床基线资料情况,根据随访期内患者是否生存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采用Cox多因素分析评价ADAMTS-7对慢性收缩性CHF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316例 CHF患者的总体ADAMTS-7水平为49.62(26.41~75.34)μg/L,故分为≤26.40、26.41~49.62、49.63~75.34、>75.35μg/L共4个亚组(各79例),各亚组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 NYHA)、收缩压、舒张压、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右室舒张末期内径( RVEDD)、左室射血分数( LVEF)、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及 N 端前脑钠肽(NT-proBN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除 LVEF 随 ADAMTS-7水平升高而降低外,其余均明显增加(P 均<0.05)。截止至2014年10月,316例患者中有257例(81.3%)仍存活,59例(18.7%)死亡;不同预后的 NYHA 分级、收缩压、舒张压、LVEDD、RVEDD、LVEF、心衰病史、QRS间期及QTc间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除死亡组的LVEF低于存活组外,其余指标均高于存活组(P均<0.05)。 Cox生存分析显示影响预后的因素有 NYHA 分级、心律失常、LVEF、房室扩大、心衰病史及 ADAMTS-7水平,其以 ADAMTS-7≤26.40μg/L为参照,26.41~49.62、49.63~75.34、>75.35μg/L亚组的死亡风险分别升高了2.120、3.252和7.471倍。结论 CHF患者 ADAMTS-7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且ADAMTS-7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其水平升高增加死亡风险,但评价ADAMTS-7预后价值需考虑病因因素。

    作者:朱家和;章爱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不同体重指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3水平及相关性

    目的:评估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不同体质指数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探讨其在老年T2DM患者代谢紊乱中的作用及其他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96例 T2DM 患者,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 T2DM-N 组(BMI<24 kg/m2)30例,T2DM-OW 组(24 kg/m2≤BMI<28 kg/m2组)32例和T2DM-OB组(BMI≥28 kg/m2)34例,另筛选健康33例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25(OH)D3水平,对四组进行比较。结果四组25(OH)D3均缺乏,T2DM-N组、T2DM-OW组、T2DM-OB组25(OH)D3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T2DM-OB组25(OH)D3水平低。25(OH)D3与年龄、BMI、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负相关(P<0.05或P<0.01),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呈正相关(P<0.01)。以25(OH)D3为因变量,行多元线性回归显示,BMI被引入方程。结论老年T2DM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降低,尤其是伴有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者血清维生素 D水平降低更明显,其中与肥胖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王翠娟;景邵春;韩改玲;贾晓娇;陆强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序贯放化疗和同期放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序贯放化疗和同期放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老年晚期 NSCLC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序贯放化疗组与同期放化疗组,每组41例,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对两组患者1年、2年中位生存时间及生存率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毒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同期放化疗组有效率为61.0%,而序贯放化疗组有效率为36.6%,两组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序贯放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是15个月,而同期放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是22个月;序贯放化疗组1年生存率63.4%,2年生存率43.4%,而同期放化疗组1年生存率75.1%,2年生存率64.0%,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及2年生存率之差异显著( P<0.05);序贯放化疗组与同期放化疗组患者在血液学和肺部的毒副作用方面差异显著( P<0.05),两组患者在胃肠道、肾、神经系统及心血管方面的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同期放化疗治疗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序贯放化疗组,然而其在血液学和肺部的毒副作用的发生率较序贯放化疗组的高。

    作者:崔剑雄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根据国际检索机构给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对外联络委员会发来的电子邮件及其附件统计整理,《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又被4种国际重要检索系统列为来源期刊。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TACE联合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肝动脉关注化疗栓塞术(TACE)与放疗联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观察组行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照组行单纯 TACE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近期疗效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5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Karnofsky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经治疗后,两组均有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受损情况,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采取TACE与放疗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艾宁;冀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微量白蛋白尿的关系

    目的:观察高血压和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 MAU)与血压变异性( BPV)、血压昼夜节律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入选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50例( EH组),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50例( EH+DM组),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的对照组50例,高血压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所有入选者均行MAU和血清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1水平测定。结果①与EH组相比,EH+DM组BPV增大、非杓型和MAU(+)的例数增多(P<0.05)。②血清 NO含量,EH+DM组>EH组>对照组(P<0.01);ET-1含量,EH+DM组<EH组<对照组(P<0.01);三组间比较NO、E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与杓型血压患者相比,非杓型血压患者 MAU(+)检出率增大(P=0.962,P=0.002)。④在 EH 组和EH+DM组,收缩压变异性(SBPV)与ET-1含量呈正相关(r=0.506,P<0.01),与NO含量呈负相关(r=-0.438,P<0.01)。结论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易发生MAU(+),且多出现BPV增大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三者在病理生理上可能存在一定相互作用。

    作者:张萍;庞晓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建立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能模拟临床心肌梗死事件及其病理生理变化的动物模型。方法 SD大鼠麻醉后,经口插管连接小动物呼吸机,开胸高位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术后1 w 超声检测大鼠心功能, TTC 染色测量心肌梗死面积,评价模型制作效果。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1 w动物存活率为90.9%。术后1 w超声检查见大鼠LVEDS、LVEDD较术前扩大,LVFS较术前降低(P<0.05)。大体见缺血区心室壁变薄塌陷。 TTC染色测算梗死面积占左室面积的百分比为35.80%±4.32%。结论本文成功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该模型成功率高、心肌梗死面积稳定,可运用于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心肌重构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研究。

    作者:杨文慧;郭涛;杨莉;华宝桐;刘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老年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的三体联动机制运行效果

    目的:评价三体联动(“疾控机构-医疗机构-社区政府”)机制在老年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中的运行效果。方法选取健康档案中正在管理的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城乡地理位置不同在松江区选择4个社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居/村委会动员+社区医生上课”的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干预组在整合三个部门的资源,衔接各部门职能的基础上开展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比较两组在项目实施前和实施后的基本情况、生活方式、情绪、高血压相关知识态度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后知识态度方面有较大改进,尤其在干预后血压也有显著改进(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知识态度方面也有所改进,尤其干预后吸二手烟的比例显著下降(P<0.01)。干预组在血压改善、定期检查腰围、知道体质指数( BMI)、高血压并发症和控制方法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在吸二手烟、超重、采取措施控制血压方面效果不如对照组。结论三体联动运行机制下的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有较好效果,仍应加强高血压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作者:安娜;朱美英;胡珏言;夏瑜洁;陆雪辉;王志坚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及尿酸水平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DM)患者与单纯 CHD患者之间的血脂及尿酸(UA)水平差异。方法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对在某医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60岁CHD患者按照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T2DM)进行分组研究,比较 CHD组和CHD+DM组在血脂及UA水平方面的差异,探讨老年人群中CHD合并DM患者与其血脂及UA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 CHD组和CHD合并DM 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及高血压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CHD并 DM组的吸烟例数明显低于 CHD组(P<0.05)。 CHD并DM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UA均高于CHD组(P<0.05)。结论治疗合并T2DM的老年 CHD患者时,除应控制血糖外,还应加强调脂治疗和控制UA水平。

    作者:李振杰;彭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