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泽鲁;曹国彬;陈秀梅;沈少仪;曹志恺;柯炎斌;陆永建
目的:探讨高龄晚期食管癌术中应用高频电刀致热原理后的组织学改变及临床近、远期疗效和价值。方法选择24例年龄超过70岁的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所有病例术前经CT观察,存在与周围粘连或外侵;采用单纯左侧开胸入路手术,游离病变采用局部高频电刀电凝功能热处理的方式,局部淋巴结予以先热处理后再清除,观察热处理的组织学变化,观察和统计临床恢复过程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全组24例均达到病变完全切除,无围术期死亡。术后病理学证实:热处理后0.5~0.8 cm内组织凝固变性,毛细血管内形成微血栓,并证实达到肿瘤致死温度。能有效防止转移淋巴结内癌细胞残留。对于病变外侵严重者用电刀分离处理不仅能确保重要脏器(肺动、静脉,主动脉、支气管)不受到损伤,又能保证局部病变达到小残留。结论对高龄晚期食管癌患者,术中选择高频电刀处理外侵癌组织或转移淋巴结能做到手术打击小,操作时间短,同时又能达到相对根治的目的。高频电刀热处理的方法,达到了有效处理局部残留的问题,同时又避免应用三切口手术和术中进入右胸腔,对病人打击小,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步骤,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延长了生存期。
作者:王宝;贾春祎;邹勤光;曲明江;王启文;赵鑫;卢卫平;赵晖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Ag-NORs)与 N端脑利纳肽前体( NT-proBNP)对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AECOPD)患者治疗疗效的评估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该院收治的AECOPD患者97例,根据临床疗效分为有效组(痊愈+显效,n=71)和无效组(无效,n=26)。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3、治疗第7天、治疗结束时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 Ag-NORs和血浆NT-proBNP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 AUC)比较不同指标对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 T淋巴细胞 Ag-NORs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均随治疗时间呈上升趋势,且有效组较无效组患者上升较快(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 NT-proBNP 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均随治疗时间呈下降趋势,且有效组较无效组患者下降较快(P<0.05);有效组患者治疗第3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和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率均明显高于无效组(P<0.05);治疗第3天的 T淋巴细胞Ag-NORs水平变化率评估疗效的AUC为0.752(P<0.05),当其>21.60%时,评估有效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58%和84.72%;治疗第3天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率评估疗效的AUC为0.684(P<0.05),当其>24.72%时,评估有效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86%和79.84%。结论治疗第3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和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率均可用于评估AECOPD患者治疗疗效,以治疗第3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评估价值更高。
作者:付鹏;周国庆;黄志东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评价中文版8条目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信效度。方法纳入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27例,采用中文版MMAS-8及用药依从性视觉模拟评分( MA-VAS)评估,采用信度分析、相关分析、两样本 t检验及因子分析评价量表信效度。结果中文版MMAS-8的Cronbach α系数为0.60,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78。结构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共解释总方差的55.2%。中文版MMAS-8评分与MA-VAS评分相关(r=0.75,P<0.001)。血糖达标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7%〕的中文版 MMAS-8评分比血糖未达标组(HbA1c>7%)高(7.1±1.0 vs 5.9±1.5,t=-4.31,P<0.001),两组间用药依从性差异显著(χ2=20.190,P<0.001)。结论中文版 MMAS-8信效度较好,且简单、可靠、实用,可作为临床工具用于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作者:王洁;莫永珍;卞茸文;巫海娣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 CRP)在评估老年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 HLAP)疾病严重程度的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胰腺炎( AP)老年患者178例。其中HLAP患者59例为观察组,余下119例未非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 NHLAP)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特征、不同时间段的CRP水平,然后根据CRP佳阀值对不同严重程度的AP患者进行诊断。后采用 logistics回归分析对影响CRP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伴有糖尿病、脂肪肝、AP复发率及重度AP( SAP)比例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对比两组 CRP水平发现1~3 d呈上升状态,直到第4天开始下降,并且第2~4天观察组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在确定CRP诊断佳阀值后对两组严重程度诊断发现观察组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后对可能影响CRP水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性分析筛选出4个影响因素,即脂肪肝、糖尿病、高密度脂肪酸(HDL)以及极低密度脂肪酸(VLDL)。结论(1)HLAP病患伴有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的可能性更大,并且病情相对更为严重。(2)利用CRP作为诊断标准对AP病患进行严重程度分级准确度较高,其中在 HLAP病患中更高。(3)糖尿病、脂肪肝、HDL以及 VLDL是CRP升高的影响因素,在临床诊断中应引起重视。
作者:陆鉴;朱励民;吴育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帕金森病( PD)发病年龄在40~70岁,55岁以上人口发病率为1%。目前主要以英国脑库帕金森病诊断标准提出的典型的临床运动症状为依据。其病理改变主要位于中脑黑质(尤其是致密部)多巴胺( DA)能神经元以及黑质-纹状体通路上,表现为DA神经元丢失,残留的黑质神经元内出现Lewy小体。经病理验证其临床确诊率约80%,误诊率达25%。典型的运动症状出现时,黑质 DA能神经元的丢失至少达到了50%,且70%~80%以上的黑质纹状体神经末梢已有退行性改变〔1〕。虽然近年有关PD的功能影像学研究较深入,但确切的运动症状的脑改变仍然不明。本文就近年涉及PD运动症状方面的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魏彩霞;邓霞;潘治斌;徐仁伵 刊期: 2015年第21期
老年人尤其高龄老年人的生存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体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本文旨在了解高龄老年人的生存状况。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保定市城区3所养老机构2个社区共94名80岁以上神志清醒的老年人。男39人、女55人;年龄80~89岁71人、90岁以上23人;不识字23人、小学21人、初中/技校19人、高中/中专14人、大专及以上17人;从未结过婚4人、有配偶31人、丧偶58人、离异1人;60岁以前职业:工人25人、专业技术人员13人、教师16人、公务员1人、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12人、无业16人、其他11人;信仰:无80人、有14人;居住状况:独居7人、与配偶居住26人、与子女居住10人、老年院50人、其他1人。
作者:井坤娟;赵梦;左莎莎;连凤山;王志豪;张伟晓;吕春梦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肿瘤坏死因子( TNF)-α表达的变化及丝胶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丝胶治疗组及阳性对照组,每组12只。链脲佐菌素连续腹腔注射法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功后模型组大鼠不做处理,丝胶治疗组大鼠给予2.4 g? kg-1? d-1剂量的丝胶灌胃35 d,阳性对照组大鼠给予55.33 mg? kg-1? d-1剂量的二甲双胍灌胃35 d。采用SP免疫组化法、蛋白免疫印迹法和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TNF-α蛋白和mRNA在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肝脏中均呈高表达(P<0.01);与模型组大鼠相比,TNF-α蛋白和mRNA在丝胶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肝脏中均呈低表达(P<0.01)。结论丝胶可能通过下调肝脏TNF-α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
作者:刘东慧;王小杰;宋成军;陈志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中国免疫学杂志》是中国免疫学会会刊,是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学术期刊,为基础医学、生物学的核心期刊,是美国《化学文摘》( CA)的源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摘的来源期刊。曾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国首批期刊方阵“双效”期刊,首届北方优秀期刊奖。本刊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基础免疫学、中医中药与免疫、生物治疗、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教学园地、专题综述、短篇快讯、信息速递等。本刊为月刊,A4开本,144页,铜版纸印刷,彩图随文。定价12.00元每本,144.00每年,邮发代号12-89,全国邮局均可订阅。为减轻自费读者负担,对自费个人订户实行8折优惠,每本11.00元(含邮费);中国免疫学会会员订户每本9.5元(免费邮寄)。如错过订阅时间可直接汇款到《中国免疫学杂志》编辑部,请注明所购卷期、册数及“自费”字样。同时欢迎医药、生物制剂、医疗器械厂家刊登广告及作者网上投稿。为了提高稿件处理速度,保证编辑部与作者间的沟通更快捷、及时,希望广大作者在投稿的同时附电子版,告知电子邮箱、手机或其他联系电话,并欢迎直接通过E-mail投稿。地址:长春市建政路971号《中国免疫学杂志》编辑部,邮编130061,电话(传真):0431-88925027,E-mail:zh-mizazh@126.com,网址:中国免疫学.中国;immune99.com。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究放松训练联合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CHD)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行介入治疗老年CHD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与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放松训练联合心理干预,观察并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心理应激指标及生活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术前焦虑(SAS)、抑郁(SDS)、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患者各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SWLS)评分均出现显著上升,且研究组患者SWL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松训练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老年CHD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缓解心理应激水平,提高睡眠质量和生活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周春霞;孙平;谷亚楠;赵淑健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G894T多态性与中国延边地区老年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CHD组、心肌梗死( MI)亚组,并根据病变累及冠脉血管支数分为单支、双支和多支病变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体外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后进行直接测序。结果 CHD组、MI亚组与正常对照组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显著(P<0.05);朝鲜族 CHD组与汉族 CHD组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单支、双支与多支病变组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非 MI亚组与 MI亚组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eNOS G894T基因多态性与延边地区老年CHD和MI有关,T等位基因可能是其易感因素。
作者:朴丽梅;李玉子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患者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MCAAs)合并侧裂区血肿的手术策略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泉州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5例70岁以上MCAAs合并侧裂区血肿(血肿量>20 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经确诊后均给予急诊手术治疗,动脉瘤夹闭成功,术后血肿基本清除者9例,血肿量减少至约术前1/4~1/2者5例,血肿量接近术前者1例。术后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者(5分)10例,轻残(4分)2例,重残(3分)2例,植物状态(2分)0例,死亡(1分)1例(放弃治疗)。结论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合并侧裂区血肿的老年患者群体,行开颅动脉瘤夹闭+脑内血肿清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适当扩大额颞部切口及颞后部骨窗,有利于暴露、清除血肿;对于部分粘连于载瘤动脉及其分支的血肿,不强调彻底清除,可适当保留。
作者:张晋宁;尤令通;黄佳欣;江志贤;蔡永辉;田进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衰老是人口老龄化面临的首要问题,如何对衰老进行客观量化的评价,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延缓衰老,提高生存质量,是中老年人的迫切需要。衰老评价是衰老研究领域中的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衰老的机制、防治研究日益深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衰老的检测和评价方面,尚无特异性的生物学检测手段,也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本文就衰老的评价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提出一种客观科学、系统全面、量化有效的评价方法。
作者:梁治学;胡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 FD)重叠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D-IBS)的胃肠激素水平变化。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消化科收治的老年FD+D-IBS患者100例为老年重叠组,非老年FD+D-IBS患者100例为非老年重叠组,另选取健康老年人50例为老年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浆5-羟色胺(5-HT)、生长抑素( SS)、血管活性肠肽( VIP)、胆囊收缩素( CCK)、P物质及胃动素( MOT)和促胃液素( GAS)的水平。结果老年重叠组与非老年重叠组比较,5-HT、VIP、CCK水平显著升高(P<0.05);SS、MOT、GAS水平显著下降(P<0.05)。老年重叠组中以D-IBS为主要症状的患者56例,FD为主要症状的患者44例。与老年对照组比较,D-IBS为主组和FD为主组的患者5-HT、VIP、CCK、P物质水平显著升高(P<0.01或P<0.05),而MOT、GAS水平明显降低(P<0.01),但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FD为主组患者 SS较 D-IBS 为主组及老年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老年FD重叠D-IBS患者的胃肠激素水平变化较明显,其发病可能与胃肠激素改变密切相关。
作者:于惠玲;鲁素彩;王阳阳;常颖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比较三维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3D-CTA)与当前的“金标准”数字减影造影术(DSA)在术后残余或复发性动脉瘤诊断中各自准确性。方法对56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的老年患者进行3D-CTA检查,用ROC曲线来比较3D-CTA与DSA的诊断性能。结果56例老年患者中有69个动脉瘤被发现, DSA检测到8个残余脑动脉瘤,3D-CTA检测到7个残余脑动脉瘤。3D-CT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1.25%和97.92%,准确度为95.54%。 ROC曲线下面积(AUC)是0.928,ROC分析发现3D-CTA诊断性能好。结论研究认为3D-CTA可作为老年病人术后残余动脉瘤检测的替代方式。3D-CT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十分接近传统DSA检测方法。3D-CTA作为一种性价比高、非侵入性的方法,非常适用于老年病人,对初始和长期评估残余动脉瘤可以替代DSA的检出手段。
作者:严峻;卢桂花;阮玉山;廖兴胜;罗昱;肖绍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活动依赖的突触传递能效的改变,在多种记忆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药物成瘾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突触传递效能的改变。研究发现,参与成瘾的分子机制与突触可塑性的分子机制有很大重合。有观点认为成瘾是一种异常的学习记忆行为。在可卡因成瘾中,不仅在不同脑区有突触可塑性的产生,而且兴奋性突触可塑性的分子开关-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NM-DA)的组成及其生理特性都发生了改变,提示了NMDA受体在药物成瘾的作用比较复杂。本文旨在回顾NMDA受体在成瘾中所起的作用。
作者:贾祥磊;张继川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高血压的治疗现状及体位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7月高龄老人2000例进行问卷调查,观察患者降压药物使用情况、随访血压情况、影响降压治疗的因素以及体位性低血压( OH)和体位性高血压( OHT)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结果高龄老人高血压患者使用的降压药物包括:钙拮抗剂(54.7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16.25%)、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17.04%)、利尿剂(6.82%)、β受体阻滞剂(3.54%)和其他药物(1.62%)。患者血压测量主要在医院/医疗机构测量(51.07%)和家庭自测(36.14%)。大多数患者坚持每天、每月血压测量(96.82%),部分患者每年一次或者从不进行血压监测(3.18%)。908例高龄高血压患者中,诊断为OH者298例(32.82%),OHT者171例(18.83%)。 OH 组、OHT组患者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和脑卒中的患病率均高于非OH/OHT组(P<0.05)。结论高龄老人高血压的治疗药物中,钙拮抗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得到广泛认同,而利尿剂的使用相对不足,患者自我管理模式的实行有待加强,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脑卒中均与体位改变有关。
作者:符秀虹;曾敏;何扬利;陈积雄;蒙绪卿;王萍;刘肖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与步行锻炼对老年女性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吉安市60~70岁健康老年女性志愿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照组进行步行训练。对比两组志愿者训练前后开眼及闭眼时单脚站立时间,以及训练后动态及静态平衡能力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训练后的开眼、闭眼时单脚站立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的动态及静态平衡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老年女性平衡能力,其效果优于步行锻炼,值得推广。
作者:王保奎;朱昆荣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 CRP)测定在肺癌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该医院肺癌患者60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或者细胞学检查确诊,曾接受过1个周期以上的化疗。分析化疗前血清CRP水平与性别、吸烟、肺癌组织类型、肿瘤大小、淋巴转移分期、结外脏器转移、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 D-D)的相关性,比较化疗前后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纤维蛋白原及D-D变化的相关性。观察患者在化疗前后取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RP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纤维蛋白原及D-D水平性。结果化疗前血清CRP水平与性别、吸烟状态、肺癌组织类型、有无结外脏器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肿瘤大小、淋巴转移分期、纤维蛋白原及 D-二聚体水平有相关性(P<0.05)。化疗前后血清 CRP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CRP变化与纤维蛋白原及D-D变化有明显相关性(P<0.001)。结论血清中CRP水平与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分期密切相关,化疗前对CRP 进行检测可作为判断肿瘤大小及肺癌淋巴结转移的一个指标,肺癌患者实施血清CRP与纤维蛋白原、D-D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估肺癌化疗效果。
作者:张香花;左学荣;李玉权;马丽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老年瓣膜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行瓣膜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瓣膜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242例(肺动脉收缩压>70 mmHg),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n=104)和非老年组(年龄<60岁,n=138),对体外循环转流时间、阻断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和ICU监护时间进行分析,以手术前和术后肺动脉收缩压( PASP)、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和死亡率等作为疗效观察指标,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老年组呼吸机辅助时间及监护室时间较非老年组略有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瓣膜置换或修复后,两组手术前后肺动脉压力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老年组 LVEF 手术后由(58.7±7.3)%变为(57.9±8.6)%,非老年组由(60.0±5.5)%变为(59.2±6.4)%略有下降,同组前后比较及两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脏瓣膜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行瓣膜手术治疗后肺动脉压力均明显下降,心功能维持术前水平,经过严密的处理,疗效及死亡率与年龄无明显相关。
作者:赵科研;尹宗涛;李新民;祝岩;金岩;李红岩;侯明晓;王辉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移植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微血管完整性的保护作用以及脑脉通颗粒对其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和扩增BMSCs;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移植组、脑脉通组、联合组;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术后24 h将BMSCs由同侧颈内动脉移植脑内;光镜下观察BMSCs移植脑内7、14和28 d脑微血管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组织IgG和微血管基底膜ColⅣ及LN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IgG表达显著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脑脉通和联合组各时间点、移植组14 d和28 d的IgG表达均显著减弱(P<0.01);联合组较移植组7 d和28 d、较脑脉通组14 d和28 d的表达均减弱(P<0.01)。各模型组ColⅣ和LN表达减弱(P<0.01);与模型组比较,脑脉通和联合组各时间点、移植组14 d和28 d的ColⅣ和LN表达均增(P<0.01);联合组较各移植组、14 d和28 d脑脉通组ColⅣ和LN表达均较显著增强(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微血管基底膜层连蛋白和胶原降解明显,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强;BMSCs移植后早期(7 d)保护微血管受损的作用不明显,中期(14 d)和后期(28 d)用随移植脑内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脑脉通可使BMSCs移植的保护作用提前,并使中、后期的作用增强,其途径可能与减轻微血管基底膜LN和ColⅣ的降解有关。
作者:刘轲;李建生;刘敬霞;孙捷;赵跃武;李宁;苏静;郭晓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