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丽梅;李玉子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与步行锻炼对老年女性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吉安市60~70岁健康老年女性志愿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照组进行步行训练。对比两组志愿者训练前后开眼及闭眼时单脚站立时间,以及训练后动态及静态平衡能力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训练后的开眼、闭眼时单脚站立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的动态及静态平衡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老年女性平衡能力,其效果优于步行锻炼,值得推广。
作者:王保奎;朱昆荣 刊期: 2015年第21期
微RNA( miRNA)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非编码RNA,长约21到23个核苷酸,预测转录后调节至少一半的人类转录组〔1〕。近年来发现,miRNA可能在阿尔茨海默病( 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了解和探讨miRNA在AD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可为临床寻找特异性的治疗靶点提供基础。
作者:田金鑫;邵水金;国海东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通过研究慢性铝暴露对大鼠海马钙离子稳态及CaMKⅡ和 CREB活性的影响,探讨慢性铝暴露诱导神经损伤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选用60只断乳后雄性Wistar大鼠,分为3组,每组20只;设定其中1组为对照组,用蒸馏水喂养;其他2组为铝暴露组,分别用含有0.2%和0.4% AlCl3的蒸馏水喂养3个月。 Morris水迷宫测定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Fura2-/AM测定各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自由Ca2+浓度变化;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中 CaMKⅡ、Ng和CREB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铝暴露各组海马神经细胞中〔Ca2+〕i 呈剂量依赖性升高;CaMKⅡ和CREB总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但p-CaMKⅡ、Ng和 p-CREB蛋白表达显著降低( P<0.05)。结论慢性铝暴露损伤大鼠的学习记忆可能与上调Ca2+及抑制CaMKⅡ和CREB活性相关。
作者:宋杨;张海燕;孙雅萍;郭庆国;孟欣;王彪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血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白细胞介素(IL)-10及 IL-17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3例COPD稳定期患者及21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IDO mRNA、IL-17及IL-10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OPD稳定期患者IDO mRNA及IL-10下降(P<0.05),IL-17升高(P<0.05)。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中 IDO减少,诱导 IL-17分泌增加,IL-10分泌减少,IDO的减少可能参与了COPD慢性炎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机体树突细胞IDO的分泌有望为COPD的治疗开辟新的思路。
作者:杨晶;张爱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汉族健康人群和老年静脉血栓病患者中 G20210 A突变的发生率。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对某地区72例健康个体和43例老年静脉血栓患者进行G20210A基因突变研究分析。结果汉族健康个体和老年静脉血栓患者均未检出G20210A基因突变类型包括纯合子和杂合子。结论 G20210A突变可能不是某地区汉族健康人群和老年静脉血栓病患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曲兆洁;金峰;史磊;张静;梁迪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 CRP)在评估老年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 HLAP)疾病严重程度的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胰腺炎( AP)老年患者178例。其中HLAP患者59例为观察组,余下119例未非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 NHLAP)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特征、不同时间段的CRP水平,然后根据CRP佳阀值对不同严重程度的AP患者进行诊断。后采用 logistics回归分析对影响CRP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伴有糖尿病、脂肪肝、AP复发率及重度AP( SAP)比例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对比两组 CRP水平发现1~3 d呈上升状态,直到第4天开始下降,并且第2~4天观察组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在确定CRP诊断佳阀值后对两组严重程度诊断发现观察组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后对可能影响CRP水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性分析筛选出4个影响因素,即脂肪肝、糖尿病、高密度脂肪酸(HDL)以及极低密度脂肪酸(VLDL)。结论(1)HLAP病患伴有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的可能性更大,并且病情相对更为严重。(2)利用CRP作为诊断标准对AP病患进行严重程度分级准确度较高,其中在 HLAP病患中更高。(3)糖尿病、脂肪肝、HDL以及 VLDL是CRP升高的影响因素,在临床诊断中应引起重视。
作者:陆鉴;朱励民;吴育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解决目前由于老龄化加剧而导致的“养老难”问题的一种尝试和实践。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目标就是希望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即希望老年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能够幸福地度过晚年生活。但从提高老年人幸福感角度看,目前构建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还存在资金缺乏、居家养老服务缺乏严格的规范及监督、很少能够提供老年人迫切需要的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老年人社会支持薄弱等问题,需要去完善。
作者:刘晓红;胡善菊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评价中文版8条目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信效度。方法纳入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27例,采用中文版MMAS-8及用药依从性视觉模拟评分( MA-VAS)评估,采用信度分析、相关分析、两样本 t检验及因子分析评价量表信效度。结果中文版MMAS-8的Cronbach α系数为0.60,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78。结构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共解释总方差的55.2%。中文版MMAS-8评分与MA-VAS评分相关(r=0.75,P<0.001)。血糖达标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7%〕的中文版 MMAS-8评分比血糖未达标组(HbA1c>7%)高(7.1±1.0 vs 5.9±1.5,t=-4.31,P<0.001),两组间用药依从性差异显著(χ2=20.190,P<0.001)。结论中文版 MMAS-8信效度较好,且简单、可靠、实用,可作为临床工具用于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作者:王洁;莫永珍;卞茸文;巫海娣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生物型硬脑膜补片(脑膜建)在神经外科去骨瓣减压硬脑膜减张修补硬脑膜缺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三组病例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应用脑膜建在神经外科去骨瓣减压硬脑膜减张修补硬脑膜缺损98例( A组),应用自身组织在神经外科去骨瓣减压硬脑膜减张修补硬脑膜缺损35例( B组),去骨瓣减压敞开硬脑膜32例( C组)。结果 A、B组在切口愈合良好率、切口感染、皮下积液、颅内感染、术后癫痫、脑脊液漏、术后脑膨出等并发症少于C组;A组在术后癫痫的发生率低于 B 组( P<0.05)。结论神经外科去骨瓣减压患者应行硬脑膜减张修补,国产脑膜建神经外科修补硬脑膜缺损的手术中安全、有效,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人工硬脑膜修补材料。
作者:方泽鲁;曹国彬;陈秀梅;沈少仪;曹志恺;柯炎斌;陆永建 刊期: 2015年第21期
2012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4.3%〔1〕。现阶段已进入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时期。老年人越来越频繁地受到各种慢性疾病的侵害。党的十八大做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战略部署,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到法律高度〔2〕。民间传统体育对罹患各种慢性病的老年人的作用关重要。
作者:费加明;刘志民;覃林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活动依赖的突触传递能效的改变,在多种记忆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药物成瘾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突触传递效能的改变。研究发现,参与成瘾的分子机制与突触可塑性的分子机制有很大重合。有观点认为成瘾是一种异常的学习记忆行为。在可卡因成瘾中,不仅在不同脑区有突触可塑性的产生,而且兴奋性突触可塑性的分子开关-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NM-DA)的组成及其生理特性都发生了改变,提示了NMDA受体在药物成瘾的作用比较复杂。本文旨在回顾NMDA受体在成瘾中所起的作用。
作者:贾祥磊;张继川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根据国际检索机构给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对外联络委员会发来的电子邮件及其附件统计整理,《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又被4种国际重要检索系统列为来源期刊。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基于实物操作的老年人日常问题解决能力测验》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病( CAD)的评测效果。方法对102名老年人测试《基于实物操作的老年人日常问题解决能力测验》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 MMSE),由专家对早期 AD疑似病例进行诊断。结果认知正常老年人无论是在分量表还是在总分上均明显高于早期AD老年人。 MMSE中除了定向力与回忆能力和实物操作测验的总分及分量表分均无显著相关外,其他能力皆与实物操作测验的总分或分量表分存在显著相关。结论基于实物操作的日常问题解决能力测验可以适用于对早期 AD的行为诊断中,既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已有的测验工具,也可给评测早期AD提供了一套新的辅助性工具。
作者:陈勃;朱雅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表面麻醉对SchirmerⅠ试验( SIt)在白内障术后干眼( DES)诊断敏感性的影响。方法95例165眼白内障术后患者,男43例76眼,女52例89眼;年龄57~78〔平均64.3±3.6)〕岁,根据患者的症状、SIt和泪膜破裂时间(BUT)诊断为DES。比较表面麻醉前后基础泪液分泌量的差异。同一患者首先在未滴表麻药下进行SⅠt,15 min后用0.5%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滴眼两滴后再进行STt,比较两次基础泪眼分泌量的差异。泪液检测滤纸条湿润长度<10 mm/5 min被定义阳性,而≤5 mm/5 min被定义强阳性。结果滴表麻药后测量泪液检测滤纸条湿润长度明显低于未滴表麻药滤纸条湿润长度(P<0.05),滴表麻药 SⅠt 值阳性率和强阳性率显著高于未滴表麻药的(P<0.05),未滴表麻药水缺乏型干眼症(ADDE)患者的SⅠt值阳性率、强阳性率明显高于总体患者,而蒸发过强型干眼症(EDE)患者明显低于总体患者(P<0.05)。结论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滴表麻药比未滴表麻药更客观、可靠地反映DES的状态,对ADDE患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使其本身对DE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一龙;马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Ag-NORs)与 N端脑利纳肽前体( NT-proBNP)对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AECOPD)患者治疗疗效的评估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该院收治的AECOPD患者97例,根据临床疗效分为有效组(痊愈+显效,n=71)和无效组(无效,n=26)。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3、治疗第7天、治疗结束时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 Ag-NORs和血浆NT-proBNP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 AUC)比较不同指标对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 T淋巴细胞 Ag-NORs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均随治疗时间呈上升趋势,且有效组较无效组患者上升较快(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 NT-proBNP 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均随治疗时间呈下降趋势,且有效组较无效组患者下降较快(P<0.05);有效组患者治疗第3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和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率均明显高于无效组(P<0.05);治疗第3天的 T淋巴细胞Ag-NORs水平变化率评估疗效的AUC为0.752(P<0.05),当其>21.60%时,评估有效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58%和84.72%;治疗第3天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率评估疗效的AUC为0.684(P<0.05),当其>24.72%时,评估有效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86%和79.84%。结论治疗第3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和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率均可用于评估AECOPD患者治疗疗效,以治疗第3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评估价值更高。
作者:付鹏;周国庆;黄志东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前瞻性研究在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的治疗中联合圣?约翰草提取物用药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70例该院治疗并诊断为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的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常规药物治疗,包括控制正常血压、扩张冠状动脉、抗血小板聚集和调节脂质代谢治疗;观察组除了给予上述常规药物治疗外,同时联合圣?约翰草提取物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6w后,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用于检测患者的负面情绪。同时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变化,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在联合圣?约翰草提取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测比较中,心肌缺血症状明显改善( P<0.05或P<0.01),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数目明显减少( P<0.05),全时程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及差值的均方根(rMSSD)均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或P<0.01),然而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E/A比值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患者治疗中,联合圣?约翰草提取物用药不但可以明显缓解患者负面情绪,而且可通过改善心肌缺血程度和升高心率变异性辅助改善冠心病的治疗效果。为冠心病合并心理障碍的患者给予“身心”协调治疗提供了临床理论依据。
作者:周海霞;王扬;岳冬梅;常宏;王凌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胃炎饮对胃溃疡模型大鼠胃黏膜前列腺素E2(PGE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冰醋酸腐蚀法建立实验性胃溃疡大鼠模型,以奥美拉唑为对照,观察胃炎饮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溃疡面积和胃黏膜PGE2表达及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PGE2表达平均光度明显下降,平均灰度明显升高,同时PGE2含量明显下降( 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溃疡面积均明显缩小,平均光度明显升高,平均灰度明显下降,PGE2含量明显上升(P<0.05);与奥美拉唑组比较,胃炎饮高剂量组溃疡面积明显缩小(P<0.05),平均光度明显升高,平均灰度明显下降,PGE2含量明显上升(P<0.05)。结论胃炎饮可促进胃溃疡大鼠胃黏膜PGE2的合成和分泌,提高胃黏膜 PGE2含量,增强胃黏膜防御功能,促进溃疡愈合。
作者:于文涛;方朝义;李强;王少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8月至2014年10月在南充市顺庆区华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干预,然后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简表( WHOQOL-BREF)评分与血压评分进行评估及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SDS、SAS评分、WHOQOL-BREF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实施干预,能明显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有效改善自身症状,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何皖;席峰;罗春燕;庞逸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技术评估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32例择期接受冠状动脉介入( PCI)手术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3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术前1 w内、术后2个月分别进行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LVESV)、组织运动二尖瓣瓣环位移测量( TMAD)及二尖瓣环的收缩期位移峰值( Ds)测量,并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研究组手术前、后LVEF较对照组显著降低,LVESV、LVEDV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手术后 LVESV、LVEDV较术前降低,LVEF较手术前有所改善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MAD 参数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前、后与对照组TMAD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TMAD参数与LVEF均存在显著正相关;研究组二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峰值(Ds)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手术前、后与对照组二尖瓣环 Ds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二尖瓣环6个位点平均Ds与LVEF亦呈正相关。结论TMAD各参数能早期反映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手术前、后左室收缩功变化,是一种快速可靠、简便的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方法。
作者:尹玉良;张新书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 CRP)测定在肺癌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该医院肺癌患者60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或者细胞学检查确诊,曾接受过1个周期以上的化疗。分析化疗前血清CRP水平与性别、吸烟、肺癌组织类型、肿瘤大小、淋巴转移分期、结外脏器转移、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 D-D)的相关性,比较化疗前后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纤维蛋白原及D-D变化的相关性。观察患者在化疗前后取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RP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纤维蛋白原及D-D水平性。结果化疗前血清CRP水平与性别、吸烟状态、肺癌组织类型、有无结外脏器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肿瘤大小、淋巴转移分期、纤维蛋白原及 D-二聚体水平有相关性(P<0.05)。化疗前后血清 CRP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CRP变化与纤维蛋白原及D-D变化有明显相关性(P<0.001)。结论血清中CRP水平与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分期密切相关,化疗前对CRP 进行检测可作为判断肿瘤大小及肺癌淋巴结转移的一个指标,肺癌患者实施血清CRP与纤维蛋白原、D-D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估肺癌化疗效果。
作者:张香花;左学荣;李玉权;马丽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