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毅;丁晓川;侯伟光;刘煊文;张强;陈丹;刘德敏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症患者血清1,25-羟维生素D3(1,25(OH)2D3)水平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老年(≥60岁)危重症患者共180例,依据APACHE Ⅱ评分由低到高分为高、中、低三组,并依据患者死亡存活状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1,25(OH)2D3水平,记录患者院内死亡率和器官衰竭数量,计算患者APACHE Ⅱ评分,分析血清1,25(OH)2D3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院内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逐渐降低,器官衰竭数量和院内死亡率逐渐升高(P<0.05)。存活组血清1,25(OH)2D3水平高于死亡组,而器官衰竭数量和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死亡组(P<0.05)。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性(r=-0.378,P<0.05),与院内死亡率呈负相关关系(r=-0.294,P<0.05)。结论老年危重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与患者APACHEⅡ评分、预后均相关,其与 APACHEⅡ评分系统相结合,可评价患者的危重病情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殷德平;李欣欣 刊期: 2015年第21期
衰老是人口老龄化面临的首要问题,如何对衰老进行客观量化的评价,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延缓衰老,提高生存质量,是中老年人的迫切需要。衰老评价是衰老研究领域中的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衰老的机制、防治研究日益深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衰老的检测和评价方面,尚无特异性的生物学检测手段,也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本文就衰老的评价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提出一种客观科学、系统全面、量化有效的评价方法。
作者:梁治学;胡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小鼠颅脑损伤后Myb结合蛋白1a(Mybbp1a)随时间变化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改变。方法将50只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10组,采用手术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分别于术后1、4、12、24 h、3、6、9、12、16 d处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ybbp1a的表达变化,神经细胞内平均灰度值以CMIAS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测量。结果 Mybbp1a在脑缺氧3 d后表达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ybbp1a在小鼠脑缺氧3 d后增高,说明Mybbp1a可作为脑缺氧的中晚期指标,另外,Mybbp1a作为核糖体蛋白的重要转录因子,其在小鼠脑缺氧后中晚期表达减少,提示我们核糖体合成障碍很可能在神经细胞退行性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林庆;高艳斌;马可;李家宏;任强;陈志明;宋春来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究放松训练联合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CHD)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行介入治疗老年CHD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与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放松训练联合心理干预,观察并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心理应激指标及生活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术前焦虑(SAS)、抑郁(SDS)、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患者各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SWLS)评分均出现显著上升,且研究组患者SWL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松训练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老年CHD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缓解心理应激水平,提高睡眠质量和生活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周春霞;孙平;谷亚楠;赵淑健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高血压的治疗现状及体位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7月高龄老人2000例进行问卷调查,观察患者降压药物使用情况、随访血压情况、影响降压治疗的因素以及体位性低血压( OH)和体位性高血压( OHT)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结果高龄老人高血压患者使用的降压药物包括:钙拮抗剂(54.7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16.25%)、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17.04%)、利尿剂(6.82%)、β受体阻滞剂(3.54%)和其他药物(1.62%)。患者血压测量主要在医院/医疗机构测量(51.07%)和家庭自测(36.14%)。大多数患者坚持每天、每月血压测量(96.82%),部分患者每年一次或者从不进行血压监测(3.18%)。908例高龄高血压患者中,诊断为OH者298例(32.82%),OHT者171例(18.83%)。 OH 组、OHT组患者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和脑卒中的患病率均高于非OH/OHT组(P<0.05)。结论高龄老人高血压的治疗药物中,钙拮抗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得到广泛认同,而利尿剂的使用相对不足,患者自我管理模式的实行有待加强,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脑卒中均与体位改变有关。
作者:符秀虹;曾敏;何扬利;陈积雄;蒙绪卿;王萍;刘肖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食管癌( EC)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高清显微内镜( HRME)是一种低成本、易操作的新型内镜检查技术。其特点是可以提供活体即时成像,与其他镜下检查方式不同,HRME可以提供一种客观的诊断指标,排除了主观误差。HRME可对早期EC的筛选做出准确的判断〔2〕。
作者:孙宇;张川;徐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老年瓣膜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行瓣膜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瓣膜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242例(肺动脉收缩压>70 mmHg),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n=104)和非老年组(年龄<60岁,n=138),对体外循环转流时间、阻断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和ICU监护时间进行分析,以手术前和术后肺动脉收缩压( PASP)、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和死亡率等作为疗效观察指标,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老年组呼吸机辅助时间及监护室时间较非老年组略有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瓣膜置换或修复后,两组手术前后肺动脉压力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老年组 LVEF 手术后由(58.7±7.3)%变为(57.9±8.6)%,非老年组由(60.0±5.5)%变为(59.2±6.4)%略有下降,同组前后比较及两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脏瓣膜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行瓣膜手术治疗后肺动脉压力均明显下降,心功能维持术前水平,经过严密的处理,疗效及死亡率与年龄无明显相关。
作者:赵科研;尹宗涛;李新民;祝岩;金岩;李红岩;侯明晓;王辉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围术期及术后6个月应用雷公藤( TW)多苷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同期肾移植受者进行对照性临床研究,随机分为TW组和未应用TW环孢素( CsA)组各40例。患者术后给予CsA、吗替麦考酚酯及激素三联免疫抑制疗法。观察患者围术期及术后6个月排斥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肾移植术后应用TW可以明显降低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发生率,加快患者肌酐恢复至正常的速度,同时降低术后6个月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结论 TW多苷片可降肾移植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加快患者恢复速度。
作者:王远涛;高宝山;姚立宇;王伟刚;周洪澜;张文岚;傅耀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8月至2014年10月在南充市顺庆区华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干预,然后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简表( WHOQOL-BREF)评分与血压评分进行评估及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SDS、SAS评分、WHOQOL-BREF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实施干预,能明显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有效改善自身症状,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何皖;席峰;罗春燕;庞逸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评估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不同体质指数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探讨其在老年T2DM患者代谢紊乱中的作用及其他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96例 T2DM 患者,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 T2DM-N 组(BMI<24 kg/m2)30例,T2DM-OW 组(24 kg/m2≤BMI<28 kg/m2组)32例和T2DM-OB组(BMI≥28 kg/m2)34例,另筛选健康33例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25(OH)D3水平,对四组进行比较。结果四组25(OH)D3均缺乏,T2DM-N组、T2DM-OW组、T2DM-OB组25(OH)D3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T2DM-OB组25(OH)D3水平低。25(OH)D3与年龄、BMI、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负相关(P<0.05或P<0.01),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呈正相关(P<0.01)。以25(OH)D3为因变量,行多元线性回归显示,BMI被引入方程。结论老年T2DM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降低,尤其是伴有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者血清维生素 D水平降低更明显,其中与肥胖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王翠娟;景邵春;韩改玲;贾晓娇;陆强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了解社区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抑郁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方便抽取146例脑卒中主要照顾者,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抑郁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主要照顾者SDS平均分〔(51.42±13.63)分〕显著高于中国人群常模,抑郁发生率为45.9%。影响脑卒中主要照顾者抑郁状况的因素包括照顾者的年龄、每天照顾时间及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论脑卒中照顾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况,需引起社区护理人员的关注和重视,早期发现问题,及时疏导,预防抑郁及其他心理障碍的发生。
作者:刘东玲;陈辉;史岩;林蓓蕾;陈静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改良Double tract代胃术治疗老年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52例,均采用改良Double tract代胃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术后病理结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通过随访,采用Visick分级标准评估患者术后3个月的生存质量,并通过寿命表法计算患者术后1、2、3年的生存率。结果42例为腺癌,6例为黏液腺癌,4例为未分化癌;2例肿瘤分期为Ⅰ期,15例为Ⅱ期,24例为Ⅲ期,11例为Ⅳ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92%;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41.58±9.37)个月。33例为Visick分级Ⅰ级,19例为Ⅱ级。14例行姑息性切除术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42.31%,2年生存率为7.69%,3年生存率为0.00%。37例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88.46%,2年生存率为63.46%,3年生存率为38.46%。结论改良Double tract代胃术治疗老年胃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术后消化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红山;张春礼;余江涛;孙德利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金属蛋白酶(MMP)及白细胞活化黏附因子(ALCAM)在老年脑膜瘤中表达及与侵袭力的关系。方法老年脑膜瘤患者56例依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观察组25例(肿瘤具有侵袭性行为);对照组31例(肿瘤未侵袭周围组织)。结果观察组肿瘤组织内 MMP-2、MMP-9及ALCA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脑膜瘤患者肿瘤组织 MMP-2、MMP-9与 ALCAM呈现显著正相关(r=0.787、P<0.001;r=0.567、P<0.001)。结论 ALCAM在老年侵袭性脑膜瘤细胞中高表达可上调MMP-2和MMP-9表达水平来促进肿瘤侵袭。
作者:刘许昌;王健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拓扑替康(TPT)对食管鳞癌细胞株(EC9706)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使用20 mg/L TPT和(或)5 mmol/L 3-甲基腺嘌呤(3-MA)处理人食管鳞癌细胞EC9706,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TPT对食管癌EC9706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单丹磺酰尸胺(MDC)法检测TPT对EC9706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TPT对EC9706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印迹测定 TPT对EC9706细胞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TPT作用于EC9706细胞48 h后,TPT组、3-MA组及 TPT+3-MA组细胞凋亡结率分别为(32.45±2.79)%、(7.58±1.12)%及(48.69±3.51)%。 MDC染色结果显示TPT 能够诱导细胞内自噬囊泡的出现,而3-MA能显著抑制这一现象。 Western 印迹结果显示对照组、TPT 组、3-MA 组及 TPT+3-MA 组 Beclin1和 Caspase-3蛋白的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62±0.06、0.91±0.12、0.47±0.04、1.04±0.08和0.54±0.05、0.84±0.11、0.42±0.03、0.71±0.07。结论 TPT康可以诱导食管鳞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发生,而3-MA能够通过抑制自噬上调Caspase-3的表达增强对食管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赵佳;李向楠;朱登彦;吴恺;丁政;盛银良;乔呈瑞;杨洋;刘东雷;赵松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肩袖损伤肩关节镜下修复术的临床体会。方法对该院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老年(年龄≥60岁)肩袖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例患者采用小切口肩袖修复术治疗(观察组),20例患者采用肩关节镜下修复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AS)、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 ASE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评分( UCLA)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观察组( 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第1个月的 VAS评分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对照组手术后第3、6、12个月的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手术后12个月的 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UCLA评分等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老年性肩袖损伤患者中采用肩关节镜下修复术进行治疗,能显著促进疼痛缓解与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姚晓滨 刊期: 2015年第21期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致残率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黏附分子( ICAM )-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VCAM)-1水平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的关系及依达拉奉对其的影响。
作者:方建;陈文武 刊期: 2015年第21期
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学习能力下降、忆力减退和理解、语言、判断受到影响,也可伴有神情淡漠、反应迟钝、表情呆滞等症状。认知功能依赖于足量的神经元及突触间的复杂联系。海马、下托、齿状、杏仁核、皮质等〔1〕区可以控制相关的认知功能。认知功能可受诸多疾病的影响: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 AD)、帕金森病等。此外,也有很多信号通路影响认知功能,包括: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CREB)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ERK信号通路等。本文将就认知功能障碍的信号通路作一综述。
作者:曹燕;王旭;梁枫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突发性耳聋( SD )老年患者听力损失较重,发病率约占14.6%〔1〕,治疗多采取积极寻找病因、药物辅以调整心理和生活方式等综合治疗,但老年SD疗效明显低于其他听力损失的患者〔1,2〕。老年SD患者生理、心理及生活方式的特殊性使治疗依从性降低,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原因之一〔3〕。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SD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相关因素。
作者:刘爱梅;周丽媛;高竹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研究表明,N-端脑利钠肽前体( NT-proBNP)是检测急慢性左室功能障碍的有效指标,当室壁张力增加时,心室肌细胞释放NT-proBNP〔1〕。本研究旨在探讨NT-proBNP的浓度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 NYHA)的相关性。
作者:何凌宇;项军;梅健;王岩;王磊;刘成;薛松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PTA)联合血管内支架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ASO)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8例老年患者、31条肢体,共53处病变部位行血管形成术联合支架植入术( PTAS)进行治疗,术后1个月对患者的跛行距离及踝肱指数进行监测,同时对术后病变部位的血管通畅率进行随访。结果行PTAS手术后,髂动脉的成功率为100%,股腘动脉的成功率为95.24%;术后1个月,患者的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35±0.11)增加至术后的(0.95±0.09),间歇性跛行距离由术前的(117.3±29.9)m增加至术后的(518.4±122.7)m,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2年髂动脉的血管通畅率为91.67%,股腘动脉的血管通畅率为80.95%。结论 PTA联合 PTAS治疗下肢动脉 ASO手术成功率高、创伤性小、安全有效,且能有效改善缺血区的血液供应,再狭窄可能性减小。
作者:诸锡奇;赵伟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