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烧伤后康复期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与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关系

庞久玲;马征;李冰

关键词:烧伤, 康复期, 睡眠质量,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摘要:目的 探讨烧伤康复期老年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与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关系.方法 烧伤康复期老年患者共102例作为观察组,体检证实无明显器质性疾病及精神疾病的健康老年人7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匹茨堡睡眠质量量表评定两组的睡眠质量,同时检测两组血清中BDNF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睡眠质量和血清BDNF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同烧伤面积患者睡眠质量评分、BDNF的表达差别有显著性.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和BDNF的表达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烧伤康复期老年患者睡眠质量下降,患者血清中BDNF低表达.血清中BDNF的表达可能与睡眠质量评分具有一定相关性.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子午流注择时穴位敷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子午流注择时穴位敷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实施子午流注择时穴位敷贴;对照组30例实施患处穴位敷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中文版Lequesne指数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VAS得分组间比较:干预后2w、4w试验组VA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2w、4wVAS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3个时间点VAS得分后一时间点均低于前一时间点.两组中文版Lequesne指数评分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时间效应F=471.175,P<0.05;组间效益:F=6.899,P<0.05;交互作用:F=22.430,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午流注择时穴位敷贴疗法治疗KOA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控制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状态.

    作者:高静;张婷;柏丁兮;张倩;吴晨曦;刘晓云;弋新;唐妮;李迎春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的老年患者心脏主动脉瓣和二尖瓣钙化发病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48例老年腹透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瓣膜钙化情况同时搜集患者的生化结果以及透析相关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主动脉瓣和二尖瓣钙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入选的48例老年透析患者中,28例存在主动脉瓣或二尖瓣钙化,主动脉瓣钙化27例,二尖瓣钙化12例,其中包括主动脉和二尖瓣双瓣膜钙化1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钙磷乘积(OR=2.718,P=0.014)、前白蛋白(OR=0.809,P=0.006)与主动脉瓣钙化独立相关,年龄(OR=1.447,P=0.016)、钙磷乘积(OR=3.675,P=0.003)、高密度脂蛋白(OR=5.898,P=0.020)、糖尿病史(OR=3.830,P=0.017)与二尖瓣钙化独立相关.结论 老年腹透患者心脏瓣膜钙化发病率高,其中以主动脉瓣钙化更多见,钙磷乘积、低前白蛋白血症是主动脉瓣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钙磷乘积、高密度脂蛋白、糖尿病史是二尖瓣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姜山;王春元;沈华英;姜林森;冯胜;石永兵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通过检测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液流变学判断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服用阿托伐他汀后的冠心病患者血脂、hs-CRP显著下降,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提高冠心病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延迟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作者:何旭春;郑宗富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剂量达标情况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使用较低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达标情况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80例老年房颤患者,分为持续性(n=39)及永久性(n=41)两组,根据房颤指南分为中危(n=42)及高危(n=38)两组,分析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剂量达标情况.结果 房颤治疗第1周与第2周比较,达标例数及总达标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剂量达标时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第1周与第2周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老年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在较低剂量下即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及严密监测INR,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陆宁;水心富;朱宁;王晓琳;陈丹丹;卢牧原;何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缺血预处理与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疗效比较及机制

    目的 比较肢体缺血预处理与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疗效,初步探讨肢体缺血处理对DPN的保护机制.方法 根据DPN诊断标准,选取DPN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在均给予降糖药物、银杏达莫注射液静滴基础上,每天对试验组患者行缺血预处理:标准血压计袖带放置于患者上肢上臂充气阻断血流5 min,而后放气再灌注5 min,如此循环5次;对照组加用甲钴胺静推;10 d为一疗程.测定各组实验前及一个疗程结束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并评估症状缓解程度.结果 试验组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较试验前升高2.4 m/s左右,症状较试验前明显缓解,VEGF水平试验后较试验前升高(P<0.05);对照组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较试验前升高1.3 m/s左右,症状较试验前改善不明显,VEGF水平实验前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无创肢体缺血预处理对DPN患者的效果优于甲钴胺,其保护机制可能是促进VEGF因子的释放,营养神经,促进神经恢复,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抗氧化应激,减少自由基损害等.

    作者:韩朝鑫;王彦富;赵红燕;林楠;张慧玲;李清贤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的疗效

    目的 观察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ALHL)的效果.方法 将常规治疗3 w后无效的44例ALH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2.5 mg,隔日一次,共注射5次,疗程为10 d;对照组继续原治疗.疗程结束后复测纯音听阈,判断疗效.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MSE精神状态简表、SAS焦虑自评量表及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结果 治疗组24例患者中7例完全恢复,9例部分恢复,总有效率(完全或部分恢复)为66.7%;对照组20例患者中3例完全恢复,5例部分恢复,总有效率为4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性别、年龄对疗效无影响;患病病程对疗效有影响,患病病程长恢复率低.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MBI、MMSE、SAS焦虑自评量表及SDS抑郁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但治疗组效果更佳.结论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是治疗ALHL的一个很好的补救措施,避免了全身大剂量应用激素引起的副作用,并且并发症少.

    作者:李庆红;张宇丽;关亚莉;赵维川;张红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血清CEA、NSE、CYFRA21-1在肺癌诊治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的诊断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23例肺癌患者的病理类型、疗效与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白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关系.结果 CEA在腺癌和腺鳞癌患者的敏感性分别为75.8%和64.7%,NSE在小细胞癌患者的敏感性为61.1%,而CYFRA21-1在鳞癌患者的敏感性为52.4%.Ⅰ期和Ⅱ期患者的3项肿瘤标志物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Ⅲ期和Ⅳ期患者的CEA和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0.01).但NSE水平在不同分期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疗效达部分缓解(PR)或完全缓解(CR)组患者三项肿瘤标志物下降水平均明显高于稳定(SD)和进展(PD)组.结论 CEA、NSE、CYFRA21-1可作为肺癌的诊断依据之一,对已确诊的病人,CEA、NSE 、CYFRA21-1也可作为动态观察疗效的临床指标.

    作者:李宏宇;李沛;蔡三立;刘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肠三叶因子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目的 研究肠三叶因子(ITF/TFF3)与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8例结直肠癌、21例结直肠腺瘤及11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TFF3、Wnt1a、β-Catenin的表达变化;分析TFF3、Wnt1a、β-Catenin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应用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它们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①TFF3、Wnt1a、β-Catenin在结直肠癌和腺瘤组织中均有表达,Wnt1a、β-Catenin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则均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而TFF3呈阳性表达,各标记物在不同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均<0.05);②Wnt1a、β-Catenin的表达均与患者的TNM分期相关,TNM分期越高的患者Wnt1a、β-Catenin的表达越强;β-Catenin与TFF3的表达则均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二标记物的阳性率高;Wnt1a、TFF3的表达还与患者的肝转移情况相关,伴有远处转移的患者Wnt1a、TFF3的阳性率高;③Wnt1a、β-Catenin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呈正相关(r=0.308).β-Catenin在Wnt1a阳性组中的表达(阳性率92.6%)明显高于在Wnt1a阴性组中的表达(阳性率65.9%)(P=0.010);④CⅡ单因素法分析TFF3、Wnt1a、β-Catenin的表达对患者肿瘤死亡的影响,结果显示,TFF3、Wnt1a可影响患者的肿瘤死亡(P均<0.05),阳性患者生存时间短,而β-Catenin的表达对结肠癌患者肿瘤死亡无影响(P>0.05).结论 TFF3与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可作为较为理想的肿瘤标志物辅助判断患者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李凤玉;吕洋;刘博;李秀娟;任君旭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老年烧伤后康复期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与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关系

    目的 探讨烧伤康复期老年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与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关系.方法 烧伤康复期老年患者共102例作为观察组,体检证实无明显器质性疾病及精神疾病的健康老年人7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匹茨堡睡眠质量量表评定两组的睡眠质量,同时检测两组血清中BDNF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睡眠质量和血清BDNF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同烧伤面积患者睡眠质量评分、BDNF的表达差别有显著性.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和BDNF的表达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烧伤康复期老年患者睡眠质量下降,患者血清中BDNF低表达.血清中BDNF的表达可能与睡眠质量评分具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庞久玲;马征;李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MMSE和MoCA量表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早期认知障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认知能力的评定.方法 选取2012 ~2013年在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符合CSA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CSA组,同时选取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无明显差异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应用MMSE和MoCA量表进行检测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SA患者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减退;两种量表对认知障碍的检出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CSA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检出率和严重程度均显著高于健康人.MoCA量表可用于早期认知功能减退的评定,MMSE可作为认知障碍的评定.

    作者:贾少杰;李立冬;刘欣;贾晓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居家环境安全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居家环境安全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干预组给予居家环境干预,运用台湾慈济大学郭钟隆等人的居家环境评估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对两组患者居家环境安全性进行评估,并分析结果.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居家环境跌倒危险因素明显少于干预前和对照组,但浴室(或马桶旁)未安装扶手、楼梯未安装双向扶手等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居家环境护理干预、适老性旧居改造和新房建设是预防社区老年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跌倒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新辉;毛晓润;杜文娟;徐月贞;陈瑞明;巩存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特发性肺纤维化病人血清中SPA的表达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外周血浆中的水平及其对临床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18例IPF患者、22例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I-NSIP)患者和28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浆,通过比较蛋白质学筛选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谱,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验证血浆该蛋白质谱的表达.结果 与I-NSIP患者以及健康对照者相比,IPF患者外周血浆中SP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I-NSIP患者与头痛患者SP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血浆浓度为40.85 ng/ml可作为鉴别诊断IPF和I-NSIP的cut-off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7%和86.4%.结论 SPA在IPF患者外周血浆中表达上调,并且血浆SPA可作为IPF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宋磊;李丹;竭晶;赵丹;华树成;彭丽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老年胰腺癌患者根治性外科切除手术前后CD44变体6、整合素β1水平及其在预后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CD44变体6(CD44-v6)、整合素β1在老年胰腺癌患者根治性外科切除术的疗效、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胰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患者均采用胰腺癌根治术;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老年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和研究组术前、术后1 w血清CD44-v6、整合素β1水平,评价CD44-v6、整合素β1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36个月,患者中位生存期25个月.研究组术前、术后1 w血清CD44-v6、整合素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研究组术后1 w血清CD44-v6、整合素β1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老年胰腺癌患者血清CD44-v6、整合素β1水平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无关(P>0.05).按照术后患者血清CD44-v6、整合素β1水平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CD44-v6低表达中位生存期为25个月,高表达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两组差异显著(P<0.05);整合素β1低表达中位生存期为21个月,高表达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CD44-v6、整合素β1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检测血清CD44-v6、整合素β1水平能够对老年胰腺癌患者手术疗效、预后评估提供一定参考信息.

    作者:戚利坤;刘洪泽;董锦忠;王俊;宋吉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生命意义、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心理资本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生命意义、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心理资本的影响.方法 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ML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942名城市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①老年人的心理资本水平处于中等偏上位置.②男女老年人在心理资本总分、自我效能、希望等得分上有统计学差异(P<0.001),男性得分高于女性,但在韧性、乐观等得分上无差异(P>0.05).③生命意义、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三者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生命意义水平越高其心理资本得分越高,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其心理资本得分越高,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其生命意义水平也越高.④生命意义和社会支持是影响老年人心理资本的两个主要因素.⑤社会支持既可以作为老年人生命意义与心理资本之间的中介变量,也可以作为其调节变量.结论 关注生命意义和社会支持有助于提高老年人心理资本水平和心理幸福感.

    作者:刘连龙;田梦瑶;胡明利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小鼠脑缺氧后P300在海马结构中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小鼠脑缺氧后P300在大脑海马结构中的表达.方法 随机将50只昆明系小鼠分成10组,颈部手术结扎右侧颈总动脉,术后1、3、6、12 h、1、3、6、9、12 d处死,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P300在海马结构中表达变化,应用CMIAS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量细胞内灰度值.结果 P300在脑缺氧3h后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P300可作为脑缺氧的早期指标,并很可能参与脑缺氧后海马功能改变.

    作者:王树鹏;宋春来;于广池;胡光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效果的关系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性贫血(CRA)患者血清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与人重组EPO(rhEPO)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血红蛋白(Hb)水平<100 g/L的97例CRA患者进行血清EPO检测,与同期Hb正常肿瘤患者血清EPO水平进行对比,对CRA患者予规范化rhEPO治疗.结果 CRA患者平均EPO水平较同期Hb正常肿瘤患者高,内源性EPO水平>504 mIU/ml患者rhEPO治疗效果不佳.CRA患者治疗前铁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和转铁蛋白饱和度水平均低于同期Hb正常肿瘤患者,但不同疗效患者的以上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EPO水平检测可有效指导CRA患者抗贫血治疗药物选择.

    作者:梁容瑞;李伟;赵晶;陶敏;李大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改善老年人肺功能的日常简易锻炼方法

    通过运动训练等物理手段提高人体肺功能的方法较多,实验[1]证实深呼吸操训练、负荷呼吸训练、模拟大笑训练等对人体肺功能均能起到良好治疗效果.本文介绍改善老年人肺功能相关方法的治疗过程、机制和疗效.

    作者:王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参附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及TNF-α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应用于老年脑梗死(ACI)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于该院就诊治疗的老年ACI患者150例,其发病到入院时间均在24h以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每组75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参附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14 d,对照组不予其他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IL-6、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应用于老年ACI患者的治疗后可以降低患者血清IL-9、TNF-α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美;吕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对比

    目的 比较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132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予以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予以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水平、颈动脉斑块面积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远低于对照组的18.18% (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降脂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李小华;黄康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吉林省德惠市658名中老年女性跟骨超声骨密度分析

    目的 探讨中老年女性跟骨骨密度(BMD)与年龄、绝经、体重指数(BMI)的关系.方法 在吉林省德惠市2个城区、2个乡镇及6个村常住居民区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658名中老年女性(45 ~ 74岁),按不同年龄分组,每10岁为1个年龄组,共3组,使用超声骨密度仪(QUS)测量跟骨BMD T值.结果 跟骨BMD T值随年龄增长而出现下降趋势,高年龄组与低年龄组BMD 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绝经组BMD T值明显高于绝经组(P<0.05).高体重组BMD T值高于低体重组(P<0.05).结论 年龄、绝经、BMI和中老年妇女BMD有显著相关性,是影响中老年女性BMD的重要因素.

    作者:岳亚杰;徐盼盼;庞丹丹;赵珩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