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对比

李小华;黄康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 辛伐他汀, 高胆固醇血症, 冠心病
摘要:目的 比较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132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予以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予以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水平、颈动脉斑块面积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远低于对照组的18.18% (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降脂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幸福指数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以及幸福指数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135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7例)行脑血管药物常规治疗及日常功能训练,观察组(6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量表、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MESSS)以及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的干预效果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l、3、6个月的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不同程度的升高,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1、3、6个月MESSS评分较治疗前不同程度的降低,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3、6个月两组GWB评分较治疗前不同程度的升高,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心理干预有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有效缓解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患者的幸福指数.

    作者:童运梅;申岳林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后期执行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后期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9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MoCA评分[(19.39±2.55)分]高于对照组[(15.70±3.24)分];MMSE评分[(26.41±2.36)分]高于对照组[(23.52±1.47)分];错误应答、持续性错误应答次数低于对照组(P<0.01),完成分类数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有效阻止患者执行功能的减退,预防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作者:陈德鹏;肖群益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多见于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1].传统临床治疗多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即手术复位后以石膏托进行固定,但是临床报道证实治疗后患者的腕关节活动度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并且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并发症[2].随着骨折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过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本研究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患者为对照,旨在比较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和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作者:赵继军;吴沼锋;王陵;程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肺栓塞99例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

    目的 探讨肺栓塞临床表现和误诊的原因.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诊断的99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表现、血气分析结果、X线及心电图检查结果,总结误诊的主要疾病及误诊原因,了解肺栓塞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 肺栓塞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呼吸困难、咳嗽,常见的临床体征是下肢肿痛和肺部湿啰音,但部分患者无阳性症状表现;肺栓塞在X线片上常见的表现是片状阴影、胸腔积液和肺实变影;在诊断过程中,有56例(56.6%)患者出现过误诊,误诊的主要疾病是肺炎、肺结核、左心衰竭;对肺栓塞认识不足和未作基本检查是导致肺栓塞误诊的主要原因;抗凝及溶栓治疗疗效显著.结论 肺栓塞易误诊为肺炎、肺结核和左心衰竭,应加强对肺栓塞的学习,了解相关检查及治疗方法,降低误诊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于海建;王灿良;蒋兰茂;梁伟烽;宋跃飞;戴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小鼠脑缺氧后P300在海马结构中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小鼠脑缺氧后P300在大脑海马结构中的表达.方法 随机将50只昆明系小鼠分成10组,颈部手术结扎右侧颈总动脉,术后1、3、6、12 h、1、3、6、9、12 d处死,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P300在海马结构中表达变化,应用CMIAS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量细胞内灰度值.结果 P300在脑缺氧3h后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P300可作为脑缺氧的早期指标,并很可能参与脑缺氧后海马功能改变.

    作者:王树鹏;宋春来;于广池;胡光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玻璃体手术对老年糖尿病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变性临床疗效和长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变性行的床疗效和长期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玻璃体手术的老年糖尿病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变性患者120例(240眼)的住院病历资料,所有患者的治疗方法均采用传统的玻璃体手术治疗,并且所有纳入的患者均在术后坚持长期随访36个月,观察纳入患者的术后临床疗效及长期预后情况,并对治疗的长期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术后1 w及第36个月随访时视力进行比较,视力水平呈上升趋势,83.3%的患者至随访36个月的时候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三个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眼压术后1d、术后1 w与术前相比差别显著(P<0.05);术后1 w、随访36个月时眼压和术后1d眼压比较差异显著(P<0.05);糖尿病病程、尿酮体、血肌酐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合并黄斑变性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老年糖尿病增生性视网膜病合并黄斑变性疗效显著,其中糖尿病病程、尿酮体、血肌酐是影响视力长期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徐浩;白宁艳;周杰;吕鹏;李治清;牟洁;颜学梅;杨豪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纳米炭示踪法在老年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老年乳腺癌纳米炭混悬液(卡纳琳)示踪法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术(SLNB)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23例老年乳腺癌患者资料,均采用纳米炭示踪法行SLNB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分析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准确率、敏感度及假阴性率.结果 SLN检出率91.3% (21/23),准确率95.7% (22/23),敏感度83.3% (5/6),假阴性率16.7%(1/6),1例患者出现注射部位皮肤形成小结节并坏死,其余患者无药物不良反应及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方法具有易操作、准确、安全等优点,适于在各医院推广,但仍需改进和完善相关方法,以提高诊断的可靠性.

    作者:唐铁雷;李有怀;陈元元;杨文强;王磊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剂量达标情况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使用较低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达标情况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80例老年房颤患者,分为持续性(n=39)及永久性(n=41)两组,根据房颤指南分为中危(n=42)及高危(n=38)两组,分析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剂量达标情况.结果 房颤治疗第1周与第2周比较,达标例数及总达标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剂量达标时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第1周与第2周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老年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在较低剂量下即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及严密监测INR,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陆宁;水心富;朱宁;王晓琳;陈丹丹;卢牧原;何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磁共振成像评价兔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表现与病理学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识别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6只新西兰白兔,随机设置模型组8只,正常组8只,在建模后1、2、3、4个月分别行高分辨MRI.通过测量腹主动脉管壁厚度和面积、管腔面积、管壁信号增强程度等指标,观察腹主动脉壁的重构过程,并对模型终的斑块成分进行MRI和组织病理结果对照研究.结果 MRI显示,模型组腹主动脉管壁厚度和面积逐渐增加,且与同期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腹主动脉管腔进行性扩张,管壁强化程度较对照组增加明显,但演变过程不明显.另外,MRI对兔腹主动脉脂质斑块及纤维斑块的检出率与病理学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分辨MRI可以无创性地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腹主动脉管壁重构的演变过程,有助于对动脉硬化斑块的预后和药物干预进行探索.

    作者:王恩雨;王颖;钱姿桦;余日胜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室室壁瘤患者血浆BNP的表达及与心功能的关系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室室壁瘤患者血浆脑钠肽(BNP)的表达及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根据左心室造影分为观察组(左室室壁瘤59例)和对照组(无左室室壁瘤61例),分别在入院6h、12h、1d、3d以及24w测定患者血浆中BNP水平,并于6个月时再行左心室造影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每一节段室壁运动计分(WMS)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变化,随访观察是否存在不良心脏事件.结果 观察组6h、12 h、1d、3d以及24w血浆中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入院时和6个月时,LVEF、LVEDVI、LVESVI、WMS以及LVEDP均显著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NP水平与LVESVI、LVEDVI、WMS、LVEDP水平以及不良心脏事件呈正相关(P<0.05),与LVEF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室室壁瘤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心功能存在密切关系.

    作者:姚铁柱;徐志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加味孔圣枕中丹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加味孔圣枕中丹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P53表达的影响.方法 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银杏叶组及加味孔圣枕中丹组,另设假手术组(n=10).灌胃给药,连续14 d.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症状评分,荧光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Bcl-2、P53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孔圣枕中丹能显著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大鼠ZeaLonga和网屏实验评分,降低神经细胞凋亡率和P53蛋白表达,增强Bcl-2蛋白表达(P均<0.05).结论 加味孔圣枕中丹能改善脑缺血引起的神经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控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抑制脑缺血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相关.

    作者:武冰;吴智春;季旭明;刘国伟;刘恒;于华芸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荞麦花叶总黄酮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及miR133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养麦花叶总黄酮(TFBFL)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心功能及miR133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Wistar大鼠90只,按随机数字表达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FBFL高剂量组(400mag/kg),TFBFL低剂量组(100 mg/kg)和卡托普利组(10 mg/kg),除了正常对照大鼠外,其他四组大鼠予以腹腔注射盐酸阿霉素建立心力衰竭模型,于造模第4周起予以各组大鼠相应的药物进行灌胃治疗,1次/d,连续灌胃3w.末次灌胃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各组大鼠的心功能指标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分数(FS);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动脉血清的脑钠肽(BNP)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心脏组织miR133a相对表达量.结果 ①正常对照组大鼠心功能指标EF、FS及miR133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而动脉血清中BNP含量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②经过卡托普利、TFBFL治疗后三组大鼠EF和FS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而三组动脉血清BN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三组间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③经过卡托普利和TF-BFL治疗后的三组大鼠心脏组织miR133a mRNA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并以TFBFL低剂量组大鼠升高为显著;④TFBFL低剂量组大鼠心功能指标及BNP含量改善程度较荞麦花叶总黄酮高剂量组好,但二者无差异(P>0.05).结论 荞麦花叶总黄酮能够明显提高阿霉素导致的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的miR133a相对表达量,改善心功能,但心功能改善与养麦花叶总黄酮剂量未见明显的量效关系.

    作者:闫晓红;安可英;毛艳华;宓宝斌;刘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3D-ASL与DSC-PWI在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对比研究动脉质子自旋标记(ASL)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SC-PWI)在评价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脑部微循环中的应用.方法 在DWI正常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23例,均采用GE 3.0T MR行头部ASL和DSC-PWI检查,定性观察两种技术在TIA中的灌注表现.而在DSC-PWI中,分别CBF、CBV、MTT及TTP与ASL行阳性率对比,观察PWI中各项指标与ASL的CBF相关性.结果 23例患者中,ASL显示灌注不足18例,灌注过度2例,灌注正常3例;DSC-PWI显示灌注不足16例,灌注过度2例,灌注正常5例;两种方法结果一致15例,符合率为65.2%.而在DSC-PWI中,与CBF、CBV相比,ASL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MTT,TTP阳性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阳性率偏高.结论 无创性ASL在检测TIA脑血流量灌注异常时与DSC-PWI具有同样的效果,敏感性偏高.

    作者:申强;孟繁凯;杨波;白利民;初国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肾康注射液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肾康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30例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糖尿病肾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糖尿病肾病的常规治疗,同时应用肾康注射液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5.38%)(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 (5.82±1.01) mmol/L、餐后2h血糖(2 h PG) (9.14±1.42) mmol/L、糖化血红蛋白(GHB)(5.6±0.7)%低于对照组的FPG(6.84±1.50)mmol/L、2 h PG(10.85±1.73)mmol/L、GHB (6.6±1.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肌酐(Cr) (92.1±9.4) mmol/L、尿白蛋白排泄率(UAE)(172.7±20.8)mg/24 h、胱抑素(CYS)C(1.02±0.16) mg/L低于对照组的Cr(121.9±11.3) mmol/L、UAE(243.0±25.7) mg/24 h、CYSC(1.35±0.19) mg/L(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3+与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6(1.30±0.12) U/ml、TNF-α(2.37±0.31)U/ml低于对照组的IL-6(2.12±0.18)U/ml、TNF-α(2.85±0.39)U/ml(P<0.05).结论 肾康注射液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疗效确切,能够调节血糖水平,改善肾功能,同时还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抵抗能力.

    作者:王昱;熊柱凤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前列地尔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老年CKD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肾康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治疗,凯时+肾康组在肾康组基础上加用凯时(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项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cr)、24h尿蛋白、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胱抑素C(CysC)的变化.结果 凯时+肾康组、肾康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指标(Scr、BUN、Ccr、24h尿蛋白、β2-MG、CysC)显著改善(P<0.05);凯时+肾康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肾康组(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老年CKD患者疗效显著,且优于单用肾康注射液治疗.

    作者:胡斯明;钱志远;施晓松;张俊红;张东;石小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己酮可可碱对老年雄性大鼠梗死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目的 观察己酮可可碱对老年雄性大鼠心肌梗死后梗死面积、心功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蛋白在心肌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45只老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开胸暴露心脏,只穿线而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模型组和治疗组分别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治疗组术后即刻及术后每天腹腔注射己酮可可碱,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术后7d分别取材,进行心肌梗死面积测定、通过小动物多道生理记录仪和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免疫组化法观察MMP-9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组心肌梗死面积缩小、心功能改善明显;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治疗组MMP-9蛋白表达显著升高;治疗组MMP-9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结论 己酮可可碱对老年大鼠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减少MMP-9蛋白的表达.

    作者:简立国;李小威;丁同斌;刘士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对比

    目的 比较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132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予以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予以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水平、颈动脉斑块面积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远低于对照组的18.18% (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降脂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李小华;黄康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糖尿病合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后认知功能改变和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关系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严重颈动脉狭窄合并糖尿病患者及认知功能的改变及与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 128例重度颈内动脉狭窄的患者分为合并糖尿病与无糖尿病两个亚组,对患者CAS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S100B血清蛋白水平及MMSE、MoCA、ADAS-Cog、CDT量表评分等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非糖尿病组CAS术后血清S100B蛋白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0),认知功能相关的MMSE(P=0.003),MoCA(P=0.000),CDT(P=0.034)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但在糖尿病组手术后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及认知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并无明显差异.此外,S100B蛋白水平的递减与MMSE(r=0.38,P<0.01)、MoCA(r=0.39,P<0.01)评分的增加和ADAS-Cog(r=0.19,P<0.05)评分的递减呈正相关.结论 CAS术后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机制可能是由于改善了脑组织的血流灌注,认知功能的改善程度与血清S100B蛋白水平降低有关.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可能不同,单纯改善缺血情况不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安天志;王黎洲;李兴;宋杰;蒋天鹏;吴晓萍;周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反应与慢性肾脏病和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s)可减少红细胞输注需要量,改善终末期肾病严重贫血患者的生存质量[1].无需透析并中度贫血的慢性肾病患者常使用ESAs治疗[2,3].比较低和高血红蛋白(Hb)目标试验表明较低Hb范围可能是更安全的措施[2,4],因此建议对无需透析患者连续使用ESAs维持较低Hb水平[5,6].贫血与死亡率增加相关,对ESAs反应减低使不良事件率增加[7,8].近期研究[9]评价了阿法达贝泊丁对贫血、糖尿病、慢性肾病患者的影响,结果显示未能降低心血管或肾脏事件或死亡,而脑卒中危险增加近2倍.本研究旨在评价慢性肾脏病和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对ESAs反应、达到Hb水平和预后的关系.

    作者:蔡辉;赵施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子宫内膜样腺癌中Xklp2靶蛋白和Bax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Xklp2靶蛋白(TPX2)和Bax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53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术后标本作为观察组,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43例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患者术后标本作为对照组,43例增生期子宫内膜诊刮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三组中TPX2和Bax的表达.结果 三组中TPX2和Bax的表达阳性率差别显著.观察组中TPX2和Bax的阳性率均与肿瘤大径、肌层浸润深度、Ki67增殖指数密切相关,TPX2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TPX2和Bax的表达具有负相关性.结论 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后组织中TPX2高表达、Bax低表达,二者具有负向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的形成和进展.

    作者:纪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