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丹;张鸿雁;罗娜;范博;郭楠;周丽静
目的:探讨甲硝唑胶浆含漱液控制老年人牙面菌斑和牙龈炎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牙周病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牙菌斑一般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甲硝唑胶浆含漱液治疗。比较两组牙周病患者菌斑指数( PI)、牙龈出血指数( BI)、肿瘤坏死因子( TNF)-α与白细胞介素( IL)-1β等水平。结果治疗3 w,观察组PI 0度分布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5、7 w,观察组PI及BI都优于同期对照组(P<0.01~0.05),TNF-α、IL-1β水平都低于对照组(P<0.01~0.05)。观察组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甲硝唑胶浆含漱液具有控制老年人牙面菌斑和牙龈炎症的作用。
作者:梁桂香;高少怀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9(TLR-9)及其致病性配体(即细菌DNA)在脓毒症小鼠心肌炎症反应中心功能不全的作用。方法使用人工合成的细菌DNA( CpG-ODN),分别作用于TLR-9组及TLR-9缺陷( TLR9-D)的小鼠,测定6 h时间点炎症标志物: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及IL-6、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及心动超声的心功能结果。结果在野生型小鼠,CpG-ODN 导致心脏发生严重炎症反应,表现为TNF-α、IL-1β,IL-6及BNP的水平升高及心动超声示心脏收缩机舒张功能明显降低(P<0.05);而在TLR9-D小鼠这种炎症反应却没有出现。结论细菌DNA通过TLR-9的介导,导致心肌炎性反应及细胞因子的生产并且产生心功能不全,TLR-9与心功能不全呈正相关。
作者:周秀华;方丽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培菲康联合马来酸曲美布丁对脓毒症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11月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口服或鼻饲生理盐水,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培菲康联合马来酸曲美布丁治疗,疗程为10 d。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患者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活性、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IFABP)和 D-乳酸含量,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DAO、IFABP和D-乳酸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观察组患者血清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57.78%(26/45)〕(P<0.05)。结论培菲康联合马来酸曲美布丁可以降低脓毒症患者血清中相关指标,改善脓毒症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伟;陈肖;朱海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老年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在河北省唐山、石家庄、张家口3市抽取的6173名≥60岁城乡老年人中确诊为 COPD的567例进行一般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COPD老年人一般自我效能感平均分为(23.60±5.90)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社会支持、收支状况、医保类型、家人督促就医、不舒适时间为COPD老年人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P<0.05)。结论 COPD老年人一般自我效能感有待提高,应重点关注经济状况和支持体系。
作者:史素丽;郝习君;陈长香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团队式疾病管理对高血压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2012~2014年该院心内科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进一步分为一般人群、高危患者及高血压患者,并进行综合干预。对一般人群及高危患者以健康教育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为主。对高血压患者定期随访,采取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干预随访3年。结果高血压患病率由19.98%下降至18.74%,治疗率由31.35%上升至45.87%,控制率由21.22%上升至49.65%,知晓率由32.45%上升至78.62%,随访率由34.78%上升至77.21%,不良生活方式改变率由31.33%上升至46.23%,体重指数达标率由38.76%上升至41.23%。结论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团队式疾病管理效果明显,是一种有效的慢性病干预及管理模式。
作者:李晶;张东;陈延平;包雅琴;卫毅;孟永洁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分析硝酸甘油(NG)作为辅助(CGEA)麻醉的方式对下腹部手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4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 ASA)Ⅰ或Ⅱ〕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 C组)和NG组。在手术前,NG组给予NG贴膜。患者的麻醉方式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所使用的药物是18 ml 0.25%的布比卡因合并2μg/ml 芬太尼,术后,对患者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包括:0.125%的布比卡因和2μg/ml 芬太尼。在手术及恢复期内观察患者的围术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首次麻醉苏醒时间、术后布比卡因和芬太尼使用量、VAS疼痛得分。同时记录患者满意得分。结果同基线期相比,两组术后2 h和4 h 的 MAP 和 HR 显著升高( P<0.05)。麻醉复苏时间, NG 组(238.62±54.3分)显著高于 C 组(126.75±35.1分)(P<0.05)。 C组术后2 h和4 h疼痛得分明显高于 NG 组(P<0.05)。布比卡因和芬太尼使用量,NG组〔(74.91±26.34)mg和(121.83±32.5)μg〕显著低于C组〔(118.68±29.4)mg和(194.21±45.31)μg〕。 NG组满意度得分也显著好于C组(P<0.05)。结论 NG作为辅助PCEA的方法,在对老年患者的治疗中能显著改进麻醉和术后镇痛的效果,降低布比卡因和芬太尼使用量,减少麻醉副作用的发生。
作者:祁占花;刘金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针刺介入对小卒中急性期患者日常生活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小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针刺组,针刺选百会、三阴交、太溪、血海、丰隆、足三里治疗。两组分别于入选时、第3个月应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BI)、健康状况量表(SF-36)及健康状况量表(GHQ-28)28个条目的简化版总体评定。结果3个月后针刺组与对照组 B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SF-36评分及 GHQ-28评分两组显著差异( P<0.05),针刺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在小卒中急性期介入有利于患者心理健康。
作者:徐静红;刘爱国;李永秋;吴秀玲;王丽英;毕会芹;卢宝全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复苏策略对失血性休克( HS)大鼠血浆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50只260~280 g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C组)、无液体复苏组( NF组)、乳酸林格液组( LRS组)、羟乙基淀粉组( HES组)和 LRS+HES组,待休克稳定1 h 后进行相应液体复苏,2 h后抽血,检测各组血浆中的乳酸、丙酮酸、葡萄糖和丙酮水平,同时采用比色法检测各组血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肌酸激酶( CK)、碱性磷酸酶(ALB)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结果与C组相比,NF组的乳酸、葡萄糖水平均降低,丙酮酸、丙酮水平均升高(均P<0.05);除LRS+HES组的乳酸外,LRS组、HES组和LRS+HES组的其他各指标与C组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除LRS组的乳酸外,LRS组、HES组和LRS+HES组的其他各指标均优于NF组(均P<0.05);其中,LRS+HES组的4项指标均优于LRS组和HES组(P<0.05)。各组间ALT、AST、CK和ALB活性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S大鼠血浆代谢指标紊乱,给予及时限制性液体复苏可缓解HS的代谢紊乱,以LRS联合HES的效果好。
作者:易汉;罗晶晶;刘汝;冯娟;胡啸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变化。方法 AECOPD患者327例,健康对照组98例,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MPV,观察MPV在AECOPD患者血清中的变化。严重程度分级:Ⅰ级48例,Ⅱ级67例,Ⅲ级112例,Ⅳ级100例,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各分级之间MPV的变化。结果 AECOPD患者MPV为(10.69±0.96)fl,健康对照组为(10.51±0.66)fl,两组差异显著(P<0.05)。 AECOPD患者各分级之间MPV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血清MPV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可能与AECOPD的发病及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金兵 刊期: 2015年第24期
我国老年人绝大部分是居家养老。由于居住地理位置分散,民政部门始终无法高效率地集中管理和提供服务,致使养老服务问题成为人口老龄化过程中问题多、解决起来难度大的一个社会问题〔1,2〕。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与融合,使现代社会进入了崭新的信息网络时代,网络技术可以将分散在不同地点的人群连接在一起,实施统一管理、统一服务,便于服务人员和服务设施的统一调配,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解决人员居住分散造成的管理上的低效率。如果将现有的网络技术应用于老年人的护理管理,建立起完善的老年人福祉护理网络系统,必将减轻庞大的老年群体给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压力。
作者:王卉欢;张肇慧;王红;陈滨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互动管理模式在长沙市芙蓉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建立与应用效果。方法以“优势整合,资源互补”为前提,组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互动管理团队,包括医院糖尿病多学科教育小组、社区糖尿病管理随访小组、居家照顾协管组。根据团队成员的职责,设置有系统的培训课程,由医院培训社区,社区培训居家照顾协管组成员。团队通过双向转诊、患者网络管理平台、糖尿病健康小屋、随访管理、定期义诊、讲座、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建立医院-社区、社区-家庭、医院-家庭之间的互动管理。在长沙市芙蓉区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取老年糖尿病患者92例,比较管理前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情况、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一体化互动管理1年后,患者HbA1c值较管理前显著降低(P<0.05),而HbA1c达标率、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较管理前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互动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芳;杨玲凤;李乐之;翁容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阿尔茨海默病( AD)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和认知功能下降,行为异常和社交障碍〔1〕。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大脑皮层和海马等脑区神经细胞外老年斑( SP)形成、神经细胞内出现神经纤维缠结( NFT)、神经突触丢失和神经元大量死亡〔2,3〕。 AD患者脑内出现大量蛋白样沉淀及神经纤维的交联。β-淀粉样蛋白( Aβ)是脑内蛋白样沉淀重要的组成部分〔4〕。尽管AD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明确, Aβ作为AD发病的始动因子已得到认可,Aβ主要来源于淀粉样前体蛋白( APP),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小胶质细胞( MG)、星形胶质细胞( AC)和内皮细胞都有表达〔5〕,其中MG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巨噬细胞、免疫细胞,在Aβ导致的神经炎症中可能会承担着重要作用。有研究〔6〕认为MG在AD发生过程中起着“双刃剑”的作用,即Aβ激活MG,活化的MG清除Aβ,但过多Aβ可能降低MG的吞噬功能,促使MG释放炎症介质损伤神经元。本文就MG与Aβ所致AD间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狄婷婷;王瑞婷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对申请肠镜检查并患有糖尿病( DM)的老年患者于检查前禁食,并于检查前4h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冲服清洁肠道十分重要。本文就DM老年患者需做肠镜者进行检查前肠道准备与实施后安全性进行观察分析。
作者:张慧英;郑柔;孙思文;秦治刚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的60~80岁老年冠心病患者42例,另选取同年龄段非冠心病手术患者30例设为对照组。连续记录患者术前24 h及术后48 h心电信息,统计ST段位移幅度及时间,各型心律失常、各时间段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持续时间等。结果冠心病组 ST段下移和 ST段抬高发生率、平均幅度和持续时间均大于对照组( P<0.05);冠心病组心动过缓(SB)、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房性早搏(AP)、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VT)发生率大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术前24 h、术后24 h、术后24~48 h ST-T改变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P<0.01)。对照组术后24 h ST-T 改变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术前24 h(P<0.05);冠心病组术后24 h和术后24~48 h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术前24 h(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是围术期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高发人群,术后24 h发生率高。
作者:赵小祺;王春光;焦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 Pem)化疗剂量强度、预处理及其他因素对肺腺癌疗效的影响。方法结合2例 Pem联合铂类治疗肺腺癌案例,分析治疗方案的剂量强度、维生素预处理的合理性,评估治疗效果,提出用药建议。结果对于肺腺癌,减少培美曲塞化疗剂量强度,影响有效血药浓度,进一步影响近期和远期疗效;至少5 d 12种复合维生素可满足Pem化疗预处理,但需联合维生素 B12。结论培美曲塞化疗应按规定调整剂量强度,Pem进行化疗前维生素预处理有其必要性,多因素影响化疗效果。
作者:高静;刘磊;韩强;胡丽丽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评价西黄丸/胶囊辅助治疗乳腺癌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在PubMed、EMBASE、CENTRAL、CBM 和 CNKI等数据库中检索从创建以来至2014年12月关于西黄丸/胶囊辅助治疗乳腺癌对照试验的文献,由研究人员对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并用 RevMan 5.0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项研究,共705例乳腺癌患者,其中西黄丸干预组334例和对照组331例。 Meta分析显示:两组近期有效率、KPS评分(生活质量)、部分免疫细胞表达(CD3、CD4)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P<0.05);但两者免疫细胞CD8、CD4/CD8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减轻西医治疗不良反应上,西黄丸/胶囊辅助治疗有助于改善西医治疗诱导的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以及肝、肾功能受损等不良反应,但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西黄丸/胶囊辅助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西医治疗乳腺癌的疗效。
作者:芦琴;项景芳;张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太极拳运动对60~70岁健康老年人群增龄性步态变化。方法步态分析的方法。结果健康成年人在61~65岁与66~70岁这两个年龄段上,步幅长度、左脚着地速度、步长与身高的比值、左膝关节在着地时的角度呈减小的趋势,两个年龄段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步态周期、步频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太极拳运动对增龄性步态变化的影响在61~65岁年龄段作用显著。
作者:王洪丹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了解中国老年人群心绞痛患病率水平,比较医生诊断和Rose问卷诊断心绞痛之间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对广东、黑龙江、上海、山西和湖北5省(市)5315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Rose心绞痛( RA)是经Rose问卷诊断的心绞痛,医生诊断心绞痛( DDA)为任何经医生确诊的心绞痛事件,对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进行kappa检验。结果发现DDA患者382例,RA 399例。 DDA年龄标准化患病率7.11%(95%CI 6.40%~7.83%),其中男性是5.77%(95%CI 4.80%~6.75%),女性是8.16%(95%CI 7.13%~9.18%);RA 年龄标准化患病率7.59%(95%CI 6.85%~9.34%),男性是5.85%(95%CI 4.86%~6.83%),女性是8.95%(95%CI 7.88%~10.0%)。 DDA和RA之间的一致性较弱(kappa=0.360,P<0.001)。对于DDA,R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41.6%,95.1%,39.8%,95.5%。结论中国老年人心绞痛患病率低于西方国家,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性别、城乡受教育水平和职业地位是影响Rose问卷诊断与医生诊断心绞痛一致性的主要因素。
作者:任胜男;许龙;张冬梅;高健;马颖;陈任;秦侠;韦丽;陈若陵;胡志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运动休闲的效益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巢湖市力寺村老年学校学员为研究对象,先以任意抽样方式对40位老年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再运用半结构式访谈8位老年学员,分析所获得资料。结果休闲效益呈现多元化,在生理、心理、社交、自我实现效益等方面,均有积极的看法;生活满意呈现多元化,在休闲、家庭与人际满意等方面,均持积极的看法,尤其是休闲满意方面;休闲效益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关联性。结论运动休闲不仅能让老年人体验到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效益,而且也能获得较高的生活满意度。
作者:梁修;胡青梅;王立利;王丽水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12导联心电图计算机算法在识别心外膜或心内膜室性心动过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患有室性心动过速的43例患者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记录患者相关信息和12导联心电图QRS波的特点,图像计算机处理采用MATLAB软件,采用图像的斜率作为区分心外膜和心内膜起搏MoG模型的特征性区别,通过训练样本设置区分阈值,验证此法识别心内膜和心外膜室性心动过速的精确度和可信性。结果12导联ECG起搏标测对心内膜和心外膜混合模型的识别总精确度为84%,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和80%。采用计算机算法,对左心室的识别精确度(83%)较右心室(76%)高(P<0.0001);对D区域(前游离壁基底段)的识别精确度(87%)高,对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识别精确度(94%)高(P=0.0004);具有较高起搏标测电位(>1.5 mV)部位的识别精确度(82%)较起搏标测低电位(≤1.5 mV)部位精确度(80%)高(P=0.16);对室速出口位点为标准的计算机算法精确度为84%,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71%。结论采用12导联心电图计算机算法识别心外膜和心内膜起搏位点的准确度较先前的识别标准有所提高,可能有助于在临床上区分室性心动过速起源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姚丹;张鸿雁;罗娜;范博;郭楠;周丽静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