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对男性冠心病患者心肌结构和微血管的影响

朱晓东;杜曼

关键词:2型糖尿病, 代谢综合征, 心肌结构, 微血管
摘要: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对男性冠心病患者心肌结构和微血管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男性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患者92例,进行生化和心脏指标检测和组织学分析.结果 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心脏指数、射血分数、二尖瓣室间隔比值三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二尖瓣E/E'在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患者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细胞纤维化、心肌细胞宽度、毛细血管长度密度、扩散半径在三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动脉管壁面积/圆周率在三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心脏指数、射血分数、二尖瓣室间隔比值不依赖于心肌细胞宽度、毛细血管长度密度、扩散半径的改变.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包头地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1537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包头地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该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肺癌患者1 537例,均经细胞学或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临床症状、影像学诊断、病理类型等特点.结果 1 537例患者中男1 208例,女329例,年龄29 ~81岁,50~ 59岁为发病高峰(35.2%,541例),≤40岁青年人和>80岁老年患者发病率低;肺腺癌占46.8%,肺鳞癌37.9%,小细胞肺癌15.2%,女性患者约2/3为肺腺癌;肺鳞癌和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吸烟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吸烟者(P<0.01).结论 2001~2010年包头地区肺癌发病处于高增长态势,男性患者所占比例较大,腺癌处于所有病理类型首位,肺鳞癌及小细胞肺癌与吸烟相关.

    作者:李凯;李晓凤;贺嘉鹏;王军;张新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益生菌对肝硬化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

    目的 研究益生菌对肝硬化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益生菌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四氯化碳(CCl4)法建立雄性SD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同时分别以低、中、高剂量的益生菌灌胃6 w进行干预治疗后,检测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肝细胞的凋亡情况以及运用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结果 益生菌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中丙氧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浓度以及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凋亡指数降低,病理检查显示肝细胞水肿较轻,纤维增生减少,;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益生菌高、中剂量组较模型组相比肝组织中Bcl-2表达升高,Bax的表达较低(P<0.05).结论 益生菌在降低转氨酶,改善肝功能的同时,能减轻对肝细胞的凋亡,对肝组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延玲;张怀宏;翟玉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长春市60岁以上离退休干部代谢综合征与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发病率的关系

    目的 分析吉林省长春市60岁以上离退休干部中代谢综合征(MS)与高血压(HBP)、糖尿病(DM)、脂肪肝的关系.方法 收集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体检中心537名60岁以上离退休干部连续5年的体检数据,分析老年人群中MS与HBP、DM、脂肪肝的关系以及HBP、DM、脂肪肝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结果在60岁以上所研究人群中,MS组中HBP患病率均高于非MS组,且各年中两组HBP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M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且MS组中DM患病率明显高于非MS组,MS组脂肪肝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MS组.结论 MS可增加HBP、DM、脂肪肝的患病率;HBP、DM、脂肪肝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

    作者:魏金婴;隋丰秋;郭春林;刘璐璐;王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和老年人骨质疏松程度加大,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居高不下,严重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应积极探寻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文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较好.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8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排除病理性骨折.

    作者:鞠海宁;李宏伟;朱平;孙吉亮;鄂正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残疾人家庭照顾者角色适应的质性研究

    目的 深入了解老年残疾人家庭照顾者的角色适应问题,为其适应照顾者角色提供帮助,更好地开展社区护理服务.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1名老年残疾人家庭照顾者进行深度访谈,访谈提纲根据罗伊适应模式拟定.用定向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提炼出4个主题:老年残疾人家庭照顾者身体健康水平下降,心理压力大,照顾能力不足,渴望支持.结论 老年残疾人家庭照顾者的角色适应问题较多,应积极开展多种养老服务,关注其身心健康,提高其照顾能力.

    作者:李立伟;沈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彩色多普勒的临床检查结果及其特征性表现.方法 收集2011年8月至2013年6月收治该院诊断为AMI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结果,计算其左室心肌厚度及左室内径大小,统计心肌运动障碍、室壁瘤、回声脱失、彩色分流束及高速湍流频谱等的情况,分析该类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特征.结果 健康对照组左室心肌厚度及左室收缩期、舒张期内径分别为(10.03±2.04) mm、(28.63±5.71)mm、(44.80±7.46) mm,AMI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左室收缩期和舒张期内径增加,分别为(35.40±6.08)mm、(53.68±8.00)mm(P<0.05);老年AMI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常伴心肌运动障碍、心尖部矛盾运动,多数有室壁瘤形成,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声脱失、左至右室的彩色分流束且有高速湍流频谱.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下左室增大、回声脱失、左至右室的彩色分流束及高速湍流频谱是AMI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的特征性表现,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大价值.

    作者:王曼;张跃力;胡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HE4、CA125和CA72-4联合检测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分析人血清附睾分泌蛋白(HE)4、癌胚抗原(CA) 125及CA72-4的单项及联合检测在老年女性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60岁以上卵巢恶性肿瘤患者5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58例及健康体检对照者70例,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检测血清HE4水平,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125、CA72-4的表达水平,分析比较各项标志物单项或联合检测对老年女性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卵巢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HE4、CA125、CA72-4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的水平均有显著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卵巢良性疾病组CA125水平显著增高(P<0.05),其余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HF4、CA125、CA72-4单一指标检测卵巢恶性肿瘤的灵敏度分别为73.4%、83.3%、58.3%,特异度分别为96.2%、66.7%、81.4%;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卵巢癌的灵敏度为91.7%,显著高于各指标的单项检测.结论 单项检测,HE4诊断卵巢癌特异性优于CA125和CA72-4;CA125 +HE4+CA72-4联合检测能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是筛选老年卵巢恶性肿瘤特异性较高的指标和早期诊断的可靠模式.

    作者:崔美兰;王庆一;赵春平;杨文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管性认知障碍治疗进展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较为常见的痴呆类型,到2040年我国痴呆患病人数将成为世界之首,并与世界发达国家痴呆患病总数相等[1].因此,早期识别VCI至关重要,因其具有可逆性,现阶段治疗不规范,故本文对VCI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VCI的概述及分类1.1 概述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除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明显的脑血管病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如皮质下白质缺血、小血管疾病和腔隙性脑梗死等,也可诱发VCI[2,3];另外,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都可引起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并逐渐发生痴呆.由于病情进展较慢,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患者出现症状得到临床的明确诊断时,常常已错过重要的早期干预治疗阶段.而通过深入研究VCI可进一步认识由血管性因素和血管病引起的认知损害或痴呆,为临床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常春娣;邢影;杨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

    肥厚型心肌病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病,其发病和基因突变有关[1].随着病情的发展,心室肌肥厚程度加重,患者可出现肢体乏力、呼吸困难、头晕等临床症状,甚至可发生心源性猝死[2].肥厚型心肌病伴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风险显著升高[3].胺碘酮通过延长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减慢心肌细胞产生下一次动作电位的时间,消除折返激动,起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4].倍他乐克通过和心肌细胞异位起搏点β1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拮抗β1受体激动的作用,可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5].本研究观察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对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旨在探讨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策略.

    作者:庞小云;剡永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复方地黄方对帕金森病左旋多巴毒副反应大鼠淋巴细胞表面多巴胺转运体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复方地黄方对帕金森病(PD)左旋多巴毒副反应大鼠淋巴细胞(PBL)表面多巴胺转运体(DAT)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经典注射6-羟基多巴胺损毁法制作PD大鼠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腹腔注射50mg·kg-1 ·d-1左旋多巴(LD)/苄丝肼2 w,制备LD大鼠模型.采用随机区层分组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LD模型组及复方地黄方组四组,每组12只,分别干预4w、6w,应用RT-PCR法测定大鼠PBL表面DAT的表达.结果 LD模型组大鼠PBL表面DAT的表达较正常及假手术组明显减少(P<0.001),且与病程成负相关;复方地黄方组在不同时间点均明显高于LD模型组(P<0.001).结论 复方地黄方可能通过增加PBL表面DAT表达来发挥减毒抗PD的作用.

    作者:罗瑞静;何建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镜像疗法提高中老年女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疗效

    脑卒中患者中7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上肢瘫痪是脑卒中后常见的症状之一[2].早期开展康复治疗是降低致残率的关键,目前临床倾向于综合治疗[3].镜像治疗是根据平面镜反射相等的物像及距离,以正常的肢体镜像代替患侧的肢体,达到消除异常感觉或恢复运动功能的治疗方法[4].本研究拟观察常规康复联合镜像疗法治疗中老年女性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

    作者:郑银花;许卓;李品梅;高萌;米法朋;于敏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Kaiso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评估价值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Kaiso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因素及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8例NSCLC组织中Kaiso蛋白的表达.结果 78例肺癌组织中,Kaiso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6.7%(52/78),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质中.Kaiso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肺癌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x2=3.9、4.21,P<0.05).Kaiso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组的中位生存期31个月,Kaiso蛋白阴性表达患者组中位生存期44个月.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Kaiso蛋白阳性表达与肺癌患者的预后不良密切相关(x2=7.554,P=0.006,Log-rank法),Cox多元分析结果显示肺癌TNM分期、Kaiso蛋白的阳性表达、淋巴结转移(P=0.001、P=0.007、P=0.026)是肺癌预后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Kaiso蛋白的过度表达与NSCLC的恶性表型及预后不良有关.

    作者:王宝;李泽;邵国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甲泼尼龙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老年肾病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 研究甲泼尼龙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老年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62例,按照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监测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hupro)、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等指标变化.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0.32%)显著高于对照组(62.5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 hupro、血浆Alb检测值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Scr检测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24 h hupro、血浆Al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相对较低,且不影响患者的继续治疗.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老年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相对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晓立;董红敏;吴广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46~55岁城市女性身体形态和功能指标

    目的 明确46~55岁的城市女性健康体质水平是否符合国家的体质测定标准.方法 对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体检的100例46~55岁的女性,进行人体形态、身体机能的相关指标测量,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体重指数(BMI)平均值为(23.10±2.68) kg/m2,腰髋比(WHR)的平均值为(0.85±0.05),脂肪比例(BF%)的平均值为(37.62%±3.33%)和台阶指数的平均值为(31.62±3.74).结论 46~50岁城市女性的身体形态相关指标均超出了国家的体质测定标准,身体机能相关指标均没有达到国家的体质测定标准.

    作者:谭世文;张浩;王强;刘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参苓散对脾阴虚痴呆模型大鼠海马区BDNF、NGF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参苓散对脾阴虚痴呆(AD)大鼠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8只体重(300±20)g的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空白对照)、阴虚组(脾阴虚)、AD组(脾阴虚+AD)和治疗组(脾阴虚+AD+治疗),每组12只.通过病证结合的方法建立脾阴虚AD大鼠模型,治疗组给予中药参苓散灌胃,每日1 ml/100 9,持续10 d,其他各组每日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化(SP)方法观察大鼠海马区BDNF和NGF的表达.结果①造模后,阴虚组、AD组、治疗组与空白组对比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或P<0.01);给予参苓散治疗后,治疗组与阴虚组、AD组相比,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多(P<0.01);②与空白组比较,阴虚组、AD组大鼠海马BDNF、NGF表达明显下调(P<0.01);而治疗组大鼠海马BDNF、NGF表达与阴虚组、AD组比较明显上调(P<0.01).结论 参苓散能改善脾阴虚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增加其海马区BDNF、NGF表达.

    作者:侯永春;严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简单临床评分评估急诊抢救室老年患者早期预后的应用价值

    简单临床评分(SCS)是由爱尔兰学者Kellett等[1,2]于2006年首次提出的,仅在急诊患者中应用的一种预测病情预后的指标(适用于≥14岁的成人).SCS系统具有简便易行、费时较少等优点,对流动性较大的急诊抢救室患者早期预后的评估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尤其是老年患者早期、准确的评估对早期预后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研究对我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老年患者,按照SCS评分系统搜集资料进行分析,探讨SCS评分系统对急诊抢救室老年患者早期(入抢救室24h之内)预后的评估能力.

    作者:王少坤;凡文博;逄利;闫魏魏;吴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蛋白C和蛋白S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机体内的抗凝系统和凝血系统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当凝血系统被激活占优势时,则出现血栓栓塞性疾病.在机体内发挥重要抗凝作用的3个体系:抗凝血酶、蛋白C(PC)系统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PC和蛋白S(PS)与凝血酶调节蛋白(TM)和活化PC抑制物(APCI)共同组成PC系统,在抗凝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着广泛的多态性,简单的多态形式是发生在基因组中的单个核苷酸的替代,即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通过探讨静脉血栓栓塞(VTE)患者PS和PC基因SNP,明确PS和PC基因多态性与VTE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中国人VTE的主要致病基因.

    作者:李方超;靳会敏;佟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

    目的 分析老年乳腺癌病人外周血趋化因子以及趋化因子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 随机抽选45例老年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同期抽选45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咐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白介素(IL)-8、趋化因子CCL20、正常T细胞表达以及分泌物因子(RANTES)、细胞趋化蛋白(MCP)-1等趋化因子的水平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同时对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表面CXCR1、CCR6、CCR5、CCR2等趋化因子受体表达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血清IL-8[(4.6±1.7)vs(4.3±1.6) pg/ml]、CCL20[(10.9±5.5)vs(5.3±5.3) μg/L]、RANTES[(28.6±8.2)vs(13.7±7.5)μg/L]、MCP-1[(139.6±16.6) vs(125.7±15.4) pg/ml]等趋化因子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外周血CD3+T细胞表面CXCR1、CCR6、CCR5、CCR2等趋化因子受体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IL-8、CCL20、RANTES、MCP-1等趋化因子浓度可作为理想的乳腺癌转移预测指标,CCL20、RANTES异常升高在乳腺癌的发病及进展中可能发挥着作用,IL-8、MCP-1高表达则可能预示着预后较差.

    作者:朱旭;李炯;杨檬;曾冬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预防性绿茶多酚干预对帕金森病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索预防性绿茶多酚(GTPs)干预对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C57BL/6J老年小鼠共6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预防组、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组和治疗组(n=15).后三组分别给予MPTP建立模型和绿茶多酚干预后免疫组化法观察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比色法观察中脑氧化应激水平.结果 预防组、MPTP组和治疗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P<0.01),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升高(P<0.01),但变化幅度预防组<治疗组<MPTP组.结论 预防性补充抗氧化物质对PD小鼠的多巴胺神经元具有优于治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预先增强抗氧化应激能力,提高发生病理改变的阈值.

    作者:叶俊;陈敏;黄雪芳;刘承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补肾+活血方与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对比

    目的 观察比较补肾+活血方与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方法 将围绝经期43~ 54岁的功血患者80例,分为补肾+活血方(A)组和米非司酮(B)组,连续治疗3个月后,以其治疗前后自身作为对照,观察其子宫出血情况及内膜厚度、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等.结果 两组患者子宫出血情况改善,血清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B超示子宫内膜较前变薄(P<0.05);A组孕酮(P)升高(P<0.05);B组P降低(P<0.05).结论 补肾+活血方与米非司酮均对围绝经期功血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春香;丁芳;张冬梅;郝蕾;侯小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