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检测老年子宫颈鳞癌患者阻力指数值与术后组织中神经纤毛蛋白、E盒结合锌指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相关性

程艳

关键词:子宫颈鳞癌, 彩色多普勒, RI值, 神经纤毛蛋白(NRP)2, E盒结合锌指蛋白(ZEB)-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摘要:子宫颈鳞癌生长、侵袭和转移均依赖血管的形成.超声多普勒检测中多项指标可以反映组织中血流和血管密度,目前人们关注多的是阻力指数(RI)值[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主要的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可以引起间质微血管新生[2].神经纤毛蛋白(NRP)2是内皮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与VEGF结合后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新生有重要作用[3].E盒结合锌指蛋白(ZEB)-1是一种结合锌指蛋白,近年发现其与肿瘤进展相关,主要与调控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转移相关[4,5].本实验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老年子宫颈鳞癌患者RI值与术后组织中NRP2、ZEB-1和VEGF的关系.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豆异黄酮对AD大鼠海马CaM-CaMP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大豆异黄酮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钙调蛋白(CaM)-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aMP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大豆异黄酮治疗AD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Aβ双侧海马注射建立AD大鼠模型,分组后给予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ELISA法测定大鼠海马组织CaM、CaMPK含量,免疫组化SP法观察大鼠海马组织Ras蛋白的表达.结果 大豆异黄酮可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P<0.01),显著降低AD大鼠海马组织CaM、CaMPK的含量(P<0.01),显著降低AD大鼠海马组织Ras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 大豆异黄酮可能通过降低AD大鼠海马CaM-CaMP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起到治疗AD的作用.

    作者:王艳;汪远金;蔡标;刘长安;宋睿;汪天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MicroRNAs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的作用

    目前,全世界有2 000多万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尚无特效治疗或逆转病情的药物.AD的病因极其复杂,一般认为与遗传、环境及二者相互作用有关,并且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明确.MicroRNA是一种长度为20 ~ 24个核苷酸的5'端带磷酸基团、3'端带羟基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作用.miRNAs不仅参与生理过程的调控,在疾病的发生以及机体对药物的反应等生命过程中也发挥重要调节作用,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估计生物体内约有三分之一编码蛋白的基因受miRNAs的调控[1].

    作者:牛静亚;张睿;许顺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Alzheimer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变化和意义

    目的 研究Alzheimer病(A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产生细胞因子的变化和意义.方法 收集轻度认知障碍(MCI)和轻度AD患者PBMCs,分别用植物血凝素(PHA)和脂多糖(LPS)刺激PBMCs 24、48 h后,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前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和抗炎因子IL-10的水平,并检测患者血浆中这些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 与健康老年人比较,从MCI患者分离的PBMC用植物血凝素刺激24h后分泌的IL-6、IL-8和IL-10显著增加.但用LPS刺激48 h,在MCI患者中TNF-α/IL-10,IL-6/IL-10和IL-8/IL-10的比值较低.但对照、MCI和轻度AD患者之间血浆中IL-8的浓度无显著差异,血浆中IL-6和IL-10的浓度低于检测限.结论 PBMC产生细胞因子的变化发生在MCI的早期,在临床AD之前免疫反应已经发生了变化.

    作者:刘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曲美他嗪对心衰大鼠血清IL-18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8在慢性心力衰竭大鼠中的变化及曲美他嗪的干预作用.方法 应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慢性心衰模型,成功后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心衰对照组,心衰曲美他嗪干预组各12只,其中心衰曲美他嗪干预组应用曲美他嗪4w.另选取健康同龄大鼠10只作为假手术组(SH),心脏彩超测定心肌肥厚程度及左室射血分数(EF).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IL-18.结果 心衰对照组及曲美他嗪干预组EF及左室体重指数相比于假手术组显著较高(P<0.001).心衰对照组及曲美他嗪干预组IL-18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而且心衰对照组显著高于曲美他嗪干预组(均P<0.001).结论 IL-18在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中起介导作用,反映心衰的发病程度,曲美他嗪可能通过纠正细胞因子的网络失衡发挥改善心衰作用.

    作者:张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

    高血压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表现为动脉弹性功能减退、僵硬度增加等,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尤其好发于老年人[1].匡永东等[2]报道,脉压能够间接反映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患者脉压越大,发生脑卒中以及冠心病的概率越高.因此适当降低患者的脉压值,对于老年患者血管疾病的发生可起到有效预防作用,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瑞舒伐他汀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调脂药,还具有抗炎等作用.张志伟等[3]指出,瑞舒伐他汀等其他他汀类药物的主要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患者血脂等效应,进一步改善老年患者动脉的弹性及功能,从而降低患者的血压.本文旨在探讨联合使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作者:谢志红;刘罗英;陈丰;王祥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干预对老年患者ICU停留时间的影响

    近年老年人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不断增加,外科手术技术也不断改进,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对传统的CABG手术提出了巨大挑战.本文对某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04例老年患者,在危重症监护病房(ICU)拔管围术期干预后ICU时间进行分析,旨在比较OPCAB老年患者与CABG围术期干预对ICU停留时间的影响.

    作者:王彩星;葛秀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认证的糖尿病教育者提供健康教育的调查报告

    目的 调查认证的糖尿病教育者(CDE)对提供口腔健康知识的糖尿病教育课程的看法.方法 问卷调查某市130位CDEs,调查工具为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经预实验测试有较高信效度.结果 130位CDEs,其中50%~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热情接待频繁的牙科就诊者,告知每日刷牙、使用牙线以及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的重要性.76.9%的受访者报告他们的课程并不包括口腔健康模块,理由主要有:时间不充足(61.0);不知晓口腔健康与糖尿病的关系.因此,不太可能提供全面的口腔健康信息(P=0.008),尤其是关于牙周疾病对糖尿病影响的信息(P=0.016).结论 CDEs没有定期向糖尿病人提供全面的口腔健康教育,主要由于缺乏时间和相关的口腔健康知识.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CDEs应将口腔健康教育纳入糖尿病教育课程.

    作者:杜小静;李艳玲;谢秀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Na+/H+交换泵抑制剂EIPA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Na+/H+交换泵抑制剂EIPA对SD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3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缺血再灌注组,EIPA预处理组,每组10只.用Pringle's法建立肝缺血模型.比较各组之间的ALT、AST、肝组织湿/干比、肝组织匀浆内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肝组织Ca2+浓度、肝组织形态学变化及EIPA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清转氨酶、肝组织Ca2+浓度、湿/干比、MPO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肝脏呈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使用EIPA预处理后,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均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IPA可能通过降低细胞内Ca2+超载减轻肝组织水肿,抑制中性粒细胞活性,从而改善缺血肝组织的能量代谢和肝脏组织微循环,对SD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作者:张晓;齐海智;贺志军;胡伟;司中州;李一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多排螺旋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对老年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的诊断价值

    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一般情况下无临床症状,但少数可引起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或猝死[1],因此及早发现和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往诊断主要靠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但接受此项检查的患者较少,所以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的发现率不高[2].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后处理技术可更快地扫描和更薄的扫描层厚而获得更加清晰的图像,能清晰显示变异血管的起源、走行及终止.本文探讨MSCT在诊断和评价冠状动脉变异中的价值.

    作者:崔书君;杨飞;朱月香;刘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急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合并急性肺损伤(ALI)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该院收治的72例老年I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是否发生ALI将患者分为ALI组与非ALI组,分析ALI发生与患者基本情况、临床症状、基础疾病等相关因素的关系,并对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ALI组患者卧床、鼻饲、意识障碍、颅内高压的发生率均高于非ALI组,预防性抗生素的治疗率低于非ALI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既往心脏病史、无运动、高龄、卧床、鼻饲、意识障碍、颅内高压均为老年IS患者发生ALI的危险因素,而预防性抗生素治疗为老年IS患者发生ALI的保护因素.ALI组入院5d的死亡率及总死亡率均高于非ALI组.结论 老年IS患者发生ALI的危险因素包括既往心脏病史、无运动、高龄、卧床、鼻饲、意识障碍、颅内高压,而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可明显降低ALI的发生率.ALI是老年IS常见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应在临床上引起重视.

    作者:林彬;王齐国;徐洪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老年食管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老年食管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细胞角蛋白(CYFRA) 21-1、磷酸烯醇转化酶(NSE)、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癌胚抗原(CEA)、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糖类抗原(CA) 72-4、糖类抗原(CA)15-3、癌抗原(CA)19-9在老年食管癌中的表达及诊断早期食管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金标准:病理诊断).结果 早期食管癌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相比较,其血清TSGF、GST、CEA、CA72-4、NSE、CYFRA21-1均显著升高(P<0.001).而早期食管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3个月后,其血清TSGF、GST、CEA、CA72-4、NSE、CYFRA21-1均显著下降(P<0.001).血清TSGF及CYFRA21-1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TSGF、GST、CEA、CA72-4、NSE、CY-FRA21-1在老年早期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升高.血清TSGF及CYFRA21-1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作者:覃仕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三叶因子3在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脾脏中的定位及作用

    目的 研究三叶因子3(TFF3)在实验性胃溃疡大鼠大鼠脾脏中的定位和表达变化.方法 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盐水组(49只)和溃疡组(49只)雄性大鼠脾脏TFF3的定位和表达变化.结果 ①TFF3阳性反应物呈棕黄色颗粒状分布于胞质中.经临片免疫组化结果证实,脾脏中部分TFF3阳性细胞为树突细胞.②盐水组大鼠脾脏各部位TFF3表达较弱.TFF3在不同时期胃溃疡大鼠脾脏中各部位的表达不同.白髓:ld、2d组TFF3表达增强,4d、6d组稍有降低,10 d组TFF3达高峰,然后逐渐降低,其中2~23 d各组明显高于盐水组(P<0.01);边缘区:1d组TFF3表达逐渐增强增强,2d、4d组略有降低,6d达峰值,10 d、14 d逐渐降低,23d有所升高,但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其中6d组与盐水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红髓:1d、2 d TFF3表达逐渐增强,4d降低,6d达高峰,10 ~23 d有所下降,6d组与盐水组相比明显增高.结论 脾脏能够表达TFF3,且部分由S-100阳性树突细胞合成.TFF3在胃溃疡大鼠脾脏各部位呈高水平表达,可通过提高脾脏免疫反应性促进胃溃疡的愈合.

    作者:张江兰;邵素霞;邢琛琨;张静;张文静;张耕;吴靖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鉴别痴呆与轻度认知损害

    目的 评价Lawton日常生活能力量表鉴别痴呆与轻度认知损害的能力.方法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有记忆下降主诉的患者,结合临床痴呆分级量表得分分为认知正常组、轻度认知损害组和痴呆组,采用1~4分多水平计分方法对14个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测试条目进行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对量表区分不同认知损害患者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多水平ADL量表具有很好的内部一致性(克朗巴赫α系数=0.93),ADL评分与MMSE呈负相关关系(偏相关系数为-0.793,P=0.000).以16分作为分界值(≥16分为痴呆)区分痴呆与轻度认知损害理想,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0、0.93,其中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评分(≥10分)具有相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基本日常生活能力区分痴呆与轻度认知损害缺乏敏感性(P<0.50).结论 多水平Lawton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能有效地区分轻度认知损害和痴呆.

    作者:简文佳;时晶;倪敬年;魏明清;田金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早期主动直腿抬高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主动直腿抬高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8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47例患者采用常规直腿抬高训练为对照组,47例患者采用早期主动直腿抬高训练为观察组,术后随访3个月,对患者进行腰痛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征、术后疗效、并发症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JOA腰痛评分均显著升高,观察组JOA腰痛评分[(12.8±1.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0.1±1.7)]分.观察组直腿抬高超过70°的比例(95.7%)、腰腿痛消失的比例(91.5%)、术后优良率(93.6%)、患者满意度(97.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0.9%)、(72.3%)、(78.7%)、(85.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明显低于对照组(12.8%)(P<0.05).结论 早期主动直腿抬高训练可明显加快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的康复速度,改善临床病症,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童玉梅;符永青;冯敏;赵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早期程序康复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脉介入后QTc离散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程序康复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脉介入后QTc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并行经皮冠脉介入术的老年患者90例,年龄60 ~76岁,平均65.3岁,男48例,女4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组、B组早期康复治疗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当天用药前记录12导联心电图,并且在术后的第1、2、3、7天以及出院前1d记录12导联心电图,测量QTc离散度(QTcd).结果 B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血、便秘、心绞痛、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小于A组,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QTc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脉介入术后早期程序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但是不影响QTcd值.早期程序康复治疗有效、可靠、安全.

    作者:周昆林;王耀国;许朝祥;杜心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和植骨融合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

    老年脊柱结核(SST)是由于循环障碍或结核感染引发椎体病变导致,受累脊柱主要表现为骨质破坏或坏死,呈干酪样病变或有脓肿形成,在所有骨关节的结核中约占一半以上.以往认为该病发病年龄趋于年青者[1],但随着卡介苗接种以及身体素质提高,该病发病人群出现变化,往往在免疫力较差的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更高.由于该病具有难治和易复发等特点,需对其术后引起复发的因素作更深研究.本文通过对SST病灶清除以及植骨融合术后有关复发因素进行分析,以减少再次手术概率,并进一步改善恢复效果.

    作者:李爱国;董玉珍;彭兴梅;杨素敏;徐海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头孢三嗪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头孢三嗪对大脑半球短期缺血/再灌注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50只Wistar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n=10),缺血/再灌注(I/R)组(n=20),I/R-头孢三嗪组(n=20).对大鼠进行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处理,并在90 min后再通血管,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观察I/R组及I/R-头孢三嗪组神经功能评分、梗死体积、死亡率的差异,检测脑缺血急性期与抗氧化有关的生化物质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I/R组丙二醛(MDA)水平明显增高(P<0.001),I/R-头孢三嗪组MDA水平明显低于I/R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I/R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明显降低,I/R-头孢三嗪组SOD活性明显升高;I/R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明显降低,I/R-头孢三嗪组GSH-Px活性明显升高,且高于I/R组.I/R-头孢三嗪组神经功能评分及死亡率均优于I/R组.结论 头孢三嗪能够降低MDA的过度产生,改善脑缺血后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并降低死亡率,体现了头孢三嗪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柴永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肩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精确放疗1例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是一种发生于黏液滑囊、关节滑膜及腱鞘的罕见良性增生性疾病,以滑膜增生、黄棕色绒毛结节突起和含铁血黄素沉着为特点[1].这种增生紊乱非常罕见,年发生率为百万分之1.8[2].好发于青壮年,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PVNS常累及单个大关节,尤其以膝关节常见,约占80%[3],其次为髋关节、踝关节、手和脚等小关节,肩关节极为少见.现将1例罕见的老年PVNS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马利新;姜新;倪凤明;崔司宇;曲雅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曲美他嗪对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缺血心肌的能量代谢及心脏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对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缺血心肌的能量代谢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82例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抗缺血性心肌病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及心脏能量代谢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显效率为60.9%,总有效率为95.1%,均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36.5%)及总有效率(78.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每搏输出量均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N末端脑钠肽前体及心肌能量消耗水平均低对照组(P<0.05).结论 曲美他嗪能明显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增强心室功能,改善心脏能量消耗,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可以作为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辅助药物.

    作者:桑文凤;桑桂梅;赵习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腰大池引流在神经外科的应用现状

    自从Vourc'h[1] 1963年首次报道应用一塑料制导管引流脑脊液以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腰大池引流已在神经外科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在颅底手术、脑血管病、中枢感染性疾病、颅脑外伤、脑脊液漏等多种疾病中被应用,为神经外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其应用的普及,不合理的应用现象也随之出现.如何合理利用腰大池引流,并且减少其并发症已成为许多神经外科医生追求的目标.

    作者:冯毅;朱晓波;高显峰;侯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