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患者血清TGF-β1与IGF-1的相关性

黄波;胡珺;郑宏超

关键词:冠心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稳定型心绞痛, 转化生长因子-β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摘要: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血管发生狭窄或阻塞造成动脉腔狭窄,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CHD的病因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年的研究证实,许多细胞因子对CHD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其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可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参与细胞纤维化和免疫调节等各种生物过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于体外可促进心肌细胞分化和肥厚,保护缺血心肌细胞等.本研究旨在揭示血清中TGF-β1和IGF-1水平对CHD患者症状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CT灌注成像预测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敏感性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CT灌注成像(CTP)参数特点对吉非替尼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NSCLC患者应用吉非替尼治疗前的CT容积灌注资料及临床资料,根据RECIST标准将患者分为缓解组和未缓解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病灶CT容积灌注参数.结果 缓解组19例患者,未缓解组10例患者,缓解组血容量(BV)值、血流量(BF)值、表面通透性(PS)值高于未缓解组,缓解组肿瘤组织的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较未缓解组缩短(P<0.05).结论 CTP可以量化反映肿瘤微血管的代谢功能,可以为预测吉非替尼治疗NSCLC的疗效提供参考.

    作者:杨照环;王林;刘海霞;陈红;任淑华;于锦萍;张瑞虹;杨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反应抑制功能老化大脑灰质结构的改变: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研究

    目的 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方法(VBM)探讨反应抑制功能老化与脑灰质萎缩间的关系.方法 对25名老年人(老年组)和25名青年人(对照组)分别进行停止信号反应抑制任务检测.通过统计参数图(SPM)8软件对所有被试的高分辨率T1加权MR结构像进行VBM分析,比较两组的脑灰质体积差异,并在老年组内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寻找与反应抑制任务能力下降相关的责任萎缩脑区.结果 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反应抑制功能显著老化并且出现了广泛的脑灰质萎缩.老年组中,与停止信号反应抑制任务能力相关的萎缩脑区主要位于双侧额下回、双侧额中回、双侧中央前回、前、中扣带回、左侧顶下小叶及左侧后颞回.结论 老年人反应抑制功能老化与反应抑制神经网络的灰质萎缩有关.

    作者:孙洪赞;郑东明;王晓明;卢再鸣;康治臣;郭启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频率适应性起搏器对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频率适应性起搏器对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该院收治的62例行起搏器治疗老年SSS患者,根据患者植入的起搏器是否具有频率适应功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分别考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运动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日常生活中,观察组平均起搏心率、大起搏心率以及6 min行走身体反应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脏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E/A比值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试验中观察组患者的大心率、运动持续时间以及大心输出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大每搏量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社会、心理功能得分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物质功能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频率适应性起搏器能够明显改善老年SSS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运动耐受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奇峰;李斌;叶卓联;古献芳;张鹏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TGF-β1与IGF-1的相关性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血管发生狭窄或阻塞造成动脉腔狭窄,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CHD的病因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年的研究证实,许多细胞因子对CHD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其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可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参与细胞纤维化和免疫调节等各种生物过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于体外可促进心肌细胞分化和肥厚,保护缺血心肌细胞等.本研究旨在揭示血清中TGF-β1和IGF-1水平对CHD患者症状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黄波;胡珺;郑宏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原发性脾脏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脾脏血运丰富,原发性肿瘤发生率极低,而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瘤临床更为罕见,Ahmann等[1]报告的5 100例脾脏恶性淋巴瘤中,仅49例为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瘤,占0.96%.由于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故难以早期诊断,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临床诊治的难度.

    作者:王秀艳;刘英;赵惠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在肝病患者中的发病率日趋增高,也是治疗棘手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严重者危及生命.如早期采用彻底的抗病毒治疗,可使肝功能改善、脾脏缩小.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为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72例被确诊为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男24例,女12例;年龄44 ~68[平均(52.21±10.78)]岁;病程2~ 15年,平均(6.99±3.34)年.对照组男25例,女11例;年龄41 ~72[平均(53.37±11.13)]岁;病程3~17年,平均(7.32±4.16)年.两组患者男女比例、年龄、病程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汪平莉;朱春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软肝升白颗粒对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肝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 mRNA的表达水平及软肝升白颗粒治疗小鼠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选择100只雄性BABL/C小鼠,80只给予0.03%硫代乙酰胺(TAA)饮用水喂养,20只为正常对照组(E组).20w后造模成功,并随机分为A、B、C和D组,每组20只.A组小鼠给予软肝升白颗粒8g·kg-1·d-1,B组小鼠给予4g· kg-1·d-1,C组小鼠给予鳖甲软肝片0.8g·kg-1·d-1,D组和E组分别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1次/d.在治疗后4、8w分别处死小鼠各10只,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粘连蛋白(LN),同时应用RT-PCR技术检测肝组织中HGF及其受体c-Met mRNA的表达量.结果 在给予软肝升白颗粒治疗后,治疗组小鼠转氨酶、HA和LN与模型对照组和鳖甲软肝片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组HGF/c-Met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软肝升白颗粒治疗小鼠肝硬化模型后,能够降低转氨酶和肝纤维化指标,而且存在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可能与其HGF/C-Met mRNA高表达有关.

    作者:刘金霞;郭争荣;孙殿兴;吴松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TRPC6在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气道炎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经典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TRPC)6在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卵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模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对灌洗液进行细胞计数和分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肺组织TRPC6与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结果 ①哮喘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WBC)总数和嗜酸粒细胞百分比(EOS%)均明显增高,具有显著差异(P<0.01);②免疫组化结果发现,哮喘小鼠肺组织TRPC6、NF-κB、ICAM-1蛋白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细胞分布定位具有一致性,主要在支气管上皮细胞和炎症细胞;③相关性分析显示,小鼠肺组织中TRPC6蛋白表达与NF-κB、ICAM-1表达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WBC总数、EOS%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结论 TRPC6可能与哮喘小鼠肺组织气道炎症有关,从而参与哮喘的发病.

    作者:李建华;周丽芬;刘筱蔼;陈志勇;赵珅婷;彭妙茹;扶招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以脑内弥漫性粟粒样转移结节为表现的肺癌脑膜癌病1例

    1 病历摘要患者,女,58岁,诊断肺癌、双肺多发转移、多发骨转移1月余,1个周期化疗后3 w,头痛2 w入院.患者因咳嗽、咳痰2个月,行胸部CT:双肺弥漫粟粒样高密度结节影,右肺中叶分叶状团块样高密度影,周边毛刺影;纵隔内多发肿大淋巴结;胸椎骨质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痰脱落细胞检查:找到腺癌细胞.全身骨扫描:全身多发异常放射性增高.诊断为肺腺癌Ⅳ期、双肺转移、多发骨转移.确诊后行吉西他滨+卡铂方案化疗1 w期.本次入院前2 w出现间断头痛,以双侧颞部为主;症状逐渐加重,并伴颈部酸痛不适,无恶心呕吐.查体:双侧肢体活动正常;未见颅神经阳性体征;项强阴性.3.0T磁共振头部平扫+增强(图1):脑内多发腔隙性脑梗死伴缺血灶;脑内弥漫性粟粒样异常强化病灶.

    作者:石硙岩;潘振宇;杨国姿;董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突发性耳聋的疗效

    高血压引起外周微血管收缩和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1].高血压老年患者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较不理想.马来酸桂哌齐特作为一种腺苷增效剂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2].研究发现腺苷是由ATP分解而来的非常重要的内源性脑保护剂,在急性脑损伤中起神经保护和自身稳态调节等重要作用[3,4].但因腺苷有半衰期短的特点,急性脑损伤过程中释放的腺苷含量和维持时间有限,不能达到持久的保护作用,而补充外源性腺苷能够起到比较满意的脑细胞和神经保护作用[1,5].本研究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突发性耳聋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腰大池引流时程与颅内动脉瘤术后慢性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关系

    目的 探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同时行夹毕手术和腰大池引流(LD)的时程是否影响慢性分流依赖性脑积水(SDCH).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人院,且被血管造影及手术确定为动脉瘤的住院患者.结果 LD时程,人院时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Glasgow昏迷评分均是aSAH夹闭术后患者SDC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LD时程,入院时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Glasgow昏迷评分均是动脉瘤夹毕术后患者SDC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如何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并确定佳的腰大池引流时程,以同时预防脑血管痉挛(SVS)及SDCH发生需要进一步探讨.

    作者:赵亮;朱晓波;张扬;韩志国;王春艳;侯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自我感受负担(SPB)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24例老年癌症患者应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及癌症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数据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老年癌症患者普遍存在轻度自我感受负担,平均(19.86±6.16)分,与社会支持总分、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250,-0.220,-0.304,均P<0.05);与应对方式中幻想维度呈正相关(r=0.266,P<0.01).结论 癌症患者SPB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应鼓励患者利用其社会支持,优化患者的应对方式,减轻患者的负担水平.

    作者:李惠萍;王德斌;杨娅娟;张庆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缺血后处理抑制TLR2信号通路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缺血后处理对局灶性缺血和再灌注所造成脑损伤和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 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进分为假手术组、局灶性缺血组、缺血后处理组.通过大脑中动脉闭塞术制备局灶性缺血,缺血后处理即在缺血后2h进行3次30 s/30 s的再灌注/再阻塞.对脑梗死体积、神经系统功能、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转录水平、TNF-α、IL-1β和TLR2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查.结果 缺血后处理组的脑梗死体积显著小于局灶性缺血组,神经系统功能也得到显著改善.此外,缺血后处理组抑制了TNF-α和IL-1β的转录,及TNF-α、IL-1β和TLR2的表达.结论 缺血后处理组可以保护由局灶性缺血/再灌注造成的脑损伤并改善其神经系统功能,这与TNF-α和IL-1β转录的弱化,及TNF-α、IL-1β、TLR2表达的抑制有关.

    作者:王伯玉;陆斌;罗毅男;葛鹏飞;周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人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人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 ~ 2011年收治的老年脊柱结核术后复发和无复发患者共287例的临床资料,对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可能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其中脊柱结核术后复发患者69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血白蛋白水平、首次手术方式、化疗方案、病灶清除情况、术后病灶部位是否严格制动与术后复发有关.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灶清除情况、化疗方案、血白蛋白水平、术后病灶部位是否严格制动是脊柱结核术后复发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 脊柱结核手术治疗难度大,术前应详细分析病情,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强调标准化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及术后病灶部位严格制动.

    作者:陈剑平;周钰梅;钱锐;肖诗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吉西他滨联合洛铂或顺铂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洛铂或顺铂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Ⅲ~Ⅳ度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方法 入组符合条件的110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吉西他滨联合洛铂组(L组,67例)及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D组,43例),具体治疗方案:L组:吉西他滨1 000 mg/m2 d1、d8,洛铂30 mg/m2 d2;D组:吉西他滨1 000 mg/m2 d1、d8,顺铂75 mg/m2 d2,两组方案均21d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化疗,记录患者不良反应,每2个周期根据RECIST方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L组和D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8.4%和34.9%,控制率分别为64.2%和60.5%,有效率和控制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和D组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率分别为25.4%和9.3%,Ⅲ~Ⅳ度血小板减少率分别为31.3%和14.0%,Ⅲ~Ⅳ度血红蛋白减少率分别为13.4%和2.3%,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L组和D组的Ⅲ~Ⅳ度恶心、呕吐率分别为7.5%和48.8%,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中Ⅰ~Ⅱ度脱发、皮疹、肝损伤、肾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洛铂或顺铂一线治疗老年晚期NSCLC均有较好的有效率及控制率,但L组的Ⅲ~Ⅳ度骨髓抑制严重,D组的Ⅲ~Ⅳ度恶心、呕吐更严重.

    作者:全吉钟;冯燕;王冬旭;黄京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胃癌合并腹水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D2根治术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胃癌合并腹水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及D2根治术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于该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86例老年胃癌合并腹水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入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86例老年胃癌不合并腹水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行I)2根治术,对照组给予胃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探讨D2根治术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WHO组织分型等因素与胃癌合并腹水无关(均P>0.05),而浸润深度、腹膜种植、肝转移和癌胚抗原(CEA)等因素与胃癌合并腹水关系密切(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膜种植与胃癌合并腹水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2根治术组患者术后平均存活时间为(4.12±0.84)年,显著高于未行手术组的(1.28±0.41)年(P<0.05);D2根治术组患者术后5年存活率为23.68%,显著高于未行手术组的4.17% (P<0.05).结论 浸润深度、腹膜种植、肝转移和CEA等因素与胃癌合并腹水具有显著相关性,D2根治术对预后具有显著性影响.

    作者:吕柯;曹青;宋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疾病[1].RA发病率全球为0.5% ~1%,我国为0.32% ~0.36%,有近千万RA患者[2].因诊断与治疗的不当,本病有较高的致残率,严重是危及生命.RA典型的症状为周围性、对称性的多关节炎,病情和病程在临床表现上有个体差异.

    作者:许蕾;解思涛;谭磊;郭文韬;于海跃;李国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患者甲状腺癌颈部手术后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因素

    甲状腺癌廓清术,手术时间长,创伤较大.手术作为一种创伤随着应激激素的释放和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的降低,使机体产生胰岛素抵抗(IR).手术造成创伤后产生的IR可以保护大脑等重要脏器的血糖供应,是一种保护反应.如果发生严重的IR反映机体供能会从糖供能改变为脂肪供能,引起代谢紊乱,表现为高血糖、高胰岛素和高乳酸血症,本研究侧重于非糖尿病、体质指数正常患者、旨在了解甲状腺癌廓清术患者IR状态及其相关因素的变化.

    作者:娄望;周春燕;韩伟;麻海春;王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出血后早期采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及可能作用机制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高的致残及致死率[1].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人数在逐年增加[2].如何提高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是临床亟待解决的课题[3].高压氧(HBO)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后的康复治疗已经得到了医疗界的认可[4].但常用的治疗方式是在患者颅内血肿基本吸收后才行HBO治疗,本研究尝试在病程早期即采用HBO治疗,观察其疗效以及探讨HBO改善预后的可能机制.

    作者:张跃强;高小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缺氧活化AMPK/mTOR通路对脑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代谢的影响

    目的 研究缺氧活化脑血管内皮细胞中AMPK及下游mTOR通路对脑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代谢的调控作用.方法 分别用正常氧对照组、低氧(15%、10%、5%、1%)处理脑血管内皮细胞.用CCK8方法检测脑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脑血管内皮细胞活性氧(ROS)含量和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AMPK、mTOR的磷酸化水平及敲低AMPK和抑制mTOR后AMPK、mTOR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缺氧可抑制脑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代谢,并促进脑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缺氧可上调脑血管内皮细胞中AMPK的磷酸化水平,下调mTOR的磷酸化水平;敲低AMPK后,mTOR的磷酸化水平升高,而抑制mTOR通路对AMPK的磷酸化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 缺氧可通过激活AMPK通路,进而抑制mTOR通路的活化,从而抑制脑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代谢,并促进脑血管内皮细胞凋亡.mTOR蛋白为AMPK通路下游的靶蛋白.

    作者:尉娜;王建平;路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