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文
目的 探讨联合用药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144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2例,治疗组给予匹多莫德加黄芪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匹多莫德治疗,收集并分析相关资料.结果 治疗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发病次数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治疗后呼吸道感染3个月发病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IgG、IgA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联合用药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能提高治疗疗效,同时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提高.
作者:卢建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是弥漫性存在于两肺呼吸性细支气管区域的一种慢性炎症为特征的独立性疾病.近年来,多有文献报道.常被误诊为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等,而贻误治疗.本文结合我院2012年以来收治的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伴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病例进行总结,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陈刚;葛林阳;马小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使用成组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调查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10个因素与支气管哮喘有关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6个因素被选入,家庭人均拥有轿车量越多(OR为2.901)、近10年至少染过一次头发(OR为2.620)、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及父系或母系亲属患有过敏性疾病(OR为1.225)、使用化学洗涤剂清洁蔬菜水果和餐具的频率越高(OR为1.163)等4个因素为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儿时接种过疫苗(OR为0.886)及儿时母乳喂养超过6个月(OR为0.858)是哮喘的保护因素.结论 支气管哮喘可能是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一种疾病.
作者:娄月妍;郭胤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完全电视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在肺良性疾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科行肺良性疾病胸腔镜肺叶切除术50例.其中辅助小切口2例,全胸腔镜肺叶切除48例,术中送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结果 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围手术期并发症3例(6%).手术平均时间109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89 ml;术后胸液平均268 ml;术后平均置管时间4.9天;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7天.术后病理:炎性假瘤11例,肺结核球13例,肺囊肿7例,错构瘤2例,支气管扩张5例,硬化性血管瘤3例,曲霉菌病2例,肺隔离症3例,肺脓肿2例,腺瘤2例.结论 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可同时达到诊断和治疗肺良性疾病的目的,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
作者:徐广文;马冬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发病原因不明,发病机制不清,病理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UIP)的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疾病.随着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认为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共同特征可能是体内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合成和降解的代谢失衡,即ECM过多的沉积在肺组织内并逐渐演变成为肺间质纤维化.
作者:向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利福布汀的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0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化疗方案为3BPaVEThAk/6BPaVETh/9BPaVE;对照组为3L2PaVEThAk/6L2PaVETh/9L2PaVE.结果 强化期末及满疗程时,两组的痰菌阴转率与胸部影像学结果的显效率、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以肝损害为主,两组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随访后,两组的复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治疗中,利福布汀的疗效和耐受性可能与利福喷汀近似,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作者:赵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喷他佐辛与瑞芬太尼对无痛人流术中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自愿接受无痛人流术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喷他佐辛复合异丙酚组.B组,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比较两组术前,术中,及苏醒时呼吸功能的影响.结果 扩宫刮宫后2 min时,A组的SpO2、HR及RR值均高于B组(P<0.05).A组患者扩宫刮宫后2 min VT、MV及PIFR均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喷他佐辛在无痛人流术中,联合异丙酚进行麻醉,呼吸抑制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爱华;韦薇;李邦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在X线平片中易导致误诊为肺癌的各种因素.方法 分析近年,9例X线平片误诊病例,并对误诊的原因进行总结.结果 我院放射科X线平片共诊断肺癌108例,后经临床或手术证实9例误诊,误诊率为8.3%,X线胸片描述为:右肺门区占位性病变1例,双上肺占位性病变1例,右肺门增宽并右肺上叶实变1例,右肺下叶占位性病变3例,左、右肺下叶占位性病变并肋骨破坏2例,左肺胸膜下占位性病变并胸腔积液1例.其中2例为结核球,1例为炎性假瘤,2例为浸润性肺结核并侵犯肋骨,1例上腔静脉迂曲增宽,1例大叶性肺炎,1例肺放线菌病,1例慢性肺脓肿.结论 X线平片诊断肺癌虽然有特征性表现,但是平面观察病灶具有局限性,存在误诊的可能,所以要认真总结各种少见病的X线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作者:郭瑞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脑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本院诊治的52例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患者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52例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患者入院后,经过予以脑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止血、抗感染、对症支持等治疗,病情完全缓解43例,占82.7%,明显好转6例,占11.5%,治疗无效2例,占3.8%,死亡1例,占1.9%.结论 脑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治愈率高,死亡率低.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芸芸;刘志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氨溴素、异烟肼分时雾化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支气管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例)在正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加用异烟肼雾化治疗,观察组(n=40例)在正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溴素、异烟肼分时雾化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痰菌转阴率以及纤支镜下病灶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好转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痰菌阳性率(15.0%)明显低于对照组(32.5%)(P<0.05);观察组纤支镜下病灶改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P<0.05).结论 氨溴素、异烟肼分时雾化治疗支气管结核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痰菌转阴率.
作者:邹彦;陈森林;卢经伟;屈世林;陈礼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合并支气管哮喘使用激素的安全性.方法 对确诊的妊娠期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同意激素治疗的为治疗(A)组,不同意激素治疗的为对照(B)组.对照组(B组)给予吸氧、补液纠正水盐电解质稳乱、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有感染的给予抗生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据病情轻重及妊娠的分期选择激素的给药方式).观察患者的症状缓解、母婴的肝肾功能、血糖及动脉血气,并发症的发生,及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随访至产后3个月.结果 随访81例,治疗组完全症状缓解快,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均明显改善,且均无早产、流产、胎儿畸形、肝肾功能血糖异常情况.仅1例重症哮喘母亲静脉点滴激素后血糖呈一过性偏高,但停药3天后复查血糖恢复正常.对照组完全症状缓解时间偏慢,且有发生早产5例、流产3例.结论 妊娠期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或短期静滴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控制哮喘发作效果快,且没用药控制的哮喘患者远比药物的不良反应要危险得多.
作者:刀惠;高永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气道内支架治疗累及气道的复发性多软骨炎(RP)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治累及气道的RP患者6例(男1例,女5例),6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据气道狭窄部位、程度不同,在手术室全麻下,在电子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气道内支架置入术,术后第3d、7 d、30 d、60 d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了解支架的释放、位置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6例患者共放置7个气道支架,其中I形支架4个,L形支架1个,Y形支架2个;7个支架均一次性成功置入;支架置入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症状缓解.结论 气道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气道受累RP的有效方法,可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志丽;王洪武;张楠;李冬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肝脏增强多期扫描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GE的64排128层Light speed VCT对临床怀疑肝脏肿瘤的120例病人(225个病灶)进行了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平衡期扫描,分析比较三期增强扫描的影像资料.结果 64排128层螺旋CT肝脏增强多期扫描,肝脏血管增强后与增强前的密度差在91.9Hu以上,三期综合显示全部病灶(100%).100%显示肝动脉(120/120),门静脉显示为97.5%(117/120),肝静脉显示95.8%(115/120).结论 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肝脏肿瘤性病变的诊断明显优于单期和双期扫描,多期相设置及血管成像技术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美琼;李庆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肺是直肠癌常发的转移部位,但直肠癌发生气管内转移较少见.本文回顾性分析一例直肠癌伴气管内转移患者的病例资料,讨论该病的形成过程、临床表现、诊治方法以及预后情况.恶性肿瘤的基本特性是转移,转移是大多数患者治疗失败的原因.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根治性手术后仍有近50%会发生远处转移,肺是直肠癌主要的转移部位之一,但关于直肠癌的气管内转移却鲜有报道.现报告一例直肠癌气管转移病例并作文献分析.
作者:王小艳;徐凌;史清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肺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PMFH)的CT及MRI表现,探究完善的临床确诊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27例手术病理证实PMFH患者的CT及MRI表现,探讨该病的有效诊断方式.结果 肿瘤直径3.2~20.0 cm,平均(7.8±2.2) cm;肿瘤类型:中心型4例,周围型23例;CT、MRI及免疫组化检查均存在一定特异性.结论 对难以确诊的PMFH患者行CT及MRI影像学诊断,辅以免疫组化检查,对于诊断有着较明显的帮助,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加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阳性,在支气管哮喘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方法 选用35例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做出正确诊断均按支气管哮喘进行规范治疗,并随访治疗效果.结果 35例患者中28例患者病情完全控制,5例患者病情部分控制,2例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结论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结果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有力依据,提高了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控制率,达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殷秀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及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分析我院ICU收治的144例机械通气>48 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符合VAP的诊断标准.取得病原菌212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84.4%,革兰氏阳性菌6.6%,真菌9.0%;本组病原菌中前三位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患者的年龄,长时间机械通气,意识障碍,急慢性肺部疾病,镇静剂,抑酸剂,留置胃管为VAP的高危因素.结论 VAP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VAP的发生和多种危险因素有关.
作者:赵志海;黄建安;华文良;姜健;赵秀华;朱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骨折性肺栓塞诊治方法.方法 分析在我院诊疗的143例骨折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疗方法分为观察组(规范化诊疗组)60例及对照组(非规范化诊疗组)8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误诊率及确诊时间、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误诊率为15.0%、确诊时间平均为(3.2±1.5)天、治疗无效率为21.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骨折性肺栓塞患者采用规范化的诊疗方法,提高了确诊率、缩短了确诊时间,对肺栓塞的诊疗起到推动作用.
作者:杨岱青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TTF-1在肺腺癌胸水细胞块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26例肺腺癌胸水细胞块和20例间皮反应性增生中TTF-1的表达水平.结果 26例肺癌胸水中有19例TTF-1呈阳性表达,占73.08%,20例间皮反应性增生无一例呈阳性表达,两者TTF-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0,P<0.01).结论 TTF-1在胸水肺腺癌中表达具有较高特异性,有助于肺腺癌与胸水间皮反应性增生胸水的鉴别.
作者:高福平;魏谨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由于环境污染,吸烟等因素,全球每年有130万人死于肺癌[1].辽宁省沈阳市是我国重工业基地,环境污染严重,吸烟人数较多[2],其肺癌的死亡约占恶性肿瘤死亡的36.72%,肺癌成为沈阳市恶性肿瘤第一位死因[3].研究人员高度重视,相关文献逐渐增多.本文对2001~2010年沈阳市肺癌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总结肺癌研究重点,为沈阳市肺癌的防治提供参考.
作者:崔胜男;田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