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丹宇;赵长安;黄冬平;唐远平;曾少颜
肺部疾病以往临床主要依靠X线、CT等放射学检查.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普及应用,成为诊断肺部疾病的手段之一[1].本文分析2005年~2011年本院住院及门诊病人426例,均经临床证实.目的是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长隆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肺功能呈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死亡率居所有死因的第四位,且有逐年增加之势.为延缓COPD的肺功能恶化,我科采用噻托溴铵联合吸入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剂)治疗COPD稳定期的患者,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鹏珍;宋春钰;刘艳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住院治疗的128例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无创呼吸机应用,观察组患者同时接受纳洛酮静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住院期间死亡率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4% vs 82.3%,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住院期间死亡率无显著差别;治疗后72 h观察组血气分析指标PaCO2、PH及PaO2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气分析指标.
作者:蔡明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1年10月我院治疗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BiPAP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PaO2为(72.98±10.76)mmHg高于对照组的(67.03±9.81)mmHg(P<0.05);观察组治疗后PaCO2为(54.08±8.45)mmHg低于对照组的(60.89±10.13)mmHg(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钟燕;周锦钢;陈锦平;李乃庆;刘大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是弥漫性存在于两肺呼吸性细支气管区域的一种慢性炎症为特征的独立性疾病.近年来,多有文献报道.常被误诊为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等,而贻误治疗.本文结合我院2012年以来收治的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伴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病例进行总结,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陈刚;葛林阳;马小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ARDS、OSAHS和AECOPD患者的EBC中8-isoPG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对象和方法选择江苏省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ARDS、OSAHS和AECOPD患者,收集ARDS患者入院第一天、OSAHS患者晨起、AECOPD患者以及健康对照组的EBC;采用ELISA法检测EBC中的8-isoPG浓度.结果 1.ARDS组、OSAHS组、AE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EBC中 8-isoPG浓度为[(52.19±11.51 ng/L)、(14.93±1.39 ng/L)、(6.74±3.38 ng/L)、(3.21±0.97 ng/L)];2.ARDS、OSAHS、AECOPD患者EBC中8-isoPG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三者EBC中8-isoPG浓度顺序排列为:ARDS组>OSAHS组>AECOPD组(P<0.01).结论 EBC中8-isoPG可以反应多种肺部疾病的炎症及氧化应激程度.
作者:杨猛;陶一江;陈建荣;朱杰;陈金亮;姚苏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阳性,在支气管哮喘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方法 选用35例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做出正确诊断均按支气管哮喘进行规范治疗,并随访治疗效果.结果 35例患者中28例患者病情完全控制,5例患者病情部分控制,2例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结论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结果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有力依据,提高了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控制率,达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殷秀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在平喘药物基础上加用福莫特罗/布地奈德粉吸入剂(信必可都保)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重度慢阻肺无法接受无创通气患者的疗效.方法 50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重度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26例)及信必可组(24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变化及6分钟步行距离变化.结果 信必可都保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较常规组及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结论 信必可都保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重度慢阻肺患者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张婉;戈艳蕾;王红阳;李建;崔存晓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联合用药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144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2例,治疗组给予匹多莫德加黄芪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匹多莫德治疗,收集并分析相关资料.结果 治疗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发病次数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治疗后呼吸道感染3个月发病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IgG、IgA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联合用药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能提高治疗疗效,同时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提高.
作者:卢建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医院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 收集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测出革兰阴性菌占71.8%,前三位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29.3%)、鲍曼不动杆菌(13.5%)、肺炎克雷伯菌(10.5%);真菌占24.4%,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中占3.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6%)为主;药敏试验显示,革兰阴性菌中,亚胺培南耐药率低,其次为阿米卡星;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无耐药,发现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66.7%).结论 呼吸科细菌耐药现象严重,需要进一步规范抗生素的应用,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作者:朱莹莹;贾冉;王炯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儿童肺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临床确诊的167例肺结核患儿的临床资料,综合诊断方法.结果 农村病例远高于城镇.临床症状不典型,与感冒表现类似,容易误诊.影像学检查,PPD检查,血沉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结论 加强民族地区肺结核病传染性认知和预防知识普及,重视卡介苗接种和复种,应用综合手段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古丽巴哈尔;接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肺周围型占位性病变和弥漫性病变患者共120例,均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结果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穿刺成功率100%,诊断恶性病变102例,良性病变(慢性炎、结核、矽肺、隐球菌病)14例,病理不能确诊4例.术后出现气胸13例,咯血30例,胸痛5例,术后晕厥1例,未出现感染、血胸、DIC、空气栓塞、胸壁针道种植转移等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安全可靠、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洪涛;洪原城;黄鑫成;黄种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60例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待有更换机械通气方式指征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拔除气管插管改无创机械通气,对照组继续有创机械通气.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血气分析、死亡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无差异性(P>0.05),但两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率、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有差异性(P<0.05).结论 序贯性机械通气可降低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及死亡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问.
作者:唐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我院224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菌株鉴定及药敏检测.结果 201名患者共分离出224株鲍曼不动杆菌,患者主要集中在ICU(33.8%)、外科(25.9%)、呼吸内科(14.4%)、骨科(6.1%),基础疾病以呼吸系统疾病(64.2%)、心血管系统疾病(30.8%)、神经系统疾病(29.8%)及糖尿病(22.9%)多见,与手术治疗及有创检查治疗(56.7%)、联合使用≥2种抗生素(80.6%)及使用时间≥15天(38.8%)可能存在相关性.224株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敏感性高(66.1%),对美罗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超过55%.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患者有基础疾病、有创性检查治疗及使用广谱抗生素及时间过长有关,其耐药情况严重,多重耐药及泛耐药菌株日益增多,目前对米诺环素、舒巴坦、碳青酶烯类抗生素仍保持相对敏感性,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
作者:徐薛芬;徐爱晖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在世界范围内,肺癌是男性患者中致死率高的癌症,在女性患者中,仅次于乳腺癌及肠道肿瘤,排列第三.世界上每年死于肺癌的人数高达120万[1].与此同时肺结核亦是高发病率及死亡率的疾病,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世界上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感染结核杆菌.中国是肺结核高负担国家,每年约有130万人患肺结核,205000人死于肺结核[2].
作者:黄麦玲;马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伴基础疾病及免疫低下的半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收治的7例不伴基础疾病及免疫低下的半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病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7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2例,曾误诊为结核4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2例.经皮肺活检确诊3例,痰培养诊断2例.结论 不伴基础疾病及免疫低下的半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因无真菌感染危险因素,易误诊而延误治疗,确诊需要病理依据.
作者:王盛兰;杜润芬;杨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在COPD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住院COPD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纤支镜BAL,对照组给予普通灌洗,比较两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在气道阻力、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成功率及抗生素应用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aO2、PaCO2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操作中有2例出现轻度的一过性低氧血症,1例发生窦性心动过速,未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及血压明显下降等.结论 BAL技术操作较简单,创伤小,可反复进行,在COPD的诊疗中能明确病原菌并指导治疗,改善有效通气,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明霞;范春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肺癌合并自发性气胸的相关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37例肺癌合并自发性气胸的病人的相关资料.结果 经胸腔闭式引流及胸腔注药22例1周内愈合,14例2周内愈合,1例感染死亡.结论 采取合适的治疗方式可以提高肺癌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作者:卜宝英;路瑞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相关肿瘤基因选择个体化化疗方案并观察疗效.方法 将60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基因组和对照组,选择不同的化疗方案全身化疗,并观察中位生存指标(MST)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 基因组及对照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3月和9.1月,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组及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7.2月和5.3月,(P<0.05).结论 肿瘤基因检测指导下的个体化化疗能延长晚期NSCLC的生存周期.
作者:许文景;朱慕云;黄冬云;丁平;葛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我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0~14岁儿童结核感染率为9.0%.活动性结核病患病率为91.8/1万①.由于儿童免疫特点与成年人存在差异,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临床表现及预后与成年人不同更易误诊,因此儿童支气管结核少见报道,婴幼儿支气管结核的报道更是少之又少.现将本院诊断治疗的5例儿童支气管结核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以探讨支气管镜在婴儿支气管结核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谢丹宇;赵长安;黄冬平;唐远平;曾少颜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