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佳;乔虹
随着老龄化的发展〔1〕,大大增加了卫生服务的要求,使老年护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而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2〕,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在接受技术治疗的同时,老年关怀护理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护理学者的关注。本文就老年关怀护理现状做一综述,以期为关怀护理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作者:黄卫东;赵慧玲;胡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DM)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关系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该院择期进行非心脏大手术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59例,根据术后1 d内是否发生 POCD 分为 POCD组(28例)和非 POCD组(31例),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和术前、术后1、6 h外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年龄、DM年限、术中出血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CD组术后1、6 h的IL-1β、IL-6水平明显高于术前,非 POCD组术后1、6 h仅IL-6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POCD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明显高于非POCD组(均P<0.05);高龄、DM病程、血清IL-6水平、术前胰岛素抵抗是发生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心脏手术老年T2DM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可能与POCD发生有关;应对高龄、DM病程较长、术后炎性因子IL-6水平升高、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加以重视,预防POCD的发生。
作者:曹咏梅;陈静;李萍;黄娟丽;张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HGF/c-Met相关信号通路PI3K/AKT和STAT3在大鼠肝脏祖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选择 Wistar大鼠,以 CD90.1为标志物,通过免疫磁珠法分离正常肝脏内的祖细胞。对肝脏祖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实验组培养液中加入 Su11274,通过 Western 印迹观察 PI3K/AKT和STAT3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肝脏祖细胞PI3K、AKT蛋白表达无差异(P=0.65,P=0.73)。实验组p-PI3K蛋白第10、12、14天分别为1.36±0.14、1.28±0.15、1.14±0.14;p-AKT蛋白第10、12、14天分别为0.36±0.11、0.31±0.09、0.22±0.11,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P=0.033,P=0.014)。对照组和实验组肝脏祖细胞STAT3蛋白表达水平相似(P=0.73)。对照组 p-STAT3蛋白第6、8、10、12、14天分别为0.22±0.11、0.18±0.06、0.13±0.05、0.13±0.07、0.13±0.05,实验组 p-STAT3第6、8、10、12、14天分别为0.22±0.08、0.17±0.05、0.15±0.05、0.11±0.07、0.06±0.02,都出现下调,但实验组更为明显(P<0.001)。结论 PI3K/AKT、STAT3传导通路可能是肝脏祖细胞的增殖阶段 HGF/c-Met的相关下游信号。
作者:臧金锋;袁寅;高军业;钱海鑫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血清内脂素(visfatin)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92例脑梗死患者,按照动脉内中膜(IMT)厚度和斑块回声特征分为三组,分别是无动脉粥样硬化组(正常组)24例、稳定型斑块组(稳定组)40例、不稳定型斑块组(不稳定组)28例。选择同时期门诊体检的3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分别测定四组患者的血清visfatin及Hcy水平,同时对各组进行美国国家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功能评定,分析血清visfatin及Hcy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正常、稳定、不稳定组血清visfatin 及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稳定组血清visfatin及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稳定组(均P<0.05)。 visfatin及Hcy水平与NIH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9、0.41, P<0.05)。结论 visfatin及Hcy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高水平的visfatin及Hcy与脑梗死发病有关。
作者:游明瑶;何珊;赵艳;蔡立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线粒体在不同的细胞中密度不同,在代谢活跃的细胞如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大量表达。氧化性损伤导致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已经成为衰老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之一〔1〕。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线粒体功能障碍与视网膜疾病之间存在联系。1线粒体是细胞功能和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器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腺苷三磷酸,控制细胞代谢和调节细胞凋亡,线粒体内膜和外膜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含有大量的镶嵌蛋白。线粒体基因组不稳定性是年龄相关性疾病的促成因素。由氧化性应激导致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MD)发病机制中起不可忽视的作用。视网膜神经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线粒体对氧化性损伤易感性表明线粒体在视网膜细胞抗氧化防御体系中是一个脆弱的环节〔2〕。
作者:颜世广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壮族患者EB病毒各年龄段EBNA1/IgA、EA/IgG及EA/IgA抗体的rA值和阳性率与年龄的关系。方法收集140例未经治疗的壮族鼻咽癌患者和280例健康人的血清,用ELISA检测EBNA1/IgA、 EA/IgG及EA/IgA抗体,分别计算各年龄段的抗体水平及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鼻咽癌患者各年龄段EBNA1/IgA、EA/IgA 及EA/IgG抗体rA 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50岁以后的年龄段病人与健康人EA/IgG、EA/IgA、EBNA1/IgA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壮族鼻咽癌患者EB病毒EBNA1/IgA、EA/IgA 及EA/IgG抗体水平存在年龄上的差异。在鼻咽癌的临床诊断和高危人群筛查中有必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界定不同的阳性临界值。
作者:李晓华;蒙以良;赵丽娟;漆光紫;黄承乐;黄钜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患者冠状动脉(CA)病变程度关系。方法选择该院心内科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84例CHD病患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将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并选择同期门诊体检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浆MMP-9和hs-CRP水平,并将各组MMP-9、hs-CRP水平及冠状动脉狭窄积分( Gensini积分系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AMI组和UAP组的MMP-9、hs-CRP及Gensini积分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 AMI组显著高于UAP组(P<0.05)。各组MMP-9水平和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hs-CRP水平和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MMP-9水平与 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668,0.823,0.726,均P<0.001)。结论 CHD患者MMP-9、hs-CRP水平与ACS发病有密切联系,可作预测CHD病患CA病变程度的指标,且能有效判断及预测急性心血管类事件的发生。
作者:于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褪黑素(MLT)对不同年龄小鼠脑组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DI)表达的影响,探讨MLT与年龄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B6C3F1小鼠分为4组,5.5个月(年轻组)20只,26个月(老年组)20只,其中年轻组和老年组各10只为各自的对照组(分别为YC组和OC组),10只为MLT处理组(分别为YM组和OM组)。 MLT处理组每天喂养含0.04 mg/kg MLT的基础饲料,对照组动物则仅喂养基础饲料,所有动物2.5个月后取脑组织检测 ERK和 PDI的活性变化。结果发现 ERK与 PDI的活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MLT增强ERK的表达(P<0.05),也提高PDI的活性(P<0.05),两者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MLT增强脑组织ERK与PDI的活性水平,减缓大脑的老化过程,对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杨凤真;王芳;周丽;黄利华;周军;李闻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无框架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治疗老年小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55例老年小脑出血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A组(后颅窝开颅术,27例)和B组(无框架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28例),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1、3 d的血肿清除率,术后1、7 d和1个月的血清生化指标( IL-6、NSE和hs-CRP),并随访术后2个月的生存及日常生活能力。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老年小脑出血手术疗效的因素。结果两组术后血肿清除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 组的手术时间短于 A 组(P<0.05),术后7 d的血清生化指标水平低于A组(P<0.05);截止术后2个月,A、B组分别有2例和1例死亡,存活率为92.6%和96.4%;B组存活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优于A组(χ2=10.54,P<0.05),ADL1比例高于A组,ADL3比例低于A组(P<0.05)。影响老年小脑出血手术疗效的因素为年龄、发病至手术时间、脑积水、环池受压和术式。结论无框架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治疗老年小脑出血的手术时间较短,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较优,且早期血清生化指标较好,对年龄较大、发病至手术时间较长及合并脑积水、环池受压者建议选用无框架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治疗。
作者:马献昆;李建华;田增民;尹峰;马轶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AICVD )早期诊断和溶栓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随着CT技术及设备的不断发展, CT灌注成像(CTP)联合血管成像(CTA)在判断脑血流、脑代谢方面较具有明显优势,还可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1〕。本文旨在探讨CTPI与CTA在AICVD中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月我院诊治的可疑脑梗死的老年患者54例。其中男26例,女28例,年龄61~72〔平均(66.2±5.9)〕岁。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结合CT、MRI的复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脑梗死( CI )组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组。入选条件:①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②均经头颅CT平扫、CTP以及头颈部CTA 检查,检查在发病6 h之内,且排除颅内出血病例。
作者:王松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胶质瘤IDH1基因变异对组织中抗原Ki-67及微血管密度( MVD)表达的影响及IDH1基因变异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机制。方法运用SP法分别进行Ki-67、CD34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胶质瘤IDH1变异组及未变异组抗原Ki-67标记指数( LI)及MVD计数。结果变异组Ki-67蛋白表达较未变异组降低(t=2.134,P=0.039),变异组与未变异组 Ki-67 LI分别为(14.44%±8.23%)和(21.19%±11.49%);变异组MVD较未变异组减低(t=2.328,P=0.025),其 MVD分别为31.11±13.47和40.54±12.11;低级别胶质瘤Ki-67及 MVD表达较高级别胶质瘤低(t=9.138,P<0.001;t=-8.369,P<0.001),低级别胶质瘤(WHO Ⅰ级、Ⅱ级)和高级别胶质瘤(WHO Ⅲ级、Ⅳ级)Ki-67表达分别是8.36%±2.84%和25.55%±7.53%,其MVD分别为23.94±8.03和45.54±8.19,两者表达随胶质瘤级别增高而增高。结论胶质瘤IDH1基因变异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有影响,IDH1基因变异影响肿瘤的能量代谢,而能量代谢受阻降低细胞的增殖活性,使大量细胞处于休眠期,导致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分裂缓慢,新生肿瘤血管数量减低,恶变和转移受到抑制,为IDH1基因变异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的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作者:王均;杨小朋;郑勇;王继超;魏文渊;洪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雄性SD大鼠建立肥胖模型,然后测定大鼠体脂、血脂以及脂代谢相关的激素和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肥胖组大鼠①体重增加(P<0.05)、体脂和体脂百分比升高(P<0.01);②血清甘油三酯(TG)(P<0.05)、总胆固醇(TC)(P<0.05)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0.05)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下降的趋势;③血清胰岛素(insulin)和瘦素(Leptin)均升高;④腓肠肌脂蛋白脂酶(LPL)活性下降(P<0.05)。结论①高脂饮食导致大鼠肥胖和血脂代谢紊乱;②肥胖、血脂代谢紊乱与胰岛素抵抗、瘦素抵抗以及骨骼肌LPL活性下降有关。
作者:邱烈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CHD)的疗效。方法选择 CHD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治疗组在使用曲美他嗪治疗的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83.63%)(P<0.05)。治疗组的血脂指标变化、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的治疗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王青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粗糠柴毒素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结扎雄性SD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0 min造成心肌缺血,剪断结扎线进行120 min再灌注,以此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组大鼠缺血处理前给予1μmol/L粗糠柴毒素处理,对照组予生理盐水处理。抽取血液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及肌酸激酶( CK-MB)活性。随后取出心脏并取样,将细胞裂解并离心,对提取物进行 Western 印迹测定,其中乙醛脱氢酶(ALDH)2磷酸化比例。结果实验组 LDH 活性(4079.6±88.3)U/L,对照组(5703.7±451.9)U/L。实验组 CK-MB 活性(3228.5±257.4)U/L,对照组(4433.4±319.9)U/L。实验组磷酸化ALDH2占总 ALDH2比例(0.340±0.032),对照组(0.101±0.037)。两组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粗糠柴毒素可显著提升缺血-再灌注心肌的 ALDH2磷酸化水平并降低血清 LDH和 CK-MB 水平,诱导心脏保护。 AL-DH2激活可能参与了粗糠柴毒素的心脏保护作用。
作者:李鸿博;郎小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在发病6h~1w内,由于脑梗死缺血的进展或组织坏死的加重而出现神经功能恶化的一类脑梗死。其在脑梗死病例中的发生率约为26%~43%〔1〕,致残率和致死率较一般的脑梗死高,病情呈现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也是脑血管病治疗的难点。目前脑梗死因存在多种分型〔2〕,如TOAST分型、OCSP分型、CT分型、CISS分型等。现就目前脑梗死分型与进展性脑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张江;王大力;李凤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核桃青皮提取物对Lewis肺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用0、1、2和4μg/L浓度核桃青皮提取物分别或联合顺铂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大鼠 Lewis肺癌细胞,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不同浓度核桃青皮提取物作用30 min、3、12、
作者:王爽;于洪泉;温娜;纪鹏艳;金宏;王玮瑶;曹志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阿尔茨海默病( AD)大鼠模型大脑海马CA1区及前额叶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其中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三组采用D-半乳糖( D-gal)腹腔注射和 A-β双侧海马注射联合造模,生理组仅用等体积生理盐水做相同的造模处理。造模完成后,西药、中药组每日分别用奥拉西坦溶液和逍遥散煎剂灌胃干预1次,连续28 d,用药体积均为0.5 ml/100 g(浓度分别为150 mg/ml、2 g/ml);生理组采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灌胃结束,四组大鼠分别以0.4 ml/100 g 10%水合氯醛麻醉液腹腔注射麻醉后,断头剥离海马 CA1区及前额叶,并迅速切成1 mm×1 mm×1 mm的小块,分组标记,放入装有4℃4%戊二醛固定液的小玻璃容器中,4℃保存、待检。结果模型组大鼠前额叶皮质(PFC)神经元可见大量线粒体肿胀、其嵴消失,粗面内质网扩张,核膜皱褶,微管、微丝排列紊乱、缠结;突触间隙明显变宽、突触后膜致密物(PSD)厚度明显变薄。中药组大鼠PFC神经元微量线粒体肿胀,少量粗面内质网扩张,微管、微丝排列较有序。与模型组大鼠比较,中药组大鼠 PFC 神经元突触间隙明显变窄,PSD厚度明显变厚。结论逍遥散能使AD模型大鼠突触间隙变窄,PSD厚度增加,增强突触传递效能,改善AD模型大鼠受损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赵唯贤;郭梅珍;王保伟;刘建涛;李高申;李宜培;刘俊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Met)对高脂诱导胰岛素抵抗(IR)大鼠空间认知、学习记忆及脑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养法制备IR大鼠模型,将6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et低剂量组和Met高剂量组(n=15)。除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外,其余3组均给予高脂饲料12 w。在IR诱导成功后,仅Met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00 mg· kg-1· d-1和200 mg· kg-1· d-1 Met连续灌胃4 w,其余两组均给予同等体积的蒸馏水。分析4组的外周胰岛素敏感性参数(体重、内脏脂肪、血浆总胆固醇、血糖、血浆胰岛素和 HOMA指数);采用 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空间认知功能;Y型电迷宫法检测学习和记忆行为;检测试剂盒检测脑组织中乳酸水平及 Na+-K+-ATPase活性。结果相比对照组,模型组的血浆总胆固醇、胰岛素、HOMA指数及脑部乳酸升高,登台潜伏期延长,学习次数增多,站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记忆次数及脑部 Na+-K+-AT-Pase活性减少(P<0.05);Met处理可改善高脂饮食诱导IR引起的以上异常指标,且高剂量Met的效果强于低剂量,除Met高剂量组的血浆胰岛素和HOMA指数外,其余仍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结论高脂饮食导致IR可影响空间认知、学习记忆功能及脑能量代谢,Met可改善以上功能,对IR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莫巍;钱国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基础上加用二肽基肽酶(DPP)-Ⅳ抑制剂较单纯胰岛素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是否更安全且有效。方法72例糖化血红蛋白(HbA1c)≥9.0%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联合组(n=48)和胰岛素组(n=24),在原预混胰岛素70/30治疗基础上联合组加服DPP-Ⅳ抑制剂利格列汀口服治疗,胰岛素组根据病情继续原预混胰岛素治疗或改为其他种类胰岛素进行单纯胰岛素治疗,观察治疗12 w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腰臀比(WHR)以及血压、血脂变化,比较两组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次数等其他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心、肝、肾功能皆正常,血、尿常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异常。联合组低血糖出现次数显著少于单纯胰岛素组(P<0.01),皆无严重低血糖发生。两组 FPG 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联合组2 h PG、HbA1c、血糖达标时间、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皆明显低于胰岛素组(P<0.05),WHR、平均胰岛素日用量皆较胰岛素组显著降低(P<0.01;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高于胰岛素组(P<0.01)。结论对老年T2DM患者在胰岛素治疗基础上加服 DPP-Ⅳ抑制剂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胰岛素治疗,胰岛素用量减少,中心性肥胖、血压和血脂改善,低血糖发生率降低。
作者:杜玉茗;宋利华;尚涛;杜建鹏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