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老年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的近远期疗效

陈黔;邱罗春;王大寿;潘奇;吴黔鸣;蔡封俊;段彬武;孟菲

关键词:椎间盘源性疼痛, 等离子射频消融, 臭氧
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老年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7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臭氧介入;对照组41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结果观察组总体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064, P=0.044)。术后1、3、6及12个月,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术后1、3、6及12个月,观察组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年累积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5.15%,5/33 vs 40.00%,12/30;Log-rankχ2=4.426,P=0.03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老年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的近期疗效显著,远期疗效稳定。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中晚期前列腺癌同期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的疗效

    目的:探讨老年中晚期前列腺癌同期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调强放疗加内分泌组(调强+内组)33例,采用6MV-X射线调强放疗,CTV 为2.23 Gy/次,1次/d,5次/w,总剂量DT 78 Gy。常规放疗组加内分泌组(常规+内组)32例。采用6MV-X射线照射,2 Gy/次。1次/d,5次/w,总剂量DT 70 Gy。两组均同步给予氟他胺0.25 g,3次/d口服。结果调强+内组:CR 11例(33.33%),PR 20例(60.61%),NC 2例(6.06%),总有效率93.94%;常规+内组:CR 6例(18.75%),PR 17例(53.13%),NC 9例(28.12%),总有效率71.88%。两组比较,调强+内组疗效明显高于常规+内组(P<0.05);常规+内组毒副反应明显高于调强+内组,且两组膀胱急性反应及直肠急性反应差异极显著(P<0.01);调强+内组3年生存率(87.9%)明显高于常规+内组(62.5%)(P<0.05)。常规+内组3年局部复发率(40.6%)明显高于调强+内组(9.1%)(P<0.01)。结论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老年中晚期前列腺癌近期疗效很好,毒副反应轻,能为老年患者耐受,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巩传凤;刘畅;王岚;于泳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粗糠柴毒素对SD大鼠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目的:研究粗糠柴毒素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结扎雄性SD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0 min造成心肌缺血,剪断结扎线进行120 min再灌注,以此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组大鼠缺血处理前给予1μmol/L粗糠柴毒素处理,对照组予生理盐水处理。抽取血液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及肌酸激酶( CK-MB)活性。随后取出心脏并取样,将细胞裂解并离心,对提取物进行 Western 印迹测定,其中乙醛脱氢酶(ALDH)2磷酸化比例。结果实验组 LDH 活性(4079.6±88.3)U/L,对照组(5703.7±451.9)U/L。实验组 CK-MB 活性(3228.5±257.4)U/L,对照组(4433.4±319.9)U/L。实验组磷酸化ALDH2占总 ALDH2比例(0.340±0.032),对照组(0.101±0.037)。两组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粗糠柴毒素可显著提升缺血-再灌注心肌的 ALDH2磷酸化水平并降低血清 LDH和 CK-MB 水平,诱导心脏保护。 AL-DH2激活可能参与了粗糠柴毒素的心脏保护作用。

    作者:李鸿博;郎小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西妥昔单抗联合塞来昔布对肺腺癌细胞KDR和AQP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联合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肺腺癌 A549细胞株凋亡和KDR、AQP1表达的影响。方法 A549细胞培养于RPMI-1640培养液中,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西妥昔单抗1 nmol/L组、塞来昔布25μmol/L组、西妥昔单抗1 nmol/L+塞来昔布25μmol/L组。药物干预细胞48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药物处理前后细胞侵袭力的变化。采用RT-PCR、Western印迹检测 KDR、AQP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西妥昔单抗和塞来昔布对A549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两制剂联合作用时抑制作用更强( P<0.01)。西妥昔单抗和塞来昔布均可诱导细胞凋亡,联合作用后细胞凋亡率更高(P<0.01);联合用药与单独用药相比,可使细胞发生明显的G1期阻滞(P<0.01),进一步下调了 KDR、AQP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和塞来昔布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可进一步抑制细胞的生长和迁移,下调了KDR、AQP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提示两药联合使用临床肺癌治疗可能具有很大的潜力。

    作者:陈明;刘凤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CYP3 A4倡1 G基因多态性对比索洛尔代谢及高血压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血压(EH)患者中CYP3A4倡1G基因多态性对比索洛尔药物代谢及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抽取20例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常规服用比索洛尔5 mg/d。40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进行CYP3A4倡1G基因多态性检测,分为快代谢型( CC型),中代谢型( CT型),慢代谢型( TT型),将三组进入药物基因靶向型治疗。应用HPLC-荧光色谱法方法测定比索洛尔的血药浓度及检测血压值及心率相关指标。对上述患者随访1年,观察受检患者左室重构指标,评价比索洛尔血药浓度与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对比药物基因导向治疗与常规组治疗前后的左室重构指标差异。结果相同剂量比索洛尔在CYP3A4倡1G基因导向治疗CT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血药浓度、心率、血压等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CYP3A4倡1G基因导向治疗组中,组内的血药浓度测定、平均心率、血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后基因导向治疗组左室重构指标较常规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的 CC型与CT型比较,左室重构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YP3A4倡1G基因多态性影响了高血压患者比索洛尔药物代谢浓度及后期的临床疗效。揭示抗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代谢及药物基因导向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作者:董天崴;杨军;王爽;王立波;张磊艺;张志国;雷力力;张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HGF/c-Met相关信号通路在大鼠肝脏祖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HGF/c-Met相关信号通路PI3K/AKT和STAT3在大鼠肝脏祖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选择 Wistar大鼠,以 CD90.1为标志物,通过免疫磁珠法分离正常肝脏内的祖细胞。对肝脏祖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实验组培养液中加入 Su11274,通过 Western 印迹观察 PI3K/AKT和STAT3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肝脏祖细胞PI3K、AKT蛋白表达无差异(P=0.65,P=0.73)。实验组p-PI3K蛋白第10、12、14天分别为1.36±0.14、1.28±0.15、1.14±0.14;p-AKT蛋白第10、12、14天分别为0.36±0.11、0.31±0.09、0.22±0.11,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P=0.033,P=0.014)。对照组和实验组肝脏祖细胞STAT3蛋白表达水平相似(P=0.73)。对照组 p-STAT3蛋白第6、8、10、12、14天分别为0.22±0.11、0.18±0.06、0.13±0.05、0.13±0.07、0.13±0.05,实验组 p-STAT3第6、8、10、12、14天分别为0.22±0.08、0.17±0.05、0.15±0.05、0.11±0.07、0.06±0.02,都出现下调,但实验组更为明显(P<0.001)。结论 PI3K/AKT、STAT3传导通路可能是肝脏祖细胞的增殖阶段 HGF/c-Met的相关下游信号。

    作者:臧金锋;袁寅;高军业;钱海鑫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本刊启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评为第二届北方期刊优秀期刊,吉林省双十佳期刊,以国家重大课题和省部级课题研究成果为主要报道内容的基础研究栏目被评为吉林省学术期刊名栏,被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列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北大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列为中文核心期刊,并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及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超星数字图书馆收录及列为统计源期刊,并被《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学分册》、《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分册》、《中国生物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检索性期刊摘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症相关蛋白-3、转移抑制基因23和磷酸酯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在胶质瘤术后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脊髓小脑共济失调兆(Ataxin)-3、转移抑制基因(nm23)和磷酸酯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89例胶质瘤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70例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检测两组Ataxin-3、nm23和 PTEN的表达。结果观察组Ataxin-3、nm23和PTEN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taxin-3、nm23和PTEN的表达与肿瘤的体积、有无坏死及分级密切相关。观察组Ataxin-3、nm23和PTEN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胶质瘤中Ataxin-3、nm23和PTEN均低表达,三者起到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联合检测Ataxin-3、nm23和PTEN的表达可能是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老年人医院常用抗菌药物说明书用药表述的调查

    目的:探讨医院常用抗菌药物说明书中老年人用药项目的表述情况。方法搜集医院常用抗菌药物说明书125份,其中注射抗菌药物说明书60份,口服抗菌药物说明书65份(胶囊说明书20份、冲剂说明书13份、片剂说明书32份)。对说明书中抗菌药物种类、药物剂型、老年人用药描述项目及厂家等方面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5份医院常用抗菌药物说明书中,16份(12.8%)标注了老年人用法用量,55份(44.0%)标注了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18份(14.4%)标注老年人药动学;注射剂和口服药标注老年人用法用量分别为0.0%和24.6%,标注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分别为48.3%和40.0%,标注老年人药动学的分别有5.0%和23.1%,注射剂与口服药在标注老年人用法用量和药动学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标注老年人用法用量的百分比高为氟喹诺酮类(26.7%);标注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的百分比高为氨基糖苷类和糖肽类,百分比均为100.0%;在标注老年人药动学的百分比高为糖肽类(100.0%);国外抗菌药物说明书在老年人用法用量、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及老年人药动学上的标注百分比均高于国内抗菌药物说明书( P<0.05)。结论医院常用抗菌药物说明书中老年人用药项目表述存在不详尽、缺失等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抗菌药物说明书的监管,同时临床上应重视老年人用药情况,引导老年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张晓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西砒氯铵与聚维碘酮对小鼠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聚维碘酮与西砒氯铵对小鼠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小鼠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45只小鼠分为西砒氯铵组、聚维碘酮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分别给予西砒氯铵含漱液、聚维碘酮溶液和生理盐水。比较三组小鼠口腔黏膜萎缩、红斑评分、菌落数及镜检阳性率的差异。结果西砒氯铵组小鼠口腔黏膜萎缩和红斑评分由0 d时(2.42±0.80)和(2.78±0.94)降低到12 d的(0.63±0.24)和(0.95±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7 d和12 d 时黏膜萎缩评分低于聚维碘酮组和对照组(P<0.05)。西砒氯铵组小鼠口腔真菌培养菌落数由0 d时(6.53±1.58)cfu/ml降低到12 d的(0.81±0.43)cf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7 d和12 d 时菌落数低于聚维碘酮组和对照组( P<0.05)。西砒氯铵组小鼠口腔真菌镜检阳性率由100%降低到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在7 d和12 d时,西砒氯铵组和聚维碘酮组真菌镜检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与聚维碘酮比较,西砒氯铵含漱液对小鼠口腔念珠菌感染引起的黏膜萎缩、红斑等症状的缓解效果更好,清除真菌的作用更强,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作者:周芳;李子夏;梁斌;左艳萍;郭娜;王丹杨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环孢素A肾毒性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对慢性环孢素A ( CsA)肾毒性致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大鼠分为四组:对照组:给予橄榄油(1 mg· kg-1· d-1皮下注射);对照组+EPO (100 U/kg,3次/w腹腔注射);CsA毒性组:给予CsA (15 mg· kg-1· d-1皮下注射);CsA+EPO。检测各组大鼠的体重、肾功能、收缩期血压、血色素水平;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和细胞凋亡分别以三色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利用RNA原位杂交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基因h3(βig-h3)、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sA毒性组体重下降、肾功能低下、贫血,伴有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和大量TUNEL阳性细胞。在分子水平上,CsA肾毒性组βig-h3 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凋亡基因Fas和Bax表达上调,而Bcl-2蛋白表达减少。 EPO治疗均使上述指标逆转(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与βig-h3蛋白表达(r=0.835, P<0.001)和TUNEL阳性细胞数呈正向相关(r=0.698,P<0.001)。结论在慢性CsA肾毒性中,EPO 抑制细胞凋亡具有抗纤维化的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崔镇花;朴尚国;金英顺;邹洪斌;苗里宁;金华;李灿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当归对正常大鼠痛觉调节活动的影响

    目的:研究当归水煮液在正常大鼠痛觉调节活动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浓度为6、24和96 mg/ml 的当归水煮液大鼠灌胃,利用热板和压板测痛仪分别记录正常大鼠60 min内7个时间点的后爪缩爪反应潜伏期(HWL),观察当归对大鼠痛觉调节活动的影响。结果与灌生理盐水的正常大鼠(对照组)比较,6 mg/ml当归水煮液组左爪热板HWL有显著差异(P<0.01),右爪热板HWL差异极其显著(P<0.001),而左、右爪压板HWL差异均极其显著( P<0.001);24和96 mg/ml的当归水煮液组,不论是左、右爪热板,还是左、右爪压板HWL均具有显著差异( P均<0.001),表明当归水煮液对大鼠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结论当归水煮液对正常大鼠的痛觉具有调节作用。

    作者:张镜宇;王宏;王学斌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MRI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MRI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关节镜检查或临床证实的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低场强MRI情况。结果40例病例在X线平片正侧位上均未见异常,而 MRI检查均呈现 TlW1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在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上病灶与正常骨组织的对比度更高,显示出不同部位隐匿性骨折的病变部位、范围及形态,其中隐性皮质下骨折28例,隐性骨软骨骨折9例,隐性骨皮质骨折3例。结论 MRI能敏感显示创伤性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病变特点及严重程度,诊断准确,同时能发现膝关节韧带、肌腱及软骨的损伤,为首选检查手段。

    作者:王亮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DNA甲基化与人类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T2DM)是多种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在T2DM及其并发症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发现,环境因素(如饮食)改变是引起T2DM发病的重要原因。环境因素可以直接影响基因的表型,而表观遗传学机制是疾病发生过程中介导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之间相关性的分子桥梁。目前,对糖尿病表观遗传学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DNA 甲基化的研究正如火如荼进行,主要是在全基因组扫描与糖尿病相关的DNA甲基化改变,或者是利用特异性引物检测某个已知功能的糖尿病相关基因的DNA甲基化改变。在糖尿病研究中,尽管实验动物基因与人类基因具有同源性,但是由于实验动物与人类的生活环境、基因功能、代谢及生物学特性等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因此实验动物的研究结论并不能完全代表人类糖尿病的特征。本文对近来研究得知的与人类T2DM相关的DNA甲基化改变及其位点的功能以及代谢记忆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张思佳;乔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老年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的近远期疗效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老年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7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臭氧介入;对照组41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结果观察组总体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064, P=0.044)。术后1、3、6及12个月,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术后1、3、6及12个月,观察组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年累积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5.15%,5/33 vs 40.00%,12/30;Log-rankχ2=4.426,P=0.03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老年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的近期疗效显著,远期疗效稳定。

    作者:陈黔;邱罗春;王大寿;潘奇;吴黔鸣;蔡封俊;段彬武;孟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CT灌注成像联合血管成像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AICVD )早期诊断和溶栓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随着CT技术及设备的不断发展, CT灌注成像(CTP)联合血管成像(CTA)在判断脑血流、脑代谢方面较具有明显优势,还可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1〕。本文旨在探讨CTPI与CTA在AICVD中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月我院诊治的可疑脑梗死的老年患者54例。其中男26例,女28例,年龄61~72〔平均(66.2±5.9)〕岁。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结合CT、MRI的复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脑梗死( CI )组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组。入选条件:①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②均经头颅CT平扫、CTP以及头颈部CTA 检查,检查在发病6 h之内,且排除颅内出血病例。

    作者:王松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糖尿病患者乳腺癌根治术术中输注复方醋酸林格液对血糖和电解质的影响

    目的:研究复方醋酸林格氏液(勃脉力A)对糖尿病(DM)以及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血糖和电解质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从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所收治乳腺癌合并DM,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术中应用勃脉力A,对照组应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 SLRI)。手术前观察组应用勃脉力A(500 ml,产于天津的百特公司),剂量为8 ml/kg,于30 min内输完。对照组采用SLRI (500 ml,产于上海的百特公司),剂量为8 ml/kg,于30 min内输完。术中两组分别补液勃脉力A及SLRI,输注速度是10 ml· kg-1· h-1。对比两组手术情况,以及手术前后血糖、Na+、K+、Ca2+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在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输液量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后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手术前(均 P<0.05)。但观察组手术后血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手术后Ca2+水平显著低于手术前及对照组手术后(均P<0.05)。观察组手术后Na+水平和 K+水平分别与手术前以及对照组手术后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勃脉力A更适用于DM乳腺癌根治术病患,安全性好,且临床效果良好,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荐。

    作者:李星宇;陈惠;刘艳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雄性SD大鼠建立肥胖模型,然后测定大鼠体脂、血脂以及脂代谢相关的激素和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肥胖组大鼠①体重增加(P<0.05)、体脂和体脂百分比升高(P<0.01);②血清甘油三酯(TG)(P<0.05)、总胆固醇(TC)(P<0.05)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0.05)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下降的趋势;③血清胰岛素(insulin)和瘦素(Leptin)均升高;④腓肠肌脂蛋白脂酶(LPL)活性下降(P<0.05)。结论①高脂饮食导致大鼠肥胖和血脂代谢紊乱;②肥胖、血脂代谢紊乱与胰岛素抵抗、瘦素抵抗以及骨骼肌LPL活性下降有关。

    作者:邱烈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老年关怀护理的研究进展

    随着老龄化的发展〔1〕,大大增加了卫生服务的要求,使老年护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而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2〕,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在接受技术治疗的同时,老年关怀护理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护理学者的关注。本文就老年关怀护理现状做一综述,以期为关怀护理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作者:黄卫东;赵慧玲;胡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清内脂素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研究血清内脂素(visfatin)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92例脑梗死患者,按照动脉内中膜(IMT)厚度和斑块回声特征分为三组,分别是无动脉粥样硬化组(正常组)24例、稳定型斑块组(稳定组)40例、不稳定型斑块组(不稳定组)28例。选择同时期门诊体检的3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分别测定四组患者的血清visfatin及Hcy水平,同时对各组进行美国国家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功能评定,分析血清visfatin及Hcy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正常、稳定、不稳定组血清visfatin 及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稳定组血清visfatin及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稳定组(均P<0.05)。 visfatin及Hcy水平与NIH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9、0.41, P<0.05)。结论 visfatin及Hcy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高水平的visfatin及Hcy与脑梗死发病有关。

    作者:游明瑶;何珊;赵艳;蔡立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