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后植入硬性人工晶状体的疗效

金杰;毛梦佳

关键词:超声乳化术, 硬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透明角膜切口, 视力, 散光
摘要:随着超声乳化技术的发展与新的人工晶状体不断推出,白内障手术切口不断缩小,手术源性散光也不断减小。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植入折叠人工晶状体已成为常规手术方法。我国地域辽阔,贫困白内障患者众多,因经济条件限制很多贫困白内障患者只能选择硬性人工晶状体,以往为了减轻术后散光和防止切口渗漏多采用巩膜隧道切口,只有植入折叠人工晶状体才采用透明角膜切口。笔者因长期从事扶贫手术,为了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步骤,尝试采用近角膜缘透明角膜切口植入硬性后房人工晶状体,积累了一定经验。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施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后植入人工晶状体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82例97眼。以上病例术眼均无其他疾病并存,且术前角膜散光在1.50 D以下。其中硬性人工晶状体组44例52眼,平均年龄(70.86±8.25)岁;软性人工晶状体组38例45眼,平均年龄(69.1±9.52)岁。两组患者术前视力LP~0.4。核硬度为Ⅱ~Ⅴ级。术前角膜散光:硬性人工晶状体组平均为(0.9230±0.4605) D,软性人工晶状体组平均为(1.0222±0.3762) D,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t=1.1503,P>0.05)。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延边地区中老年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特点

    目的:探讨延边地区中老年人群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情况及不同性别、不同民族及年龄段其感染特点。方法采用14 C-尿素呼气试验( C-UST)对660例中老年体检者进行检测HP。其检测值<100 dpm(衰变/nan)为阴性,≥100 dpm为阳性。排除受检者中1个月内使用过抗生素-铋制剂,质子泵抑制剂及其他HP敏感性药物。结果(1)体检者660例中HP感染277例(41.9%)。(2)体检者中男性HP感染率为45.4%,女性为39.7%,差异显著(P<0.05)。(3)不同年龄段HP感染情况比较,50~59岁人群的感染率明显比60岁以上人群高(P<0.05)。(4)朝、汉族不同民族间比较HP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朝鲜族女性HP感染率为39.2%,男47.9%,差异显著(P<0.05)。(5)上消化道症状及胃十二指肠疾病病史者明显高于无上消化道症状及胃十二指肠疾病病史者(P<0.001)。(6)在不同生活习惯对HP感染率进行比较时有吸烟史者较无吸烟史者的HP感染率高( P<0.05),有饮酒史者较无饮酒史者HP感染率高( P<0.001)。结论通过对 HP 的准确检测指导临床治疗,针对其病因进行有效地治疗,大力推广将HP抗体检测列入健康体检项目之中十分必要。

    作者:崔文豪;李成浩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国老年残疾人现状与长期照护制度探索

    对照1987年和2006年2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残疾人由2051万上升到4416万,增加了2365万,占全国残疾人新增总量的75.5%〔1〕;老年残疾人占残疾人总数的比例从39.7%上升到53.24%〔2〕;老年残疾人占老年人总数的比例由21.93%〔3〕上升到24.43%〔4〕,老年残疾率是总人口残疾率的3.85倍〔5〕。残疾人相关研究大多局限于教育、就业、体育、康复等领域,重点关注残疾人的教育公平、社会参与、康复训练等内容,缺乏对老年残疾人群的关注。李荣时〔3〕利用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数据,总结出当时老年残疾人口的5个基本特点。丁志宏〔6〕通过对2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对比,对我国老年残疾人的人口学特征、残疾状况、社会经济特征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归纳出老年残疾人口的现状和一般特点。郁贝红等〔7〕通过一项2007年在福州市进行的1655份的问卷调查对老年残疾人的致残比率、残疾类别、致残原因等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了预防老年致残的若干建议。杜鹏等〔5〕重点分析了老年残疾人口的现状与康复需求,认为康复需求存在性别、年龄和残疾类别的差异,且大部分需求未获满足。姚远〔8〕、刘梦琴〔9〕、黄润龙等〔10〕则分别利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获得的北京、广东、江苏3省市数据具体分析了老年残疾人口状况。张金锋等〔11〕则对中国老年残疾人口的异质性进行了分析,其后追随冯朝柱〔12〕的视角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对老年残疾女性的现状与救助机制进行探讨〔13〕。许琳〔14〕和陈昫〔15〕对老年残疾人居家养老服务进行了分析,呼吁建立专门针对老年残疾人的服务照顾体系。目前研究成果主要是对老年残疾人的总体状况进行定量研究,缺乏细致分析;而在政策建议方面,大多着眼于宏观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方面,缺乏针对性。

    作者:赵建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黄芪多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在黄芪多糖的诱导下向神经样细胞分化。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成功培养BMSCs,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4、CD45表达并对细胞进行鉴定。按照诱导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化学方法诱导组、黄芪多糖组。于诱导后第3、5、7天分别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免疫组织荧光检测神经微管蛋白-βⅢ(Tuj1)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形态学观察:黄芪多糖组诱导BMSCs 12 h后出现形态学变化,逐步形成典型的神经样细胞;化学诱导组在加入诱导剂后细胞有突起伸出,并随诱导时间变化而增多,3 d 可见到一些细胞漂浮脱壁,随时间延长死亡细胞逐渐增多。对照组无典型的神经样细胞形态。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Tuj1阳性表达,逐步形成典型的神经样细胞;GFAP阴性对照组未发现阳性细胞。结论黄芪多糖成功诱导大鼠BMSCs向神经样细胞分化。

    作者:侯阳;李福智;左中夫;刘学政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核桃青皮提取物联合顺铂对Lewis肺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核桃青皮提取物对Lewis肺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用0、1、2和4μg/L浓度核桃青皮提取物分别或联合顺铂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大鼠 Lewis肺癌细胞,采用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不同浓度核桃青皮提取物作用30 min、3、12、

    作者:王爽;于洪泉;温娜;纪鹏艳;金宏;王玮瑶;曹志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老年关怀护理的研究进展

    随着老龄化的发展〔1〕,大大增加了卫生服务的要求,使老年护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而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2〕,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在接受技术治疗的同时,老年关怀护理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护理学者的关注。本文就老年关怀护理现状做一综述,以期为关怀护理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作者:黄卫东;赵慧玲;胡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不同时间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大脑Bcl-2和Caspase-3表达的变化

    目的:观察不同缺血时间所引起的再灌注损伤小鼠脑神经细胞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健康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均分为五组,假手术组:仅行手术,不实施脑缺血;I/RⅠ组:缺血30 min,再灌注1 h;I/RⅡ组:缺血60 min,再灌注1 h;I/RⅢ组:缺血90 min,再灌注1 h;I/RⅣ组:缺血120 min,再灌注1 h;取小鼠脑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SP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在一定缺血时间范围内,Bcl-2随缺血时间的延长而表达增加,其中I/RⅡ组Bcl-2的平均光密度(MOD)值分别与假手术组和I/RⅠ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缺血时间进一步延长, I/RⅢ组和I/RⅣ组Bcl-2表达逐渐减少,分别与I/RⅡ组Bcl-2的MOD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Caspase-3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而表达不断增加,I/RⅠ组、I/RⅡ组和I/RⅢ组Caspase-3的MOD值分别与假手术组比较,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缺血时间过久,I/RⅣ组Caspase-3表达减弱,与I/RⅢ组Caspase-3的MOD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在缺血早期受损神经元内, Bcl-2和 Caspase-3表达均上调且Caspase-3占优势,但随着缺血时间的进一步延长,Bcl-2表达显著减少,为临床上早期使用Caspase 抑制剂和Bcl-2激动剂治疗急性脑缺血性疾病提供实验室依据。

    作者:崔芳芹;杨卫东;陈前芬;赵云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膝关节韧带前交叉重建经关节镜予以Intrafix、Endobutton及Rigidfix法治疗老年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是膝关节外伤的易发部位,且受损后会继发半月板和关节软骨的损伤,以至于膝关节稳定性失常、关节功能异常,严重时还会导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ACL受损后宜采用修复重建术,单纯的保守治疗法效果较差。但是受损ACL 被修复重建时,对移植的肌腱实施牢靠的固定是重建的关键,固定方法有多种,如采用Intrafix、Endobutton 以及Rigidfix 系统等,且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1〕。为探索佳的重建固定方案,提高对患者膝关节的治疗效果,现针对ACL重建经关节镜予以Intrafix、Endobutton 及Rigidfix 法治疗老年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

    作者:陈孙裕;李坚;肖展豪;潘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雄性SD大鼠建立肥胖模型,然后测定大鼠体脂、血脂以及脂代谢相关的激素和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肥胖组大鼠①体重增加(P<0.05)、体脂和体脂百分比升高(P<0.01);②血清甘油三酯(TG)(P<0.05)、总胆固醇(TC)(P<0.05)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0.05)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下降的趋势;③血清胰岛素(insulin)和瘦素(Leptin)均升高;④腓肠肌脂蛋白脂酶(LPL)活性下降(P<0.05)。结论①高脂饮食导致大鼠肥胖和血脂代谢紊乱;②肥胖、血脂代谢紊乱与胰岛素抵抗、瘦素抵抗以及骨骼肌LPL活性下降有关。

    作者:邱烈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逍遥散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CA1区及前额叶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阿尔茨海默病( AD)大鼠模型大脑海马CA1区及前额叶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其中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三组采用D-半乳糖( D-gal)腹腔注射和 A-β双侧海马注射联合造模,生理组仅用等体积生理盐水做相同的造模处理。造模完成后,西药、中药组每日分别用奥拉西坦溶液和逍遥散煎剂灌胃干预1次,连续28 d,用药体积均为0.5 ml/100 g(浓度分别为150 mg/ml、2 g/ml);生理组采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灌胃结束,四组大鼠分别以0.4 ml/100 g 10%水合氯醛麻醉液腹腔注射麻醉后,断头剥离海马 CA1区及前额叶,并迅速切成1 mm×1 mm×1 mm的小块,分组标记,放入装有4℃4%戊二醛固定液的小玻璃容器中,4℃保存、待检。结果模型组大鼠前额叶皮质(PFC)神经元可见大量线粒体肿胀、其嵴消失,粗面内质网扩张,核膜皱褶,微管、微丝排列紊乱、缠结;突触间隙明显变宽、突触后膜致密物(PSD)厚度明显变薄。中药组大鼠PFC神经元微量线粒体肿胀,少量粗面内质网扩张,微管、微丝排列较有序。与模型组大鼠比较,中药组大鼠 PFC 神经元突触间隙明显变窄,PSD厚度明显变厚。结论逍遥散能使AD模型大鼠突触间隙变窄,PSD厚度增加,增强突触传递效能,改善AD模型大鼠受损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赵唯贤;郭梅珍;王保伟;刘建涛;李高申;李宜培;刘俊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Oct4和Wnt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Oct4和Wnt1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食管鳞癌标本及24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Oct4和Wnt1的表达,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Oct4和 Wnt1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Oct4和Wnt1在低分化组的表达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且Wnt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Oct4和Wnt1表达呈正相关(r=0.383,P=0.002)。结论 Oct4和 Wnt1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有望成为食管癌生物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李秀娟;金春亭;范婕;李玉珍;李海军;刘军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脑缺血损伤中Notch信号通路活性的非配体依赖性改变及其作用

    目的:观察脑缺血损伤Notch信号转导通路的非配体依赖性活性变化及其对缺血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神经元样 PC12细胞氧糖剥夺(OGD)模型模拟脑缺血损伤。 OGD 12 h行Notch1-siRNA,实时PCR技术检测Notch1 mRNA表达,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Notch1、Notch1胞内段NICD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Notch1-siRNA对缺血损伤细胞凋亡率。结果 OGD组Notch1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OGD+Notch1-siRNA组较OGD组显著降低(P<0.05);OGD组Notch1及NICD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OGD+Notch1-siRNA 组较 OGD组显著降低(P<0.05);OGD+Notch1-siRNA组细胞凋亡率较OGD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缺血性脑损伤可诱导非配体依赖性的Notch1信号转导通路活化,其可能在脑缺血特定时程发挥抗凋亡脑保护作用。

    作者:莽靖;王姣琦;刘洪雨;李宗树;杨乐;胥桂华;何金婷;徐忠信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环孢素A肾毒性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对慢性环孢素A ( CsA)肾毒性致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大鼠分为四组:对照组:给予橄榄油(1 mg· kg-1· d-1皮下注射);对照组+EPO (100 U/kg,3次/w腹腔注射);CsA毒性组:给予CsA (15 mg· kg-1· d-1皮下注射);CsA+EPO。检测各组大鼠的体重、肾功能、收缩期血压、血色素水平;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和细胞凋亡分别以三色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利用RNA原位杂交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基因h3(βig-h3)、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sA毒性组体重下降、肾功能低下、贫血,伴有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和大量TUNEL阳性细胞。在分子水平上,CsA肾毒性组βig-h3 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凋亡基因Fas和Bax表达上调,而Bcl-2蛋白表达减少。 EPO治疗均使上述指标逆转(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与βig-h3蛋白表达(r=0.835, P<0.001)和TUNEL阳性细胞数呈正向相关(r=0.698,P<0.001)。结论在慢性CsA肾毒性中,EPO 抑制细胞凋亡具有抗纤维化的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崔镇花;朴尚国;金英顺;邹洪斌;苗里宁;金华;李灿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糖控制对高血糖危象患者外周血MCP-1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糖控制对高血糖危象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对54例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以及非酮症高血糖高渗( NKH)患者的MCP-1进行检测,并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高血糖危象患者MC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后,患者MCP-1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相关分析提示 MCP-1水平与空腹血糖(FPG)、2 h餐后血糖(2 h 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有明显的正相关。结论对高血糖危象患者积极进行血糖控制,能够有效降低MCP-1水平。

    作者:周洪;江峰锦;徐荣;邓飞;颜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壮族鼻咽癌患者EB病毒抗体与年龄的关系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壮族患者EB病毒各年龄段EBNA1/IgA、EA/IgG及EA/IgA抗体的rA值和阳性率与年龄的关系。方法收集140例未经治疗的壮族鼻咽癌患者和280例健康人的血清,用ELISA检测EBNA1/IgA、 EA/IgG及EA/IgA抗体,分别计算各年龄段的抗体水平及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鼻咽癌患者各年龄段EBNA1/IgA、EA/IgA 及EA/IgG抗体rA 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50岁以后的年龄段病人与健康人EA/IgG、EA/IgA、EBNA1/IgA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壮族鼻咽癌患者EB病毒EBNA1/IgA、EA/IgA 及EA/IgG抗体水平存在年龄上的差异。在鼻咽癌的临床诊断和高危人群筛查中有必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界定不同的阳性临界值。

    作者:李晓华;蒙以良;赵丽娟;漆光紫;黄承乐;黄钜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RAGE阻断剂FPS-ZM1对糖基化终末产物所致大鼠脑部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探讨RAGE受体特异性阻断剂FPS-ZM1对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s)所致大鼠脑部炎症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生理盐水组( NC组) FPS-ZM1对照组、AGEs组和FPS-ZM1组,采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向AGEs组及FPS-ZM1组大鼠两侧海马注射AGEs 5μl,以制造动物损伤模型,用同样方法向 NC组及 FPS-ZM1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以制造模型对照;造模前1 w以1 mg · kg-1· d-1 FPS-ZM1向FPS-ZM1组和FPS-ZM1对照组大鼠进行腹腔注射,并连续4 w给药,AGEs组、NC组则同时注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造模3 w后对各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逃逸潜伏期( EL);用 Elisa 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 Aβ1~40, Aβ1~42的水平;用 Western 印迹检测各组大鼠RAGE,p-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α蛋白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TNF-α蛋白的表达强度。结果 AGEs组与其他各组相比,EL显著延长(P<0.01),且 Aβ1~40、Aβ1~42浓度均显著升高(P<0.01);同时 AGEs 组 RAGE、p-NF-κB 和 TNF-α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FPS-ZM1干预后上述各指标均明显低于AGEs组。结论 FPS-ZM1作为RAGE受体特异性阻断剂,能作用中枢系统减少Aβ1~40,生成从而提高AGEs脑损伤大鼠的智能,并通过抑制脑组织 p-NF-κB上调,减轻脑AGEs损伤引起的炎性反应。该药因能透过血脑屏障有望成为抑制阿尔茨海默样病变的有效措施。

    作者:孙梦晗;洪艳;候训尧;马莹娟;申超;罗鼎真;刘雪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单羧酸转运蛋白1、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病理级别之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单羧酸转运蛋白(MCT)1、2在人不同病理级别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增殖、生长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人不同病理级别乳腺IDC标本37例,以肿瘤周围相对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运用苏木素-伊红( HE)染色作病理诊断分级,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并用Western印迹方法观察MCT 1、2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MCT 1、2在乳腺IDC中均有高表达;其表达量随病理级别的升高逐渐增强。结论 MCT 1、2在乳腺IDC组织中表达增强,其强度变化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李倩;何笑冬;舒小镭;文军;李少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进展性脑梗死与脑梗死分型的相关性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在发病6h~1w内,由于脑梗死缺血的进展或组织坏死的加重而出现神经功能恶化的一类脑梗死。其在脑梗死病例中的发生率约为26%~43%〔1〕,致残率和致死率较一般的脑梗死高,病情呈现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也是脑血管病治疗的难点。目前脑梗死因存在多种分型〔2〕,如TOAST分型、OCSP分型、CT分型、CISS分型等。现就目前脑梗死分型与进展性脑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张江;王大力;李凤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N-乙酰半胱氨酸对人离体嗜中性粒细胞细胞内活性氧和TLR4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 NAC)对脂多糖诱导的人嗜中性白细胞产生活性氧( ROS)和 MyD88磷酸化的有影响。方法用密度梯度法分离正常健康人外周静脉血的嗜中性粒细胞。分离的人嗜中性粒细胞(1×106)分别用脂多糖(1μg/ml)和(或)不同浓度的 NAC (50,100,150,200μmol/L)孵育10 min;用流式细胞仪方法测定细胞内氧自由基;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嗜中性粒细胞MyD88磷酸化的水平。结果NAC呈剂量依赖性抑制LPS诱导的人嗜中性白细胞ROS的产生(y=-0.355x+96.96;R2=0.9776)。浓度为100μmol/L时,可明显抑制 ROS的产生可达到(55.0±6.5)%(P<0.01),在浓度为150和200μmol/L时,分别可达到(42.1±9.7)%和(30.2±13.3)%(P均<0.01)。 NAC呈剂量依赖性抑制LPS诱导的人嗜中性粒细胞MyD88的磷酸化。而且NAC也呈剂量依赖性抑制MyD88的磷酸化,与抑制ROS相平行。结论抗氧化剂NAC可以通过抑制人嗜中性粒细胞TLR4的表达,抑制细胞内ROS的产生,可能与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有关。

    作者:王春雷;吕飞;张烨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MRI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MRI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关节镜检查或临床证实的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低场强MRI情况。结果40例病例在X线平片正侧位上均未见异常,而 MRI检查均呈现 TlW1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在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上病灶与正常骨组织的对比度更高,显示出不同部位隐匿性骨折的病变部位、范围及形态,其中隐性皮质下骨折28例,隐性骨软骨骨折9例,隐性骨皮质骨折3例。结论 MRI能敏感显示创伤性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病变特点及严重程度,诊断准确,同时能发现膝关节韧带、肌腱及软骨的损伤,为首选检查手段。

    作者:王亮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帕金森病小鼠黑质纹状体小胶质细胞活化表达的炎性因子与多巴胺含量的关系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 PD)模型小鼠中活化的小胶质细胞( MG)诱导表达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介素( IL)-1β、前列腺素 E2(PGE2)及一氧化氮(NO)与黑质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关系。方法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20只,腹腔注射百草枯;对照组20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小鼠行为活动。分别于腹腔注药后3、6w处死小鼠,高效液相法测定小鼠黑质纹状体多巴胺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黑质部位MG胞数、TNF-α、IL-1β、PGE2及NO表达。结果腹腔注药后3 w和6 w模型组小鼠脑内多巴胺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6 w后模型组小鼠黑质致密部MG较对照组明显增加,TNF-α及IL-1β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3 w和6 w后模型组与对照组PGE2及NO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MG增生、活化及其表达的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是导致PD发病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蓉;欧阳敏;张萍;王琼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