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OD、MDA的影响

程冉冉;李焰;周燕;贾力品;刘凤丽

关键词:丁苯酞,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丙二醛( MDA)
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胶囊及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组和实验组,各40例,分别于发病后1 d、7 d及14 d测定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的浓度,并于入院1 d和14 d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均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DA浓度、升高 SOD活力,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MDA浓度、升高其 SOD活力,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者有协同治疗效果。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糖代谢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理社会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治疗、康复的全过程起重要作用〔1〕。糖尿病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障碍和异常情绪,如焦虑、恐惧、抑郁等。这些不良心理因素可促发或加重糖尿病病情,反过来又加重心理障碍,致恶性循环〔2〕。本研究分析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心理干预对情绪、糖代谢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伟;胡宝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老年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术后组织Survivin、Ataxin-3和PTEN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老年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术后组织中 Survivin、Ataxin-3和 PTEN 的表达,探讨三者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意义。方法110例老年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术后组织及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老年基底细胞乳头状瘤患者术后组织7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Survivin、Ataxin-3和PTEN 的表达。结果观察组Survivin 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taxin-3和PTEN 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Survivin、Ataxin-3和PTEN 的表达与肿瘤的大直径、Ki67增殖指数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观察组Survivin 和Ataxin-3、Survivin 和PTEN 的表达具有负相关性,Ataxin-3和PTEN 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老年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术后组织Survivin、Ataxin-3和PTEN 异常表达且具有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

    作者:刘扬;刘荔萍;刘爱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老年子宫内膜样癌患者术后组织神经纤毛蛋白1、2和锌指E-盒结合同源异形盒-1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对老年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癌组织中神经纤毛蛋白(NRP)1、2和转录因子锌指E-盒结合同源异形盒(ZEB)-1的表达,探讨三者关系及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别。方法收集145例老年子宫内膜样癌患者手术后存留的蜡块及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收集90例子宫平滑肌瘤行子宫全切术后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RP1、2和ZEB-1表达。结果研究组NRP1、2和ZEB-1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1),研究组NRP1、2和ZEB-1表达均与肿瘤TNM 分期、浸润深度、脉管累犯和 Ki67指数密切相关。 NRP1、2和ZEB-1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老年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癌组织NRP1、2和ZEB-1高表达,三者可以有效促进肿瘤发生和进展且可能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作者:王琰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巩膜扩张术治疗兔老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的:探讨巩膜扩张术治疗老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对选择健康有色家兔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实验组,正常组6只进行正常值测定,实验组随机分为3组,第1组行标准巩膜扩张术( SRP),第2组行水平前睫状巩膜切开术( ACS),第3组行放射前睫状巩膜切开术( ACS),测定术前,术后1 d、1 w、1个月的屈光度、调节幅度及巩膜扩张程度,术后1个月进行术区巩膜的病理检查。结果手术前后实验各组屈光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1);缩瞳前与缩瞳后的屈光度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术后的不同时期内,各组的屈光度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各组的调节幅度均明显高于术前(P<0.01)。实验各组术后的巩膜扩张程度与调节幅度变化均无明显的线性关系。结论SRP和ACS均使兔眼向近视方向发展的趋势;本实验中的3种手术方法均能显著提高兔眼的调节幅度;SRP中可以用硅胶替代PMMA作为巩膜扩张带;ACS采用水平状切口较放射状切口术后调节力的提高更明显、更稳定,因此水平前睫状巩膜切开术可以替代经典的ACS。

    作者:徐志刚;刘远光;牛耘丽;王冬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SEA联合热疗对Hela细胞周期进程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肠毒素A( SEA)对人宫颈癌细胞株( Hela)细胞生长、增殖、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条件下对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Hela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及凋亡率,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 Hela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单纯热疗组、单纯SEA组及SEA联合热疗组对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8.4%、26.4%及46.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G2/M1期细胞相对增多,且细胞凋亡率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SEA 联合热疗能显著提高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抑制G1期细胞向S期细胞的转化进程,诱导Hela细胞凋亡及亚细胞结构改变。

    作者:孟繁娟;刘贤英;祁盛昆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热感按摩搽剂的定性鉴别及临床应用

    风湿痹痛和跌打损伤是临床的常见疾病,中医认为风湿痹痛的致病原因主要是风、寒、湿,跌打损伤后遗症也可以演变为此类病症。痹证的主要症状是关节肌肉的疼痛和麻木。关于此类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和途径较多,但是这些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较大。热感按摩搽剂是我院康复科的经验方,具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功效,配合推拿按摩,在按摩的过程中产生一种热效应,加速血液循环,止痛效果更好。本文介绍热感按摩搽剂的制备及其治疗临床风寒湿型腰肌劳损病例的疗效。

    作者:单爱云;陈蕾;崔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老年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颈总动脉弹性与肱动脉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中老年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颈总动脉弹性与肱动脉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8~12月在该院就诊的合并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82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48例和中年组34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测量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同时测量肱动脉在硝酸甘油诱导下的内径变化率,比较两组患者颈总动脉弹性与内径变化率受损的差异,并分析颈总动脉弹性与内径变化率受损的相关关系。结论老年组的压力应变弹性系数、硬化度、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及压力波增强指数均高于中年组,而顺应性低于中年组(P<0.05);老年组内径变化率受损指数高于中年组(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老年组高于中年组(P<0.05);颈总动脉弹性参数与患者年龄及内径变化率受损程度呈相关关系(P<0.05)。结论老年心血管高危人群的颈总动脉弹性较中年低,其内径变化率受损较中年人群严重,血管回声跟踪参数能反映颈总动脉的硬化程度,可作为中老年心血管高危人群的常规筛查方法。

    作者:陈功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针刺奇经四穴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针刺奇经四穴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5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药物对照组和假针刺组,每组35例,针刺治疗组采用针刺奇经四穴(列缺、照海和内关、公孙);药物对照组予以乌灵胶囊口服;假针刺组选穴同针刺治疗组,浅刺2.5~5 mm,进针即出,不留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围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MENQOL)分别在治疗期间第4周和治疗结束第8周时进行疗效评定,并在第12周进行随访。结果针刺治疗组为91%;药物对照组为67.6%;假针刺组为24.2%,针刺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高于两个对照组。针刺治疗组治疗后SDS和MENQDL总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较药物对照组和假针刺组低(P<0.05)。结论针刺奇经四穴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状态安全有效,并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其疗效优于药物乌灵胶囊。

    作者:王聪;白艳甫;符文彬;何怡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空泡蝶鞍伴垂体前叶功能减退23例

    空泡蝶鞍在临床并非少见,是指蛛网膜下腔疝入蝶鞍内,蝶鞍被蛛网膜下腔中的脑脊液占据使其扩大,垂体受压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综合征〔1〕。除产生头痛、视力下降、视野损害等占位效应外,部分患者可伴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在手术、外伤、感染等应激状态下甚至发生垂体危象。本文就我院确诊的空泡蝶鞍伴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马晓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皖北地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一家系线粒体突变位点

    目的:分析皖北地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HON)一家系线粒体序列变异情况。方法收集皖北地区 LHON病例的一个家系中两个病例及一位携带者,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DNA测序及生物信息学等方法,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对 LHON 患者及其母系亲属的线粒体ND1,ND4,ND6区域DNA进行检测,与正常人群的线粒体对应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发现2个新的变异位点,对应的氨基酸残基也发生改变,并且具有家系遗传特点。结论新发现的两个变异位点可能与LHON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刘辉;王力;鲍明升;王爱莲;吴守伟;赵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新型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

    高血压发病率高,并且近年来发病年龄呈逐年低龄化的趋势〔1〕。临床上用于控制血压的药物有很多种,钙通道阻滞作为临床上的一线降压药物,降低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常用的传统药物剂型多为缓释片,可以在患者体内缓慢释放药效,但释放速率不稳定。近年,随着制药工艺的不断发展,控释片研制成功并得到了广大医生和患者的认可〔2〕。本文分别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患者对比评价临床药物剂型的疗效。

    作者:杨劲松;郭春花;杨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Graves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腰椎骨密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Graves病( GD)患者血尿酸( UA)水平与腰椎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72例GD患者和39例甲状腺功能及 UA水平均正常的体检者(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GD患者进一步按UA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 UA 正常组,测定相关生化指标,并用双能 X 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腰椎正位骨密度,比较不同组别间腰椎骨密度水平、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OP)(统称骨量丢失)发生率的差异,分析 GD组影响腰椎骨量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GD伴高尿酸血症组以及GD伴UA正常组UA、TT3、TT4、FT3、FT4、血钙(Ca)、血磷(P)、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骨特异性ALP(Ostase)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体重指数(BMI)、TSH、肌酐(Cr)、总胆固醇(TC)、血25羟基维生素D(OH)D、腰椎骨密度(BMD)则均低于后者( P<0.01);GD伴高尿酸血症组TT4、FT3、UA、Cr、ALP、Ostase水平显著高于GD伴UA正常组( P<0.05或0.01),而腰椎BMD则显著低于后者(P<0.01)。 GD伴高尿酸血症以及GD伴UA正常者骨量减少及OP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 GD伴高 UA症组骨量减少发生率显著高于GD伴UA正常组(P<0.05)。二分类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12,P=0.024)、TT4(OR=1.138,P=0.051)及 UA(OR=1.015,P=0.013)为GD患者腰椎骨量丢失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GD患者UA水平增高,GD伴高UA症者更易发生腰椎骨量丢失,而 UA增高是引起GD患者腰椎骨量丢失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郑焱;郑芬萍;李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提供的数据,到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将成为死亡率第3位的疾病〔1,2〕。 COP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引起COPD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环境污染、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接触、感染、遗传因素等〔3〕。

    作者:肖建;杜春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不同康复强度在双眼复视恢复中的效果

    双眼复视是脑梗死的常见并发症。康复的介入加快了复视恢复的进程。针对眼肌训练编制的视物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功能康复方法〔1〕。量小达不到训练目的,强度过强违背了客观规律,因引起多种不良心态和躯体不适难以达到其预期的目的〔2〕。适当增加康复治疗强度可能会取得更好的疗效〔3〕。脑梗死后双眼复视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功能预后,选择合适的患者能够耐受康复强度,循序渐进,适当增加康复治疗强度起到很好的效果。本文将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的脑梗死后双眼复视患者康复训练时不同康复强度效果进行比较。

    作者:李秀霞;安雅臣;张文秋;贾方珍;郭红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高频超声在肩袖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肩关节是全身活动范围大的关节,其主要是依靠肩关节周围肌肉形成的肩袖维持肩关节的稳定和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肩袖肌腱退行性变引发的肩袖损伤的发病率逐渐升高〔1〕。以往在肩袖损伤的诊断方面,以MRI应用较多〔2〕,目前,高频超声因其具有实时动态、无创性等优点,已经逐渐成为临床诊断肩袖损伤的常用方法〔3〕。同时,随着肩关节镜手术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已逐渐成为肩袖损伤诊断的金标准及治疗的首选,广泛应用于临床〔4〕。本研究应用高频超声对肩袖损伤进行诊断,并与肩关节镜镜下诊断行对比分析,旨在评价高频超声在肩袖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臧桐;王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术后早期经口肠内免疫营养对老年胃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术后早期经口肠内免疫营养(OEIN)对老年胃肠癌(GIC)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100例GIC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OEIN,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PN)。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态以及免疫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转铁蛋白(TF)为(2.12±0.34)g/L,清蛋白(ALB)为(36.18±2.16)g/L,前清蛋白(PA)(212.96±36.02)mg/L,较对照组术后的(1.98±0.36)g/L,(34.75±3.64)g/L,(187.98±71.93)mg/L明显更高;观察组术后免疫球蛋白(Ig)IgG、IgA、IgM及 CD3、CD4和CD4/CD8均明显上升,而对照组术后则明显下降;观察组术后CD8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术后明显上升(均 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 C3、C4无明显变化(均P>0.05)。而对照组术后C3、C4均明显上升,此外,两组术后超敏C 反应蛋白(CRP)均明显上升,而观察组上升幅度明显比对照组小(均 P<0.05)。结论 GIC患者术后早期实施OEIN,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以及免疫功能,值得推荐。

    作者:郑建涛;张琳;李良庆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脑梗死致Balint综合征4例

    Balint综合征以精神性注视麻痹、视觉失调、视觉性注意障碍为三大主症,这些症状可同时出现,也可独立出现,其中视觉性注意障碍被认为是典型的症状,往往单独出现,是由于双侧顶枕叶区出现病灶导致的较为罕见的神经心理疾病〔1〕。

    作者:李晓红;刘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

    大多数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常伴随一系列并发症,其中低钠血症是常见并发症,加重心力衰竭及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重度低钠血症常揭示预后不良〔1〕。本研究探讨低钠血症对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邵云飞;郑良荣;李明;吴晓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目的: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据常规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将115例CHF患者分为恶性心律失常组(n=47)和非恶性心律失常组(n=68),均行RDW、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分析两组RDW及NT-pro BNP差异。结果恶性心律失常组RDW及NT-proBNP水平均高于非恶性心律失常组( P<0.01),以RDW≥15.3%且NT-proB-NP≥3250 pg/L为截点,预测CHF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7%、90%、76%、71%。结论 RDW水平升高与CHF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相关,联合NT-pro BNP对CHF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李学远;田政球;程文林;杜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CXC趋化因子配体5对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目的:研究CXC趋化因子配体(CXCL)5受体(CXCR2)蛋白在前列腺癌细胞株PC-3、DU145和LNCaP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CXCL5对LNCaP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CXCR2在3种前列腺癌细胞株PC-3、DU145和 LNCaP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筛选出表达量高的细胞株,然后用MTT法检测5、10、20 ng/ml 浓度CXCL5对CXCR2蛋白表达量高的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在PC-3、DU145和LNCaP细胞中均有CXCR2蛋白的表达,LNCaP细胞中高(1.65±0.089),DU145细胞次之(1.44±0.107),PC-3细胞中低(0.36±0.056)(P<0.05);5、10、20 ng/ml CXCL5浓度组作用 LNCaP细胞6 d后,吸光度值分别为0.55±0.06,0.61±0.08和0.73±0.10,与对照组(0.52±0.14)比较,20 ng/ml CXCL5浓度组增长率明显增高( P<0.05)。结论 CXCL5可通过作用于其自身受体CXCR2进而促进LNCaP细胞生长。

    作者:齐亚灵;王伟群;张建华;赵晓莲;张坤;于海波;贾秀月;齐淑芳;邵明亮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