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老年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颈总动脉弹性与肱动脉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相关性

陈功泉

关键词:血管弹性, 肱动脉性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摘要:目的:研究中老年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颈总动脉弹性与肱动脉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8~12月在该院就诊的合并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82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48例和中年组34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测量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同时测量肱动脉在硝酸甘油诱导下的内径变化率,比较两组患者颈总动脉弹性与内径变化率受损的差异,并分析颈总动脉弹性与内径变化率受损的相关关系。结论老年组的压力应变弹性系数、硬化度、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及压力波增强指数均高于中年组,而顺应性低于中年组(P<0.05);老年组内径变化率受损指数高于中年组(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老年组高于中年组(P<0.05);颈总动脉弹性参数与患者年龄及内径变化率受损程度呈相关关系(P<0.05)。结论老年心血管高危人群的颈总动脉弹性较中年低,其内径变化率受损较中年人群严重,血管回声跟踪参数能反映颈总动脉的硬化程度,可作为中老年心血管高危人群的常规筛查方法。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皖北地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一家系线粒体突变位点

    目的:分析皖北地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HON)一家系线粒体序列变异情况。方法收集皖北地区 LHON病例的一个家系中两个病例及一位携带者,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DNA测序及生物信息学等方法,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对 LHON 患者及其母系亲属的线粒体ND1,ND4,ND6区域DNA进行检测,与正常人群的线粒体对应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发现2个新的变异位点,对应的氨基酸残基也发生改变,并且具有家系遗传特点。结论新发现的两个变异位点可能与LHON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刘辉;王力;鲍明升;王爱莲;吴守伟;赵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夜间高血压对左心室及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夜间高血压对左心室及肾功能的损害。方法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脉血压监测,根据夜间平均血压是否高于120/75 mmHg分为两组,对照组夜间平均血压低于120/75 mmHg,观察组夜间平均血压高于120/75 mmHg,同时检测超声心动图测量计算左室重量( LVM)和左室重量指数( LVMI),并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测定,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LVM、LVMI及左心室肥厚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尿微量蛋白尿的发生比例亦高于对照组。结论夜间高血压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作者:胡小燕;孙元芬;康维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和宫颈癌分期的相关性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糖链抗原(CA125)、CA19-9与宫颈癌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SCCA、CA125、CA19-9水平,分析其与宫颈癌病理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154例宫颈癌患者血清SCCA、CA125、CA19-9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5);Ⅱ期组明显高于Ⅰ期(P<0.05),Ⅲ~Ⅳ期组明显高于Ⅱ期组(P<0.5);低分化组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P<0.5);在宫颈鳞癌患者中血清 SCCA 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 P<0.5);而在宫颈腺癌患者中血清 CA125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别。结论血清 SCCA、CA125、CA199水平与宫颈癌分期和分化程度均有相关性;血清SCCA含量对宫颈鳞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血清CA125对宫颈腺癌诊断价值较高。

    作者:刘馨;白艳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胱抑素C、血脂、血糖和肾功能联合检测在高血压血管性疾病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研究显示〔1~6〕,胱抑素( Cys )-C在肾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肝炎及肿瘤患者血液中的水平表达增高,而肾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等多是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研究高血压时期的Cys-c的水平对其并发症的预防及早期诊疗都有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Cys-C、血脂、血糖和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高血压血管性疾病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作者:刘亚普;张新梅;王美玲;吴海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PTEN和P5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磷酸酶基因(PTEN)和肿瘤抑制蛋白(P53)的临床价值、相关性及对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本实验以60例子宫内膜癌标本作为观察组,以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两组中PTEN和P53的表达,分析其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意义及对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 PTEN在病例组中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53在病例组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PTEN与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 P53与FIGO分期,淋巴转移及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中PTEN和P53异常表达,二者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胡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老年慢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影响老年慢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和该院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该院住院的456例老年慢性疾病患者进行睡眠情况调查。结果问卷回收成功率100%,合格问卷449份,合格率98.46%。问卷总分与各单项得分有地区、性别、文化程度、是否有配偶、经济条件和饮食情况有关( r=0.152,0.161,-0.176,0.144,0.143,0.139,均P<0.05),且无配偶、农村、文化程度低、经济条件差、饮食失调、女性患者的睡眠质量差。同时患病情况、身体状况和病房内外环境也与老年慢性肺病患者睡眠质量相关(r=0.201,0.199,0.194,均P<0.05)。结论根据影响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改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李玉红;格日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血清IgE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治疗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AECOPD)患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疗效与血IgE水平的关系。方法将176例 AECOPD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抗生素、吸氧治疗,激素吸入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吸入布地奈德2 mg,2次/d,治疗1 w,治疗前后行肺功能、血气分析检查并比较两组的血IgE水平;此外,激素吸入组在治疗前按疾病程度分为Ⅰ级(27例)、Ⅱ级(31例)、Ⅲ级(30例)。将AECOPD组患者按照临床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分为改善组54例及无明显缓解组34例,比较不同分级及预后患者的血 IgE 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血 IgE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内部比较IgE值均降低(均P<0.01),治疗后吸入组的血IgE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t=9.933,P<0.01);三组治疗前的血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85,P=0.792),治疗后三组的血IgE水平下降(P<0.01),三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45, P>0.05);吸入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组血IgE水平低于无明显改善组(t=19.795,P<0.01)。结论 AECOPD患者血IgE水平升高,吸入糖皮质激素可缓解临床症状及改善肺功能,降低血IgE水平,但血IgE水平的高低与AECOPD病情的严重程度不成正比。

    作者:皇甫秋强;宋延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生活辅助器具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辅助器具在日常活动作业疗法中,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个体能力障碍及患者受限关节的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1〕。自我效能水平是预测脑卒中后生活质量的有效指标〔2〕。而国内通过使用生活辅助器具提高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探讨生活自理辅助器具对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作者:闵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CXC趋化因子配体5对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目的:研究CXC趋化因子配体(CXCL)5受体(CXCR2)蛋白在前列腺癌细胞株PC-3、DU145和LNCaP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CXCL5对LNCaP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CXCR2在3种前列腺癌细胞株PC-3、DU145和 LNCaP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筛选出表达量高的细胞株,然后用MTT法检测5、10、20 ng/ml 浓度CXCL5对CXCR2蛋白表达量高的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在PC-3、DU145和LNCaP细胞中均有CXCR2蛋白的表达,LNCaP细胞中高(1.65±0.089),DU145细胞次之(1.44±0.107),PC-3细胞中低(0.36±0.056)(P<0.05);5、10、20 ng/ml CXCL5浓度组作用 LNCaP细胞6 d后,吸光度值分别为0.55±0.06,0.61±0.08和0.73±0.10,与对照组(0.52±0.14)比较,20 ng/ml CXCL5浓度组增长率明显增高( P<0.05)。结论 CXCL5可通过作用于其自身受体CXCR2进而促进LNCaP细胞生长。

    作者:齐亚灵;王伟群;张建华;赵晓莲;张坤;于海波;贾秀月;齐淑芳;邵明亮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术后早期经口肠内免疫营养对老年胃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术后早期经口肠内免疫营养(OEIN)对老年胃肠癌(GIC)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100例GIC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OEIN,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PN)。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态以及免疫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转铁蛋白(TF)为(2.12±0.34)g/L,清蛋白(ALB)为(36.18±2.16)g/L,前清蛋白(PA)(212.96±36.02)mg/L,较对照组术后的(1.98±0.36)g/L,(34.75±3.64)g/L,(187.98±71.93)mg/L明显更高;观察组术后免疫球蛋白(Ig)IgG、IgA、IgM及 CD3、CD4和CD4/CD8均明显上升,而对照组术后则明显下降;观察组术后CD8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术后明显上升(均 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 C3、C4无明显变化(均P>0.05)。而对照组术后C3、C4均明显上升,此外,两组术后超敏C 反应蛋白(CRP)均明显上升,而观察组上升幅度明显比对照组小(均 P<0.05)。结论 GIC患者术后早期实施OEIN,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以及免疫功能,值得推荐。

    作者:郑建涛;张琳;李良庆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微生物多糖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的技术策略

    多糖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地衣、海藻、动物和微生物中,具有提高免疫力、降血糖、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针对一些常见的老年性急慢性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由于微生物具有繁殖能力强、周期短、成本低、易控制的特点,所以普遍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多糖,其产量及质量稳步提高,性价比也优于动植物来源的多糖。目前,在食品工业中,微生物多糖已作为胶凝剂、成膜剂、保鲜剂、乳化剂等添加剂,广泛应用于老年保健食品,还有一些微生物胞外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在生物医药领域中受到青睐。

    作者:张红兵;胡云霞;赵士豪;狄柯坪;韩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SEA联合热疗对Hela细胞周期进程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肠毒素A( SEA)对人宫颈癌细胞株( Hela)细胞生长、增殖、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条件下对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Hela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及凋亡率,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 Hela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单纯热疗组、单纯SEA组及SEA联合热疗组对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8.4%、26.4%及46.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G2/M1期细胞相对增多,且细胞凋亡率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SEA 联合热疗能显著提高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抑制G1期细胞向S期细胞的转化进程,诱导Hela细胞凋亡及亚细胞结构改变。

    作者:孟繁娟;刘贤英;祁盛昆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老年颅脑损伤患者CT图像计分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2、-18和C反应蛋白表达的关系

    创伤性颅脑损伤可以引起继发性脑损伤,目前认为损伤过程中产生的炎性相关因子是继发性损伤中的重要因素〔1,2〕。颅脑损伤时可以产生多种炎性相关因子〔3〕,如白细胞介素( IL)-12、-18和C反应蛋白( CRP)等,此时可以引起炎性为主的级联反应,加重脑水肿和神经元的损伤作用〔4〕。老年患者常伴有退行性病变和慢性疾病,本文观察老年颅脑损伤患者CT图像评分与血清中IL-12、-18和CRP的表达特征及与预后的相关。

    作者:史春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糖化血红蛋白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SIP)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26%~43%〔1〕,致残率高,预后差。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 HbA1 c )升高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2〕。本研究旨在探讨HbA1c与SIP的相关性。

    作者:常莉莎;孙继才;张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脑梗死致Balint综合征4例

    Balint综合征以精神性注视麻痹、视觉失调、视觉性注意障碍为三大主症,这些症状可同时出现,也可独立出现,其中视觉性注意障碍被认为是典型的症状,往往单独出现,是由于双侧顶枕叶区出现病灶导致的较为罕见的神经心理疾病〔1〕。

    作者:李晓红;刘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病现况

    目的:检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中骨质疏松( OP)的发病情况。方法收集该院呼吸内科2010年12月至2012年6月诊治的COPD患者84例,根据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将患者分为轻度(n=21)、中度(n=36)、重度(n=27)肺功能损伤组。另取该院同期门诊体检的非COPD老年人80例作为对照。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DTX-200)测量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和Ward区的骨密度(BMD)。结果COPD组和对照组中OP的发病率分别为34.5%和18.8%,COPD组中OP的发病率(34.5%)显著高于对照组(18.8%)(P<0.05)。肺功能损伤轻度、中度、重度COPD患者中Neck、Troch和Ward区的BMD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中度组显著低于低度组(P<0.05),重度组显著低于中度组(P<0.05)。结论 COPD患者存在OP高发病率,积极防治OP的发生、发展,有助于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以及临床的治疗效果。

    作者:常振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MMP-2、MMP-9含量表达与喉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2、MMP-9含量变化与喉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68例喉癌患者血清中MMP-2、MMP-9的含量与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等因素的关系。结果喉癌转移组、喉癌非转移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而且,MMP-2、MMP-9含量表达与喉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结论 MMP-2、MMP-9可能与喉癌侵袭转移有关,动态检测可作为喉癌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的客观指标。

    作者:吴庆莲;舒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TLR4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初步探讨Toll样受体(TLR4)对人乳腺癌 MCF-7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 MCF-7细胞分为假照组和5 Gy照射组,将其各自分为空白对照组、TAK242阻滞组和LPS刺激组,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其增殖活性,用Annexin V凋亡试剂盒检测其凋亡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用克隆形成实验计算其细胞存活分数。结果5 Gy照射后MCF-7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降低( P<0.05),与对照组相比,TAK242阻滞TLR4后MCF-7细胞增殖活性更加降低(P<0.05),而LPS刺激TLR4后MCF-7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5)。 MCF-7细胞受照后G2/M期细胞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G0/G1期细胞明显减少(P<0.01),S期细胞变化不明显(P>0.05)。5 Gy照射后MCF-7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假照组( P<0.01),与对照组相比,阻断TLR4后其凋亡率明显升高( P<0.05),而激动TLR4后其凋亡率明显降低( P<0.05)。5 Gy照射后MCF-7细胞的存活分数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阻滞TLR4后MCF-7细胞存活分数明显降低(P<0.05),而激动TLR4后MCF-7细胞存活分数显著升高(P<0.05)。结论 TLR4能够增强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可致细胞G2期阻滞,但其机制需要进一步探讨。

    作者:王宏;张海鹏;卢良杰;范志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microRNA27 b、130的表达水平及调节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大鼠骨骼肌中microRNA27b、microRNA130,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表达变化及其与糖尿病(DM)相关性。方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糖、体重,用实时定量PCR检测骨骼肌中miR27b,miR130,PPARγ的RNA表达水平,并用EMSA检测大鼠骨骼肌中PPAR结合能力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组大鼠骨骼肌中,miR20b的 RNA水平表达明显增加( P<0.01),miR130、PPARγ、PPAR的DNA结合能力也显著降低(P<0.01),同时各组大鼠血糖水平与 miR20b 的 RNA 水平存在负相关(P<0.01),与miR130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在大鼠DM模型中,microRNA27b,microRNA130,PPARγ的表达发生明显变化,提示 microRNA 可能通过调节PPARγ参与DM过程中血糖调节作用。

    作者:杨崇哲;刘丰;银孟卓;潘朝庆;张韶冈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颅内外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脑灌注CT成像的变化

    目的:研究颅内外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脑灌注CT成像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接受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的脑缺血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支架植入前颈内动脉狭窄侧脑血流容积(CBV)和对侧 CBV 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颈内动脉狭窄测的脑血流量(CBF)明显比对侧CBF低,平均通过时间(MTT)明显比对侧长(P<0.05);50例患者支架植入后,41例患者术后血流明显改善,9例患者没有明显的MTT恢复,分别占总数的82%和18%。术后对应供血区的rCBF明显比术前高,rMTT明显比术前短( P<0.05);所有患者的脑组织血流灌注均显著改善。结论脑灌注CT成像能够对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脑血学流改变进行敏感检测,在对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评价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崇东;黄建敏;蒙兰青;袁胜山;刘国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