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尼替尼对小鼠晚期乳腺癌模型的抑瘤作用

杨超;边青召;崔志超;刘运江

关键词:4T1乳腺癌细胞, 舒尼替尼, 多西他赛, 晚期乳腺癌, 荧光密度值
摘要:目的:探讨舒尼替尼能否替代传统化疗成为晚期乳腺癌的一种治疗手段,或是与传统化疗结合能否提高疗效。方法建立荷4 T1乳腺癌小鼠模型,分别给予舒尼替尼、多西他赛及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用EGF荧光探针标记种植瘤,比较4组间种植瘤荧光密度值、双肺转移灶数目。结果所有药物干预组小鼠种植瘤体积及荧光密度值较对照组减低,联合组与多西他赛组种植瘤体积均小于舒尼替尼组。舒尼替尼组肺转移灶数目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西他赛组及联合组均较舒尼替尼组及对照组转移灶数目少。结论舒尼替尼无论单药还是与传统化疗联合应用在晚期乳腺癌中均较传统化疗无明显优势。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先天性输尿管狭窄诊断的应用价值

    输尿管梗阻时,梗阻近段压力增加,输尿管的收缩力及蠕动随之增强,管壁平滑肌增生,管壁增厚。如不及时解除梗阻,后期失去代偿能力,平滑肌逐渐萎缩,张力减退,管壁变薄,蠕动减弱乃至消失〔1~4〕。有文献报道〔5〕,先天性输尿管狭窄发生较为隐匿,一般是在狭窄使输尿管扩张而致肾积水的情况下才被临床中发现,此种情况下肾功能常已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者出现肾功能完全丧失。为探索先天性输尿管狭窄较为准确的诊断方法,现将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先天性输尿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

    作者:黄旴宁;王会镇;王乐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干骨折的疗效

    股骨干骨折在临床上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6%;调查发现股骨干骨折以坠落伤所致多见约50%,其次为交通伤,开放性骨折少见约2%〔1〕。临床中经常采用钢板螺丝钉内固定,但因其创伤大、软组织损伤重、骨不愈合和延迟愈合发生率高〔2〕。依据目前研究表明交锁髓内钉具有防止骨折处短缩、旋转、侧方移位,且固定稳固、利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及负重等优势〔3〕。本文对股骨干骨折老年患者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观察其临床疗效。

    作者:徐九峰;李冬梅;李玉祥;艾民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及对MMP-2、MMP-9的影响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急性脑梗死( ACI)的疗效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7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葛根素,14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计算脑梗死体积,测定血清中MMP-2、MMP-9含量,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更低(P<0.05)。两组 MMP-2含量无明显改变(P>0.05)。 MMP-9在72 h前升高,随后降低;组间比较,治疗组48、72和7 d时显著较低(P<0.05)。治疗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葛根素可用于ACI的辅助治疗。

    作者:徐宗荣;屈传强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比伐卢定与替罗非班合用肝素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对比分析比伐卢定与替罗非班加肝素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中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9月至2013年12月行PCI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实验组在急诊PCI术前及术中给予比伐卢定;对照组在急诊PCI术前及术中给予滴注替罗非班和普通肝素,分别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情况、ST段回降百分比、N 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及术后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血流情况在0、1、2、3级的患者人数分别为1、4、4、32例,ST段无回降者2例、部分回降4例、完全回降者35例,NT-proBNP平均差值为(727.59±87.29)pg/ml,2例(4.9%)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对照组血流情况在0、1、2、3级的患者人数分别为3、2、3、33例,ST段无回降者3例、部分回降者5例、完全回降者33例,NT-proBNP平均差值为(724.46±82.16)pg/ml,11例(26.8%)患者出现出血症状;两组患者的血流情况、ST段回降情况及NT-proBNP平均差值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术后出血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比伐卢定与替罗非班加肝素在急诊经PCI治疗中的疗效相当,但比伐卢定治疗可减少术后出血情况的发生率。

    作者:李军;杨小月;屈家祥;李志超;王振坤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高压氧治疗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及血浆脑钠肽、脑脊液乳酸浓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 HBO)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及血浆B型脑钠肽( BNP)、脑脊液乳酸浓度( CSF-LA)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77例老年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接受常规的内科治疗后第7天开始进行HBO。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脑水肿及血浆 BNP、CSF-LA 的变化情况。结果入院当天和入院治疗后第3天,两组患者的脑水肿体积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7 d两组患者脑水肿体积开始逐渐缩小,入院治疗后第7、14、21天,研究组患者脑水肿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 P<0.05)。在入院当天和入院治疗后第7天,两组患者的 CSF-LA 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在入院治疗后第14、21、30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院当天和入院治疗后第7天,两组患者的血浆BNP浓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入院治疗后第14、21、30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O能明显减轻老年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情况,降低HBO和血浆脑钠肽浓度,有积极的临床治疗意义。

    作者:史楠;余波;许玉芳;佟旭;甄麟;曹亦宾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OSAS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7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随机选取单纯OSAS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比例、吸烟率、腹围、体重指数( BMI)、血脂、凝血系列、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水平、长呼吸暂停时间( SAmax)、指端低血氧饱和度( SpO2)、呼吸紊乱指数( AHI)的差别。结果两组吸烟率、腹围、BMI、血脂、凝血系列、SOD水平、SAmax、指端低SpO2、AHI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SAmax、指端低 SpO2、AHI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比值比分别是2.709(95%CI为1.185~6.191)、2.055(95%CI为1.053~4.009)、1.982(95%CI为1.091~3.063)、2.091(95%CI为1.047~4.178)。结论 BMI、SAmax、SpO2、AH是OSAS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OSAS患者脑卒中的发生与其肥胖程度及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杨泽辉;陈晓东;张强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老年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

    慢性鼻炎、鼻窦炎传统治疗方式〔1〕如采用药物治疗以及普通手术治疗难以达到良好治疗效果,患者极易出现症状反复等情况。近年来,随着耳鼻喉科治疗技术手段进步,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ESS)逐步成为治疗鼻窦炎等鼻部疾病的标准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好,患者不易复发,生活质量提高。但老年患者多脏器出现老化,对手术耐受力不足,且常常伴发慢性疾病等情况,给手术治疗带来极大风险,因此对老年鼻窦炎患者行FESS尚存在争议。本文旨在研究老年患者在FESS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刘艺昌;尹昕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美国老年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09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2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7%〔1〕。目前我国护理人才培养无论从数量或质量上都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和需求。美国老年护理经过近50年的发展和完善,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本文通过与美国护理教育同行及学生的专题交流、资料查阅及实地考察等方法,总结美国老年护理研究生教育体系及其特点,以期为我国相关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李昆;安力彬;李文涛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高血糖高渗状态患者心肌酶谱的变化

    目的:探讨高血糖高渗状态患者心肌酶谱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56例,根据血浆渗透压分为两组,高渗状态患者47例为观察组(血浆渗透压≥320 mmol/L),非高渗状态患者109例为对照组(血浆渗透压<320 mmol/L),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征、并发症、心肌酶谱,分析血浆渗透压与心肌酶谱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钠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血浆渗透压、血尿酸、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尿常规异常发生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血浆渗透压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均呈正相关。结论高血糖高渗状态患者的心肌酶谱显著升高,可将心肌酶谱检查作为高血糖高渗状态的有效检测手段。

    作者:徐娜;籍胤玺;殷伟;崔萍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老年心肌缺血患者181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冠心病( CHD)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心肌缺血是CHD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部分患者伴有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也有一部分患者并无上述明显症状而易被忽视,引起严重后果〔1〕。因此,积极监测并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并予以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对我院检测到有心肌缺血改变的老年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有无临床症状进行比较。

    作者:陈腾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癌组织白细胞分化抗原147、真核翻译起始因子3 h和5 A2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癌组织白细胞分化抗原(CD)147、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3h和5A2表达及三者在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方法142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根治手术后的肿瘤组织为观察组,97例复杂性增生的子宫内膜组织为对照组,97例单纯性增生的子宫内膜组织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147、EIF3h和5A2蛋白表达。结果3组CD147、EIF3h和5A2阳性表达率差别显著。观察组CD147、EIF3h和5A2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径、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是否累犯宫颈管密切相关。观察组EIF3h和5A2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术后组织CD147、EIF3h和5A2高表达对肿瘤发生和进展有重要作用,EIF3h和5A2可能具有正向协同作用。

    作者:沈丽华;肖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NSE在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脑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 AD)模型大鼠脑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变化。方法实验选取 Wistar雄性成年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及AD模型组。切断大鼠双侧海马制备AD动物模型。肽指纹图谱是通过NCBI对特定差异蛋白点进行生物质谱分析、鉴定。对不同实验组海马蛋白进行测定。通过蛋白变化的比较,选取有差异的蛋白点条件:AV Ratio>1.3或<1.3,t检验 P<0.05,为有意义蛋白点。结果进一步通过 Swiss-Port蛋白数据库进行鉴定。结果质谱分析发现AD模型组海马内有一表达明显升高的蛋白点,经鉴定为神经元烯醇化酶( NSE)。结论 NSE在AD的病程中,表达发生变化,是在AD疾病中起重要作用的酶。

    作者:贾楠;马涤辉;常明;宋月萍;詹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切除术中胆囊破裂相关处理及预后分析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为当今临床公认的良性胆囊疾病的外科首选治疗手段。急性胆囊炎曾经是LC的治疗禁忌证,但随着医疗水平的全面发展、临床经验以及医务人员专业和操作水平的不断进步,急性胆囊炎患者已可常规接受LC治疗,但并发症仍不可避免,其中胆囊破裂为LC术中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1.6%~36%〔1〕,结石和胆汁流入腹腔继而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如穿刺口感染、腹腔脓肿、肠梗阻等,更严重可引发败血症导致死亡。本文对LC中遇到的胆囊破裂病例进行积极处理,同时对其预后同未发生胆囊破裂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高允海;冯雷;韩柯鑫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舒尼替尼对小鼠晚期乳腺癌模型的抑瘤作用

    目的:探讨舒尼替尼能否替代传统化疗成为晚期乳腺癌的一种治疗手段,或是与传统化疗结合能否提高疗效。方法建立荷4 T1乳腺癌小鼠模型,分别给予舒尼替尼、多西他赛及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用EGF荧光探针标记种植瘤,比较4组间种植瘤荧光密度值、双肺转移灶数目。结果所有药物干预组小鼠种植瘤体积及荧光密度值较对照组减低,联合组与多西他赛组种植瘤体积均小于舒尼替尼组。舒尼替尼组肺转移灶数目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西他赛组及联合组均较舒尼替尼组及对照组转移灶数目少。结论舒尼替尼无论单药还是与传统化疗联合应用在晚期乳腺癌中均较传统化疗无明显优势。

    作者:杨超;边青召;崔志超;刘运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磷脂转运蛋白和内毒素的研究进展

    磷脂转运蛋白( PLTP)主要参与磷脂在脂蛋白之间的转移,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密切关系〔1,2〕。近有研究指出PLTP和脂多糖( LPS)的代谢密切相关,可以促进LPS和高密度脂蛋白( HDL)的结合,然后以类似胆固醇逆转运( RCT)的形式运回肝脏,通过胆汁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中游离LPS浓度下降,减少脓毒血症的发生〔3〕。研究表明肝脏的X受体( LXR)和组成性雄甾烷受体( CAR)对LPS诱导的肝脏和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而且能够调节PLTP、胆固醇酯转运蛋白( CETP )等参与LPS降解的脂蛋白的表达〔4,5〕,但其是否通过促进胆汁酸的分泌促进LPS通过肠道排出,来完成LPS在体内代谢的后步骤尚不清楚,这些发现对于治疗和预防内毒素血症及其导致的严重并发症有着重要的作用,可能成为其临床治疗学和药物研发的新的分子靶点。

    作者:张延霞;金正贤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血清P1 NP、β-CTX检测在老年乳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和β-I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在乳腺癌骨转移监测中的意义。方法88例乳腺癌患者分为乳腺癌骨转移组48例,无骨转移组40例,健康体检者40例为正常对照组,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血清P1NP和β-CTX水平。结果乳腺癌骨转移组的血清P1NP明显低于无骨转移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而血清β-CTX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乳腺癌骨转移患者P1NP与β-CTX呈负相关(r=-0.677,P<0.05)。结论血清P1NP和β-CTX对乳腺癌患者骨转移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孙献甫;崔树德;孙淼淼;贺亚宁;邵营波;刘慧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磺胺嘧啶银敷料联合高压氧治疗老年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及机制

    目的:观察磺胺嘧啶银敷料(优拓SSD)联合高压氧对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82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分为3组,A组使用优拓SSD联合高压氧进行治疗;B组给予常规换药,并给予高压氧治疗;C 组常规换药。于治疗后记录各组方法对溃疡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患者舒适程度等指标;进一步检测治疗前后各组缺氧诱导因子( HIF)-1α、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结果在溃疡治愈率、治愈时间、疼痛程度等方面A组、B组均优于C组,A组效果更为明显(均P<0.05)。治疗后A组、B组溃疡组织EGF、VEGF表达均高于换药前,HIF-1α的表达则明显低于换药前;C组仅 VEGF表达高于换药前;换药后 A组、B组EGF、VEGF表达均高于C组,而HIF-1α表达则明显低于C组(均P<0.05)。结论优拓SSD联合高压氧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效果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溃疡局部缺氧状态,同时促进EGF、VEGF表达有关。

    作者:刘艳萍;田松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重庆市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对老年人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对老年人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重庆市199名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对老年人的态度及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教育程度、年龄段、婚姻状况及有无照顾老人经验的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对老年人的态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老化知识水平与对老年人态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对老人的态度是正向的,但存在学历、年龄、婚姻状况、照顾经验和老化知识的差异,相关人员应针对这些因素积极采取改进措施,以改善基层健康教育人员对老年人的态度。

    作者:徐然;傅志蓉;陶青柳;沈军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右旋美托咪定清醒镇静在老年患者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中的应用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高达30%〔1〕。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EVL)是目前预防和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及破裂岀血的首选方法〔2〕。为了预防套扎过程中静脉意外出血造成的反流误吸,大都要求患者清醒且保持吞咽反射,因此多在局部麻醉普通胃镜下进行。但是内镜插入引起强烈不适感,尤其是老年合并基础疾病患者,较强的应激反应会显著增加此类手术患者围术期风险。本文观察右旋美托咪定清醒镇静应用于老年患者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齐爽;刘燕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常规吸痰与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以及常规治疗加用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灌洗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 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AP老年患者52例,其中男32例,女20例,按照是否同意行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灌洗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普通吸痰管吸痰),实验组(27例)给予常规治疗加用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灌洗,持续观察至出院,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第3天的白细胞总数(WBC)及氧合指数(PaO2/FiO2)、治疗第7天X线胸片中炎症病灶的变化。结果治疗第3天,两组 PaO2/FiO2上升,WBC下降,两组治疗方法均有效,且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第7天复查胸片,实验组有21例肺部阴影面积缩小≥50%,对照组有11例实验组的治疗方法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组治疗后PaO2/FiO2、WBC以及肺部阴影明显改善。证明在老年 AP患者的治疗中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灌洗的疗效明显优于普通吸痰管吸痰。

    作者:王文秀;徐桐柏;黄景陶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