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选择67例老年胸椎结核患者,对比患者行I期后路椎管减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组,n=34)及I期后路内固定再行Ⅱ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B组,n=33)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后凸角和术后Frankle分级等的变化。结果 A组平均手术时间比B组明显缩短〔(150±21)vs (210±29) min,P<0.01〕;A组平均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B组〔(400.6±56.2) vs (510.5±71.6)ml,P<0.01〕;A组平均住院时间比B组显著减少〔(20.2±2.8) vs (26.8±3.7)d,P<0.05〕。各组后凸角度数术后均比术前明显下降(均P<0.01),两组后凸角和术后Frankle分级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术后后突畸形矫正率及影像学未见明显异常。结论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椎结核有确切疗效;与分期前后路术式相比,具有创伤小等优势,可作为老年胸椎结核的一种治疗选择。
作者:王明贵;饶锐强;王海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评估消化内科急诊绿色通道诊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及经济效益。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该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7例,按照是否启用绿色通道将患者分为试验组(114例)和对照组(93例)。试验组患者启用院内急诊绿色通道;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救治。比较两组患者在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临床疗效之间的差别。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2.1%,对照组为80.6%,在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等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实施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绿色通道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并可降低患者留观、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
作者:林燕凤;黄媛;付朝丽;张北平;赵小青;奚旭杰;刘刚;刘嫦亮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未富先老”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突出问题〔1〕。老年人作为社区居民中弱势群体,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及需求是影响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对老年人服务内容并未统一,本研究旨在了解中小城市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内容利用及需求。
作者:王生锋;齐玉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胸腔积液的常见原因,而且部分患者以胸腔积液为首发症状。随着人口老龄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增多,老年人心源性胸腔积液的发生呈增多趋势,且易被误诊、误治。若不能做出迅速、正确的诊断,患者将要面临不必要的检查及治疗,增加经济负担,延误佳治疗时机。
作者:籍欣欣;付军;李敬霞;卜丽梅;金曼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5年生存率美国为84.0%,西欧仅有46.0%〔1〕。诊断水平与治疗措施是导致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本文回顾性分析膀胱癌患者的资料。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随机挑选病例和随访较完整的膀胱癌患者210例,男130例、女80例。年龄39~81(平均54)岁。病理分期中TaN0M070例、T1N0M074例、T2 N0 M042例、T3 N0 M017例、T3 N1 M17例。病理组织学分类尿路上皮癌199例(94.7%)、腺细胞癌6例、鳞状细胞癌5例。有尿路感染者29例(13.8%)、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者34例、其中伴肺心病8例、高血压49例。
作者:程文;徐锋;张征宇;葛京平;马宏青;魏武;周文泉;位志峰;徐晓峰;高建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淋巴瘤是一类原发于淋巴结和(或)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病理可见分化、成熟程度不一的肿瘤性淋巴细胞大量增生,侵犯全身各个部位或组织。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48例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并比较老年与中青年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
作者:邸鑫;祁啸;张传辉;王颖;金鑫;李小丰;金立方;赵岩;王秀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老年脑出血的效果及常见问题。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脑出血患者分为微创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各102例,分别予以微创清除术治疗及传统内科治疗及开颅手术治疗,治疗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指量表( GCS)、术后并发症(PC)和再出血率(RI)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结果评分(GOS)判断,Barthel指数(BI),改良Rankin量表(mRS)和病死率(CF)。结果治疗后微创治疗组GCS评分显著高于传统治疗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治疗组(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两组间生存率差异未发现统计学意义(P>0.05),代表生存质量的3个指标GOS、BI和mRS结果显示,微创治疗组中生存病例的恢复程度显著优于传统治疗组(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
作者:余波;史楠;崔建忠;王凯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在各地区临床医院,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激素等药物的应用,使真菌感染呈明显上升趋势,并已成临床诊疗中相当突显的问题〔1〕。所以对抗真菌药物的应用及其敏感与耐药性进行监测与统计,从而指导临床用药,减少其感染率、病死率尤为重要。本文对我院住院老年患者送检痰标本细菌培养中分离白色念珠菌进行分析。
作者:马晓瑞;苏加峰;梁明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 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SS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抽选该院诊治的31例SSS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CTA检查,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下对SSS患者锁骨下和无名动脉给予多平面重建、大密度投影以及容积重组等后处理,并与DSA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1例 SSS患者采用 CTA共检测93支锁骨下动脉和无名动脉,显示33支存在狭窄性病变。以DSA为金标准,CTA诊断血管狭窄程度的敏感性91.3%,特异性80%,准确率93.9%;CTA测定血管狭窄斑块性质的敏感性90.1%,特异性72.7%,准确率84.8%。结论 CTA是测量和评估锁骨下动脉和无名动脉血管狭窄、闭塞的一种可靠检查方法,其结果和下肢动脉DSA检查基本保持一致,可以作为SSS首选的术前评估检测手段。
作者:耿云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理想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应能为患者提供充分的空腹、餐后和夜间血糖控制,临床上预混胰岛素具有特定的作用特点及优势,可为满足不同患者的个体化需求提供适宜的治疗选择〔1〕。研究显示,与预混人胰岛素30相比,门冬胰岛素30吸收更迅速,可更有效地控制血糖〔2〕。本文比较预混人胰岛素30与门冬胰岛素30早晚进餐及三餐等剂量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牛建生;张玲;郝尧;张秀梅;李兴梅;何婉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与全身麻醉老年患者乳酸钠林格液液体动力学的差别。方法择期手术病人89例,美国麻醉师协会( ASAI)-Ⅱ级老年病人,根据病情及手术所需均可选择硬膜外阻滞与全身麻醉的麻醉方法,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组43例和全身麻醉组46例。通过检测血红蛋白水平采用Matlab 6.5软件包计算扩容后一级和二级容量动力参数,采用CHMT3002型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检测扩容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扩容前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心排量(CO)和心脏指数(CI)无显著差异(P>0.05),扩容前后的MAP、HR、CO和 CI无显著变化(P>0.05),与硬膜外阻滞组比,全身麻醉组扩容后MAP、HR、CO、CI和尿量均明显降低(均P<0.05)。一级容量动力学结果显示,与硬膜外阻滞组比,全身麻醉的靶容量(V)较低,清除率较低(均P<0.05),二级容量动力学结果显示,与硬膜外阻滞组比,全身麻醉的 V1、V2、K1和 Kt明显降低,尿量也较低( P<0.05)。结论与硬膜外阻滞麻醉比,全麻后血浆稀释度增加,组织中的液体保留率增大,有益于老年手术患者血容量替代扩充,辅助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刘庆兰;卢悦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丘脑出血临床上比较常见,占高血压脑出血的10%~15%。由于丘脑解剖及功能的特殊性,出血后死亡率及致残率极高。老年患者由于神经功能可塑性差,且常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死亡率及致残率更高。目前对于丘脑出血无规范的治疗方案,手术适应证及术式的选择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如何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一直是神经外科探讨的热点。本文对26例重型内侧型老年丘脑出血患者尝试去骨瓣减压联合血肿腔置管引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徐明;楚洪波;杜超;李朝晖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 DCE-MRI)定量分析早期预测乳腺癌患者NAC疗效的可行性。方法收集经穿刺证实的女性浸润性导管癌患者55例,均予4~6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化疗前后分别行DCE-MRI检查。根据化疗后同一病灶穿刺病理结果有无癌灶浸润将所有患者分为缓解组和非缓解组。比较化疗前后两组患者细胞外血管外间隙容积比(Ve)、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的差异。分析 DCE-MRI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疗效判定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化疗前两组患者的 DCE-MRI参数无统计学差异( P>0.05)。化疗4个周期后DCE-MRI缓解组的Ktrans及Kep变化值大于非缓解组〔(1.60±0.25) vs (1.80±0.20)/min;(3.01±0.96) vs (2.87±0.88)/min〕,而Ve变化值小于非缓解组〔(0.62±0.14) vs (0.67±0.10)/min〕(P<0.05)。 DCE-MRI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疗效判定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0.0%、85.7%、70.6%、78.9%。结论 DCE-MRI定量分析对早期预测乳腺癌患者NAC疗效有一定的可行性。
作者:姜金杰;席芊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α2巨球蛋白(α2MG)在老年肺结核患者外周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60岁以上住院肺结核患者34例在抗结核治疗前后的外周血,并收集18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血浆中α2MG和 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并检测血沉时间。结果老年结合患者外周血中α2MG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P<0.01),α2MG浓度为1.61 mg/L,可作为诊断老年肺结核的切点(cut-off)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3%和77.8%。经规律抗结核治疗后老年肺结核患者的血浆α2MG 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其表达与血浆CRP水平和血沉呈负相关。结论患肺结核后老年人外周血中α2MG表达上调,并可作为诊断和检测结合治疗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吕若君;杨颖;白晓雪;宋晓杰;李丹;华树成;谷月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癌症对患者的身体和情绪产生巨大影响,而如何看待和应对癌症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1〕。癌症患者心理适应问卷被用来评估癌症患者的认知和行为反应,官锐园等〔2〕施测并修订了癌症患者心理适应问卷,癌症患者的心理适应状况与抑郁、焦虑、自尊状况相关。本研究了解癌症患者心理适应状况与健康状况的关系。
作者:王丽;蔡明伟;林芳;祝朝富;袁有才;杜驰;陈理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近年住院治疗的心肌梗死病人137例。均开展常规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血脂指标水平高于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ATPIII,2001)冠心病二级预防标准的72例作为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余65例低于上述标准作为对照组,开展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入院时及治疗后4 w的血脂指标,并对预后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非降脂对照组治疗4 w 后,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为(5.23±1.20)mmol/L、(1.94±0.48)mmol/L及(3.22±0.47)mmol/L,均较入院时明显升高(均P<0.05)。急性心肌梗死非降脂治疗观察组4 w后 TC、TG及 LDL-C分别为(4.92±1.02)mmol/L、(1.45±0.33)mmol/L及(2.89±0.29)mmol/L,与入院时比较明显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死亡、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的比例分别为4.2%、2.8%、6.9%及8.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早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应用于心肌梗死发病后的治疗有潜在优势,早应用可早获益,高危病人尤其适合。
作者:单伟超;赵洁;郭金锐;巨名飞;李舒承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氢氯噻嗪、卡托普利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2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研究组给予氢氯噻嗪、卡托普利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血压、血脂改善情况及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稳定下降,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患者血脂水平无明显改善(P>0.05)。随访12个月,研究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9.8%)显著低于对照组(25.5%)(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给予降压调脂治疗,能明显改善血压和血脂水平,降低远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蕾;马涛;李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PVP )是近年来脊柱外科发展的一项新的微创技术,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椎体原发性、转移性肿瘤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本文观察单侧PVP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并肋间神经痛患者的疗效。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我科的骨质疏松性严重椎体骨折住院病人19例,骨折后疼痛时间持续3~18个月,椎体压缩60%以上,表现为直立或坐起是自述腰部支撑无力,肋间疼痛或不适沿相应的肋间隙向前一侧或两侧放射,放射;咳嗽、深呼吸或打喷嚏时疼痛加重。有的出现腹部不适,局部椎体叩击时也出现肋间神经刺激症状。其中男4例,女15例;25节椎体,年龄62~81(平均70.6)岁,其中胸7椎体2例,胸9椎体1例,胸10椎体5节,胸11椎体8节,胸12椎体7节,腰1椎体2节。
作者:任广军;仇发美;苏晋;孙磊;于承海;陈刚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比较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 GDFT)与传统经典常规液体治疗方案在胃肠道手术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老年胃肠道疾病手术治疗患者70例根据液体治疗的方案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 GDFT)和对照组(经典液体治疗)各35例。比较两组术中晶体、胶体用量、尿量、术中出血量及不同时刻血流学参数〔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代谢指标〔包括乳酸(Lac)、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氧摄取率(ERO2)〕。结果观察组晶体入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3.761,P<0.01),而胶体入量(t=6.574,P<0.01)、尿量(t=13.14,P<0.01)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麻醉室监测建立时(T1)、诱导后即刻(T2)、手术结束(T4)的 MAP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而手术开始1 h(T3)时观察组MA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4.797,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HR在T1、T2、T3、T4各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T3时两组 Lac、ScvO2、ERO2均无统计学差异,T4时观察组Lac明显低于对照组(t=12.03,P<0.01),而ScvO2(t=6.684,P<0.01)、ERO2(t=5.435,P<0.0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胃肠道手术老年患者GDFT能够更好地维持微循环灌注状态,改善供氧状态。
作者:赵强;方开云;程俊;王勇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C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组织中央部位、侵犯边缘和癌周肺组织的表达情况,分析 VEGF-C与淋巴结转移、淋巴管侵犯和淋巴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人 NSCLC 新鲜组织样本9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定量 RT-PCR( QRT-PCR)法检测NSCLC组织中央部位、侵犯边缘和癌周肺组织的VEGF-C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用D2-40标记淋巴管检测NSCLC组织中的淋巴管密度。结果 QRT-PCR显示,VEGF-C mRNA在肿瘤边缘部位的表达明显高于在肿瘤中央部位的表达,而且 VEGF-C mRNA的表达亦高于其在周围肺组织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了同样的表达不均一性。肿瘤边缘VEGF-C高表达组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而且VEGF-C高表达组淋巴管侵犯的发生率亦明显增高。肿瘤边缘高淋巴管密度组的VEGF-C mRNA的表达也明显高于低密度组。结论肿瘤侵犯边缘的 VEGF-C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管侵犯密切相关,参与了NSCLC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过程。
作者:张增雷;宋秋颖;胡静;张伟;潘艳明;任凤云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