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氢氯噻嗪、卡托普利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

张蕾;马涛;李霞

关键词:高血压, 高脂血症, 降压, 调脂
摘要:目的:探讨氢氯噻嗪、卡托普利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2例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研究组给予氢氯噻嗪、卡托普利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血压、血脂改善情况及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稳定下降,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患者血脂水平无明显改善(P>0.05)。随访12个月,研究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9.8%)显著低于对照组(25.5%)(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给予降压调脂治疗,能明显改善血压和血脂水平,降低远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氟比洛芬酯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术后镇痛及心肌的影响

    冠心病病人行非心脏手术可不同程度地加重心肌损伤〔1〕。麻醉、手术创伤及疼痛是加重心肌损伤的主要原因。氟比洛芬酯为新型非甾体类靶向镇痛药,目前已应用于术后镇痛及癌痛治疗〔2,3〕。但是将其应用在老年冠心病病人非心脏手术中的效果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观察氟比洛芬酯对老年冠心病病人行非心脏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其对心肌的影响。

    作者:陈慧;王捷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老年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白细胞介素-18和-23的表达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老年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sTRAIL)、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sVCAM)-1、白细胞介素( IL)-18和IL-23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确诊为乙型肝炎的老年患者165例为观察组,体检证实为健康的老年人90例为对照组,均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sTRAIL、sVCAM-1和IL-18、-23表达。结果观察组sTRAIL、sVCAM-1和 IL-18、-23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TRAIL、sVCAM-1和IL-18、-23表达与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观察组sTRAIL和sVCAM1-、IL-18和-23表达均正相关。结论乙型肝炎老年患者血清sTRAIL、sVCAM-1、IL-18和-23高表达可促进疾病发生及进展,四者对判断病情有一定价值。

    作者:杜梅英;姚敏;魏小斌;巫翠云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C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组织中央部位、侵犯边缘和癌周肺组织的表达情况,分析 VEGF-C与淋巴结转移、淋巴管侵犯和淋巴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人 NSCLC 新鲜组织样本9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定量 RT-PCR( QRT-PCR)法检测NSCLC组织中央部位、侵犯边缘和癌周肺组织的VEGF-C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用D2-40标记淋巴管检测NSCLC组织中的淋巴管密度。结果 QRT-PCR显示,VEGF-C mRNA在肿瘤边缘部位的表达明显高于在肿瘤中央部位的表达,而且 VEGF-C mRNA的表达亦高于其在周围肺组织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了同样的表达不均一性。肿瘤边缘VEGF-C高表达组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而且VEGF-C高表达组淋巴管侵犯的发生率亦明显增高。肿瘤边缘高淋巴管密度组的VEGF-C mRNA的表达也明显高于低密度组。结论肿瘤侵犯边缘的 VEGF-C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管侵犯密切相关,参与了NSCLC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过程。

    作者:张增雷;宋秋颖;胡静;张伟;潘艳明;任凤云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miRNA197表达及临床意义

    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是肺癌常见的类型,早期即发生转移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近年研究发现多种microRNA( miRNA),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增殖、凋亡、分化和代谢等方面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近研究发现miRNA197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升高,本文研究NSCLC组织中miRNA197的表达及相关性。

    作者:董扬扬;张海云;庄奕煌;许荣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后癌组织中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3h和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G-蛋白耦联受体5表达特征

    目的: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后癌组织中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4e、3h和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 G-蛋白耦联受体(LGR)5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13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组织蜡块及临床资料为研究组,经病理证实为正常乳腺小叶和导管上皮组织85例为对照组,选择EIF4e、3h和LGR5的多克隆性抗体,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种蛋白的表达。结果研究组EIF4e、3h和LGR5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EIF4e、3h和LGR5表达与肿瘤大径、脉管浸润、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 Ki67的表达均具有相关性,EIF4e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研究组EIF4e和3h、EIF3h和LGR5表达正相关。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后组织中EIF4e、3h和LGR5高表达且具有协同作用,三者参与肿瘤的发生和进展,术后联合检测EIF4e、3h和LGR5的表达可能对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范平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不同液体治疗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 GDFT)与传统经典常规液体治疗方案在胃肠道手术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老年胃肠道疾病手术治疗患者70例根据液体治疗的方案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 GDFT)和对照组(经典液体治疗)各35例。比较两组术中晶体、胶体用量、尿量、术中出血量及不同时刻血流学参数〔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代谢指标〔包括乳酸(Lac)、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氧摄取率(ERO2)〕。结果观察组晶体入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3.761,P<0.01),而胶体入量(t=6.574,P<0.01)、尿量(t=13.14,P<0.01)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麻醉室监测建立时(T1)、诱导后即刻(T2)、手术结束(T4)的 MAP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而手术开始1 h(T3)时观察组MA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4.797,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HR在T1、T2、T3、T4各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T3时两组 Lac、ScvO2、ERO2均无统计学差异,T4时观察组Lac明显低于对照组(t=12.03,P<0.01),而ScvO2(t=6.684,P<0.01)、ERO2(t=5.435,P<0.0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胃肠道手术老年患者GDFT能够更好地维持微循环灌注状态,改善供氧状态。

    作者:赵强;方开云;程俊;王勇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多层螺旋CT四期动态增强扫描在头颈部恶性肿瘤前哨淋巴结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应用多层螺旋CT四期动态增强技术评价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前哨淋巴结的位置、数量、大小和性质。方法选择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四期动态增强扫描,绘制时间密度曲线从而评估淋巴结的性质。结果转移性肿大的淋巴结强化峰值出现的时间约为注入造影剂后3 min;炎性淋巴结肿大峰值出现的时间约为1 min;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无明确强化峰值出现。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四期动态增强技术能准确评价头颈部恶性肿瘤前哨淋巴结的状态,此方法安全无创,为临床医生术前评估和放射野的确定提供依据。

    作者:张义;王建云;李冬梅;张延旭;盖雪;贾锦文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赤坎区更年期妇女骨关节疼痛的发生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湛江赤坎区更年期妇女骨关节疼痛的发生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湛江赤坎区某三甲综合医院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更年期妇女150例,搜集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年龄、职业等)、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表评定骨关节疼痛的严重程度,采用MRS生活质量评分表评价生活质量以及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BMD)检测仪检测 BMD。结果有120例(80.0%)妇女存在骨关节疼痛症状;13例(8.7%)妇女发生骨质疏松;65例(43.3%)存在骨质减少;66.7%的妇女已绝经;不同婚姻状况、职业、教育程度、经济状况、BMD的更年期妇女骨关节疼痛严重程度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不同年龄段与不同体重指数(BMI)值的更年期妇女的骨关节疼痛严重程度差别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绝经妇女与未绝经妇女的骨关节疼痛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MRS≥16者的骨关节疼痛较MRS<16者的严重(P<0.05)。结论湛江赤坎区更年期妇女骨关节疼痛的发生率为80.0%,相关影响因素有年龄以及肥胖,骨关节疼痛可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丽娟;庞谷怀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老年脑出血的效果及常见问题。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脑出血患者分为微创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各102例,分别予以微创清除术治疗及传统内科治疗及开颅手术治疗,治疗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指量表( GCS)、术后并发症(PC)和再出血率(RI)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结果评分(GOS)判断,Barthel指数(BI),改良Rankin量表(mRS)和病死率(CF)。结果治疗后微创治疗组GCS评分显著高于传统治疗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治疗组(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两组间生存率差异未发现统计学意义(P>0.05),代表生存质量的3个指标GOS、BI和mRS结果显示,微创治疗组中生存病例的恢复程度显著优于传统治疗组(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

    作者:余波;史楠;崔建忠;王凯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评为第二届北方期刊优秀期刊,吉林省双十佳期刊,以国家重大课题和省部级课题研究成果为主要报道内容的基础研究栏目被评为吉林省学术期刊名栏,被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列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北大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列为中文核心期刊,并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及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超星数字图书馆收录及列为统计源期刊,并被《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学分册》、《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分册》、《中国生物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检索性期刊摘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肝癌MHCC97 H细胞中CD133+和CD133-亚群分选及其生物学特性

    目的:分选肝癌MHCC97H细胞中的CD133+和CD133-细胞亚群,并初步探讨CD133+细胞亚群的干细胞特性。方法用磁珠分选技术分选MHCC97H细胞株中的CD133+和CD133-细胞亚群,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选前后CD133的表达,用MTT法检测其增殖能力,比较其体内成瘤能力,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其干细胞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分选前后 MHCC97H 细胞中 CD133表达分别为(1.09±0.43)vs(86.65±6.49)%(P<0.01)。与CD133-亚群相比,CD133+亚群的体外增殖能力较强,成瘤能力高,高表达干细胞相关基因蛋白(P<0.05,P<0.01)。结论肝癌细胞株MHCC97H中的CD133+细胞亚群具有肿瘤干细胞的特性;CD133是人肝癌MHCC97H细胞株的肿瘤干细胞的表型之一。

    作者:易善永;南克俊;张丽娟;柯洋;姜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p16INK4A蛋白及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癌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癌中p16 INK4A蛋白的表达及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率。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来该院就诊,并在妇产科门诊行宫颈活检和宫颈手术的患者122例,其中慢性宫颈炎2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Ⅰ28例、CIN Ⅱ20例、CIN Ⅲ29例,宫颈鳞癌23例。对其宫颈标本进行HPV DNA检测及p16 INK4A蛋白的检测。结果 p16 INK4A蛋白在慢性宫颈炎、CIN Ⅰ、CIN Ⅱ、CIN Ⅲ、宫颈鳞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46.43%、75%、82.86%、91.3%。随着宫颈病变的程度加重,p16INK4A蛋白的表达率逐渐上升,各级别宫颈病变中 p16INK4A蛋白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HPV 感染率在慢性宫颈炎、CIN Ⅰ、CIN Ⅱ、CIN Ⅲ及宫颈鳞癌中分别为22.73%、39.29%、55%、55.17%、73.91%,随着宫颈病变的程度加重,HPV的感染率也越来越高。并且各级别宫颈病变之间 HPV 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并且宫颈病变HPV感染中以HPV16型为常见,HPV的感染与p16INK4A蛋白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在宫颈病变中,p16INK4A蛋白的表达与HPV感染率相关,若联合二者进行检测,对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有重要意义。

    作者:傅小一;张子雯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汉族与藏族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及生存质量状况

    目的:了解不同民族间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和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PSSS)和生存质量简明量表(SF-8)对309名汉族和201名藏族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藏族农村老年人在社会支持总分、家庭支持和家庭外支持3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汉族( P<0.01)。而汉族与藏族农村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在8个分维度及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2个综合维度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8个分维度和2个综合维度的评分呈正相关(r=0.088~0.225,P<0.05)。结论社会支持状况对农村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有支持作用,改善社会支持状况对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有积极意义。

    作者:代双娅;王晓晓;邓艳姣;扎西卓玛;旦增卓玛;张红艳;阿孜古丽·买提玉素甫;黄俭强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依达拉奉对认知功能障碍小鼠海马氧化应激及神经元再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ED)对认知功能障碍小鼠海马氧化应激及神经元再生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健康雄性 ICR 小鼠(25~30 g)并采用侧脑室内注射Aβ25~35法诱导认知功能障碍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ED低剂量( ED-L)组和高剂量( ED-H)组,其中ED-L组和ED-H组分别于侧脑室注射1 w后腹腔注射5 mg/kg和10 mg/kg ED(1次/d,连续4 w),模型组仅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同时选取10只同周龄ICR小鼠作对照(对照组)。采用Y型电迷宫法检测各组的学习和记忆成绩,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海马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丙二醛( 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特异性荧光探针DHE染色分析活性氧自由基水平,DCX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前体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学习次数、海马 MDA和活性氧自由基水平增加,记忆次数、BDNF水平和 SOD活性及海马神经元前体细胞的神经突起长度和密度降低(P<0.05);而ED处理后可改善以上由Aβ25~35诱导认知功能障碍导致的异常指标,ED-L组和ED-H组的以上指标均优于模型组(P<0.05),但仍与对照组有差异,ED-H组对Aβ25~35诱导的异常功能及指标水平的改善作用均强于ED-L组(P<0.05)。结论 ED可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小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可能是通过降低氧化应激及促进海马神经元再生来实现的。

    作者:孙健;李昱;贾舒;宋贵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胸椎结核的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选择67例老年胸椎结核患者,对比患者行I期后路椎管减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组,n=34)及I期后路内固定再行Ⅱ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B组,n=33)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后凸角和术后Frankle分级等的变化。结果 A组平均手术时间比B组明显缩短〔(150±21)vs (210±29) min,P<0.01〕;A组平均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B组〔(400.6±56.2) vs (510.5±71.6)ml,P<0.01〕;A组平均住院时间比B组显著减少〔(20.2±2.8) vs (26.8±3.7)d,P<0.05〕。各组后凸角度数术后均比术前明显下降(均P<0.01),两组后凸角和术后Frankle分级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术后后突畸形矫正率及影像学未见明显异常。结论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椎结核有确切疗效;与分期前后路术式相比,具有创伤小等优势,可作为老年胸椎结核的一种治疗选择。

    作者:王明贵;饶锐强;王海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索利那新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近期疗效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 )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常用的手术方式。患者因术前存在不稳定性膀胱或因手术刺激、气囊压迫、术后持续膀胱冲洗,常导致术后早期频繁不自主膀胱收缩而存在膀胱过度活动症( OAB)〔1〕。索利那新是一种新型胆碱能受体M3阻滞剂,能选择性抑制膀胱逼尿肌M受体。本文观察索利那新治疗TURP患者术后OAB的疗效。

    作者:李云祥;张宗平;王安果;伍季;蔡运林;汪海龙;唐硕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左卡尼汀对缺血性心力衰竭心室重构、心肌酶学及血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缺血性心力衰竭心室重构、心肌酶学及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患者确诊心衰后,实施对症支持处理,观察组联合应用左卡尼汀注射液,在连续使用左卡尼汀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心肌酶学、血脂及超声心动图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左室收缩末内径和左室舒张末内径较对照组缩小(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及肌酸激酶同Ⅰ酶(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早期应用左卡尼汀,能有效减低血脂水平,改善患者心肌酶学表现,延缓甚至逆转心室重构。

    作者:周慧敏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眼轮匝肌皮瓣联合重睑术修复老年人上睑睑黄瘤的疗效

    黄色瘤是一种脂质代谢障碍异常引起的良性肿瘤,是由于脂质的组织聚集形成的皮肤黄色丘疹。睑黄瘤是一种较常见的黄色瘤,常对称地好发于两上睑的内眦处,多发或单发,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1〕,好发于老年人。较小的睑黄瘤治疗方法有激光法、冰冻法等。对较大的睑黄瘤,手术切除较为理想,直径超过10 mm的睑黄瘤手术切除后创面很难直接闭合,即使闭合亦会出现眼睑闭合不全或眼睑畸形,治疗起来非常棘手〔2〕。本文采用眼轮匝肌皮瓣修复老年人上睑较大睑黄瘤切除后的创面,并同时行上睑松弛重睑术,效果满意。

    作者:路程;彭维海;金洪娟;荣莉;张舵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D1和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胃癌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D1和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及万方数据库,全面检索有关D1和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胃癌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5.1软件。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9篇,共计2446例胃癌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5年生存率(OR=0.87,95% CI:0.67,1.14)、淋巴瘘发生率(OR=1.60,95% CI:0.41~6.21)和腹腔脓肿发生率(OR=1.47,95% CI:0.55~3.93)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围术期死亡率、吻合口瘘发生率、胰瘘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OR(95% CI)分别为0.49(0.39,0.61),0.89(0.30,0.67),0.43(0.28,0.66),0.24(0.10,0.55),0.41(0.23,0.73)和0.40(0.29,0.63)。荷兰研究15年随访研究显示D2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远期生存率要高于D1淋巴结清扫术。结论与D1淋巴结清扫术相比,D2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风险要高,且与围术期脾脏和胰体尾切除相关,但 D2术式可使患者远期生存受益。因此,保留脾脏的 D2淋巴结清扫术应推荐为胃癌手术的标准术式。

    作者:李育泉;陈燕;窠文博;魏茂强;姜雷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基因芯片检测甲基化在中老年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应用前景

    表观遗传学是目前生物学研究领域具发展前景的学科〔1~4〕。基因自身的改变和表观遗传基因的改变都会通过复杂的信号转导,单独或共同的引起有害基因突变率的增加。表观遗传学通过几个机制控制基因的表达: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的表观遗传调控〔5,6〕。目前研究广泛的是DNA甲基化〔7〕。实验表明DNA重复序列的甲基化,可能会导致细胞染色体缺失或重组,从而造成遗传不稳定。因此人类基因甲基化增加染色质的不稳定性,导致肿瘤发展;同时特殊位点CpG岛启动子的甲基化,可以沉默肿瘤抑癌基因,有一定的致癌作用〔8〕。表观遗传学与饮食、药物等外界环境有一定关系,当不利的环境因素作用于人体时,表观改变使染色质结构重塑,继而促进肿瘤等疾病的发生。

    作者:刘曦宇;裴长艳;崔有斌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