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混人胰岛素类似物等剂量3次餐时注射对糖尿病患者强化降血糖的疗效

牛建生;张玲;郝尧;张秀梅;李兴梅;何婉霞

关键词:预混人胰岛素30, 门冬胰岛素30, 2型糖尿病
摘要:理想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应能为患者提供充分的空腹、餐后和夜间血糖控制,临床上预混胰岛素具有特定的作用特点及优势,可为满足不同患者的个体化需求提供适宜的治疗选择〔1〕。研究显示,与预混人胰岛素30相比,门冬胰岛素30吸收更迅速,可更有效地控制血糖〔2〕。本文比较预混人胰岛素30与门冬胰岛素30早晚进餐及三餐等剂量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不同液体治疗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目标导向性液体治疗( GDFT)与传统经典常规液体治疗方案在胃肠道手术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老年胃肠道疾病手术治疗患者70例根据液体治疗的方案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 GDFT)和对照组(经典液体治疗)各35例。比较两组术中晶体、胶体用量、尿量、术中出血量及不同时刻血流学参数〔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代谢指标〔包括乳酸(Lac)、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氧摄取率(ERO2)〕。结果观察组晶体入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3.761,P<0.01),而胶体入量(t=6.574,P<0.01)、尿量(t=13.14,P<0.01)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麻醉室监测建立时(T1)、诱导后即刻(T2)、手术结束(T4)的 MAP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而手术开始1 h(T3)时观察组MA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4.797,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HR在T1、T2、T3、T4各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T3时两组 Lac、ScvO2、ERO2均无统计学差异,T4时观察组Lac明显低于对照组(t=12.03,P<0.01),而ScvO2(t=6.684,P<0.01)、ERO2(t=5.435,P<0.0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胃肠道手术老年患者GDFT能够更好地维持微循环灌注状态,改善供氧状态。

    作者:赵强;方开云;程俊;王勇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住院老年患者念珠菌感染的动态监测及耐药性分析

    在各地区临床医院,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激素等药物的应用,使真菌感染呈明显上升趋势,并已成临床诊疗中相当突显的问题〔1〕。所以对抗真菌药物的应用及其敏感与耐药性进行监测与统计,从而指导临床用药,减少其感染率、病死率尤为重要。本文对我院住院老年患者送检痰标本细菌培养中分离白色念珠菌进行分析。

    作者:马晓瑞;苏加峰;梁明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农村地区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满意度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满意度。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郊区3个县203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不同医疗费用支出的老年人2 w患病率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性别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体检情况存在显著差异。(3)定期的慢性病筛查对老年人身体健康有积极影响。(4)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是否参加医疗保险是老年人卫生服务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1)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积极探索符合老年人特点的医疗服务模式。(2)利用多种形式加强针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3)慢性病管理是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4)农村老年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作者:王蕾;崔颖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纳洛酮治疗老年酒精合并安眠药混合中毒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究纳洛酮治疗老年酒精合并安眠药混合中毒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酒精合并安眠药混合中毒的老年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按照梯度增加纳洛酮剂量的治疗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催醒时间,催醒后并发症情况(头晕、头疼、乏力、神志不清、肠胃不适),并发症完全消除所需时间,治疗前、治疗后24、48、72 h进行Glasgow昏迷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结果观察组催醒时间和并发症消除时间分别为(7.85±1.12)h与(34.76±2.58)h,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02±1.07)h与(46.89±3.01)h;观察组催醒后头晕、头疼、神志不清、肠胃不适所占比例分别为31.58%、23.68%、55.26%、39.47%与44.74%,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相应指标( P<0.05);两组患者催醒后乏力症状所占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和治疗72 h,Glasgow昏迷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治疗24和48 h, Glasgow昏迷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按照梯度增加纳洛酮剂量不仅能够对治疗老年酒精合并安眠药混合中毒具有很好的疗效,还能减轻患者的强烈应激反应,减少催醒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持续时间。

    作者:李志峰;马文宇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评为第二届北方期刊优秀期刊,吉林省双十佳期刊,以国家重大课题和省部级课题研究成果为主要报道内容的基础研究栏目被评为吉林省学术期刊名栏,被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列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北大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列为中文核心期刊,并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及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超星数字图书馆收录及列为统计源期刊,并被《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学分册》、《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分册》、《中国生物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检索性期刊摘录。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上段输尿管结石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

    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我们分别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 ESWL)、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 URL)、经皮输尿管镜碎石( PCNL)、开放性及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共治疗287例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

    作者:王宁;李义;王加强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D1和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胃癌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D1和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及万方数据库,全面检索有关D1和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胃癌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5.1软件。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9篇,共计2446例胃癌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5年生存率(OR=0.87,95% CI:0.67,1.14)、淋巴瘘发生率(OR=1.60,95% CI:0.41~6.21)和腹腔脓肿发生率(OR=1.47,95% CI:0.55~3.93)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围术期死亡率、吻合口瘘发生率、胰瘘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OR(95% CI)分别为0.49(0.39,0.61),0.89(0.30,0.67),0.43(0.28,0.66),0.24(0.10,0.55),0.41(0.23,0.73)和0.40(0.29,0.63)。荷兰研究15年随访研究显示D2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远期生存率要高于D1淋巴结清扫术。结论与D1淋巴结清扫术相比,D2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风险要高,且与围术期脾脏和胰体尾切除相关,但 D2术式可使患者远期生存受益。因此,保留脾脏的 D2淋巴结清扫术应推荐为胃癌手术的标准术式。

    作者:李育泉;陈燕;窠文博;魏茂强;姜雷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水通道蛋白1和4在大鼠挫伤肺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AQP)1和4在老年大鼠挫伤后肺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通过自由落体模型制作老年鼠肺挫伤模型,分别于伤后1,3和6 h处死,取右侧肺上叶组织测水含量,RT-PCR法测量AQP1和4的m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蛋白AQP1和4的表达水平。结果伤后老年大鼠的肺组织水含量比明显增加,与假手术组相比,AQP1和4的mRNA和蛋白表达在术后逐渐升高,术后6 h有显著差异(P<0.05), AQP-1的蛋白表达量亦明显升高( P<0.05)。结论 AQP1和4在挫伤后的肺组织中表达升高,靶向调节二者的表达可能对于肺挫伤后肺水肿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相华;洪文娟;洪志鹏;周菊;祝艳翠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氟比洛芬酯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术后镇痛及心肌的影响

    冠心病病人行非心脏手术可不同程度地加重心肌损伤〔1〕。麻醉、手术创伤及疼痛是加重心肌损伤的主要原因。氟比洛芬酯为新型非甾体类靶向镇痛药,目前已应用于术后镇痛及癌痛治疗〔2,3〕。但是将其应用在老年冠心病病人非心脏手术中的效果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观察氟比洛芬酯对老年冠心病病人行非心脏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其对心肌的影响。

    作者:陈慧;王捷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老年肺结核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老年肺结核患者负性情绪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校第一附属医院2008~2012年收治的老年肺结核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4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性心理干预,疗程为4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采用症状自评尿量(SCL-90)及MOS健康问卷(SF-36)问卷对干预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进评定分析。结果两组干预后SAS及SDS 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SCL-90各因子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观察组心理干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 P<0.05)。 SF-36干预结束后观察组各项目评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实施综合性心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杨健芬;王詠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伴重度贫血1例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HHT)是一种血管壁结构发育异常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该病以皮肤、黏膜等多部位毛细血管扩张性病变及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我科曾收治1例重度贫血伴鼻衄的HHT患者,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60岁,因间断性鼻衄7年余,加重1 w入院。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鼻衄,量约50 ml,易止,出血间隔时间约7d。3年前鼻出血症状加重,出血间隔时间缩短为1~3 d,量约70 ml,未特殊治疗。1 w前鼻出血不止入我院耳鼻喉科行鼻填塞,因严重贫血转入我科。病程中无头晕、头痛,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胀,大小便正常。家族史:其母亲、姐姐、妹妹、儿子及外甥均有不同程度鼻衄史。查体:血压110/50 mmHg,极重度贫血貌,舌部及双手指可见散在毛细血管扩张,色紫红,周边界限清楚,不高于皮肤,压之可褪色。鼻腔内可见血痂,各鼻窦区无压痛。口唇苍白,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轻度水肿。辅助检查:血红蛋白含量27 g/L,红细胞计数1.64×1012/L,平均红细胞体积60.7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16.1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265.0 g/L,网织红细胞1.87%,白细胞总数3.1×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2.5×109/L,血小板计数153.0×109/L。贫血3项检查:铁蛋白4.00 ng/ml (11.0~306.8 ng/ml)。凝血功能正常。耳鼻喉科内窥镜检查报道,鼻中隔右侧黎氏区血管扩张,双下甲前端附血痂,鼻中隔左侧黎氏区黏膜糜烂,可见活动性出血,双鼻腔及鼻咽部黏膜苍白,未见新生物。根据患者长期反复鼻衄,多处毛细血管扩张及阳性家族史,该患可明确诊断为HHT、缺铁性贫血。入院后给予输注红细胞悬液、止血、补充造血原料等对症治疗,患者鼻衄及贫血症状改善后出院。

    作者:张传辉;邸鑫;祁啸;李小丰;金鑫;沈卫章;李景贺;贾姣源;王秀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白花丹参不同炮制品水提物抗小鼠心肌缺血缺氧的作用

    目的:研究白花丹参不同炮制品水提物对小鼠心肌缺血缺氧的影响。方法分别制备白花丹参不同炮制品水提物,采用异丙肾上腺素及夹闭气管致小鼠急性心肌缺血缺氧模型,观察白花丹参不同炮制品水提物对小鼠耐缺氧存活时间及心电维持时间的影响。采用小鼠尾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30 U/kg)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酒炙白花丹参水提物对心肌缺血小鼠心电图及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酒炙白花丹参水提物高、低剂量组可明显提高小鼠耐缺氧存活时间及心电维持时间;对由垂体后叶素诱导心肌缺血小鼠心电图 J点抬高及心率的减慢具有改善作用,提高心肌缺血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的活性。结论酒炙白花丹参水提物具有明显抗心肌缺血缺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影响NO有关。

    作者:王浩;李玉琴;高永峰;辛晓明;徐晓燕;高允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近年住院治疗的心肌梗死病人137例。均开展常规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血脂指标水平高于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ATPIII,2001)冠心病二级预防标准的72例作为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余65例低于上述标准作为对照组,开展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入院时及治疗后4 w的血脂指标,并对预后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非降脂对照组治疗4 w 后,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为(5.23±1.20)mmol/L、(1.94±0.48)mmol/L及(3.22±0.47)mmol/L,均较入院时明显升高(均P<0.05)。急性心肌梗死非降脂治疗观察组4 w后 TC、TG及 LDL-C分别为(4.92±1.02)mmol/L、(1.45±0.33)mmol/L及(2.89±0.29)mmol/L,与入院时比较明显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死亡、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的比例分别为4.2%、2.8%、6.9%及8.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早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应用于心肌梗死发病后的治疗有潜在优势,早应用可早获益,高危病人尤其适合。

    作者:单伟超;赵洁;郭金锐;巨名飞;李舒承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的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全麻下行食管癌根治术老年患者60例,年龄61~7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250 ml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组)和对照组(500 ml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分别用微量静脉输液泵输注250 ml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和500 ml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输注速度参照用量用法,输注时间30 min。分别于输注前( T0)、0 min (T1)、30 min(T2)、输注完60 min(T3)抽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不同时点血糖、电解质和pH值。结果与 T0比较,观察组在 T1~T3时点血糖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在T1、T2时点血糖升高,T3时点血糖升高(均P<0.05)。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在T1、T2时点血糖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电解质和pH值在各时点分别行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可安全地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在不超过输液速度的前提下,输注量以250 ml为宜。

    作者:徐刚;高勐;冯艳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中青年与老年淋巴瘤患者248例

    淋巴瘤是一类原发于淋巴结和(或)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病理可见分化、成熟程度不一的肿瘤性淋巴细胞大量增生,侵犯全身各个部位或组织。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48例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并比较老年与中青年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

    作者:邸鑫;祁啸;张传辉;王颖;金鑫;李小丰;金立方;赵岩;王秀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索利那新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近期疗效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 )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常用的手术方式。患者因术前存在不稳定性膀胱或因手术刺激、气囊压迫、术后持续膀胱冲洗,常导致术后早期频繁不自主膀胱收缩而存在膀胱过度活动症( OAB)〔1〕。索利那新是一种新型胆碱能受体M3阻滞剂,能选择性抑制膀胱逼尿肌M受体。本文观察索利那新治疗TURP患者术后OAB的疗效。

    作者:李云祥;张宗平;王安果;伍季;蔡运林;汪海龙;唐硕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老年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白细胞介素-18和-23的表达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老年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sTRAIL)、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sVCAM)-1、白细胞介素( IL)-18和IL-23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确诊为乙型肝炎的老年患者165例为观察组,体检证实为健康的老年人90例为对照组,均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sTRAIL、sVCAM-1和IL-18、-23表达。结果观察组sTRAIL、sVCAM-1和 IL-18、-23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TRAIL、sVCAM-1和IL-18、-23表达与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观察组sTRAIL和sVCAM1-、IL-18和-23表达均正相关。结论乙型肝炎老年患者血清sTRAIL、sVCAM-1、IL-18和-23高表达可促进疾病发生及进展,四者对判断病情有一定价值。

    作者:杜梅英;姚敏;魏小斌;巫翠云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农村地区脑卒中后患者抑郁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当前农村地区脑卒中后抑郁( PSD)患者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别从莒县20个乡镇各随机抽取10个村,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每个村中所有脑卒中患者共650例。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经济情况、家庭关系、社会心理因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病灶侧性及病灶性质等可能导致PSD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采用多模式诊断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 PSD的评定。结果PSD发生率为60.2%。经单因素分析与 PSD 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如下:性别、病程、家庭关系、社会心理、经济状况、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经非条件逐步 Logistic 回归筛选出 PSD 发生的危险因素有性别( OR=3.261)、家庭关系( OR=1.632)、社会心理因素( OR=1.234)、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OR=1.690)、神经功能缺损( OR=3.049);病程、经济状况与PSD无关。结论农村地区PSD的影响因素有其特殊性,应针对导致PSD的影响因素,找到防治重点,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治疗,以预防和减少PSD的发生。

    作者:葛均江;徐平;宋晖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后癌组织中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3h和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G-蛋白耦联受体5表达特征

    目的: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后癌组织中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4e、3h和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 G-蛋白耦联受体(LGR)5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13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后组织蜡块及临床资料为研究组,经病理证实为正常乳腺小叶和导管上皮组织85例为对照组,选择EIF4e、3h和LGR5的多克隆性抗体,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种蛋白的表达。结果研究组EIF4e、3h和LGR5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EIF4e、3h和LGR5表达与肿瘤大径、脉管浸润、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 Ki67的表达均具有相关性,EIF4e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研究组EIF4e和3h、EIF3h和LGR5表达正相关。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后组织中EIF4e、3h和LGR5高表达且具有协同作用,三者参与肿瘤的发生和进展,术后联合检测EIF4e、3h和LGR5的表达可能对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范平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急性甲胺磷农药中毒早期血药浓度与免疫学指标的关系

    目的:分析急性甲胺磷农药中毒早期血药浓度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92例急性甲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中毒严重程度分为轻中度中毒组54例和重度中毒组38例,选择9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探讨两组血药浓度与 CD4+、CD95+、CD3+、CD3+/CD23+、CD8+、CD8+/CD28+、 CD8+/CD28-的关系。结果血药浓度重度中毒组明显高于轻中度中毒组(P<0.01),CD4+、CD95+、CD3+、CD3+/CD23+、CD8+、CD8+/CD28-活性明显低于轻中度中毒组(P<0.01);CD8+/CD28+明显高于轻中度中毒组(P<0.01)。结论急性甲胺磷农药中毒早期血药浓度越高、中毒程度愈重,细胞免疫受损越严重。

    作者:杨伟红;彭广军;田少静;王新平;崔岚;邵玉薇;张晴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