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朝
目的:探讨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应用阿伦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胶丸(罗盖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在该院骨科住院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钙尔奇D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阿伦膦酸钠,治疗组同时给予阿伦磷酸钠联合罗盖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以及骨形态计量学和药物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4个部位的骨密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对照组腰椎1~4和Wards三角骨密度明显高于治疗前( 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4个部位的骨密度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治疗12个月后Pyd /Cr比值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骨形态学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骨小梁加粗、间隙变窄,皮质骨变厚、密度增加;对照组患者骨小梁变细、间隙加宽,皮质骨变薄、密度减少;计量学显示,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各指标均增加,对照组均减少。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伦膦酸钠联合罗盖全能有效降低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的骨转换,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丁国强;汪艳燕;江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了解成都市老年人的体质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按照中国国家体育总局《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和《2010年四川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进行体质测试以及问卷调查,按照《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及标准》进行综合体质评分,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成都市老年人体质健康影响因素。结果老年人体质评分合格率为91.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是否骑自行车、骑自行车时间的长短、是否步行、步行时间的长短、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在闲暇时间参加大强度体育锻炼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是否骑自行车、在闲暇时间参加大强度体育锻炼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受教育程度、是否骑自行车。结论提高老年人的体质健康水平①加强老年人的知识文化水平,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②日常宜多骑自行车,减少自驾车和坐出租车的频率。
作者:韩海军;龚海英;沈丽琴;宫川;陈希宁;杜喜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2008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规模达到1.60亿,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1〕。恶性肿瘤是老年人生命的主要杀手〔2〕。肺癌已成为全球主要的癌症〔3〕。本文通过对兰州市两所省级医院老年肺癌住院患者1462例进行分析,旨在为老年肺癌的防治及病因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徐生刚;白亚娜;胡晓斌;赵迟;毛宝宏;王辉;祝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 HSP70)在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以及与肿瘤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50例胶质细胞瘤组织,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进行HSP70蛋白检测。比较肿瘤分级与HSP70的相关性,同时,观察肿瘤复发对 HSP70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HSP70蛋白阳性率,在Ⅰ级、Ⅱ级、Ⅲ级、Ⅳ级肿瘤组织分别为33.33%、66.67%、84.62%、100%,随着分级的升高,其阳性率明显提高(P<0.05)。 HSP70在局部复发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7.50%,无复发组为55.56%(P<0.05)。在复发组中,HSP70阳性患者复发时间明显早于HSP70阴性患者( P<0.05)。此外,HSP70阳性患者1年死亡率为65.79%,明显高于HSP70阴性组的16.67%( P<0.05)。结论 HSP70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密切相关,分级越高,阳性表达越多。 HSP70阳性能够提高局部肿瘤复发率及提前复发时间,对患者1年死亡率有较大的影响。
作者:王晓东;陈善成;杨俊保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 MNCs)移植治疗脑出血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3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予钻孔引流术,术后留置引流管,当血肿引流基本干净、拔除引流管前经管注入自体MNCs悬液体3.0 ml。选择同期年、性别及病情严重程度相似但未行自体MNCs移植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与术前、术后第1天、1、2、4、8、12 w,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评分)。同时应用致残量表(mRS)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 w临床疗效有无差别。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于2 w后开始下降,至8 w与12 w时试验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Barthel评分于2 w后开始上升,至12 w时试验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根据mRS量表,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2.7%,显著高于对照组46.8%( P<0.05)。治疗随访期间试验组死亡4例,对照组死亡9例,死亡风险无差别(P>0.05)。结论自体MNCs移植治疗脑出血近期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杨郁野;张宏义;于明月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及p53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初发性膀胱癌石蜡标本48例,应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48例膀胱癌组织中的 EGFR、VEGF、COX-2、p53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GFR、VEGF、COX-2、p53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病理分级无显著相关性( P>0.05);EGFR、VEGF、COX-2、p53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临床分期有显著相关性( P<0.05);膀胱癌组织中 p53的表达强度与 EGFR、VEGF、COX-2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205,P=0.020;r=0.278,P=0.001;r=0.218,P=0.004);COX -2表达强度与 EGFR、VEGF 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395,P=0.001;r=0.198,P=0.016)。结论 EGFR、VEGF、COX-2、p53在膀胱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膀胱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判断转移及预后等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孙玉朝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检测Fascin基因在大肠管状腺瘤和腺瘤癌变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两步法的方法,研究82例散发性大肠管状腺瘤伴上皮不同程度异型增生、76例大肠管状腺瘤癌变和40例大肠黏膜中Fascin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大肠黏膜、散发性大肠管状腺瘤伴上皮不同程度异型增生、大肠管状腺瘤癌变中Fasc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30.5%、64.5%。在大肠管状腺瘤伴异型增生和大肠管状腺瘤癌变组中Fascin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大肠黏膜组( P<0.05),而且大肠管状腺瘤癌变组中Fascin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大肠管状腺瘤伴上皮不同程度异型增生组( P<0.05)。大肠管状腺瘤伴上皮不同程度异型增生组中Fasc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5%(轻中度)、47.7%(重度),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在大肠管状腺瘤癌变组中Fascin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关( P<0.05),与性别、年龄均无关( P>0.05)。结论大肠管状腺瘤癌变过程中Fascin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Fascin可能参与了大肠管状腺瘤癌变的发生。
作者:赵振亚;许欣;薛延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比较40岁以下及70岁以上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对比。方法收集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病理证实的小于40岁(青年)和大于70岁(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资料,分析并比较其分布、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①青年和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在性别、族别、组织类型、肿瘤浸润深度(T)、病理分期、复发、转移、转移部位等因素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青年组维吾尔族女性比例高、以低分化、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为主、Ⅲ、Ⅳ期患者居多、术后复发转移比例高,老年组以汉族男性居多、以高、中分化腺癌、乳头状腺癌为主、Ⅰ、Ⅱ期居多。②青年与老年患者之间血型、肿瘤大小、大体类型、肿瘤部位、CEA等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③该资料生存时间为7~110个月,平均为48.0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37个月。总生存率为1年86.1%,3年35.8%,5年14.3%。青年和老年患者间预期寿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青年组预后较老年组差。结论青年结直肠癌患者较老年患者具有女性多发,以低分化、黏液腺、印戒细胞癌为主、确诊时病期晚、容易远处转移,预后差等特点。青年结直肠癌患者比例虽小,医疗保健机构应提高对这部分人群的重视度。提高年轻人保健意识,定期复查结肠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生存率。
作者:艾克热木·玉苏甫;帕尔哈提·沙依木;艾孜买提·热合木吐拉;赵泽亮;王海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燕麦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压、体重、腰围、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参照 WHO(1999年)糖尿病(DM)诊断标准,筛选73例年龄>60岁的、临床诊断明确的T2DM患者(男40例,女33例),试验周期8 w,研究开始前记录其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水平,在维持既往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的条件下,给予每人每餐50 g燕麦以替换主食。于服用燕麦后1个月及停用1个月后复测上述指标,分析其BMI、腰围、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以试验开始前所记录数据作为对照组,服用燕麦后1个月的患者,其BMI、腰围、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血糖、血脂、血压水平较服用前相比有所降低( P<0.05),而对HbA1c无显著影响;停用燕麦1个月后,患者腰围及血脂水平较服用后所升高(P<0.05),而 BMI、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空腹胰岛素、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T2DM的患者进行燕麦食疗后可有效降低腰围、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血脂水平。
作者:张川;范馨月;王媛媛;王涤非;孙立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烟草烟雾对雄性小鼠体质健康的影响状况。方法将24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实验组于染毒柜内每天进行两次香烟烟雾暴露染毒,对照组在染毒柜内每天进行两次伪暴露实验,不参与染毒实验。于实验前后分别测定两组小鼠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并与实验后测定力竭游泳时间。结果实验组血清SOD活性较对照组和干预前显著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且力竭游泳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对照组较干预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香烟烟雾暴露环境,可使雄性小鼠SOD活性明显降低和MDA含量明显升高,促使其抗疲劳能力明显减弱,并且不利于小鼠运动后疲劳的恢复,对小鼠体质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作者:胡建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特质怒与阿尔茨海默病( AD)发病的关联,初步分析特质怒与怒的表达在 AD 发病进程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同性别、同年龄段(±3岁)、同等文化程度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结果病例组特质怒得分高于对照组(t=44.784,P=0.000), OR=51.857(14.009,191.954);病例组怒的表达(AX-O、AX-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和对照组特质怒与怒表达指数均呈正相关(r=0.579,P<0.01;r=0.372,P<0.01)。结论特质怒倾向高和怒的表达程度高皆是AD发病的危险因素;特质怒与怒的表达在 AD 发病进程中呈正相关,特质怒倾向高且怒的表达程度高更容易诱发AD。
作者:王友杰;詹向红;闫国立;李伟;杨丽萍;刘胜利;王淑玲;陈四清;伍盼盼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营养状况对老年人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进行健康体检且自愿参加骨密度( BMD)检查的637例老年志愿者进行生活方式及膳食营养方面的调查,并借助超声骨密度测定仪对老年人受试者右侧跟骨的BMD进行测量。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男性和女性的BMD值均逐渐下降( P<0.01);常年吸烟、有饮酒习惯组的老年男性和女性 BMD 值分别低于无吸烟的男性和女性( P<0.01);常年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男性和女性BMD值分别高于偶尔及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男性和女性( P<0.01);坚持饮用奶制品、服用活性维生素D及钙剂的老年男性和女性BMD值分别高于不饮用奶制品的老年男性和女性( P<0.01)。结论老年人 BMD与生活方式及膳食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及膳食习惯对提高老年人骨健康极其重要。
作者:鞠亮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心衰大鼠心功能及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 SD大鼠心衰模型,心脏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期内径( LVD)和收缩期内径( LVS)、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短轴缩短率( FS);Real-Time PCR定量分析脑钠肽( BNP)、心钠肽( ANP)、尿钠肽受体(NPRC)mRNA表达水平。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结构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游离脂肪酸(FFA)乳酸(LD)。结果曲美他嗪治疗组和模型组比较, LVS、LVD明显缩小,LVEF、FS升高; BNP、ANP、NPRC mRNA表达水平下调;线粒体结构明显改善; FFA、 LD水平降低。结论曲美他嗪能改善大鼠心衰模型心肌能量代谢,改善心功能。
作者:陶志强;高想;姜卫东;唐艳芬;蒋凤荣;张锋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 CK20阳性表达与术后患者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211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CK20作为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细胞标志物,采用Cellular FACTT 方法检测术后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K20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指标及术后随访资料对患者肿瘤进展因素和临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11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K20阳性率为59.2%(125/211),且与肿瘤TNM分期及肝转移密切相关(P<0.001);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阳性检出患者3年术后复发或转移率和无瘤生存期均明显劣于阴性检出患者(P<0.001);进一步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发现,外周血肿瘤细胞 CK20阳性可能是结直肠癌患者3年无瘤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结论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K20阳性率与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分期和肝转移密切相关,是结直肠癌患者3年无瘤生存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对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大巍;孙立辉;金长凯;孙奔;樊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淫羊藿为小檗科淫羊藿属植物〔1〕。有益精气、坚筋骨、补腰膝、强心力之功效。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表明,淫羊藿中主要活性物质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骨质疏松活性、促进造血功能、增加心脑血管血流量、免疫功能、抗衰老、抗肿瘤等多种功效〔2〕。目前,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的许多疾病与氧化应激有关〔3〕。由自由基介导的氧化损伤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由活性氧( ROS )、活性氮( RNS)引起的蛋白质氧化损伤与衰老、阿尔茨海默病( AD)、帕金森病( PD)等老年性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4〕。关于淫羊藿次苷抗疲劳、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未见报道。本实验采用运动性实验与生化指标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淫羊藿次苷抗氧化、抗疲劳作用。
作者:李晓萍;薛海娇;郭丽娜;刘忠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发表于2000年1月至2013年7月关于血栓抽吸术对STEMI患者行介入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按 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筛选文献、评价纳入文献质量,使用 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冠脉TIMI 3级、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ST段回落大于50%、心肌灌注显影分级( MBG)以及有无再发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终纳入分析的文献为11篇,包括1376例患者,其中单纯PCI治疗727例,PCI治疗+血栓抽吸术649例。(2)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PCI相比较,PCI治疗+血栓抽吸术冠脉TIMI 3级比率高(OR=2.46,95%CI 1.66~3.65,P<0.001),ST段回落大于50%比率高(OR=6.30,95%CI 3.22~12.33,P<0.001),心肌灌注显影分级高(OR=2.78,95%CI 1.89~4.07,P<0.001),而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率低(OR=0.40,95% CI 0.27~0.59,P<0.001),再发心绞痛比率低(OR=0.28,95% CI 0.08~0.97,P=0.045)。结论 STEMI急诊介入术中血栓抽吸治疗安全可靠,可明显改善心肌灌注,提高单纯PCI临床治疗效果,改善STEMI的近期预后。
作者:武国东;刘永生;林光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基于含V-set和免疫球蛋白城4(VSIG4)的腺病毒对1型糖尿病(T1DM)的治疗效果。方法制备含有 VSIG4的腺病毒,免疫NOD小鼠,观察对CD8+T细胞的抑制效应和血糖水平的调节作用。结果与携带β-半乳糖苷酶( LacZ)基因的重组腺病毒( Ad-LacZ)和PBS组比较,携VSIG4的腺病毒并能抑制NOD小鼠的CD8+T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干扰素( IFN)-γ的分泌,并降低NOD小鼠糖尿病的患病率。结论VSIG4腺病毒对CD8+T细胞具有免疫抑制效应,并可以延缓NOD小鼠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会为T1DM的治疗新策略。
作者:石雁冰;张兰举;邢立志;张媛媛;马桂洁;李树法 刊期: 2014年第17期
本研究对60岁以上离退休医务人员的营养素摄入状况及常见的营养相关慢性病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从大连市10所三甲医院中随机抽取2所,共534例60岁以上离退休的老年医务人员,其中,男162人,女372人。年龄60~70岁261例(48.9%);71~80岁239例(44.8%);81~90岁33例(6.2%);90岁以上1例(0.2%)。超重220例(41.20%)、肥胖89例(16.70%)、高血脂210例(39.33%)、高血压262例(49.06%)、糖尿病82例(15.36%)、空腹血糖临界高值51例(9.55%)、甲状腺肿325例(60.86%)。
作者:赵婷;李鹤;张鑫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雌激素软膏联合苦参凝胶对老年性阴道炎( SV)患者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该院收治的97例老年阴道炎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雌激素软膏联合苦参凝胶治疗,对照组采用雌激素软膏治疗,测定并比较两组的乳酸菌数量。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乳酸杆菌阳性率43.75%(21/48),对照组40.82%(20/4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观察组乳酸杆菌阳性率〔81.25%(39/48)〕高于对照组〔61.22%(30/49)〕(P<0.05);治疗后30 d,观察组乳酸杆菌阳性率〔97.92%(47/48)〕高于对照组〔77.55%(38/49)〕(P<0.01)。结论 SV采用雌激素软膏联合苦参凝胶治疗具有明显改善阴道微生态的作用,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邢玉鉴;宋堃玲;代霁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交感神经切除术早是由Alexander在1899年报道,当时主要用于治疗癫痫、突眼性甲状腺肿、白痴、青光眼等疾病,但其临床疗效不佳。后来又用于心绞痛、肢体血管痉挛、高血压和手足多汗症等疾病的治疗。 Kotzareff〔1〕早报道了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经验,但该项手术未能广泛开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电视胸腔镜进入胸外科后,使微创化的胸腔镜交感神经切除手术( TSS )极大地减少了手术创伤,从而得到广泛推广。国内外对于TSS治疗多汗症仍存在许多争议,主要集中在术后代偿性多汗与胸交感神经链切除节段的关系,笔者就TSS治疗原发性多汗症的历史、合理选择胸交感神经链切除节段等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波;李光虎;崔永生 刊期: 201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