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大学学员生命质量和死亡态度的关系

许倩;王占坤;潘琳玲;吴兰花

关键词:老年大学学员, 生命质量, 死亡态度
摘要:目的:了解老年大学学员的生命质量和死亡态度的关系。方法运用SF-36和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进行调查。结果①老年大学学员的生命质量较好,生理功能(88.10±12.71)、社会功能(90.50±12.70)、生理职能(81.09±31.52)、情感职能(82.68±32.99)、总体健康(57.96±14.72)、心理健康(81.21±15.14)、躯体疼痛(77.21±20.28)、活力(75.20±15.91);②大部分老年大学学员持中立死亡态度;③性别和文化程度是影响生命质量和死亡态度的重要因素(P<0.05);④生命质量和死亡态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老年大学学员的死亡态度影响其生命质量,科学客观的死亡观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糖尿病患者脂肪餐后甘油三酯的变化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脂肪餐后甘油三酯( TG)的变化,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3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脂肪餐前和餐后2、4、6 h时血清TG表达水平,并采用超声检测空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及脂餐前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FMD),同期选择35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脂肪餐后2 h、4 h及6 h时的血清TG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餐前(P<0.05),且均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的血清TG表达水平(P<0.05),对照组脂肪餐后2、4 h明显高于餐前(P<0.05),但餐后6 h血清TG表达水平恢复至餐前水平;糖尿病组患者空腹状态时C-IM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FM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餐后4 h时 C-IMT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 FMD较空腹均明显降低(P<0.05),且糖尿病组餐后4 h时FM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ΔFM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脂肪餐后血清TG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对血管内皮功能造成一定损害,可促进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变的发生。

    作者:刘悦;沈建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郑重声明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人IFN-γ基因启动子的克隆鉴定及功能分析

    目的:克隆鉴定人IFN-γ基因启动子序列,并进行功能分析。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启动子区域,PCR克隆至 pGL3报告载体,双荧光素酶法检测启动子活性。结果克隆得到人IFN-γ基因翻译起始点上游700 bp启动子区域,经检测具有活性,可启动报告基因表达;同时,该区域DNA被甲基化修饰后启动活性下降达4倍。结论克隆构建人IFN-γ基因启动子成功。

    作者:汤必奎;程禹;翟素莲;刘小粉;胡明洁;吴守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Brucine抗肿瘤的分子水平研究进展

    传统中药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子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类,含量约为生药的1.5%~5%,主要是士的宁、马钱子碱( Brucine)及其氮氧化物。其中Brucine是从马钱子中提取的吲哚型结构的生物碱,是一种白色晶体具有吲哚型结构的生物碱。研究显示Brucine的药理活性主要集中在镇痛作用、抗炎及免疫系统作用、心血管作用和抗肿瘤作用等几个方面。近年来,Brucine对于临床“顽症”恶性肿瘤的治疗研究也有了很大进展,为癌症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有效治疗途径。

    作者:杨福伟;王辰;王光明;王德友;王皓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成都市老年人体质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成都市老年人的体质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按照中国国家体育总局《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和《2010年四川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进行体质测试以及问卷调查,按照《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及标准》进行综合体质评分,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成都市老年人体质健康影响因素。结果老年人体质评分合格率为91.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是否骑自行车、骑自行车时间的长短、是否步行、步行时间的长短、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在闲暇时间参加大强度体育锻炼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是否骑自行车、在闲暇时间参加大强度体育锻炼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受教育程度、是否骑自行车。结论提高老年人的体质健康水平①加强老年人的知识文化水平,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②日常宜多骑自行车,减少自驾车和坐出租车的频率。

    作者:韩海军;龚海英;沈丽琴;宫川;陈希宁;杜喜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琼海市≥60岁居民眼疾病状况及未就诊影响因素

    目的:研究琼海市≥60岁居民眼疾病状况及未就诊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琼海市≥60岁的584例居民,采用抽样调查方案进行研究,分成未就诊组(284例)与就诊组(300例)。由专业人员携带诊疗仪器进驻调查点,根据患者病史及检查结果分析≥60岁居民的眼疾病状况及未就诊情况的影响因素和危险因素。结果≥60岁居民中,共筛查出140例眼疾病患者,其中>70岁的发病率为15.24%(89/584),显著高于≤70岁的8.73%(51/584)(χ2=11.719,P=0.000)。农村〔14.04%(82/584)〕显著高于城镇〔9.93%(58/584)〕(χ2=4.675,P=0.031)。丘陵地区〔7.71%(45/584)〕显著高于平原地区〔4.11%(24/584)〕(χ2=6.793,P=0.009)。山区〔12.16%(71/584)〕显著高于丘陵地区〔7.71%(45/584)〕及平原地区〔4.11%(24/584)〕(χ2=6.470,25.311,P=0.011,0.000)。未就诊组的性别为女性占32.39%(92/284),病程长(>3年)者占16.90%(48/284),白内障者占14.79%(42/284),翼状胬肉者占13.03%(37/284),经济条件差者占19.72%(56/284),均分别显著高于就诊组的25.00%(75/300),7.00%(21/300),3.67%(11/300),6.67%(20/300),6.00%(18/300)(均 P<0.05)。根据 Logistic 回归分析可知,眼疾病未就诊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年龄>70岁的OR值为2.522,性别女的 OR 值为1.323,病程长(>3年)的 OR 值为1.673,白内障的 OR 值为2.534,翼状胬肉的OR值为2.485,经济条件差的OR值为2.163。结论琼海市≥60岁居民的眼疾病情况整体应值得重视,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针对性关注,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黎昌江;黄梦运;李秋慧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轻质量型补片在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轻质量型补片在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术前随机分为轻质量型补片组60例和重质量型补片组60例,分别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复发和术后阴囊水肿、尿潴留、尿路感染、切口血肿和切口感染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术后6个月腹股沟区慢性疼痛和异物不适感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和术后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轻质量型补片组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发生率3.3%(2/60),低于重质量型补片组的发生率14.5%(9/60,P<0.05);轻质量型补片组术后异物感发生率发生率11.7%(7/60)低于重质量型补片组的31.7%(19/60,P<0.01)。结论用轻质量型网片进行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安全、可靠的,能有效地降低术后慢性疼痛和异物不适感的发生率。

    作者:袁喜红;周凯;华丽;王俊;洪华章;傅平;李坚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与多层螺旋CT对于老年人甲状腺结节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技术与多层螺旋CT对于老年人甲状腺结节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163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老年人甲状腺结节样病变患者,年龄65~81岁,均进行超声弹性成像和多层螺旋CT检查,取得病变的应变率比值( strain ratio, SR)和CT图像,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良恶性结节的SR值,计算SR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建立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 ROC),计算曲线下面积( AUC),根据Youden指数高的临界点确定SR的诊断界点。比较超声弹性成像与多层螺旋CT对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所有患者中,良性病变105例,恶性病变58例。良性病变SR 值为1.389±0.878,恶性病变为3.235±1.547,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t=1.652,P<0.05)。 SR 在良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81.6%、83.9%、68.3%和91.5%;恶性病变分别为93.1%、72.6%、78.4%、57.4%和96.4%。 ROC及AUC为0.869,95%可信区间为0.765~0.901,SR的诊断界点为1.88。多层螺旋CT与SR值在良性病变中的符合率分别为81.9%和94.3%,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5,P>0.05),在恶性病变中的符合率分别为69.0%和96.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075,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在老年人甲状腺结节样病变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对于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高于多层螺旋CT。

    作者:梁笑;王余广;张立春;刘慧临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膀胱癌组织中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环氧化酶-2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

    目的: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及p53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初发性膀胱癌石蜡标本48例,应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48例膀胱癌组织中的 EGFR、VEGF、COX-2、p53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GFR、VEGF、COX-2、p53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病理分级无显著相关性( P>0.05);EGFR、VEGF、COX-2、p53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临床分期有显著相关性( P<0.05);膀胱癌组织中 p53的表达强度与 EGFR、VEGF、COX-2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205,P=0.020;r=0.278,P=0.001;r=0.218,P=0.004);COX -2表达强度与 EGFR、VEGF 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395,P=0.001;r=0.198,P=0.016)。结论 EGFR、VEGF、COX-2、p53在膀胱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膀胱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判断转移及预后等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孙玉朝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橡皮障隔湿术在老年人根管治疗中的感染控制效果

    现代根管治疗是牙髓病、根尖周病有效彻底有预见性的佳治疗方法〔1〕。在根管治疗时既要遵循成型预备的机械学目的,又要遵循清洁、消毒、隔湿、干燥、杜绝医源性感染的生物学目的〔2〕。由于老年人口腔治疗有其特殊性,因此感染控制成为老年人根管治疗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传统的医用棉卷及吸唾隔湿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根管再感染的问题,而橡皮障隔湿术是将患牙与口腔环境隔离出来,以利于医生治疗时器械及技术的实施,是目前现代根管治疗彻底的隔湿方法〔3〕,降低了大大降低根管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了根管治疗的成功率〔4〕。

    作者:李亚华;李淑娟;边捷;张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联合检测粪便基因mRNA标志物的表达对结直肠癌的诊断

    通过对环氧合酶(COX-2)、细胞酶蛋白(CK-20)、黏附分子(CD44v6)mRNA在结直肠癌原发灶及病人粪便中的表达,证实粪便中COX-2、CK-20、CD44 v6 mRNA表达来源于原发灶肿瘤细胞的脱落所致,粪便标本中COX-2、CK-20、CD44v6 mRNA的表达可以替代结直肠癌原发灶中标志物的表达,作为结直肠癌诊断检测指标〔1〕。

    作者:马震;赵金伟;杨震;曹春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维持透析病人夜间低氧和肢体运动对死亡率的预测价值

    睡眠障碍,包括睡眠障碍性呼吸( SDB)和周期性肢体运动(PLMS)是终末期肾脏病( ERSD)病人常见现象〔1〕。 SDB 在ERSD病人的发生率远高于一般人群〔2〕。 PLMS在ERSD病人中发生率可达50%~70%〔3〕。 ESRD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可能导致死亡。 ESRD病人夜间低氧血症与左室肥厚、冠心病、高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相关〔4,5〕。近期一项研究,对透析病人采用睡眠问卷调查未证实睡眠呼吸暂停和死亡率之间存在关联〔6〕,而另一研究采用自报告睡眠质量计分显示透析病人伴有不良睡眠质量者死亡危险显著增加〔7〕。本研究采用多导睡眠记录仪,评价病人的睡眠参数,测定血B-型脑钠肽( BNP)和心脏肌钙蛋白-T水平,以观察睡眠障碍与ERSD病人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作者:许玉良;陈振峰;陈喜梅;陈伟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老年肺癌住院病例分析

    2008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规模达到1.60亿,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1〕。恶性肿瘤是老年人生命的主要杀手〔2〕。肺癌已成为全球主要的癌症〔3〕。本文通过对兰州市两所省级医院老年肺癌住院患者1462例进行分析,旨在为老年肺癌的防治及病因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徐生刚;白亚娜;胡晓斌;赵迟;毛宝宏;王辉;祝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误诊为药物相关性胆管消失综合征的药物性肝损伤1例

    1病历摘要患者,女,68岁,因发现目黄、尿黄2年,加重伴乏力15 d入院。患者于入院2年前发现目黄、尿黄,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痛,无灰白便,食欲可,无乏力,未在意,1年前体检时发现肝功能明显异常,未行系统治疗,未监测肝功,15天前出现乏力,并伴有瘙痒,症状逐渐加重。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min,呼吸18次/分,血压130/70 mmHg。一般状态尚可,无贫血貌,皮肤、巩膜中度黄染,未见明显蜘蛛痣,颈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无肝掌。

    作者:邹亚斌;郭晓林;季慧范;聂深钰;邢云龙;李旭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淫羊藿次苷抗疲劳及抗氧化作用

    淫羊藿为小檗科淫羊藿属植物〔1〕。有益精气、坚筋骨、补腰膝、强心力之功效。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表明,淫羊藿中主要活性物质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骨质疏松活性、促进造血功能、增加心脑血管血流量、免疫功能、抗衰老、抗肿瘤等多种功效〔2〕。目前,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的许多疾病与氧化应激有关〔3〕。由自由基介导的氧化损伤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由活性氧( ROS )、活性氮( RNS)引起的蛋白质氧化损伤与衰老、阿尔茨海默病( AD)、帕金森病( PD)等老年性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4〕。关于淫羊藿次苷抗疲劳、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未见报道。本实验采用运动性实验与生化指标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淫羊藿次苷抗氧化、抗疲劳作用。

    作者:李晓萍;薛海娇;郭丽娜;刘忠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

    降钙素原( PCT)可作为炎症、脓毒血症的血清学标志〔1〕。资料〔〕显示,PCT有助于鉴别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局部轻症感染与全身重症感染〔2〕。本研究观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清PCT水平变化。

    作者:周菲;冯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载脂蛋白E与脑梗死的关系

    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脑梗死的发病率呈越来越高、越来越年轻化趋势。脑梗死病因较多,除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吸烟及饮酒等因素外,有学者认为其发病可能与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有关。 AopE是血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因多态性与种族、地域、环境等因素有关。本文通过检测400例吉林省汉族脑梗死患者AopE的基因多态性以揭示其与脑梗死的关系。

    作者:李爱丽;赵欣;赵丽丽;韩英博;姚建华;王彦红;王思鉴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新疆乌鲁木齐汉族、维吾尔族围绝经期骨量减少女性骨代谢和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

    骨量减少是骨质疏松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后者将使相关骨折的发生率大幅度增加〔1〕。本文拟研究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围绝经期女性骨量减少的特点。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8年5月至2011年4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汉族和维吾尔族围绝经患者,确诊为骨量减少的女性312例,其中汉族191例,平均年龄44.6岁;维族121例,平均年龄45.7岁。(1)纳入标准:顺利完成上述各项检查项目,腰椎或股骨颈骨密度测定值:-1.5 SD≤骨密度≤-2.5 SD;同时,还需要满足以下任一条件:①绝经后一年以内的女性;②未绝经的女性,年龄在42~55岁之间,出现明确的月经周期改变或伴随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的症状;(2)排除标准:①1个月内服用过其他影响骨钙代谢的药物(不包括单纯钙剂);②原发性骨质疏松、有明确的脆性骨折病史,或腰椎摄片存在明显的椎体楔形变;③继发性骨质疏松病以及影响骨代谢的疾病,主要包括: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恶性肿瘤、肾上腺或性腺疾病、药物或酒精滥用、肝或肾脏器质性疾病、子宫附件切除或胃肠道切除术后等。按族别分为汉族及维吾尔族组。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P>0.05)。见表1。

    作者:冯建军;钟慧琴;任江林;李原;袁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miRNA对衰老调控的相关研究进展

    衰老( aging)是每一个有机体都必须经历的复杂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众多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即使是在组织中具有替换损伤细胞功能的干细胞(stem cells),长时间暴露于有害的环境或内源性毒素中,也将导致细胞不断损伤或衰退。一旦替换与损失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机体就会出现功能紊乱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随着衰老的进一步发展,机体内的慢性环境容易导致神经退行性变、糖尿病、骨关节退行性变及甚至肿瘤的发生。因此,深入认识并了解衰老机制将有助于削弱甚至攻克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影响。

    作者:宓林;于晓峰;邹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改良钻孔引流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38例

    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 )起病隐匿,多数有轻微头部外伤史,治疗方法不断改进〔1〕,本文观察采用改良钻孔引流术治疗CSDH患者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2例老年CSDH患者,均符合CSDH的诊断标准〔1〕。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9例,女5例,年龄63~85岁,平均(71.4±6.7)岁。有明确头部外伤史31例,其余3例无明确病因,病程24~62 d,平均(46.5±8.7)d。临床表现:头痛、头晕30例,一侧肢体肌力减低29例,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智力障碍18例,言语障碍5例,意识障碍3例。血肿位于左侧18例、右侧14例、双侧2例。血肿量80~190 ml,平均(104.1±20.7) ml。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患者38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32例,女6例,年龄62~86岁,平均(72.1±5.9)岁。有明确头部外伤史35例,其余3例无明确病因,病程23~64 d,平均(45.9±9.1)d。临床表现:头痛、头晕33例,一侧肢体肌力减低30例,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智力障碍19例,言语障碍6例,意识障碍5例。血肿位于左侧19例、右侧16例、双侧3例。血肿量85~180 ml,平均(103.5±19.9) ml。两组术前临床状态近似,年龄、性别、血肿量无明显差异。

    作者:徐伟光;殷利明;钟德泉;赵展;王文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