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疆乌鲁木齐汉族、维吾尔族围绝经期骨量减少女性骨代谢和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

冯建军;钟慧琴;任江林;李原;袁宏

关键词:围绝经期, 骨量减少, 骨生化指标, 维生素D
摘要:骨量减少是骨质疏松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后者将使相关骨折的发生率大幅度增加〔1〕。本文拟研究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围绝经期女性骨量减少的特点。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8年5月至2011年4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汉族和维吾尔族围绝经患者,确诊为骨量减少的女性312例,其中汉族191例,平均年龄44.6岁;维族121例,平均年龄45.7岁。(1)纳入标准:顺利完成上述各项检查项目,腰椎或股骨颈骨密度测定值:-1.5 SD≤骨密度≤-2.5 SD;同时,还需要满足以下任一条件:①绝经后一年以内的女性;②未绝经的女性,年龄在42~55岁之间,出现明确的月经周期改变或伴随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的症状;(2)排除标准:①1个月内服用过其他影响骨钙代谢的药物(不包括单纯钙剂);②原发性骨质疏松、有明确的脆性骨折病史,或腰椎摄片存在明显的椎体楔形变;③继发性骨质疏松病以及影响骨代谢的疾病,主要包括: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恶性肿瘤、肾上腺或性腺疾病、药物或酒精滥用、肝或肾脏器质性疾病、子宫附件切除或胃肠道切除术后等。按族别分为汉族及维吾尔族组。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P>0.05)。见表1。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重症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目的:研究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该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机械通气的方法不同将纳入者分为接受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的观察组和持续有创机械通气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呼吸及血气相关指标、应激反应程度。结果(1)治疗情况:观察组撤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再插管率、死亡率、PaO2/FiO2恢复正常时间、胸片征象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呼吸及血气相关指标:观察组患者的pH值、PaO2、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RR、HR值明显低于对照组;(3)应激反应:观察组患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以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有助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恢复、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肺泡氧合情况、缓解应激反应,是呼吸衰竭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李翠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老年胃癌组织HER2和AKT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检测老年胃癌患者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丝/苏氨酸激酶2(AKT2)表达,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用胃癌术后石蜡标本135例,其中胃癌组织102例作为胃癌组,癌旁组织33例作为癌旁组,另外选用50例正常胃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三组的 HER2和 AKT2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癌旁组及对照组HER2表达分别为17.65%、0.00%和0.00%,胃癌组与癌旁组、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χ2=9.835、6.871,均 P<0.05);三组的 AKT2表达分别为74.51%、12.12%和12.00%,胃癌组与癌旁组、对照组相比差异亦(χ2=12.647、8.734,均 P<0.05)。癌旁组的HER2、AKT2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237、0.952,均P>0.05)。在老年胃癌组织中,HER2、AKT2的表达与 Lauren 分型、组织分化程度、浆膜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型均相关(P<0.05),且AKT2的表达与肿瘤直径相关(P<0.05)。 HER2和AKT2的表达正相关(r=0.762,P<0.05)。结论 HER2和 AKT2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二者联合检测与胃癌的靶向治疗和预后均有指导意义。

    作者:谭莉莉;魏亚宁;甄江涛;王娅南;贾友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维持透析病人夜间低氧和肢体运动对死亡率的预测价值

    睡眠障碍,包括睡眠障碍性呼吸( SDB)和周期性肢体运动(PLMS)是终末期肾脏病( ERSD)病人常见现象〔1〕。 SDB 在ERSD病人的发生率远高于一般人群〔2〕。 PLMS在ERSD病人中发生率可达50%~70%〔3〕。 ESRD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可能导致死亡。 ESRD病人夜间低氧血症与左室肥厚、冠心病、高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相关〔4,5〕。近期一项研究,对透析病人采用睡眠问卷调查未证实睡眠呼吸暂停和死亡率之间存在关联〔6〕,而另一研究采用自报告睡眠质量计分显示透析病人伴有不良睡眠质量者死亡危险显著增加〔7〕。本研究采用多导睡眠记录仪,评价病人的睡眠参数,测定血B-型脑钠肽( BNP)和心脏肌钙蛋白-T水平,以观察睡眠障碍与ERSD病人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作者:许玉良;陈振峰;陈喜梅;陈伟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 CHD)患者经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38例行PCI治疗的老年CHD患者,术前Allen试验均为阳性,根据穿刺入路的不同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经桡动脉入路行PCI治疗,对照组经股动脉入路行 PCI治疗。观察记录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穿刺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记录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7%、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桡动脉入路行PCI术治疗老年CHD患者安全有效,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时学昆;程璐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改良钻孔引流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38例

    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 )起病隐匿,多数有轻微头部外伤史,治疗方法不断改进〔1〕,本文观察采用改良钻孔引流术治疗CSDH患者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2例老年CSDH患者,均符合CSDH的诊断标准〔1〕。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9例,女5例,年龄63~85岁,平均(71.4±6.7)岁。有明确头部外伤史31例,其余3例无明确病因,病程24~62 d,平均(46.5±8.7)d。临床表现:头痛、头晕30例,一侧肢体肌力减低29例,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智力障碍18例,言语障碍5例,意识障碍3例。血肿位于左侧18例、右侧14例、双侧2例。血肿量80~190 ml,平均(104.1±20.7) ml。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患者38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32例,女6例,年龄62~86岁,平均(72.1±5.9)岁。有明确头部外伤史35例,其余3例无明确病因,病程23~64 d,平均(45.9±9.1)d。临床表现:头痛、头晕33例,一侧肢体肌力减低30例,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智力障碍19例,言语障碍6例,意识障碍5例。血肿位于左侧19例、右侧16例、双侧3例。血肿量85~180 ml,平均(103.5±19.9) ml。两组术前临床状态近似,年龄、性别、血肿量无明显差异。

    作者:徐伟光;殷利明;钟德泉;赵展;王文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冠心病( CHD)危险因素及其聚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心血管内科住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者600例,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用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处理系统进行测量,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状动脉狭窄≥50%者分为CHD组,无狭窄或狭窄<50%者为非CHD组,根据病变损害的程度进行评分。根据管腔受累内径50%~75%、≥76%者定为轻、中度以上狭窄。根据冠状动脉主要血管受累支数定为单支、双支以上病变。结果(1)CHD组中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肝(CREA)、总胆红素(TBIL)、尿酸(UA)、空腹血糖(FBG)的平均水平与非CH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CHD组男性、高龄(≥60岁)、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者比例均明显高于非CHD组(均P<0.01)。(2)随着伴发危险因素数目的增加,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也明显增加(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狭窄程度及回旋支(LCX)血管病变受累明显增加(P<0.05),左前降支(LAD)、右冠状动脉(RCA)、左主干(LM)病变与危险因素数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经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患者的年龄、SBP、TC、TG、LDL-C、UA、FB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r=0.169~0.107,P=0.002~0.047),与HDL-C、TBIL呈负相关( r=-0.136~-0.600,P=0.012~0.000),与性别、DBP、CREA无相关性。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患者的年龄、DBP、SBP、LDL-C、UA、FB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136~0.261,P=0.012~0.000),与 HDL-C、TBIL呈负相关(r=-0.124~-0.279,P=0.022~0.000),与性别、TC、CREA、TG无相关性。结论(1) CHD患病率随着年龄、吸烟率、SBP、DBP、FBG、TC、TG、LDL-C平均水平的增高而上升。(2)冠状动脉病变与病人的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有密切关系。(3)伴发危险因素数目越多,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越高,而且危险因素的聚集可致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和范围扩大。

    作者:王贵亮;崔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老年大学学员生命质量和死亡态度的关系

    目的:了解老年大学学员的生命质量和死亡态度的关系。方法运用SF-36和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进行调查。结果①老年大学学员的生命质量较好,生理功能(88.10±12.71)、社会功能(90.50±12.70)、生理职能(81.09±31.52)、情感职能(82.68±32.99)、总体健康(57.96±14.72)、心理健康(81.21±15.14)、躯体疼痛(77.21±20.28)、活力(75.20±15.91);②大部分老年大学学员持中立死亡态度;③性别和文化程度是影响生命质量和死亡态度的重要因素(P<0.05);④生命质量和死亡态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老年大学学员的死亡态度影响其生命质量,科学客观的死亡观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

    作者:许倩;王占坤;潘琳玲;吴兰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郑重声明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格列本脲片引起低血糖28例

    格列本脲片(优降糖)有较强的降低血糖作用,其降糖作用较D-860强100倍,两者代谢后主要从肾脏排出,治疗后空腹血糖较餐后血糖下降明显,适用于轻、中型、稳定型糖尿病病人〔1〕。优降糖副作用比较大,但是由于价格便宜,在我国广大农村及城郊结合区仍应用广泛。本文对我院因服用含有优降糖及其成分的降糖药,引起低血糖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竟男;余冬阳;金东辉;刘国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40岁以下及70岁以上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对比

    目的:比较40岁以下及70岁以上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对比。方法收集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病理证实的小于40岁(青年)和大于70岁(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资料,分析并比较其分布、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①青年和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在性别、族别、组织类型、肿瘤浸润深度(T)、病理分期、复发、转移、转移部位等因素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青年组维吾尔族女性比例高、以低分化、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为主、Ⅲ、Ⅳ期患者居多、术后复发转移比例高,老年组以汉族男性居多、以高、中分化腺癌、乳头状腺癌为主、Ⅰ、Ⅱ期居多。②青年与老年患者之间血型、肿瘤大小、大体类型、肿瘤部位、CEA等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③该资料生存时间为7~110个月,平均为48.0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37个月。总生存率为1年86.1%,3年35.8%,5年14.3%。青年和老年患者间预期寿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青年组预后较老年组差。结论青年结直肠癌患者较老年患者具有女性多发,以低分化、黏液腺、印戒细胞癌为主、确诊时病期晚、容易远处转移,预后差等特点。青年结直肠癌患者比例虽小,医疗保健机构应提高对这部分人群的重视度。提高年轻人保健意识,定期复查结肠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生存率。

    作者:艾克热木·玉苏甫;帕尔哈提·沙依木;艾孜买提·热合木吐拉;赵泽亮;王海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特质怒及怒的表达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特质怒与阿尔茨海默病( AD)发病的关联,初步分析特质怒与怒的表达在 AD 发病进程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同性别、同年龄段(±3岁)、同等文化程度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结果病例组特质怒得分高于对照组(t=44.784,P=0.000), OR=51.857(14.009,191.954);病例组怒的表达(AX-O、AX-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和对照组特质怒与怒表达指数均呈正相关(r=0.579,P<0.01;r=0.372,P<0.01)。结论特质怒倾向高和怒的表达程度高皆是AD发病的危险因素;特质怒与怒的表达在 AD 发病进程中呈正相关,特质怒倾向高且怒的表达程度高更容易诱发AD。

    作者:王友杰;詹向红;闫国立;李伟;杨丽萍;刘胜利;王淑玲;陈四清;伍盼盼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同型半胱氨酸表达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

    缺血性脑卒中有较高的致残、死亡及复发率,是近年来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1〕。目前脑卒中较为肯定的临床发病因素主要有年龄增大、高脂血症、高血压及糖尿病、冠心病以及吸烟、酗酒等,但临床研究以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部分脑卒中病人并不存在上述危险因素〔2〕。有报道显示,血浆半胱氨酸( Hcy)水平轻、中度增高是脑血管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3〕。本文分析神经功能不同缺损程度患者的Hcy水平,探讨其相关性。

    作者:吴永斌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三维钛网支架材料对犬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研究三维钛网支架( TW)材料对犬牙周膜成纤维附着、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酶消化组织块法原代培养犬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PDLFs),传代后与TW材料接触培养,噻唑蓝( MTT)法比较实验组三维钛网培养与对照组二维培养对种子细胞的促增殖作用,通过提取测量上清液碱性磷酸酶含量比较实验组三维钛网培养与对照组传统矿化诱导液培养对种子细胞的促分化作用。结果酶消化组织块法可以成功获得用于实验的犬PDLFs,且细胞能有效的与TW附着,实验组的促增殖和分化作用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TW材料能有效促进牙 PDLFs的附着、增殖、分化,在牙周组织再生工程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圣福;黄元丁;王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与保守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短期疗效对比

    骨质疏松( OP)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OP的一种比较严重的后果,通常是仅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骨折〔1〕,主要的治疗手段有保守治疗法和手术治疗法。本文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木( PVP)与保守法治疗OP性穿刺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短期疗效。

    作者:孙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瑞芬太尼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障碍及梗死灶体积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96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瑞芬太尼预处理组。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氧化三苯甲基四氮唑( TTC)染色测定梗死面积,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缺血侧大脑皮层组织中白细胞介素( IL)-1β、肿瘤坏死因子( TNF)-α、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含量,并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缺血侧大脑皮层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活性。结果瑞芬太尼能明显改善小鼠的神经行为,缩小梗死面积,抑制促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的表达,而增加抗炎症因子IL-10和TGF-β1的表达,并抑制NF-κB的活化。结论瑞芬太尼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抵抗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杨剑云;吴娅;臧晖;李翠林;金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维生素D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 T2DM患者70例(T2DM 组);空腹血糖( FPG)受损/糖耐量受损者66例( IFG/IGT组);正常对照者68例( NGT组)。检测身高、体重、血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及其他指标,比较各组间所测指标的差异性并分析25-OH-D与心血管危险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T2DM 组和 IFG/IGT组血清25-OH-D 显著低于 NGT组(P<0.05);T2DM组和IFG/IGT组总胆固醇(TC)、血浆同型半胱胺酸(HCY)、尿微量白蛋白(MAU)显著高于 NGT组(P<0.05);T2DM 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高于NGT组(P<0.05)。血清25-OH-D与TC、TG、LDL-C、FBG、HCY、MAU呈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5-OH-D是HCY的影响因素。结论 T2DM患者血清25-OH-D水平明显降低,维生素D 缺乏可能在 T2DM 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合理补充维生素D可能成为T2 DM患者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的重要手段。

    作者:郭晶晶;刘欣;肖正大;马坤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益气温阳活血方含药血清对大鼠肥大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c-myc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益气温阳活血方含药血清对肥大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c-myc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血管紧张素( Ang)Ⅱ诱导肥大心肌细胞,Lowrys 法测心肌细胞蛋白质含量,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心肌细胞的体积,酶联免疫吸附( ELISA )法检测去甲肾上腺素( NE)、肾上腺素( AD)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 c-fos 及 c-myc 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蛋白质含量〔(20.639±7.665)比(11.220±2.862)μg/5×105 cells〕、心肌细胞体积〔(2081.672±186.040)比(1090.009±169.542)μm3/单个胞〕、AD〔(16.376±4.949)比(3.782±0.854)ng/ml〕和NE〔(26.716±4.154)比(9.330±2.619)ng/ml〕及 c-fos 和 c-myc 蛋白质表达水平(4.110±0.803比2.113±0.559、3.357±0.849比1.975±0.508)明显升高(P<0.05);益气温阳活血方能够明显减少细胞蛋白质含量、心肌细胞体积、AD和NE含量,抑制c-fos和 c-myc蛋白质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比较(11.825±3.768比11.220±2.862;1052.684±187.432比1090.009±169.542;4.066±1.170比3.782±0.854;10.940±2.238比9.330±2.619;2.479±0.658比2.113±0.559;2.011±0.664比1.975±0.508),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益气温阳活血方可防止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与抑制c-fos、c-myc表达有关。

    作者:李春陵;顾广富;罗建华;杨冬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热休克蛋白70在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以及与肿瘤病理分级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 HSP70)在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以及与肿瘤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50例胶质细胞瘤组织,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进行HSP70蛋白检测。比较肿瘤分级与HSP70的相关性,同时,观察肿瘤复发对 HSP70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HSP70蛋白阳性率,在Ⅰ级、Ⅱ级、Ⅲ级、Ⅳ级肿瘤组织分别为33.33%、66.67%、84.62%、100%,随着分级的升高,其阳性率明显提高(P<0.05)。 HSP70在局部复发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7.50%,无复发组为55.56%(P<0.05)。在复发组中,HSP70阳性患者复发时间明显早于HSP70阴性患者( P<0.05)。此外,HSP70阳性患者1年死亡率为65.79%,明显高于HSP70阴性组的16.67%( P<0.05)。结论 HSP70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密切相关,分级越高,阳性表达越多。 HSP70阳性能够提高局部肿瘤复发率及提前复发时间,对患者1年死亡率有较大的影响。

    作者:王晓东;陈善成;杨俊保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新疆乌鲁木齐汉族、维吾尔族围绝经期骨量减少女性骨代谢和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

    骨量减少是骨质疏松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后者将使相关骨折的发生率大幅度增加〔1〕。本文拟研究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围绝经期女性骨量减少的特点。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8年5月至2011年4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汉族和维吾尔族围绝经患者,确诊为骨量减少的女性312例,其中汉族191例,平均年龄44.6岁;维族121例,平均年龄45.7岁。(1)纳入标准:顺利完成上述各项检查项目,腰椎或股骨颈骨密度测定值:-1.5 SD≤骨密度≤-2.5 SD;同时,还需要满足以下任一条件:①绝经后一年以内的女性;②未绝经的女性,年龄在42~55岁之间,出现明确的月经周期改变或伴随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的症状;(2)排除标准:①1个月内服用过其他影响骨钙代谢的药物(不包括单纯钙剂);②原发性骨质疏松、有明确的脆性骨折病史,或腰椎摄片存在明显的椎体楔形变;③继发性骨质疏松病以及影响骨代谢的疾病,主要包括: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恶性肿瘤、肾上腺或性腺疾病、药物或酒精滥用、肝或肾脏器质性疾病、子宫附件切除或胃肠道切除术后等。按族别分为汉族及维吾尔族组。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P>0.05)。见表1。

    作者:冯建军;钟慧琴;任江林;李原;袁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