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严梦彤;瑞塔;孙波;苗春生;李相军;任立群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浆血尿酸(UA)、白细胞介素(IL)-2、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73例PD患者为PD组,另选取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分别测定两组血浆UA、IL-2、IL-6及TNF-α水平,分析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 PD组UA水平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低于健康组(P<0.01);IL-2、IL-6、TNF-α水平高于健康组(P<0.01);治疗后 PD患者 UA、IL-2、IL-6、TNF-α水平及MoC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1);UA、IL-6、TNF-α水平与 MoCA 评分有相关关系(r=0.63、0.47、0.48,均 P<0.05),IL-2与MoCA评分无相关关系(r=0.43,P=0.059)。结论 PD患者UA低表达及IL-6、TNF-α高表达与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的关系,可通过检测这些指标以预测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
作者:蔡江萍;李国前;洪全龙;魏晓兰;黄丹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舒张性心力衰竭( DHF)也称为左室射血分数( LVEF)正常的心力衰竭( HFPEF)或者收缩功能保留的心力衰竭,即患者有心力衰竭症状,但LVEF值正常。严格说来DHF的外延要小于LVEF正常的心力衰竭,其核心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心肌的舒张异常。 Kessler〔1〕临床研究中将DHF定义为LVEF正常或接近正常同时无进展性左室扩大。
作者:李冰;杨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分析CD40、CD86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O)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 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健康人作为对照,采集空腹静脉血,对CD40、CD86变化实施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对 GSTO1含量采用 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相比于非COPD(吸烟无COPD、健康无吸烟者)人群,COPD患者外周血中 CD40、CD86增高明显,GSTO1降低明显( P<0.05);COPD患者 CD40、CD86与肺功能呈负相关( P<0.05),而GSTO1与COPD患者肺功能呈正相关( P<0.05),GSTO1与 CD40、CD86呈负相关( P<0.05)。结论树突细胞在COPD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COPD患者体内存在氧化应激,并与病情密切相关;树突细胞成熟可能被氧化应激反应激发。
作者:程友静;欧阳瑶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失能老人个人资本情况及其个人资本对其照料需求和利用的影响。方法2011年2~6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就诊的60岁及以上的失能老人。根据研究对象的六项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对其失能情况进行分级。借鉴中国健康长寿纵向调查表(CLHLS2005)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失能老人个人资本信息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接受照料的情况。结果共获得合格调查对象1706人。①调查对象的个人人力资本状况:轻度失能355人(20.5%),中度失能653人(38.1%),重度失能698人(41.4%);调查对象中基本能够支持自身日常生活需要者1283人(75.2%),不能够满足者423人(24.8%)。②照料现状:调查对象中1496人主要为非正式照料,占87.7%,210人为正式照料,占11.2%。③个人资本和照料提供的相关分析:轻、中度失能老人在非正式支持方面所占的比重分别达89.1%和80.2%,比重度失能老人的65.8%高(χ2=33.569,P<0.05);④从收入情况上看,享有退休金的失能老人接受正式支持提供的照料比例(24.9%)高于不享有退休金的失能老人(8.6%)(χ2=20.649,P<0.05);拥有政府部门退休金的失能老人获取的正式支持(36.1%)高于拥有普通工人退休金的失能老人(24.4%)(χ2=10.245,P<0.05)。结论①失能老人失能程度影响其获得正式与非正式支持的比例;②失能老人获取正式照料与收入水平有关,也与收入性质有关。③建议政府应加快出台对老年人照料的有关政策。通过服务和政策的协调实现效率的提高,尽力扩大提供老年人照料服务的覆盖面。
作者:周玉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对一氧化碳( CO)中毒后心肌损害患者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于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CO中毒合并心肌损害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通过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CO中毒合并心肌损害患者肌酸磷酸激酶(CK)、肌钙蛋白(cTnI)、乳酸脱氢酶(LDH)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呈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是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更大,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CO中毒合并心肌损害患者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中ST-T改变与心率异常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CO中毒后并发的心肌损害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对于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恢复心功能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尤莉;刘志宁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方法按照中国国家体育总局《2010年四川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中的内容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成都市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有效样本量为772人,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为32.6%,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城乡、居住小区是否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睡眠时间等变量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城乡、居住小区是否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睡眠时间、步行时间、在闲暇时间是否参加重家务劳动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城乡、居住小区是否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以居住小区没有公共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为对照,OR=1.768)、在闲暇时间是否参加重家务劳动(以在闲暇时间没有参加重家务劳动为对照,OR=0.364)。结论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加快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居住地体育锻炼设施、场所的建设,尤其是乡村地区的体育锻炼设施、场所的建设,利用大众传媒的方式,不断宣传经常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重点要增强男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需要保证老年人适宜运动负荷强度。
作者:宫川;龚海英;沈丽琴;韩海军;陈希宁;杜喜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了解老年脑卒中康复患者配偶照顾者焦虑、抑郁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Hamilton 焦虑及抑郁量表对138例脑卒中患者配偶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配偶照顾者焦虑水平得分为16.27±5.68,确定有焦虑症状的照顾者占63.7%。抑郁水平得分为20.13±8.39,确定存在抑郁症状的照顾者占46.4%。自觉健康状态及每日对患者照顾时间对照顾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均有影响。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配偶照顾者焦虑、抑郁情绪较严重,急需相应的教育、支持措施对其进行指导,以促进其身心健康,预防相关疾病。
作者:张军;姚瑶瑶;韩今华;高玉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在围麻醉期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控制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于该院进行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5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5例。其中右美托咪啶组采用0.4μg/kg 静脉泵注(10 min 注完);咪唑仑组采用静脉滴注咪达唑仑2 mg;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静注。观察记录三组患者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及血压和心率,并比较三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右美托咪啶组患者收缩压下降,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基本不变;咪达唑仑组脉搏血氧饱和度降低,收缩压和心率基本不变;对照组收缩压和心率升高(均 P<0.05)。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不相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麻醉期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啶控制血压,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有助于患者更加平稳地度过围麻醉期,值得推广。
作者:杨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现辟有述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调查研究、经验交流及综述等栏目。欢迎老年学及相关学科的科研、教学和医疗的科研人员、医务工作者及广大师生踊跃赐稿。为了提高稿件处理速度,保证编辑部与作者间的沟通更快捷、及时,希望广大作者在投稿的同时附电子版,告知电子邮箱、手机或其他联系电话,并欢迎直接通过E-mail投稿。地址:长春市建政路971号《中国老年学杂志》编辑部邮编:130061,电话:0431-88923384,0431-88940685,E-mail:okgood911@126.com。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临床常根据胆脂瘤发病位置分为颅内胆脂瘤、胆脂瘤型中耳炎及外耳道胆脂瘤等几类,系异位胚胎残余的外胚层组织的良性肿瘤〔1〕。虽然胆脂瘤是良性病变,但其具有恶性肿瘤生物行为,对中耳、颞骨等存在广泛损伤,而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和骨保护素( OPG)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本文旨在探究胆脂瘤骨质破坏与RANKL、RANK和OPG之间的联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耳鼻喉科2010年4月至2013年8月中耳胆脂瘤患者28例。男13例,女15例、年龄60~67岁,平均年龄(60.5±5.6)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11.2±5.4)个月。纳入标准:①胆脂瘤患者均经过术前高分辨率CT检查及术后病理学确诊;②均为第一次接受治疗。排除标准:胆脂瘤伴有耳道其他病变、手术前接受过相关药物治疗的患者。正常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61~68岁,平均年龄(61.7±5.8)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作者:杨琴;万明;蒋正举;王正龙;赵晓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比较四君子汤和理中汤对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大鼠血清及小肠组织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NO/NOS)、胃动态(MOT)表达差异的影响。方法受试动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n=10)和模型组(n=60)。以番泻叶煎剂溶液(0.4 g/ml)按10 ml/kg剂量灌胃加粗制棉绳束缚大鼠两后肢的复合法建立D-IBS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D-IBS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组,四君子汤组、理中汤组,每组10只,并分别经四君子汤和理中汤中药干预后,通过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及小肠组织 NO/NOS、MOT表达差异比较四君子汤和理中汤对 D-IBS 的干预作用。结果与空白组比较,D-IBS模型大鼠血清及小肠组织NO/NOS水平显著降低(P<0.01),MOT水平显著升高(P<0.01);经中药干预后,四君子汤和理中汤均能升高血清及小肠组织NO/NOS水平(P<0.05),降低MOT水平(P<0.05),且四君子汤和理中汤组比较,以理中汤作用显著(P<0.05)。结论四君子汤和理中汤调节D-IBS血清及小肠组织NO/NOS、MOT作用相似,且理中汤调节小肠NO/NOS、MOT表达水平的作用优于四君子汤。
作者:段永强;程卫东;李兰珍;成映霞;程容;杨晓轶;张晶;杜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心肌炎分类方法颇多,病毒性心肌炎( VMC )是常见类型。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聚合酶链反应( PCR)及原位杂交法等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大大提高了诊断VMC特定病原体的能力。 VMC临床表现可从无临床症状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甚至猝死轻重不一,易于误诊。1发病机制VMC为病毒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发展至扩张型心肌病〔1〕。在病毒感染的第一期,随着心肌细胞的溶解出现病毒血症,继而激活包括自然杀伤细胞、γ干扰素和一氧化氮等一系列固有免疫反应,随后抗原提呈细胞吞噬释放的病毒颗粒及心脏蛋白质,并将其移出到局部的淋巴结,大多数病人会在此阶段痊愈,仅有一小部分会进展到第二阶段-心肌损伤阶段,在此阶段,特异性T细胞和抗体指向病毒和肌球蛋白、β1受体(抗心肌抗体)等心脏表位物质,而导致一个强大的炎性反应〔2,3〕。对于其中大多数病人,病原体能够被清除及免疫反应下调,只有极少数患者病毒感染和炎症反应会持续存在,并进展到炎症性心肌病,它是扩张型心肌病的一种类型。通过长期随访VMC患者,发现近21%的患者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4〕,并且通过PCR技术检测到病毒基因组的心肌炎患者中有67%出现自发性的左心室功能减退〔5〕,可见扩张型心肌病是心肌感染后的晚期阶段。从急性心肌炎到扩张型心肌病,多种作用机制被提出,但自身免疫反应是公认导致心肌严重损伤的决定性因素。 Bowles等〔6〕通过对1988年到2000年间的624个感染心肌炎患者的活体组织切片分析,发现腺病毒成为常见病原体,尤其多见于儿童〔5〕。细小病毒B19是常见的病原体,通过损伤心肌内皮细胞常引起类心肌梗死样的心肌炎,表现为剧烈的胸痛,心电图ST-T段改变和血清肌钙蛋白I和T的明显升高。丙型肝炎病毒及甲型 H1 N1病毒引发的急性心肌炎也常有报道。
作者:戴娜;卜丽梅;付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老年人中致死性疾病上升速度快的疾病之一,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COPD急性加重( AECOPD)是COPD患者病程中造成病情进展、肺功能恶化的非常重要的过程,是造成COPD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众所周知,多种炎性细胞和肺部的结构细胞参与了 COPD 的发病,其中肺泡巨噬细胞( AM)因直接暴露于环境中的香烟烟雾、大气可吸入颗粒物( PM)及各种病原微生物等有毒有害物中,在COPD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AM吞噬功能低下可能是导致COPD患者病情反复恶化、出现AECOPD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王小虎;刘晓菊;包海荣;曾晓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联用血清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MA)指数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评估2型糖尿病(T2DM)合并早期肾病(EDN)患者的氧化应激损伤。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入院治疗的T2DM患者110例,依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MAE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UMAER<20μg/min)、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20μg/min≤UMAER≤200μg/min)以及32例经体检确认的健康者(对照组)。应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ATR-FTIR)技术检测受试者血清,以A1650/A1550报告;应用 ELISA试剂盒测定受试者血清活性氧簇( ROS);同时检测血清白蛋白、肌酶激酶同工酶( CK-MB)、空腹血糖,应用白蛋白-钴结合( ACB)法检测IMA,计算 IMA指数报告。结果各组年龄、性别分布基本一致,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SDM组及EDN组患病年限、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EDN组收缩压增高,SDM 组及 EDN组腰臀比(WHR)、8-羟化脱氧乌苷(8-OHdG)、IMA指数及 A1650/A1550均增高,且 EDN 组更高。结论 DN的发生、发展基于氧化应激损伤,FTIR的A1650/A1550及IMA指数可作为新的指标应用于DN的氧化应激损伤评估。
作者:孙华;郭玉珊;翟羽佳;郑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 +LC)与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括约肌切开术( ERCP/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老年胆囊疾病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胆囊疾病合并胆总管结石老年病人分别采用 LCBDE+LC术(16例)、ERCP/EST联合LC术(20例)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胆总管内径、结石大小、结石数量、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总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总住院费用等方面的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术式的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费用、总住院费用等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两者的胆总管内径、结石大小相比较有差别(P<0.01)。结论 LCBDE+LC 与 ERCP/EST+LC治疗胆囊疾病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老年患者安全可行,都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和微创优点,LCBDE+LC的手术费用和总的费用要低。要根据病人的情况、术者经验和医疗条件决定治疗方式。
作者:邓放;徐洪军;蔡俊;马跃;徐岩松;李鹏;肖福斌;王宏升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评价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脂联素及丙二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同时服用消心痛,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麝香保心丸。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0%)高于对照组(74.7%)(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TC、TG、LDL-C 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等水平降低,观察组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脂联素与丙二醛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丙二醛水平降低、血清脂联素水平上升,观察组患者的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较好地改善炎症反应、抑制氧化应激以及调节血脂,显著缓解症状、促进预后。
作者:关素珍;李玲玲;周友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人脂肪干细胞体外培养方法以及对细胞载体复合物诱导成软骨分化的潜能。方法从人脂肪组织分离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hADSCs),噻唑盐( 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hADSCs细胞表面分子标志,hADSCs成脂、成骨和成软骨的诱导及鉴定检测。 hAD-SCs与不同浓度胶原纤维蛋白溶液混合制成细胞载体复合物凝胶,14 d后进行细胞鉴定。结果体外分离、培养出高活性hADSCs,增值曲线呈S形。细胞CD29、CD90、CD105呈阳性表达,CD34、CD45呈阴性表达。 hADSCs成脂诱导后细胞呈类圆形,在细胞浆内有透亮的脂滴出现,油红 O染色脂滴呈鲜红色。成骨诱导后细胞呈为不规则形,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表达骨唾液酸蛋白、骨桥蛋白、骨连接蛋白。 hADSCs成软骨诱导后细胞形态变为铺路石样,甲苯胺蓝染色细胞基质呈蓝色,免疫组化检测Ⅱ型胶原蛋白染色呈阳性。阿利新蓝染色细胞载体复合物成蓝色,免疫组化检测Ⅱ型胶原蛋白结果显示,混合胶原蛋白组较单一胶原蛋白组更强阳性表达。结论本研究成功分离培养出高度同源性 hADSCs,具有多分化潜能。复合胶原纤维蛋白载体诱导hADSCs成软骨细胞分化,可能作为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理想载体支架材料。
作者:杨震;李波;周焯家;简月奎;赵伟峰;田晓滨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LDL)诱导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SMC)增殖的影响。方法人主动脉SMC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低、中、高剂量组,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 FCM )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MTT结果发现,与 ox-LDL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高、中、低剂量组细胞增殖能力均明显降低(P<0.05,P<0.01);FCM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高、中剂量组S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降低(P<0.01)。结论辛伐他汀可明显抑制ox-LDL介导的人SMC S期DNA 合成,从而抑制SMC过度增殖。
作者:刘凯;严梦彤;瑞塔;孙波;苗春生;李相军;任立群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江西省农村留守老年人健康与卫生服务利用的现状。方法从江西省赣南、赣中、赣北地区选取7个自然村中550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结构式访谈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6.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效问卷544份,留守老年人228名,非留守老人316名,留守率为41.9%。留守老年人患慢性病高于非留守老年人( P<0.05)。两组一年住院率和两周就诊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老人慢性病患病率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喝酒、自评健康状况;2 w患病率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主要生活来源、自评健康状况、一年内有无住院;一年内住院率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年龄、自评经济状况、医疗费用支付。结论农村留守老人作为社会新的弱势群体,其健康状况、卫生服务利用水平情况,应受到政府和全社会更多的关注。
作者:蒋华;朱水华;刘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 IMN)合并新月体坏死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思路及肾病理与预后的关系。方法5例IMN合并新月体坏死性肾小球肾炎经肾病理确诊,分析实验室指标和肾病理特点。结果5例患者4例为男性,1例为女性,平均年龄65岁,均伴肾外症状,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阳性,呈重度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和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肾病理示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新月体形成和坏死病变;电镜显示1例为Ⅰ~Ⅱ期膜性肾病,3例为Ⅱ~Ⅲ期膜性肾病,1例为Ⅲ期膜性肾病。经免疫抑制治疗1例病情好转,其余4例无缓解。结论肾病理对于确诊具有重要意义,预后可能与新月体形成的程度和IMN的电镜分期相关,免疫抑制治疗仅对轻症患者有效。
作者:金玲;周广宇;张文龙;张博;庄振起 刊期: 201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