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森;童占彪;张栋邦;刘炜
目的:分析不同分期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 DN)患者外周血调节性和辅助性 T细胞的表达水平。方法选择老年 DN 患者38例(早期DN23例和中、晚期DN15例),另择同期老年糖耐量异常( IGT)患者19例,同期健康老年人21例为对照组,入选对象均接受了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 CD4+CD25+Treg和CD4+CD25+Foxp3+Treg)和辅助性T细胞( CD+3、CD+4、CD+8、CD+4/CD+8)检测。结果不同分期的老年 DN患者外周血 CD4+CD25+Treg和CD4+CD25+Foxp3+Treg水平均明显低于IGT组和对照组,而前两者的外周血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中、晚期DN患者的外周血CD4+CD25+Treg和CD4+CD25+Foxp3+Treg水平均明显低于早期DN组,而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早期DN组(P<0.05,P<0.01)。结论老年DN患者存在明确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 T细胞异常表达,并随病情分期升级而进一步失衡。
作者:王丽;郭宏;王曦;韩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近来,国际上相继报道了一些小分子物质可以延长模型生物寿命,也能改善老年相关性疾病,如白藜芦醇( RES)、雷帕霉素( Rapamycin )等,一些治疗药物,如他汀类,在抗衰老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些单味中药在延缓衰老方面也有着其独特的疗效。本文将论述这些药物抗衰老的可能机制以及研究新进展。1白藜芦醇( RES)RES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植物抗毒素,主要来源于虎杖、葡萄、花生等植物中,是一种生物活性很强的天然多酚类物质,具有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抗炎、抗氧化、抗自由基、保肝、保护神经系统、调节雌激素及骨代谢等多种药理学作用。1.1 RES激活SIRT抑制衰老 SIRT1去乙酰化酶属于sir-tuins家族的成员。 RES是SIRT1去乙酰化酶强的激活剂,可以模拟CR 的抗衰老效应,参与有机生物平均生命期的调控〔1〕。 CR是SIRT1的强诱导剂,检测热量限制法饲养的小鼠,其肝、肾、脑、心、肠、肌肉和脂肪组织中的SIRT1含量明显升高,能明显地提高小鼠的活动能力,但SIRT1基因被敲除的小鼠,其活动能力没有变化。
作者:张伟;孙涛;夏世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每搏量变异指导液体复苏在老年脓毒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在中心静脉压监测下进行,观察组实施每搏量变异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及血压情况,治疗后心脏指数、外周血管阻力指数及肺水指数和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30 d内病死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率慢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心脏指数高于对照组,外周血管阻力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30 d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每搏量变异指导下对老年脓毒症患者进行液体复苏,能更好地维持患者循环功能稳定,降低外周循环阻力,提高组织灌注,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广玉;刘晓枫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糖患者手术治疗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围术期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老年高血糖手术患者108例,根据术后1 d是否发生POCD分为对照组(60例)和POCD组(48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6 h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术后患者1 d的POCD发生率为44%(48/108)。 POCD组术后1、6 h的 IL-6、 IL-1β较术前明显增高,对照组仅IL-6水平较术前增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POCD组术后1 h的IL-1β〔(8.62±3.02)ng/L〕、术后6 h IL-6〔(127.30±34.21)ng/L〕明显增高(均P<0.05)。年龄、高血糖病程、IL-6、IL-1β是发生 POCD 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13,1.562,2.108,1.986;95%CI:1.345~3.013,1.023~2.385,1.084~4.099,1.203~3.279)。结论老年高血糖患者围术期IL-6、 IL-1β表达增强,年龄、高血糖病程与POCD发生有关。
作者:张娇;陈立;王武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浆血尿酸(UA)、白细胞介素(IL)-2、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73例PD患者为PD组,另选取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分别测定两组血浆UA、IL-2、IL-6及TNF-α水平,分析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 PD组UA水平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低于健康组(P<0.01);IL-2、IL-6、TNF-α水平高于健康组(P<0.01);治疗后 PD患者 UA、IL-2、IL-6、TNF-α水平及MoC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1);UA、IL-6、TNF-α水平与 MoCA 评分有相关关系(r=0.63、0.47、0.48,均 P<0.05),IL-2与MoCA评分无相关关系(r=0.43,P=0.059)。结论 PD患者UA低表达及IL-6、TNF-α高表达与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的关系,可通过检测这些指标以预测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
作者:蔡江萍;李国前;洪全龙;魏晓兰;黄丹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迅速、持续的降脂治疗对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多项研究资料表明,依折麦布作为肠道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与他汀类降脂药物联合应用能够更显著地降低血脂水平,提高降脂达标率。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片( VYTORIN10/20)为依折麦布与辛伐他汀的合剂,含依折麦布10 mg及辛伐他汀20 mg,在降低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龙飞飞;王杨;姜明珠;李畅;王娜;崔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肝脏是参与机体代谢的重要器官,当其功能受损时,会一定程度影响糖代谢,严重者甚至引发糖尿病〔1〕。尤其是老年肝硬化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均有所下降,加大了糖代谢异常的可能,给治疗带来较大的难度。本研究拟分析老年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转归。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内科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老年肝硬化患者50例,诊断均符合临床金标准〔2〕,肝硬化病程2~10年,平均(6±2.739)年,根据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分为肝硬化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病程0.5~5年,平均(2.583±1.744)年。两组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P>0.05)。见表1。
作者:祝小林;区健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越桔原花青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胶质瘤细胞株SHG-44生长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脑胶质瘤 SHG-44细胞,加入5%基础培养液和越桔原花青素(浓度分别为5、10、20、40μg/L)含药血清培养24、48、72 h,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 MTT法)检测药物作用后SHG-44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越桔原花青素均可以抑制 SHG-44胶质瘤细胞的生长。10、20、40μg/L越桔原花青素浓度组在作用24、48、72 h时,细胞的生长均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而5μg/L浓度越桔原花青素浓度组在作用细胞72 h时,细胞的生长亦明显受到抑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越桔原花青素可以抑制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生长,为其开发为抗脑肿瘤新药提供初步理论依据。
作者:钟越;齐玲;杨宁江;任旷;杨淑艳;赵东海;刘晓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威麦宁胶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及对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总队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威麦宁胶囊。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缓解率为88.9%高于对照组缓解率73.3%( 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EGF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EGFR水平( P<0.01)。结论威麦宁胶囊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显著,并可以降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EGFR水平。
作者:赵尚清;许长青;陈晓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CFC)的疗效及对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和直肠感觉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CFC患者9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48)和对照组(n=49)。研究组给予口服莫沙必利5 mg,3次/d,乳果糖10 ml,3次/d;对照组给予口服莫沙必利5 mg,3次/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直肠动力和直肠感觉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49.0%)(P=0.000)。治疗前两组肛门直肠动力及直肠感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直肠低敏感量、大耐受量、直肠顺应性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直肠静息压、肛门括约肌大收缩压、肛门括约肌静减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研究组轻度腹胀腹泻3例,对照组轻度腹胀1例,均未影响治疗。结论莫沙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CFC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肛门直肠感觉,促进肛门直肠协调收缩,对老年CFC疗效确切。
作者:王宏;田文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前,世界已进入一个老龄化的时代,联合国人口署预测,到2050年,8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将增高4倍〔1〕,65岁以上的世界人口将从7.6%上升到16.2%,即增加10亿老龄人口〔2〕。随着老龄化人口快速的增长,与之相适应的依赖性照护也在增长〔3〕。家庭是老年人安享晚年的佳地方,当老年人生理机能下降,逐渐出现功能性依赖,这就需要家庭成员给予相应的照护。因此居家照护作为传统的照护模式被许多国家失能老年人所采取〔4~6〕。目前居家失能老年人的照护者主要为配偶和子女,他们被看作是长期照护、以家庭为基础和以社区为基础照护系统的中流砥柱〔7〕。研究发现,居家照护者经常经历负面的生理、心理、情感、社会支持及经济的困扰〔8~9〕。这些负面困扰造成的结果主要包括与原有生活的隔离、责任感的急增、失业、抑郁、生体机能下降、经济紧张、沉重的负担与压力,如果任其发展,会降低照护者及被照护者的生活质量、满意度,增加家庭其他成员及社会的负担。因此关注居家照护者身心健康,给予及时技术和社会支持尤为必要。国外一项研究中发现:居家照护中85.6%的照护者为女性,平均年龄为56.5岁;90.3%为家庭成员照护,主要为配偶和子女,根据照护负担量表( Zarit ;Caregiver Burden Interview )得出她们的平均照护负担得分为27.8±17.5,表明大部分人存在轻度或中度负担〔10〕。一项关于失能老年人照护者调查研究显示:63%的照护人员出现严重的照护负担,47%的人出现精神障碍〔11〕。家庭照护需要照护者的功能性支持、心理性支持和经济支持。美国有研究表明:失能老年人生命后5年的平均消费为38688美元〔12〕,收入水平低或收入无保障的家庭,无法保障居家失能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满意度,经济负担过重会转移成生理、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形成疲乏、抑郁等症状。因此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者的身体状况、精神状况、经济水平比其他人普遍低。国外,许多国家在关注失能老年人照护的同时,也开始关注照护者的照护负担情况,并进行多方面的干预。
作者:吴复琛;王玉环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不同地域脑卒中患者同时异地康复的疗效是否有差异。方法按气候划分法,收集秋冬季节哈尔滨市、海口市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发病的脑卒中患者各30例,分别为南方组( A组)和北方组( B组),均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1个月,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后进行运动功能评定( Fugl-Meyer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 BartheI指数),以评价不同地域脑卒中康复治疗效果。结果南方组、北方组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康复后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地域脑卒中患者秋冬季节康复治疗效果不受地域因素影响,受环境因素影响小。
作者:张敬;刘景隆;郑俩燕;刘楠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分子肝素组、依那普利组和联合组,各8只。低分子肝素和依那普利组从造模前24 h开始分别以低分子肝素钙410 U/kg皮下注射每日2次、依那普利10 mg· kg-1· d-1灌胃,联合组给予上述2种治疗联用,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和灌胃。于造模后第14天处死大鼠,取梗阻侧肾组织,行 HE染色和 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肾组织CTGF mRNA和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标志CTGF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肾间质损伤指数评分逐渐增加,肾间质胶原相对面积逐渐增大,CTGF mRNA、Ⅰ型胶原mRNA和 CTGF蛋白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经低分子肝素、依那普利和二者联合治疗后,肾间质损伤指数和肾间质胶原相对面积下降,CTGF mRNA、Ⅰ型胶原mRNA和CTGF蛋白表达均减少(P<0.05),联合组优于两药单独治疗组比较(P<0.05),单独用药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和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可减轻梗阻侧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这一作用可能与抑制梗阻侧肾组织CTGF和I型胶原表达有关,低分子肝素和依那普利的单独用药效果不如联合治疗。
作者:王琳娜;李强翔;杨山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某社区老年尿失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另外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干预时间为6个月。干预开始前1 w和干预6个月后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 ICI-Q-SF)评价尿失禁严重程度;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 I-QOL)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都有所提高,干预组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用积极的认知行为干预是提高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方式。
作者:刘会范;王爱花;刘春雷;王雪格;索晋柳;赵松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溶栓治疗老年肺血栓栓塞症( PTE)的疗效及对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PT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使用低分子肝素( LMWH)为主的抗凝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凝血纤溶功能相关指标纤维蛋白原( Fib)、D-二聚体( D-D)和抗凝血酶Ⅲ活性( AT-Ⅲ)的变化、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Fib、D-D较治疗前显著降低,AT-Ⅲ显著升高,对照组 AT-Ⅲ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5),Fib、D-D无明显变化(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AT-Ⅲ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明显( P>0.05)。结论溶栓治疗老年 PTE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其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王树伟;贾艳春;杨小茵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研究临床常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三种活血化淤中药注射液(冠心宁、葛根素和灯盏花素)对麻醉大鼠的心脏电活动的影响,进一步确认此类中药注射液在正常剂量和较大剂量时对心电图(CG)的影响。方法采用 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大鼠Ⅱ导联 ECG,观察并计算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点心电图P波、R波、ST段和T波及心率的变化。结果正常剂量的冠心宁等中药注射液的确可引起大鼠的心脏电活动异常改变。3种中药注射液在使用正常剂量和10倍正常剂量时可使心率不同程度减慢、偶发P波倒置(见于葛根素注射液)、R波幅度升高、ST段改变和T波幅度升高的改变及偶发室性早搏等变化,提示冠心宁等中药注射液可致心电异常改变,若长时间使用也有至心肌损伤的潜在可能。引起ECG异常与中药制剂的种类、给药的剂量及给药后不同时相有关。结论3种所研究的活血淤中药注射液导致心电图变化的特点因所用药物的种类、剂量及给药时程而不同。在应用中药制剂治疗过程中,应对心脏损害给予足够关注,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作者:王桂华;施真;孙秀梅;王月华;孙辉;杜冠华;马春蕾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ISSN1005-9202,CN22-1241/R)为中国老年学学会会刊,创刊于1981年,是中国创刊较早,唯一囊括老年医学、老年生物学、老年心理学和老年社会学的老年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老年医药学(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流行病学、药学、中西医结合、护理等)方面的新成果,并兼顾老年社会学(人口老化、健康老龄化、老年教育、养老及社区服务、老年保健等)、老年心理学、衰老生物学及抗衰老研究等方面的文章。辟有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综述与述评、学术动态等栏目。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体位性血压改变包括体位性低血压( OH)和体位性高血压( OHT),两者是由不同因素导致的老年人血压调节异常的两种表现,严重地影响日常生活质量,长期血压随体位变化升高或降低,不但会损害压力感受器的敏感度,还会影响心、脑血管所供应组织器官缺血的危险性,增加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1〕。1体位性血压变化的定义与诊断标准1.1 OHT的定义目前尚无OHT确切的统一定义〔2〕。现在国际上普遍接受的是由Kario等〔3〕提出的,站立后收缩压升高至少20 mmHg,但这只用于研究领域。 Yoshinari等〔4〕将体位性高血压定义为,卧位血压<140/90 mmHg,且站立1 min 后血压≥140/90 mmHg;Streeten 等〔5〕将其定义为,卧位舒张压<90 mmHg,而站立10 min 后舒张压≥90 mmHg。虽然在研究OHT的不同实验中使用的方法稍有差异,但都重视其与临床终点事件的联系。因为Kario等〔3〕的诊断标准参照了OH的定义(站立后收缩压至少下降20 mmHg ),所以他对OHT的定义被普遍接受。
作者:胡金娜;薛慎伍;张兆岩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研究表明党参能清除体内活性氧,减少膜脂质过氧化,减少丙二醛(MDA)的产生,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 CAT)的活力,可防止兴奋性氨基酸( EAA)的升高,增强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缓解其谷氨酸 N-思甲基-D-天冬氨酸( NMDA)受体功能减退状态〔1,2〕。这也与新一代抗精神病药5-羟色胺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SDAs )治疗作用机制相似〔3~5〕。本研究观察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合并党参口服液的疗效。
作者:谭斌;向恩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本地区老年住院患者多重用药现状及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7月在该院内科治疗的老年患者436例,利用自制的结构式问卷和EQ-5D生命质量量表对入选患者多重用药现状和生命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入选患者中平均日常服药数量(5.16±1.49)种,多17种;其中371例(85.09%)服用西药及其制剂;331例(75.92%)服用中药及其制剂;57例(13.07%)存在潜在性不适当用药。70岁及以上的患者疾病种类、服药种类、服药总数均明显高于65~69岁患者( P<0.05)。不同用药数量、服用潜在不适当药物数量、用药依从性、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间生命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用药数量、潜在性不适当用药数量和用药依从性是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患者用药数量是大影响因素。结论多病共存、消费能力增强造成了老年住院患者多重用药的广泛存在,且随着患者年龄增大用药数量明显增多;用药数量是影响老年住院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
作者:高环成 刊期: 2014年第18期